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本管理能力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倉庫、采購、生產車間領用
㈡ 戰略成本管理的分析
戰略成本管理的分析
成本管理是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由於其內在的狹隘性與局限性而越來越無法適應新環境的劇變,因而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的戰略成本管理思想愈加得到現代企業的重視。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
戰略成本管理最早於20世紀八十年代由英國學者西蒙提出,其研究方向偏重於理論性的探討;美國管理會計學者桑克等接受了這種觀點後,再加入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的戰略觀點,並於1993年出版了《戰略成本管理》一書,使戰略成本管理更加具體化。1998年一向推崇作業成本法制的英國教授羅賓・庫珀也提出了以作業成本法制為核心的戰略成本管理體系。日本學者甚至已經將戰略成本管理推廣到企業界。
對於什麼是戰略成本管理,不同學者的解釋略有不同。在桑克和維加・哥維達列傑所著《戰略成本管理――取得競爭優勢的新工具》一書中的描述為:戰略成本管理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一種新工具,是在戰略管理的一個或多個階段對成本信息的管理性運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價值鏈分析、戰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動因分析。書中還強調了引入價值鏈概念、利潤差異分析和非財務指標業績評價的重要性。美國著名會計學家羅賓・庫珀和斯拉莫得認為,戰略成本管理是指企業運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來同時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戰略地位的目的。
在我國,夏寬雲認為戰略成本管理是在創造企業競爭優勢的同時進行的成本管理,是指管理會計人員提供企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企業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而創造競爭優勢,達到企業有效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的目的。
陳軻將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描述為:如何利用成本信息進行戰略選擇,以及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就是將成本管理置於戰略管理的廣闊空間,從戰略的角度對企業及其關聯企業的成本行為和成本結構進行分析,為戰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務。
對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進行正確的界定,應該考慮這樣一些方面。首先,戰略成本管理是對傳統成本管理的發展,而不是否定,企業管理伴隨競爭環境的變化進入戰略管理轉變。其次,戰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是基於戰略管理的理論與方法體系相匹配的;最後,戰略成本管理就是要將成本信息的分析與利用貫穿於戰略管理循環,為戰略管理的每一個關鍵步驟提供戰略性成本信息,以有利於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核心競爭力的創造。
因此,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可以表述為:企業如何利用成本信息進行戰略選擇,以及不同的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就是將成本管理置身於戰略管理的廣泛空間,從戰略高度對企業極其關聯企業的企業成本行為和成本結構進行分析,來為戰略管理服務。
二、戰略成本管理的特點
(一)外向性。戰略成本管理重視企業外部環境的影響,注重行業的價值鏈、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分析,把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放在整個市場的環境中予以全面考慮,而不是把眼光單純地放在生產階段的成本控制上,僅僅從價差、量差、效能差異和人工差異等方面尋找降低成本,因而更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二)競爭性。戰略成本管理一改傳統成本管理的弊端,把成本管理的重點放在了發展企業可持續性競爭優勢上。成本管理的目的應該是幫助企業確立競爭戰略,並採取與企業競爭戰略相配合的成本管理制度,使企業能在日益變化多端的市場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戰勝對手。戰略成本管理觀點認為,如果不與企業的戰略相結合,則無論是成本標準的制定,還是成本降低的.措施;無論是成本目標的考核,還是成本業績的評價,都會迷失方向。
(三)長期性。戰略成本管理超越了一個會計期間的界限,分析較長時期競爭地位的變化,爭取較長時期的競爭優勢,立足於長遠的戰略目標。例如,製造業進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觀念,企業雇傭工齡相對較長,技術熟練程度較高的員工以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優勢”標准衡量,企業從長遠利益出發,僱傭相對年輕,文化程度較高的員工,以獲得較長時期的成本優勢。而傳統成本管理只是立足短期成本管理,未考慮長遠的降低成本。
(四)全面性。戰略成本管理的對象包括整個價值鏈,不僅包括整個行業的價值鏈,也包括企業內部的價值鏈,不僅要對生產成本進行分析,還應對產品的開發、研究、試制、設計以及售後服務進行控制。戰略成本管理應全面考慮各種潛在機會,分析各種機會成本,以增加企業的價值,提高企業的盈利。
(五)動態性。由於戰略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成本管理系統必須能夠適應特定階段的戰略管理要求,並且能及時做出調整。因此,戰略成本管理已經突破了傳統產品成本管理的靜態特徵,而成為動態業務過程的管理。
三、戰略成本管理程序和內容
(一)企業自我評估。根據企業掌握的資料,評估企業現有的強項和弱項(客戶多少、市場份額大小、管理效率、品牌),評估過去推行策略實施的效果,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勢(如成本優勢、品牌優勢、效率優勢、規模優勢、技術優勢、人才資源優勢等)與劣勢,以便為確定企業戰略目標提供信息資料。
(二)價值鏈分析。價值鏈是一系列由各種紐帶聯接起來的相互依存的創造價值的活動集合。也就是說,價值鏈並不是獨立活動的匯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動構成的一個系統。價值鏈分析主要是分析從原材料供應商起直至最終產品消費者的相關活動的整合,是從戰略角度分析如何控製成本。按其分析角度又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行業價值鏈分析。每一個行業,從其最初原材料的投入,到產品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要經過無數的價值鏈。企業本身即位於這一行業價值鏈的某個階段。
2、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企業內部也存在許多價值鏈,既有各業務單位(如各分廠和車間)之間的價值鏈,也有各業務單位內部的價值鏈。每個價值鏈既會產生價值,同時也要消耗資源。進行價值鏈分析要先找出基本的價值鏈,然後將其分解為單獨的價值作業,再比較各個作業的成本與效益。通過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可以發現,是否可通過重構價值鏈作為相對成本降低的戰略?在企業內部價值鏈上是否存在不增值的鏈結?怎樣消除這些鏈結?
