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國有企業的成本費用有哪些
擴展閱讀
廈門自由行費用多少 2025-01-22 21:22:22
36g的鑽石多少錢 2025-01-22 21:12:13
如何測算下一個漲停價格 2025-01-22 21:12:02

國有企業的成本費用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4-04-08 04:10:24

1. 企業的成本費用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的成本:生產成本(製造成本):主要是指為生產產品所使用的原輔物料、煤水電、機器折舊、工人工資、生產期間產生的廢品損失;企業的費用:指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要做成本核算,第一步:先做好成本數據的統計收集;第二步:根據你公司的要求(比如按產品大類計算成本,按單個產品計算成本)進行成本費用的歸集。

關於如何歸集,簡單說一下:就是把材料成本、工資、折舊、電費、製造費用按照產品大類先整理分類(能直接歸集的先直接歸集,不能直接歸集的採用一定標准分攤);然後在各大類間,按照你可以取得的而且較合理的標准(比如產品工時、重量、體積等)進行分配即可!

(1)國有企業的成本費用有哪些擴展閱讀:

企業成本費用方法控制:

一、加強成本費用管理、控制工作

企業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企業產品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競爭能力的強弱。控製成本、節約費用、降低物耗,對於企業具有重要意義。財務部門要發揮自身擁有大量價值信息的優勢,運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測定成本較低、利潤較大的產銷量,減少無效或低效勞動。

改變現行產品成本出現浪費後再控制的做法和只注重在生產過程中抓成本控制的行為,從產品的設計、論證抓起,把技術進步、成本控制和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成本浪費消滅在產品的「源頭」,實現財務部門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參與和超前控制。

要重點抓好采購成本、銷售成本、管理費用等支出的管理,采購成本管理要重點抓好原輔材料的價格、質量結構和存量,要認真研究原輔材料的市場和采購策略,按照貨比多家、比質比價、擇優選擇的原則進行采購。

銷售成本控制重點放在銷售費用,壓縮庫存,清欠貨款,減少資金佔用和利息支出上;管理費用的控制重點放在業務招待費、差旅費上,嚴格審批手續,真正把管理費用管好、控制好。

二、認真編制和執行財務預算,實現財務管理預算化

財務管理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編制並執行財務預算十分必要。企業財務預算是由銷售、生產、現金流量等各個單項預算組成的財務責任指標體系。它以企業目標利潤為財務預算目標,以銷售前景為預算的編制基礎。綜合考慮市場和企業生產營銷諸因素,涵蓋了企業主要發展指標。

財務預算一經確定,企業各部門要圍繞實現財務預算開展經濟活動,企業決策執行機構按照財務預算的具體要求,按季分月滾動下達預算任務,財務部門按照預算方案跟蹤實施財務控制和管理,嚴格執行各項財務政策,及時反映和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

2. 企業成本包括哪些

問題一:企業的成本費用包括哪些內容 1、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用貨幣額表現的生產耗費,稱為企業生產費用。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支出的各種生產費用的總和,就是這些常品的成本。2、實際工作中的產品成本,是指產品的生產成本,亦稱製造成本,不是指產品所耗費的全部成本。3、企業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總稱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費用。、4、企業的成本費用實際是指產品的生產成本和經營管理費用。

問題二:什麼是企業成本?企業成本包括哪些? 主要就是營運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就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就是出以上外的成本,啥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這是會計准則上市這樣規定的,企業實際運行過程中,還是可以變通的
注;還有就是營業稅金及附加、等等

問題三:工業企業製造成本包括的項目有哪些 計算工業中間投入須遵循以下三條原則:(1)必須是從企業外部購入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不包括生產過程中回收的廢料以及自製品的價值。(2)必須是本期投入生產,並一次性消耗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不包括固定資產轉移價值。(3)中間投入的計算口徑必須與總產值的計算口徑相一致。即計入工業中間投入的產品和服務價值必須已經計入了工業總產值中。工業中間投入按企業支付對象可以分為中間物質投入和中間勞務投入。中間物質投入是指生產活動中所消耗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以及其他實物產品和支付給物質生產部門(工業、農業、批發零售貿易業、建築業、貨物運輸及郵電業)的服務費用。中間勞務投入是指支付給非物質生產部門(如金融、保險、文化教育、科學研究、醫療衛生、行政管理)的服務費用。計算公式:工業中間投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中的中間投入+管理費用中的中間投入+銷售費用中的中間投入+利息凈支出。上式中直接材料資料取自會計成本核算所屬項目;利息凈支出資料取自會計財務費用明細項目,其他三項可據有關資料加工整理計算。

