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為什麼要用歷史成本做基本屬性
擴展閱讀
今年毛羊什麼價格 2025-01-23 06:57:06

為什麼要用歷史成本做基本屬性

發布時間: 2024-03-26 02:36:10

㈠ 會計計量屬性的歷史成本

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長期以來,在財務會計中,按歷史成本計量資產是一條重要的基本原則,歷史成本原則成為會計計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屬性。

我國現行的會計核算都是遵循歷史成本原則進行計量,但有時卻不符合市場公允價值。

比如說,當某項資產貶值了,以後尚可以計提減值准備,但是對增值的資產,通過評估以後,雖能以增值反映,但在歷史成本的計量條件下,對增值的差額本企業仍無法調賬,存在歷史成本的計量有失公允。

長期以來,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是傳統會計計量的核心,並且應用廣泛。

歷史成本原則之所以在會計實務中牢牢地佔據著支配地位,受到普遍推崇與應用,主要是由於它具有以下優點:

第一,歷史成本以實際的交易為基礎,而不是以那些可能的業務為基礎。

在歷史成本計量下,每一筆實際業務都應進行記錄,只有這樣財務報表才能夠提供有關數據。

美籍日本會計學家井尻雄士( Ijiri )指出對於現行成本會計或脫手價格會計而言,不考慮實際交易情況以年末市場價格為基礎編制資產負債表是完全有可能的。

歷史成本為管理人員證明自己如何有效地履行責任提供了依據,有關過去的交易的記錄是履行經營管理責任所必須的。

井尻雄士認為只要經營管理責任的重要性存在,就必須採用歷史成本,而在保管會計中,履行經營管理責任是會計的會計的主要目標。

因此,歷史成本是為實際交易而不是可能的交易所決定的,並且它又是基於交易雙方所認可,具有較大的可靠性和可驗證性。

第二,從以往來看,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對於決策也是有用的。

長期以來管理當局、投資人和債權人都是依據歷史成本信息做出決策,經理人員在制定有關未來經營決策時,將利用過去交易的數據。

他們必須能夠對過去的業務做出評價,而過去的業務是以歷史成本來反映的。

井尻雄士認為,「歷史成本信息會影響對決策規則的評價和選擇。」在確定採用什麼決策規則時,管理人員需要有關他們過去決策的質量信息。

歷史成本與過去的決策相關。

在決策制定過程中,也需要對未來價格進行預測,過去的價格(歷史成本)是進行未來預測的一個基礎。

第三,財務報表的使用者總是習慣於傳統的會計慣例。

除非確已找到更為有用的計量屬性,否則,人們不會輕率地放棄歷史成本。

第四,在價格變化的情況下,雖然歷史成本屬性的相關性會下降,但實務界更傾向於在表外補充其他計量信息,這不僅可以提供所需的相關信息,而且風險較小。

第五,歷史成本計量下,會計計量程序簡單,資料取得成本低,可操作性強。

歷史成本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和事項進行記錄,其憑證一般較容易取得。

而且歷史成本只對交易和事項進行初次計量,一旦入賬之後,不管環境是否發生變化,都不再重新計量。

歷史成本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一般人對歷史成本的操作都很熟悉。

歷史成本屬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其內在的缺陷,表現為:

第一,當價格明顯變動時,不同的交易時點,相同的歷史成本代表不同的價值量,這些代表不同價值量的歷史成本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

第二,由於費用是以歷史成本計量,而收入是以現行價格計量,除非發生在同一時點,否則現行成本與歷史成本是不一致的,從理論上看,在價格變動時二者的配比缺乏邏輯上的統一性。

尤其是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以現行價格與成本的配比來確認收益,必然低估成本,虛增利潤,而虛增的利潤不僅要交所得稅,還要進行分配,不利於企業的資本保全。