3、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在行業中往往存在生產同類產品的競爭者。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本企業價值鏈在行業價值鏈中處於平行位置。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測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並與之進行比較,根據企業的不同戰略,確定揚長避短的策略,爭取成本優勢。在對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時,財務管理人員應製作本公司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價值鏈成本分析比較表”,找出與競爭對手在作業活動上的差異,選擇適合本企業的競爭戰略。
(三)戰略定位分析。戰略定位就是指企業在賴以生存的市場上如何選擇競爭武器以對抗競爭者。企業首先要對自己所處的內外部環境進行詳細周密的調查分析,然後從行業維的分析中定位企業所應進入的行業;從市場維的分析中定位企業應該立足的市場;從產品維的分析中定位企業應該開發的產品;再確定以怎樣的競爭戰略來保證企業在既定的行業、市場和產品中站穩腳跟,擊敗對手,獲取行業平均水平之上的利潤。
企業戰略應該很好地同其競爭環境協調起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原則。一個行業的競爭環境是決定企業戰略的重要因素,企業的戰略必須同行業中各競爭要素的特點及其組合相匹配,如價格、產品質量、性能、特色和服務等。如果競爭環境發生了變化,企業應該做出積極的反應,採取恰當的戰略行動,捍衛其競爭地位。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戰略定位分析就是要求通過戰略環境分析,確定應採取的戰略,從而明確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與企業戰略相適應的成本管理戰略。如,某企業產品屬於問題類產品,即具有高市場增長率和低市場佔有率,則說明該產品有極大的市場潛力,企業應該採取戰略措施。具體到財力上要加大投入;在定價上要不惜犧牲短期現金流量來換取市場佔有率的擴大;在成本管理上則要努力確定明確的戰略,是以產品差異戰略取勝,還是以成本領先戰略取勝。產品差異戰略可以通過培養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以優良的顧客服務,改進產品設計等方法來實現;而成本領先戰略可以通過規模生產,追求曲線效應,嚴格控製成本等方法來實現。
(四)成本動因分析。在價值鏈分析和戰略定位分析的基礎上,企業能夠確定其應採取的成本管理戰略,但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成本管理的重點,還需要找出成本的驅動因素,以便對症下葯,保證成本管理戰略的有效性。而成本動因分析恰恰可以滿足戰略成本管理的這一要求,能夠將影響企業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來,同時指出企業應採取什麼方法來控制這些因素,以更好地為戰略成本管理服務,實現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一般而言,成本動因是指導致成本發生的任何因素,即成本的誘致因素。成本動因分析就是要判斷和確定價值鏈中每一個價值創造活動的成本動因。傳統成本管理認為產品數量是唯一的成本驅動因素,而戰略成本管理認為,影響成本變化的因素不具唯一性。戰略成本管理所強調的成本動因,可以分為結構性成本動因、執行性成本動因和作業性成本動因三大類。
結構性成本動因是指決定組織基礎經濟結構的成本動因,它解決“選擇問題”,即決定企業的“成本定位”,也就是決定企業的產品或特定產品群體(圍繞作業鏈或部門)可接受的成本高低及其分布。它主要包括:1、規模:對研究開發、製造、營銷等活動投資的規模。2、范圍:指企業垂直一體化的程度,而水平一體化則與上述經濟規模有關。3、經驗:企業是否有過生產該種產品的經驗,或者生產過多長時間。4、技術:企業在每一個價值鏈活動中所採用的加工技術。5、復雜性:指提供給客戶產品或勞務的種類。
執行性成本動因則為限定企業作業程序的成本動因,是針對業績目標對成本態勢的戰略性強化。它主要包括:1、職工對企業投入的向心力。2、全面質量管理:即員工對質量的認識與重視程度。3、生產能力運用:在既定的規模下,生產能力運用的程度。4、廠房布局規劃:廠房規劃與布局是否有改善。5、產品結構:產品研究設計是否有效益,符合市場需求。6、上、下游聯結關系: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顧客間價值鏈的聯結關系。這樣的執行性成本動因還可以歸納出很多,而且越多越好。因為,這些動因若能執行成功,則成本就可以降低,反之則將提高。
作業性成本動因是在上述成本動因既定的情況下進行具體的操作而引起成本的因素。與作業性成本動因(材料、人工等)相比,結構性成本動因與執行性成本動因都是更高層次上的成本動因。結構性成本動因與執行性成本動因都是非量化的成本動因,但它們對產品成本的影響更大、更持久,而且一經確定往往難以改變,因而也更應予以重視。
戰略成本管理的成本動因分析跳出了傳統成本分析――狹隘地以會計項目、產量為基礎的分析法,而代之以更寬廣的、與戰略相結合的方式來分析成本。在分析、了解成本動因之後,企業可以通過採取如下兩種方法來取得競爭優勢:1、控製成本動因。企業只有控制其主要價值鏈活動的成本動因,才能真正控製成本。2、重新組合價值鏈活動。企業可研究、分析如何重新設計、組合其主要價值鏈活動,如產品設計、生產、營銷、運送等,將可重新取得成本優勢,以提高競爭力。