問題四:固定成本包括哪些東西? 又稱「固定費用」。指在業務量的一定變動幅度內,成本總額並不隨之變動而保持相對穩定的那部分成本,如企業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以及車間生產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辦公費、固定資產折舊費、修理費等。這些成本就其總額來說,在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的一定變動幅度內,雖不隨之增減而增減,但就單位產品或商品負擔的成本來說,則隨著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而成反比例的變動。即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增加,單位產品或商品分攤的成本隨之減少;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減少,單位產品或商品分攤的成本隨之增加。由於產品成本和商品流通費中有固定成本,因此,增加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就能降低產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費。區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有助於進行成本分析和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要降低單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主要應從節約各個時期的絕對支出數和增加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著手。

問題五:主營業務成本包括什麼?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產品的產品成本,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屬期間費用
主營業務成本在銷售時由產成品轉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產成品又從生產成本轉入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又是由料、工、費構成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應付工資、製造費用
因此,主營業務成本里包含了產品的生產產品的材料、工人工資、製造費用(設備折舊、水、電費、輔料)

問題六:企業人才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1、 人力資源的取得成本 人力資源的取得成本是企業在招募和錄取職工的過程中發生的成本。具體包括以下幾項:(1)招募成本,它是為吸引和確定企業所需人力資源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對企業內外的廣告宣傳費用。(2)選擇成本,是企業為選擇合格的職工而發生的費用。(3)錄用成本,是企業為取得已確定聘任職工的合法使用權而產生的費用。(4)安置成本,是企業將被錄用的職工安排在確定工作崗位上的各種行政管理費用;錄用部門為安置人員所損失的時間費用;為新職工提供工作所需裝備的費用;從事特殊工種按人員配備的專用工具或裝備費;錄用部門安排人員的勞務費、咨詢費等。 2、 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 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是企業為提高職工的生產技術能力,為增加企業人力資源的價值而發生的費用。具體包括以下幾項:(1)上崗前教育成本,是企業對上崗前的新職工在思想政治、規章制度、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基本方面進行教育所發生的費用。(2)崗位培訓成本,是企業為使職工達到崗位要求對其進行培訓而發生的費用。(3)脫產培訓成本,是企業根據生產加工作的需要,允許職工脫離工作崗位接受短期(一年內)或長期(一年以上)的培訓而發生的成本,其目的是為企業培養高層次的管理人員或專門的技術人員。 沙龍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者專業社區媒體,HR論壇是目前國內最活躍的專業論壇,旗下擁有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論壇、博客,同時在數十個城市擁有線下活動!如果您是HR,一定不能錯過! 3、 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資源的使用成本是企業在使用職工的過程中而發生的成本。具體包括以下幾項:(1)維持成本,是保證人力資源維持其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所需的費用。(2)獎勵成本,是為激勵企業職工,使人力資源發揮更大作用,對其超額勞動或其他特別貢獻所支付的獎金。(3)調劑成本,是調劑職工的工作與生活節奏,使其消除疲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滿足職工必要的需求,穩定職工隊伍,並吸引外部人員進入企業工作而發生的費用。 4、 人力資源保險成本 力資源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資源在暫時或長期喪失使用價值時的生存權而必須支付的費用。具體包括以下幾項:(1)健康事故保障成本,是企業承擔的職工因工作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健康欠佳不能堅持工作而需給予的經濟補償費用。(2)勞動事故保障成本,是企業承擔的職工因工傷事故應給予的經濟補償費用。(3)退休養老保障成本,是社會、企業及職工個人承擔的保證退休人員老有所養和酬謝其辛勤勞動而給於的退休金和其它費用。(4)失業保障成本,是企業對有工作能力但因客觀原因造成暫時失去工作的職工給於的補償費用。 5、 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 人力資源的離職成本是由於職工離開企業而產生的成本。包括以下幾項:(1)離職補償成本,是企業辭退職工或職工自動辭職時,企業所應補給職工的費用。(2)離職前低效成本,是職工即將離開企業而造成的工作或生產低效率損失費用。(3)空職成本,是職工離職後職位空缺的損失費用。 人力資源成本項目的內含確認之後,就要選擇一定的計量基礎和計量方法,將人力資源成本加以量化,應根據人力資源成本項目各自不同的特點,把各個項目所涉及的費用直接或經計算相加。在本文中對此處不再詳加說明。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核算分為帳戶設置、帳務處理與財務報告三部分。在帳戶設置方面,由於人力資源本身是一種特殊的資源,相應地決定了人力資產不同於其他資產的特性,所以帳戶設置便不同於傳統會計中成本項目的帳戶設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科目:人力資產、人力資源、取得成本、人力資源開發成本、人力資源保障成本、人力資產費用、人力資產攤銷、人力資產損失准備、人力資產損益。