第三,在價格上漲時,費用按歷史成本計量將無法區分和反映管理當局的真正經營業績和外在價格變動產生的持有利得。

非貨幣性資產和負債的低估,也不能揭示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

而信息使用者使用這些歷史成本提供的歷史信息,面對未來做出決策,這樣按歷史成本計量得出的信息就有可能因不相關而不可靠。

因此,歷史成本比其它計量屬性可靠,但它的可靠性也是有限的。

第四,歷史成本計價不反映置存資產所獲得的收益。

在傳統會計歷史成本計價通常是與收入確認原則相互聯系運用的,即僅確認已經銷售而實現的置存資產收益,而不確認未實現的置存資產收益,並且對已實現置存資產收益並不是單獨在會計報表上予以反映,而是包括在日常營業收益項目之內。

因而,在動態經濟環境中,歷史成本會計被認為不能提供是否已妥善處置企業資產的會計信息 在價格變動的情況下,歷史成本的一些局限性就成為問題和缺點,隨著會計環境的不斷變遷以及人們對會計資料的不同需求,使得歷史成本原則面臨重大的挑戰:

第一,物價變動的現實,向歷史成本提出挑戰。

通貨膨脹時期貨幣幣值劇烈變動,使各個時期的以歷史成本表現的貨幣購買力失去了可比性。

不同購買力的貨幣數額相加,就如同將不同國別的貨幣相加一樣,三美元加二英鎊並不等於五美元或五英鎊,在通貨膨脹時,如果現按歷史成本原則編制企業會計報表,勢必影響會計報表的相關性真實性、客觀性。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沖擊。

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異,使得歷史成本會計的確認基礎和計量屬性發生動搖。

因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點是風險和報酬的轉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日,而是在合約簽定之時。

這就帶來了何時確認、確認什麼、如何計量以及怎樣披露等一系列問題。

第三,知識經濟對歷史成本的沖擊。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技術、人才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寶貴資源。

企業無形資產對利潤的貢獻將會超過有形資產,在資產總額中所佔的比重也將會逐漸加大。

然而,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企業取得的資產以其購進的原始成本計價,企業內部自創的專有技術、人力資源和商譽等無形資產因為並未對外進行交易而缺乏較為客觀和公允的評估價值,用歷史成本來核算無疑會歪曲知識資本的價值

正是由於歷史成本屬性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陷,人們才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計量屬性。

㈡ 財務報表中主要採用的計量屬性是什麼

財務報表中主要採用的計量屬性是歷史成本。

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現財務報告目標,企業會計准則允許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如果這些金額無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計量的,則不允許採用其他計量屬性。



(2)為什麼要用歷史成本做基本屬性擴展閱讀

會計計量的多元化原因

第一,物價變動因素的影響,使歷史成本不能滿足經濟的需要。

通貨膨脹的發生對歷史成本來講是一種沖擊,物價變動使歷史成本計價反映的會計信息缺乏可靠性和有用性。為了確保會計目標的實現,產生了物價變動會計,它提出了三種計量模式:

①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結合使用加速折舊法、後進先出法等可以消除通貨膨脹影響的會計方法;

②一般物價水準會計,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會計報表的數字按一般物價指數予以調整;

③現行成本會計,以現行成本為計量屬性。

第二,會計的國際化對會計計量的要求。

每一國家所處的客觀環境是不同的,應根據其特定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環境制訂出適合於自己國家的會計准則,這就是會計的國際化。世界各國經濟的不斷國際化以及國際貿易和投資在各國之間不斷增長,必然要求比較和協調各國的會計制度。

㈢ 會計基礎:歷史成本/公允價值/重置成本/現值分別用在什麼領域呢

以上4種為會計計量屬性,即如何確定某會計科目的計量標准。
討論會計計量必須要結合會計目標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以上列舉的例子"企業購入的固定資產一般應該按照歷史成本進行計量",可理解為用歷史成本來確定購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因為歷史成本符合會計信息的客觀性要求,能夠真實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價值。現行會計准則還是以歷史成本為主要計量屬性。其他幾種屬性的應用很難說清建議看下《企業會計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