(五)績效評價。傳統成本管理績效評價指標為:只看“結果”而不重視“過程”。戰略成本管理績效評價是評價指標與企業所實施的戰略相結合。例如,企業要採用成本領先戰略,則評價指標應著重於內部製造效率、品質改進、市場佔有率及交貨的效率;採取產品差異戰略,則應著重於新產品上市的時間,新產品收入佔全部收入的比率等指標。
上述戰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具有內在的邏輯性和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戰略管理的角度看,企業首先要獲取信息資料,然後分析其成本產生於哪些地方,明白了產品成本的鏈結,再通過分析企業產品所處的階段確定不同的戰略以發展企業的可持續性競爭優勢。在確定了這一戰略以後,企業就要確定採取不同競爭優勢的策略,即產品差異戰略或成本領先戰略。一旦企業的競爭戰略確定,企業就要進行成本動因分析,從戰略上找出成本發生的原因,尋求降低成本的策略,最後進入成本管理績效評價與分析。
;㈢ 如何評價企業成本管理的質量水平
一般來講,質量成本諸要素之間客觀上存在著內在邏輯關系。比如,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預防鑒定成本隨著增加,而內外部損失成本則減少。如果預防鑒定成本過少,將導致內外部損失成本劇增,利潤急劇下降。從理論上講,最佳質量水平應是內外部損失成本曲線與預防鑒定成本曲線的交點。如圖所示當投入成本(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為0時,合格品率幾近於0;而逐步增加投入時,合格品率就迅速上升,損失成本則急劇下降,而總運行質量成本(投入加損失)也迅速下降。在a點時,如再降低不合格率,則需投入的成本就開始迅速增加,總成本也隨之上升。因此,合格品率為a時所對應的總成本即為最適宜的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
㈣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成本管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1
與我們合作過的造價師問我們:每次來,看你們都忙忙碌碌,大的工程項銷告目預算都委託給我們做了,你們還有什麼可忙的呢?事實上有很多人都這么問過,到萬達以前,成本管理在我眼裡,也只是做好預算,把好結算關。但到了萬達以後,這種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對成本管理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成本管理並不只是根據圖紙計算工程量,按照定額套個價,也虧枯明不僅僅是審核工程結算,核減一些工程費用這么簡單,而是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一個項目對其投資成本所進行的一系列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後控制的過程。說到底就是如何把項目由設計構思變成現實,在工程質量優異的前提下,不斷的優化成本,確保《開發項目經營管理責任書》中各項指標的順利完成。在南昌地產公司,隨著房地產管理公司經營管理制度的推行,全員參與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方面也採取了不少好的措施。
一、事前控制最有效的措施是限額設計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重要的莫過於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了,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規劃設計階段,對整個工程投資影響最大,可以達到80%以上;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影響工程成本的可能性為10%而到了工程實施階段,影響工程投資的可能性已經只有5%。由此看來,控制工程成本的關鍵在於設計階段。由於施工階段是按圖施工,在施工階段所進行的投敗仿資控制並不是控制工程成本,而是控制施工中可能增加的新的工程費用,實際決定工程項目投資多少,在設計階段就已確定。所以無論從成本管理系統環節看,還是從投資利用、成本控制方面看,設計階段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
在對所開發的樓盤定位以後,作為設計階段成本控制最有利的措施就是限額設計,即根據各專業進行投資分解,對工程量指標進行控制,從而既能滿足功能和工藝要求,又經濟合理。例:南昌萬達星城一期一區項目20xx年初開工,利潤僅2000多萬元,住宅樓設計時未考慮限額設計,加之同年鋼筋、水泥價格急劇上漲,在主體未封頂時,僅鋼筋、水泥漲價即達800多萬元;之後我們成本部和管理公司一起來做分析,經過綜合指標的橫向對比,認為主要建材含量較高,因此在南昌萬達星城三期一區工程中採用了限額設計,僅鋼筋一項同比一期一區降低工程成本約700萬元。因此,南昌公司成本部不間斷的組織業務研討,在已結算的基礎上不斷整理、歸納綜合指標,已漸成方案研討中限額設計的有力支撐。但限額設計並不是一味地考慮節省投資,更不是簡單地將投資砍一刀,只有在設計環節多參與研討,多方面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並經過多次的交流和碰撞,才能把問題想深、想透,才能找出一些容易忽視但足以致命的問題,才能在服從於經營的前提下,真正把好工程成本管理的第一關,並為總體工程成本控制打好基礎。如三期一區外牆保溫系統,江西省20xx年推行使用保溫節能系統(含外牆及外門窗),此項費用約1800萬元,且並不屬於原目標成本范圍。是否做,如何做?南昌公司並未一味地從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而是召集相關部門進行研討,充分聽取各部門的建議,決定增加此項內容,同時調整售價。目前來看,市場反應效果明顯,且不影響項目利潤指標。