問題七:商品流通企業成本費用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一、數量進價金額核演算法這是以實物數量和進價金額兩種計量單位,反映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方法。主要內容包括:1.「庫存商品」的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統一按進價記賬。總分類賬反映庫存商品進價總值;明細分類賬反映各種商品的實物數量和進價金額。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的編號、品名、規格、等級分戶,按商品收、付、存分欄記載數量和金額,數量要求永續盤存。3.根據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在「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之間,可設置「庫存商品」類目賬,按商品大類分戶,記載商品進、銷、存金額。4.在業務部門和倉庫設置商品賬,分戶方法與「庫存商品」明細賬相同,記載商品收、付、存數量,不記金額。5.根據商品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方法定期計算和結轉已銷商品的進價成本。數量進價金額核演算法的優點是能全面反映各種商品進、銷、存的數量和金額,便於從數量和金額兩個方面進行控制。但由於每筆進、銷貨業務都要填制憑證,按商品品種逐筆登記明細分類賬,核算工作量較大,手續較繁,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大、經營金額較大、批量較大而交易筆數不多的大中型批發企業。二、數量售價金額核演算法這是以實物數量和售價金額兩種計量單位,反映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主要內容基本與數量進價金額核演算法相同,都是按商品品種設明細賬,實行數量和金額雙重控制。其不同的有兩點: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類目賬和明細賬均按售價記賬。2.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記載售價金額和進價金額之間的差額,定期分攤已銷商品進銷差價,計算已銷商品進價成本和結存商品的進價金額。由於採用售價記賬,逢商品售價變動,就要盤點庫存商品,調整商品金額和差價,核算工作量較大,因此,數量售價金額核演算法一般適用於經營金額較小、批量較少的小型經營批發的企業,以及經營零售的企業的庫存商品和貴重商品的核算。三、售價金額核演算法這是在實物負責基礎上,以售價記賬,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1.建立實物負責制。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經營的品種和地點,劃分為若干櫃組,確定實物負責人,對其經營的商品承擔全部責任。2.售價記賬,金額控制。庫存商品的進、銷、存一律按銷售價格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反映售價總金額,明細分類賬按實物負責人分設,反映各實物負責人所經營的商品的售價金額,在總賬控制下,隨時反映各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3.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由於「庫存商品」賬戶按售價反映,而商品購進支付的貨款是按進價計算的;因此,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以反映商品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差價,正確計算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4.加強物價管理。商品按售價核算後,如遇售價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庫存商品總額,因此,必須加強物價管理,明碼標價。5.健全商品盤點制度。「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按售價記賬,沒有數量控制,只有通過盤點才能確定實際數量,因此,必須加強商品盤點,才能檢查庫存商品賬實是否相等及其實物負責人的工作質量和經濟責任。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減少工作量,是零售企業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賬不能提供數量指標以控制商品進、銷、存情況,一旦發生差錯,難以查明原因。四、進價金額核演算法這是以進價金額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一律以進價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大類或櫃組設置,對需要掌握數量的商品,可設置備查簿。3.平時銷貨賬務處理,只核算銷售......>>

問題八:中小商業企業成本包括哪些 要區別不同的會計制度進行處理,糾正一下,商業企業應該是商品成本,工業生產性企業才是產品。 小企業會計制度下:不計入成本,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購入商品抵達倉庫前發生的包裝費、運雜費、運輸存儲過程中的保險費、裝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采購費用,不計入購入商品的實際成本,應於發生時確認為當期的營業費用。 在企業會計制度下:不計入成本,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商品流通企業購入的商品,按照進價和按規定應計入商品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新會計准則下:計入成本。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問題九:商業企業的營業成本一般是由哪些構成? 商業企業的營業成本一般是商品進價,倉儲費,運費,直接與成本有關人員工資。