再如:三區一期景觀方案研討,公司非常重視交通體系的方案研究,並圍繞此方案三次研討,充分了解規范的基礎上,制訂出在滿足規范前提下,盡量減少道路面積,以種植為主線營造小區氛圍的策略,估計減少20%的道路面積,從方案角度即節約了成本。
二、招投標及合同管理是成本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成本管理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招投標和合同管理階段。一個好的招投標既可使得我們可以從眾多的投標者中選擇裝備精良、技術過硬、管理水平高、社會信譽好、報價合理的優秀施工隊伍,又可使得我們得到一個清晰、易操作的經濟合同,可為工程成本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招投標工作又是一個需各經辦部門緊密協作、經常與優化設計,合理化方案研討交織的復雜過程,因此招投標作得好,是錦上添花,作得不好,可使得前期工作功虧一匱。從萬達星城一期一區的費率招標到三期一區的工程量清單招標,從圖紙一到就招標到標前的圖紙審查研討優化後招標,從在施工過程中對主要材料限品牌限價到直接在招標文件中對主要材料直接指定品牌投標單位自主競價,從工程竣工後全部按實結算的結算方式到工程結算時只需合同包干總價加設計變更,不難看出南昌地產公司雖然在招投標的道路上走過了不少坎坷的路程,但也因不斷的努力獲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績。最有感觸的就是南昌萬達星城二期一區16#、17#樓景觀工程招標,南昌地產公司的高小帆總經理和王新龍工程總監帶領各專業設計師、現場工程師和造價師在招標前一同對圖紙進行研討,各抒己見,在既不影響景觀效果,又要將該項目成本控制在目標成本范圍內的情況下,找尋研討各種可行的更合理經濟的優化方案,經過好幾個輪回,使得該項目成本從最初的260餘萬元降為166萬元,其中僅橋面的木棧道改為仿木紋水泥壓花地坪一項,不但解決了該橋面需行駛車輛木棧道強度不高易損壞的問題,又使成本降低了14萬元。
通過合同管理規范合同簽訂的會簽審核體系,使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操作起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今後的工程結算奠定扎實的路基。隨著管理公司經營管理制度的推行,管理公司建立了全面的招投標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南昌地產公司也在管理公司的指引下不斷摸索總結如何更好地做好招投標工作,完善招標模式,同時嚴格合同管理,對合同條款逐一進行研討保障合同的嚴謹性,針對不同的工程項目擬訂出相應的合同模塊以提高合同的實用性,並將合同條款融入到招標文件中,使招投標和合同在成本控制方面相輔相成,發揮更大的作用。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2
面對建築市場競爭的日趨加劇和風險恆在、行業微利的客觀現實,走低成本競爭之路已成必然。因此,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突顯重要。集團公司有針對性連續舉辦責任成本經驗交流會,意在強本固基,求得穩妥發展,也是每個項目必須應對的問題。xxxx項目工程,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項目部立足現實、注重方法,從項目「量」的復核審定、「價」的正確確認和消耗的合理控制及有效管理方法著手,認真做好項目成本管理各項工作,使項目管理得以順利進行並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就項目部在工程項目管理中一些主要做法匯報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xxxx工程總建築面積11650m2,地下一層、地上十一層,建築高度xxx米,建築類別為二類高層建築。框架結構,筏板基礎。該工程為施工圖費率招標,中標費率系數計取標准為:土建按xxxx預算定額二類短途,綜合費率為xxxx%;工程總價優惠xxx%。該項目合同暫定總造價xxx萬元,實際造價約xxx萬元。合同工期xxxx個月,工程實際開工日期xxx年xxx月xxx日。公司下達項目責任目標為:工程取得市優質結構稱號,創建市文明工地,保證工期xxx日歷天(由於變更設計,工期順延),上交公司管理費xxx萬元。
二、項目成本管理的具體做法:
根據房屋建築實際,項目部認為項目成本的控制實質是「量」和「價」的合理控制以及與其他管理元素的有機配合。因此,項目部把工程數量及其分解工、材、機數量的復核審定、單價的正確確認以及消耗的合理控制等做為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有效的管理方式以達到降低投入、增加收益的目的。
「量」的復核審定。
xxx工程項目中的工程量及其分解工、材、機數量的復核審定過程如下:施工准備階段中的「干前算」。首要任務是審定工程量,計算工程造價。由於項目為費率系數中標,一切工程數量都是未定的,上場伊始就進行工程量計算、工料機的分析和工程量的分解;其次准確、合理、節約地提取材料計劃尤為重要,因為從定額中所提取的生產元素只能證明在社會化生產中應消耗的平均數量。而針對實際工程則必須依據項目施工組織設計、配套設備及勞動力(計劃投入情況)狀態進行系統編制詳細施工材料計劃。因此針對項目實際,明確從專業機構出具的配比(砼)、現場測定監理批准(回填土)、圖紙設計(門、窗)、現場經驗(易耗品)、定額規定(內外裝修)、施工組織設計(周轉料具)等六方面提取材料數量並加以修正,最終形成計劃,是做好采購和控制消耗的限額。最後是「量」復核。主要存在於內外兩方面的復核,內部存在著計劃部和施工技術部間的相互核對以及最終有項目總工程師審核確定,前者為工程備料、提計劃,後者為編制施組;外部核對取決於公司責任成本的現場核算,這也是項目「量」控制的最高限額。