問題十:成本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製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項。直接成本主要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間接成本主要是製造費用。企業根據實際需要也可增設其他成本項目。現將企業產品生產成本的三項主要成本內容進行分述。(一)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能構成產品實體或者有助於產品形成的各種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不包括受託加工所收到的原材料、零配件以及生產中一般耗用的物料)。(二)直接人工直接工資是指直接從事產品製造的生產工人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工資性質的獎金、津貼、勞保福利費用及各種補貼。不包括不直接從事產品製造的其他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其他在車間或工廠管理部門、銷售部門工作的職工工資。(三)製造費用製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工資及工資附加費、折舊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勞動保護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停工損失以及其他不能直接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費用支出。

3. 成本費用的范圍包括哪些

扣除項目的范圍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在實際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還應注意三方面的內容:①企業發生的支出就當區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資本性支出應當分期扣除或者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不得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②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③除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另有規定外,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復扣除。
1.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成本、銷貨成本、業務支出,以及其他耗費,即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材料、下腳料、廢料、廢舊物資等)、提供勞務、轉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包括技術轉讓)的成本。
企業必須將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成本合理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直接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或勞務的經營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間接成本是指多個部門為同一成本對象提供服務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種投入可以製造、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或勞務的聯合成本。
直接成本可根據有關會計憑證、記錄直接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或勞務的經營成本中。間接成本必須根據與成本計算對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成本計算對象的產量等,以合理的方法分配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中。
2.費用。是指企業每一個納稅年度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
銷售費用是指應由企業負擔的為銷售商品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廣告費、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展覽費、保險費、銷售傭金(能直接認定的進口傭金調整商品進價成本)、代銷手續費、經營性租賃費及銷售部門發生的差旅費、工資、福利費等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的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組織經營活動提供各項支援性服務而發生的費用。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籌集經營性資金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其他非資本化支出。
3.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企業繳納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即企業按規定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關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教育費附加等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這些已納稅金准予稅前扣除。准許扣除的稅金有兩種方式:一是在發生當期扣除;二是在發生當期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在以後各期分攤扣除。
4.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呆賬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企業發生的損失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後的余額,依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扣除。
企業已經作為損失處理的資產,在以後納稅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時,應當計入當期收入。
5.扣除的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外,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支出。

扣除項目的標准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項目可按照實際發生額或規定的標准扣除。
1.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據實扣除。工資、薪金支出是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與其有僱傭關系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2.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按標准扣除,未超過標準的按實際數扣除,超過標準的只能按標准扣除。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
3.社會保險費。
(1)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即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准予扣除。
(2)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范圍和標准內,准予扣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商業保險費准予扣除。
(3)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准予扣除。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4.利息費用。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利息費用,按下列規定扣除。
(1)非金融企業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准發生債券的利息支出可據實扣除。
(2)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不許扣除。
其中,所稱金融機構,是指各類銀行、保險公司及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從事金融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國家專業銀行、區域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以及其他綜合性銀行;還包括全國性保險企業、區域性保險企業、股份制保險企業、中外合資保險企業以及其他專業性保險企業;城市、農村信用社、各類財務公司,以及其他從事信託投資、租賃等業務的專業和綜合性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是指除上述金融機構以外的所有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企業或組織。
5.借款費用。
(1)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准予扣除。
(2)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的借款的,在有關資產購置、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的借款費用,應予以資本化,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有關資產交付使用後發生的借款利息,可在發生當期扣除。
6.匯兌損失。
企業在貨幣交易中,以及納稅年度終了時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除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與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7.業務招待費
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8.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
企業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應與贊助支出嚴格區分。企業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廣告是通過工商部門批準的專門機構製作的;已實際支付費用,並已取得相應發票;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
9.環境保護專項資金。
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於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准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後改變用途的,不得扣除。
10.保險費。
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准予扣除。
11.租賃費
企業根據生產經營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1)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經營性租賃是指所有權不轉移的租賃。
(2)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融資租賃是指在實質上轉移與一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一種租賃。
12.勞動保護費。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准予扣除。
13.公益性捐贈支出。
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內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扣除。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年度會計利潤。
公益性社會團體,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基金會、慈善組織等社會團體:
(1)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
(2)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宗旨,且不以營利為目的。
(3)全部資產及其增值為該法人所有。
(4)收益和勞動結余主要用於符合該法人設立目的的事業。
(5)終止後的剩餘財產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組織。
(6)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
(7)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8)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社會團體財產的分配。
(9)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民政部門等登記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14.有關資產的費用。
企業轉讓各類固定資產發生的費用,允許扣除。企業按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准予扣除。
15.總機構分攤的費用。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就其中國境外總機構發生的與該機構、場所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能夠提供總機構出具的費用匯集范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等證明文件,並合理分攤的,准予扣除。
16.資產損失。
企業當期發生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凈損失,由其提供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理稅務機關審核後,准予扣除;企業因存貨盤虧、毀損、報廢等原因不得從銷項稅金中抵扣的進項稅金,應視同企業財產損失,准予與存貨損失一起在所得稅前按規定扣除。
17.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稅法規定準予扣除的其他項目。如會員費、合理的會議費、差旅費、違約金、訴訟費等。
四、不得扣除的項目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製冷收益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被稅務機關處以的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是指納稅人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司法機關處以的罰金和被沒收財物。
5.超過規定標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支出。
7.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風險准備等准備金支出。
8.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五、虧損彌補
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暫行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後小於零的數額。稅法規定,企業某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而且,企業在匯總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其境外營業機構的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營業機構的盈利。
第五節 資產的稅務處理
資產是由於資本投資而形成的財產,對於資本性支出以及無形資產受讓、開辦、開發費用,不允許作為成本、費用從納稅人的收入總額中做一次性扣除,只能採取分次計提折舊或分次返銷的方式予以扣除。即納稅人經營活動中使用的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費用可以扣除。稅法規定,納入稅務處理范圍的資產形式主要有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均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
一、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過l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一)固定資產計稅基礎
1.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4.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5.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剩為計稅基礎。
6.改建的固定資產,除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和租入的固定資產以外的其他固定資產,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二)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1.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3.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4.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5.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6.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7.其他不得計提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三)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方法
1.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提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折舊。
2.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3.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四)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年限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從事開採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的企業,在開始商業性生產前發生的費用和有關固定資產的折耗、折舊方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二、生物資產的稅務處理
生物資產是指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生物資產分為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將來收獲為農產品的生物資產,包括生長中的農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欄待售的牲畜等。生產性生物資產,是指為產出農產品、提供勞務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資產,包括經濟林、薪炭林、產畜和役畜等。公益性生物資產,是指以防護、環境保護為主要目的的生物資產,包括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等。
(一)生物資產的計稅基礎
生產性生物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1.外購的生產性生物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2.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生產性生物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二)生物資產的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
生產性生物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企業應當自生產性生物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生產性生物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1.林木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為10年。
2.畜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為3年。
三、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
(一)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
無形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1.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算基礎。
(二)無形資產攤銷的范圍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1.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2.自創商譽。
3.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4.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
(三)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及年限
無形資產的攤銷採取直線法計算。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四、長期待攤費用的稅務處理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發生的應一個年度以上或幾個年度進行攤銷的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1.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2.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3.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4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企業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企業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果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如有關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可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規定的期間內平均攤銷。
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是指改變房屋或者建築物結構、延長使用年限等發生的支出。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約定的剩餘租賃期限分期攤銷;改建的固定資產延長使用年限的,除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外,其他的固定資產發生改建支出,應當適當延長折舊年限。
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企業所得稅法所指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1)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2)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五、存貨的稅務處理
存貨,是指企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品或者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或者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一)存貨的計稅基礎
存貨按照以下方法確定成本:
1.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存貨,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2.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貨,以該存貨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3.生產性生物資產收獲的農產品,以產出或者採收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和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為成本。
(二)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
企業使用或者銷售的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中選用一種。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變更。
企業轉讓以上資產,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資產的凈值允許扣除。其中,資產的凈值是指有關資產、財產的計稅基礎減除已經按照規定扣除的折舊、折耗、攤銷、准備金等後的余額。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在重組過程中,應當在交易發生時確認有關資產的轉讓所得或者損失,相關資產應當按照交易價格重新確定計稅基礎。
六、投資資產的稅務處理
投資資產,是指企業對外進行權益性投資和債權性投資而形成的資產。
(一)投資資產的成本
投資資產按以下方法確定投資成本:
1.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購買價款為成本。
2.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二)投資資產成本的扣除方法
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企業在轉讓或者處置投資資產時,投資資產的成本准予扣除。
七、稅法規定與會計規定差異的處理
稅法規定與會計規定差異的處理,是指企業在財務會計核算中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法規定予以調整。即企業在平時進行會計核算時,可以按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但在申報納稅時,對稅法規定和會計制度規定有差異的,要按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1.企業不能提供完整、准確的收入及成本、費用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由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2.企業依法清算時,以其清算終了後的清算所得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所謂清算所得,是指企業清算時的全部資產或者財產扣除各項清算費用、損失、負債、企業未分配利潤、公益金和公積金後的余額,超過實繳資本的部分。
3.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是根據稅收法規計算出來的,它在數額上與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計算的利潤總額往往不一致。因此,稅法規定:對企業按照有關財務會計規定計算的利潤總額,要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必要調整後,才能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所得稅。