施工實施階段中「干中算」。
「干中算」的動力來源於項目施工的實際需要和項目利益的維護及分配。施工中由於受到現場實際操作條件的制約,計劃、施工技術部所提取的材料計劃未必完全准確,必然結合實際進行修訂,再次對工程量的復核也是必須的。同樣在對下、對業主計價過程中工程量的核對更是全面而又細致,這也是責任所在,不可不察。另外,根據責任預算,項目部在每完成一層結構或到每個月底進行必要的階段性專題經濟分析,各責任成本中心對有無超計劃耗料、質量、安全及工期滯後等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這也是「干中算」的另一形式。項目部還強勢推行關於工程量控制的一條制度:與業主計價的工程量必須大於或等於對工程隊、供應商計價的工程量,嚴禁小於,否則計劃人員要承擔相應經濟責任。經過這一階段對「量」的三次核定和部門間的溝通,數值是應該准確的。
分部分項工程完工後的「干後算」。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工程項目決算做准備,要求資料全面、詳實,計算準確,必須充分保證決算結果的精確度和合理性。同樣存在著對下決算的問題,這是項目部與工程隊利益的終結分配,雙方核對的焦點也是「量」的問題,認真程度不言而喻。
當然,控制非生產性開支也是「量」的問題。量力而行保效益是洛鉬項目部服務管理的出發點。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非生產性開支是必須的,但要有一個度,這個度決定了開支的浪費與否,所以講投入必須論效果。依據公司對項目核定的標准,洛鉬項目部對主要非生產開支以文件形式加以明確,並一直在嚴格執行,如對電話費、辦公費,勞動保護費及差旅費都加以明確,項目部每月平均電話費總計xx元。最重要的是對項目招待費進行嚴格的規定,特別是在使用條件、范圍及審批制度等方面加以約束,達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總之量力而行加強節約、降低成本,做到合理使用,不鋪張浪費。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3
作為一個在項目摸爬滾打近十年的工程技術人員,對加強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深有體會,面對日趨激烈的建築安裝市場,建築施工企業的生存結構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施工工程項目管理為核心的經營管理體制已基本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必須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以管理求盈利的理念,堅持以接一項工程,樹一塊牌子,佔一方市場,要牢牢堅持以人為本,充分挖掘與調動全體項目管理人員積極性的原則,要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上乘服務為宗旨,賺取更大利潤為目標的管理思路。
一、以人為本,全員控制
項目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充分挖掘與調動全體項目管理人員積極性,執行全面項目成本控制的原則。
1、全過程動態控制
項目成本控制要隨著項目施工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每個環節均不能疏漏,不能時緊時松,應該使成本控制始終貫穿於從圖紙會審開始至竣工結束的全過程,這也就是成本的動態控制。倘若臨近工程要竣工了,你再來考慮成本,盈利與虧損已基本定局。
2、項目成本控制的關鍵是人
人是實現項目成本控制的關鍵性因素,項目管理也象商海一樣,商人均是在商言商,我們搞工程就是要賺取更大的利潤,怎麼樣賺取更大的利潤呢?首先,要在質量上,施工水平上,管理水平上使業主放心,其次再加上上乘服務的意識,主動為業主分擔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並適時恰當地提出一些有針動性,建設性的意見,這個有針對性、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就是善於發現施工中的缺陷或是設計圖紙中的不足,有力有據的說服甲方,能爭取更多的變更。讓變更能成為我施工方取得項目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若經過仔細測算或論證發現相應的變更無贏利或變更難度較大,利潤又小,則要用合理的公關方式努力說服業主放棄其變更。但對於這些,我們的工程技術管理者,首先要煉好內功,不斷提高自己的施工技術和豐富自己的管理經驗自公司上上下下要形成這種氛圍和員工也要自覺培養與主動參與,就是全面、全過程的項目成本控制意識。我想說的就是在整個項目控制過程中,均要養成一種商業競爭理念,個個成為替項目、為公司理財的有用人才。
二、技術創新、降低成本
為了降低控製成本,必須多動腦筋,學會怎麼樣去辦變更、洽商,多學習規范、技術,並把這些技巧運用到施工管理當中。在同一個施工項目中有三件事,使我深有體會:
利用主體主筋及圈樑主筋作等電位接地敷設,僅此一項為項目節省約6000多米鍍鋅扁鋼(前期工程均是利用鍍鋅扁鋼做等電位進行施工),並為勞務施工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第二、通過努力,說服甲方爭取到了了一個近40萬的電氣變更。變更之前,我們從工程量,選擇材料廠家入手,為甲方提供了不少與變更有力的條件,如有關的線路圖、平面圖、立面圖均繪制好交給甲方,使其進行確認。確認結果後,我們發現通過施工方法的變換,可以將7000多米的YJV三芯電纜改成YJV二芯電纜,進行替換的是前期工程過剩的153米鍍鋅扁鋼,與其相應的配電端子箱內也節省了196個接地端子排。僅此變換施工方法,為項目贏利幾萬元,所以說:技術是一種硬東西,是實實在在的,運用得好能夠成倍地降低項目成本,並產生非常好的項目經濟效益。
第三件事:在主體結構預埋前,我們已對圖紙熟記於心,並以藍圖為依據進行細部的調整,把調整好的強弱電的功能點位、空調洞口、排水管預留位置。其尺寸,標高繪制好後,連同技術交底說明一起交給甲方、監理進行審定、認可,以此獲得了甲方與監理的充分肯定,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局所管理項目的真實水平和實力。
三、材料成本控制是關鍵
項目材料成本控制是關鍵。因工程材料成本控制並非完全就是從事材料采購、庫管人員的份內事,工程技術人員首先要仔細看圖,分階段做好准確的材料計劃,並要不定時地會同材料管理相關人員清點庫存材料,理清有多少庫存材料後,才能做好下一次的工程材料計劃;
第二:工程材料進場必須堅持三方(材料人員、技術人員、勞務隊)在場進行點數、登記的原則。這一點對土建材料管理尤其重要,如砂石、鋼筋、扣件、水泥等等,不然會出現監管不力,進場材料難免不會出現水分的問題。
第三:項目主管領導要不定時地組織合約、技術及材料人員進行成本分析,分階段進行項目成本摸底控制,從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存在的問題。
第四:在能夠滿足工程技術、施工規范的前提下,材料的規格、品種可以進行變通,(前提是要做好監理、業主的工作),這樣做可以成倍地降低成本,比如前面提到的7000多米YJV三芯電纜在訂貨過程中我們主動要求材料訂購人員采購二芯YJV電纜,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五:要嚴格控制勞務施工主材用料,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監管,必在時全程進行旁站。
我們的企業必須培養一批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出效益的優秀項目管理人才。這些人應該具備成本意識高、大局觀念強、基礎扎實、有底氣、能吃苦耐勞。一個優秀項目管理者必須具備管理思路清晰、明了,不管什麼時候都能夠掌控整個工程的動態過程及成本的節點控制。
總之,工程項目管理人員應該具備干一類工程有一份心。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4
為了認真貫徹股份公司「管理提升活動」精神、充分學習集團《建築企業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理念,我們昆明XX標近來多次召開學習會議,組織項目部全體人員進行文件學習,我對公司此次的下達精神感受實在良多。
受高鐵7.23溫甬事件的源影響,近來中國鐵路建設形勢一片荼糜,雖然鐵道部與相應機關出台諸多對解措施,但對於目前嚴峻的形勢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遠水解不了近渴;在現今中國鐵路建設急剎車的大基調環境下,成本的控制與優化資源利用率更是成為了重中之重,它在某方面甚至決定著一個項目的成敗與否。
沒有虧損的項目,只有虧損的管理。對於責任成本控制與資源再利用的管理,我們昆明XX標項目部早已極其重視,項目上工程建築剩餘的材料資源都要進行二次利用,嚴格把關成本是每個XX標項目工作人員的職責,而在接到股份公司下達的文件以後,更是堅定了我們的信念,我們將繼續貫徹集團公司的`意願,充分發揚文件精神,在成本控制與資源優化大旗的號召下繼續進行項目的創優創新,細化成本費用控制措施,並向集團公司優秀單位、標桿項目看齊,對照本單位工作實際,查找之間差距與不足加以改之,更新項目管理理念,借鑒同時將股份公司責任成本管理理念及兄弟單位先進經驗融會貫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學以致用,不走過場,不搞形式,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和提高,爭取切實提高責任成本管理的水平,扎實有效的推動項目責任成本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鐵路建設嚴峻的形勢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再毫無節制,那麼「寒冬「中無以為繼的場面將是許多項目真實的寫照,唯有嚴格控製成本、優化資源利用才是最終王道、「寒冬」未渡,這把星星之火已在一個個項目中燃起,但有「春風」吹起,就將會以燎原之勢使神州大地慾火涅。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將秉持集團公司的精神,為做優做強XX標繼續努力,千里共東風!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5
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研發、采購、加工製造、銷售、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下面將通過本次學習認識到的幾個主要方面,總結如下:
一、成本控制工作要突出「以人為本」。
成本不是控制出來的,而是激勵出來的,成本控制不是降低成本而是以人為本。員工是各項工作的最終執行者,對工作場所內各種情況都比較了解,企業或部門要創造一種機制和氛圍讓員工自覺加入到成本控制工作中來,發揮出每位員工的成本控製作用,如果每人都能提出並改進成本浪費之處那長期來看就會產生無比驚人的效果。在成本控制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各個大公司如豐田公司等無一不是把人作為成本控制工作中的首位來看待,並制定了詳細完善的激勵制度。