4. 浼佷笟鐨勬垚鏈鍖呮嫭鍝浜涙柟闈

娉曞緥涓昏傦細

1銆佷氦鏄撴垚鏈 絎涓鏄淇℃伅鎴愭湰錛氬苟璐鏂瑰繀欏誨叏闈㈡敹闆嗙洰鏍囦紒涓氳儲鍔′俊鎮錛屼富瑕佹湁鐩鏍囦紒涓氱殑璧勪駭瑙勬ā銆佽祫浜ц川閲忋佷駭鍝佺粨鏋勩佷富钀ヤ笟鍔$殑鐩堝埄鑳藉姏銆佹垚鏈緇撴瀯銆佽瀺璧勮兘鍔涚瓑錛屼粠鑰屽圭洰鏍囦紒涓氫綔鍑轟竴涓鍩烘湰銆佸叏闈㈢殑璐㈠姟璇勪環錛屽苟渚濇嵁榪欎簺淇℃伅榪涗竴姝ョ『瀹氬苟璐浠鋒牸銆傚湪鏈夊氬朵紒涓氱珵鐩稿苟璐鍚屼竴浼佷笟鐨勬儏鍐典笅錛岀浉浜掔珵浠峰繀鐒跺姞澶у苟璐鎴愭湰錛屾ゆ椂榪樿佷簡瑙g珵浜夊規墜鐨勫疄鍔涖佹姤浠峰拰絝炰簤絳栫暐絳夊洜緔犮備竴鑸鑰岃█錛屾敹闆嗙殑淇℃伅瓚婃槸鍏呭垎銆佽︾粏錛屼俊鎮鏀墮泦璐圭敤瓚婇珮錛屼俊鎮涓嶅圭О鐨勯庨櫓瓚婂皬錛屽苟璐鎴愬姛鐨勫彲鑳芥ц秺澶с 2銆佹暣鍚堟垚鏈 鎸囧苟璐鍚庝負浣胯騫惰喘浼佷笟鍋ュ悍鍙戝睍鑰岄渶鏀浠樼殑闀挎湡榪愯惀鎴愭湰銆傚叿浣撳寘鎷錛氭暣鍚堟敼鍒舵垚鏈銆佹敞鍏ヨ祫閲戠殑鎴愭湰銆傛暣鍚堜笌钀ヨ繍鎴愭湰鍏鋒湁闀挎湡鎬с佸姩鎬佹у拰闅句互棰勮佹с 3銆佹満浼氭垚鏈 騫惰喘榪囩▼闇瑕佽楄垂浼佷笟澶ч噺鐨勮祫婧愶紝鍖呮嫭璧勯噾鐨勮緭鍑恆佺墿璧勭殑璋冩嫧銆佷漢鍛樼殑璋冮厤錛屼竴鏃﹁繘鍏ュ苟璐榪囩▼錛屽氨寰堥毦鏈夊厖瓚崇殑璧勬簮鑰冭檻榪涜屽叾浠栭」鐩錛屽洜姝わ紝騫惰喘琛屼負涓уけ鐨勫叾浠栭」鐩鏈轟細鍜岃祫閲戞敹鐩婂氨鏋勬垚浜嗗苟璐鐨勬満浼氭垚鏈銆

娉曞緥瀹㈣傦細

銆婁紒涓氳儲鍔′細璁℃姤鍛婃潯渚嬨
絎鍗佹潯
鍒╂鼎琛ㄦ槸鍙嶆槧浼佷笟鍦ㄤ竴瀹氫細璁℃湡闂寸粡钀ユ垚鏋滅殑鎶ヨ〃銆傚埄娑﹁〃搴斿綋鎸夌収鍚勯」鏀跺叆銆佽垂鐢ㄤ互鍙婃瀯鎴愬埄娑︾殑鍚勪釜欏圭洰鍒嗙被鍒嗛」鍒楃ず銆傚叾涓錛屾敹鍏ャ佽垂鐢ㄥ拰鍒╂鼎鐨勫畾涔夊強鍒楃ず搴斿綋閬靛驚涓嬪垪瑙勫畾錛
錛堜竴錛夋敹鍏ワ紝鏄鎸囦紒涓氬湪閿鍞鍟嗗搧銆佹彁渚涘姵鍔″強璁╂浮璧勪駭浣跨敤鏉冪瓑鏃ュ父媧誨姩涓鎵褰㈡垚鐨勭粡嫻庡埄鐩婄殑鎬繪祦鍏ャ傛敹鍏ヤ笉鍖呮嫭涓虹涓夋柟鎴栬呭㈡埛浠f敹鐨勬鵑」銆傚湪鍒╂鼎琛ㄤ笂錛屾敹鍏ュ簲褰撴寜鐓у叾閲嶈佹у垎欏瑰垪紺恆
錛堜簩錛夎垂鐢錛屾槸鎸囦紒涓氫負閿鍞鍟嗗搧銆佹彁渚涘姵鍔$瓑鏃ュ父媧誨姩鎵鍙戠敓鐨勭粡嫻庡埄鐩婄殑嫻佸嚭銆傚湪鍒╂鼎琛ㄤ笂錛岃垂鐢ㄥ簲褰撴寜鐓у叾鎬ц川鍒嗛」鍒楃ず銆
錛堜笁錛夊埄娑︼紝鏄鎸囦紒涓氬湪涓瀹氫細璁℃湡闂寸殑緇忚惀鎴愭灉銆傚湪鍒╂鼎琛ㄤ笂錛屽埄娑﹀簲褰撴寜鐓ц惀涓氬埄娑︺佸埄娑︽婚濆拰鍑鍒╂鼎絳夊埄娑︾殑鏋勬垚鍒嗙被鍒嗛」鍒楃ず銆

5. 企業成本包含哪些內容

問題一:企業的成本費用包括哪些內容 1、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用貨幣額表現的生產耗費,稱為企業生產費用。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支出的各種生產費用的總和,就是這些常品的成本。2、實際工作中的產品成本,是指產品的生產成本,亦稱製造成本,不是指產品所耗費的全部成本。3、企業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總稱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費用。、4、企業的成本費用實際是指產品的生產成本和經營管理費用。

問題二: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都包括哪些內容 比如硬體控制和軟體控制,硬體控制就是紙張,辦公用品,重復浪費的材料等等,軟體控制就是人力資源控制,比如用了ERP以後崗位人員由5個減少到3個,那減少的兩個人一年就海剩下幾萬了

問題三:成本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製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項。直接成本主要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間接成本主要是製造費用。企業根據實際需要也可增設其他成本項目。現將企業產品生產成本的三項主要成本內容進行分述。(一)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能構成產品實體或者有助於產品形成的各種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不包括受託加工所收到的原材料、零配件以及生產中一般耗用的物料)。(二)直接人工直接工資是指直接從事產品製造的生產工人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工資性質的獎金、津貼、勞保福利費用及各種補貼。不包括不直接從事產品製造的其他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其他在車間或工廠管理部門、銷售部門工作的職工工資。(三)製造費用製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工資及工資附加費、折舊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勞動保護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停工損失以及其他不能直接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費用支出。

問題四:主營業務成本包括什麼?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產品的產品成本,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屬期間費用
主營業務成本在銷售時由產成品轉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產成品又從生產成本轉入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又是由料、工、費構成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應付工資、製造費用
因此,主營業務成本里包含了產品的生產產品的材料、工人工資、製造費用(設備折舊、水、電費、輔料)