二、成本控制工作要注重數字化。
要想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除注重以人為本外,還要把各項工作和活動進行數字化,能用數字衡量的,才能進行量化分析,才能找出存在問題或是改進之處。馬克思說過「你能衡量的,才是你能管理的,如果你不能測量你就不能管理」。成本數據主要有原始數據、管理數據和經營數據等。完整、准確、細化的各種統計數據是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礎部分,如果該部分做的不到位,有些成本控制工作尤其是非表面化隱藏在各個流程中的浪費現象,便得不到有效控制達不到成本控制的預期效果。
三、成本控制工作中要提升財務的作用。
一般來說起成本控制工作我們大多數人會想到物料采購、加工製造、銷售等環節,即要做到「買的賤,賣的貴,中間環節不浪費」,往往忽略了財務在其中應發揮的作用。財務在一個企業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是通過細分各種費用,並找出其中不合理之處並制定相應的指標進行控制,從而起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而不是將各種費用籠統的計入生產製造成本中,因為其中有些不必要支出的成本是可以節省或減少的。財務雖然不是直接控製成本,但是其能讓員工充分看到成本信息,促使員工去改善配本績效,財務在整個成本控制中的作用要由事後記帳轉變為事前控制,起到診斷和指明方向的作用。
成本管理心得體會6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在不同時期里,這一套學習方法可以針對不同的要求而做出改變,比如在學校裡面學的都是理論知識,如果不是想得到多麼優秀的成績,死記硬背就足以應付考試。從事財務工作就不是應付期末考試,而是天天考試,有些知識必須瞭然於心,吐口而出。
財務管理是一門技術性的學科,主要針對的就是企業整個與財務運作和管理的方法,以及財務指標的計算和評價。
在財務管理的整個體系當中,穿插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那就是資金的時間價值。錢是有價值的,網路上對其的定義是:資金時間價值是指資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的增值。它也可被看成是資金的使用成本。資金不會自動隨時間變化而增值,只有在投資過程中才會有收益,所以這個時間價值一般用無風險的投資收益率來代替,因為理性個體不會將資金閑置不用。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時間的函數,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價值的變化,變化的那部分價值就是原有的資金時間價值。只有和勞動結合才有意義,不同於通貨膨脹。
在最近的學習中,我感覺到會計的學習,首先要在心中建立一種會計體系的框架,在這個框架的范圍內,我們先針對每一個知識點的學習,然後再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整個會計系統的知識。財務管理也是一樣,我們首先就要在心中建立起財務管理的理念,有了這樣的理念,我們再來學習各個知識點,就容易多了。
籌資管理——資金運營——投資管理——資金分配——業績評價,學到後來會發現,其實,財務管理的這條線,是緊緊結合著會計的整個流程的,也可以說,是圍繞著會計的核算流程來的。我們就是要圍繞著這條線,將各種環節展開學習,重點學習這條線上的五個環節。
自己其實還處於一個比較迷茫的階段,如果沒有很好的數字感覺,我真的感覺永遠也達不到財務高手的境界的。感覺這個東西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培養,不過學習久了,血液里多少也會流淌著數字吧。
5月份的課程是高其富教授的《財務管理》。課程的重點是幫助非財會人員如何讀懂財會報表,分析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規避財務風險;利用預算管理手段,提高公司管理的效率和科學水平。
公司財會報表是企業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時期的經營成果、資金流向的綜合反映。編制財會報表需遵從法定的規則,符合規定的格式。要完整、透徹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除了編製法定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外,還必須編制詳盡的《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附註》和《說明書》是財務報告必不可少的內容,因為報表只是概括地反映了公司的資金動態和經營成果,不可能全面、透徹地反映公司財務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公司的或有關事項(擔保、訴訟等)、資產質量(應收款、潛在損失、攤銷等),必須通過報表注釋部分加以揭示。目前,大多數單位財會人員只完成了會計報表的編報工作,而忽略了《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的編報,或編報遠未達到規范要求,致使財務報告的閱讀者難以全面准確分析評判公司的財務情況,尋找經營管理的不足,有針對性地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防範財務風險。在今後的財會工作中,我們必須切實改進。