問題五:企業成本包括哪些? 企業為了生產產品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可以指一定時期為生產一定數量產品面發生的成本總額,也可以指一定時期生產產品單位成本。產品成本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產品是企業在生產單位(車間、分廠)內為生產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種耗費,主要有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生產工人資和各項製造費用。廣義的產品成本除了生產發生的各項管理和銷售費用等。可以作為產品成本列示的具體內容必須要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企業不斷隨意亂擠和亂攤成本。也就是說按你企業生產的某一個成品將他的材料 工資 電費 折舊 分攤到單個成品中不是所有的企業成本都在其中下列各項支出不得計入成本:1. 資本性支出,即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支出。2. 對外投資的支出。3. 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4. 違法經營罰款和被沒收財產損失。5. 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6. 災害事故損失賠7. 各種捐贈支出。8. 各種贊助支出。9. 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

問題六:成本核算包括哪些內容? 具體內容:1確認成本計算的對象 2劃分成本計算期 3確認成本計撫的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4准確歸集和分配各種生產費用 5健全原始記錄 就這些 具體的 那個料工費只是它進行核算的項目

問題七:產品成本項目包括哪些 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劃分,可將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分為以下四個成本項目: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其他支出。
(4)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一般包括: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生產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保險費,設計制圖費,試驗檢驗費,勞動保護費,季節費,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費以及其他製造費用。
將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劃分為成本項目,便於反映產品成本的構成,可以考核各項費用定額或計劃執行情況,查明費用節約或超支的原因,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促使企業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問題八:產品成本分析包含哪些內容 生產成本差異的分析與計算*
所謂成本差異是指實際成本脫離標准成本的差額。通過對差異的分析, 能發現生產過程中的薄弱環節, 找出產生差異的原因和責任, 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達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成本差異=價格差異+數量差異
實際成本=(Q+ΔQ)(P+ΔP)
標准成本=QP
成本差異=(Q+ΔQ)(P+ΔP)- QP
=QΔP+ΔQP+ΔQΔP
用圖所示:
QΔP
ΔQΔP
P ΔQP
Q
Q+ΔQ
差異分析:
數量差異:[(Q+?Q)-Q]P=?QP
價格差異:(Q+ΔQ)[(P+ΔP)- P]
=(Q+ΔQ)ΔP
成本分析:數量差異+價格差異
= QΔP+ΔQP+ΔQΔP
其中:?Q?P為混合差異,一般數額較小,為了簡化計算,一般不單獨計算(納入價格差異)。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的分析和計算
材料用量差異
=(實際用量―標准用量) ×標准價格
材料價格差異
=(實際價格―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用量差異+材料價格差異
例2:P199
造成材料用量差異分析:P199;
形成材料價格差異分析:P200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分析和計算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量差)
=(產品實際工時一產品標准工時)×標准工資率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價差)
=(實際工資額 - 計劃工資額 )
產品實耗工時 產品標准工時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例3:P200
影響人工效率差異分析:P200
影響工資率差異分析:
三、可變製造成本差異的分析和計算
可變製造費用差異是指一定產量下的實際可變費用與標准可變費用之間的差額。
可變製造費效率差異
=(產品生產實際工時―產品生產標准工時)×可變製造費標准分配率
可變製造費開支差異
=(可變製造費實際分配率―可變製造費標准分配率)×產品實際工時
可變製造費用差異
=可變製造費效率差異+可變製造費開支差異
例4:P201
可變製造分配率:
可變製造費效率差異分析:
可變製造費開支差異分析:
四、固定製造費用差異的分析和計算
固定製造費用差異是指一定時間的實際固定製造費與標准固定製造費之間的差額。
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
=(產品生產實際工時―產品生產標准工時) ×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
= 實際固定製造費―預算固定製造費
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
= 預算固定製造費用(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產品實際工時)
固定製造費用差異
= 效率差異 + 開支差異 + 能力差異
例5:P201
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標准固定製造費:
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分析:
固定製造費用開支差異分析:
固定製造費用能力差異分析:...>>

問題九:生產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管理人員的工資計入管理費用;
銷售人員的工資計入銷售費用。
1.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2.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
3.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6. 公司成本費用有哪些

關於公司成本費用包括製造成本和期間費用。

1.製造成本:是指按產品分攤的、與生產產品直接相關的費用。構成項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2.期間費用:是指在一定會計期間內所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沒有直接關系或關系不大的各種費用。構成項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

公司經營發展過程中,無論是生產產品還是提供勞務,都會發生成本費用支出。

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系,而與生產哪一種產品無關;生產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相聯系,而不論發生在哪一個會計期間。

企業的產品銷售後,其生產成本就轉化為銷售當期的費用,稱為產品銷售成本或主營業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