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是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預算的作用在於規劃與控制。全面預算管理必須與企業發展戰略對接,並為企業發展戰略服務。必須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和權威性,要提高執行和考核落實公司財務預算的剛性要求。通過系統科學的預算編制和嚴格執行考核,達到規避企業財務風險、規范企業經營管理的目的,提高企業的目標管理水平。編制預算不只是財會部門的責任,更需要公司各部門的共同參與、反復推敲、科學論證與法定審批,最大限度地提高預算編制的准確性和執行的權威性。今後,我們必須更加重視以全面預算管理手段來規范企業的經營管理,考核、評價各部門經營業績,提升企業管理的科學水平。財務部門必須加強預算執行的控制和分析,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和對策。
㈤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幾點說明
一、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1.成本管理是從產品設計到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的整個過程中,圍繞所有耗費而發生的製造成本、各項費用所進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2.成本管理是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一項中心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的成本水平不僅決定著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高低,還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競爭能力、抵抗內外壓力、求得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二、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1.企業價值補償不足。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使企業資產價值流失嚴重,價值補償不足,而且企業一般物流管理失控,能源的浪費比較嚴重。
2.產品損失成本增加。企業的生產設備、工藝技術陳舊落後,原材料質量不好,運輸管理不善,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次品,廢品造成的質量損失嚴重。
3.企業成本信息核算失真。成本核算不實,一方面是核算人員思想上不重視,另一方面為達到某一目的進行人為調節成本數字,潛虧嚴重,企業虛盈實虧。
4.成本管理短期行為嚴重。由於近年來,承包經營責任制不夠完善,企業只包利不包成本,短期行為泛濫,以包代管,管理不力,監管不嚴。
5.企業成本管理缺乏市場理念。效益是企業內部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關系,許多企業按照成本習性劃分和核算產品成本,通過提高產量可以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產量越高,單位產品成本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也就越高,這種做法導致企業不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與存貨,提高短期利潤。
三、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立足點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是管理人員運用專門方法提供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而創造競爭優勢,以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目的。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應立足以下幾方面。
(一)立足於長遠的戰略目標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宗旨,是為了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以使企業長期生產和發展,立足於長遠的戰略目標。如企業進行人工成本管理,應僱傭技術熟練程度高的員工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優勢」標准衡量,企業應長遠出發僱傭年富力強、文化程度高的員工,利用學習曲線,以獲得較長時期的成本優勢。
(二)立足於總體發展戰略
為使企業產品在市場上既有強大競爭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在局限於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而是應該將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分析,以及產品設計,向後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按照成本全過程管理的要求,社會涉及到產品的信息來源成本、技術成本,生產成本、庫存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對顧客的維修成本、處置成本等成本范疇。對所有這些成本內容都應嚴格、細致的科學手段進行管理。如在產品設計階段推行價值分析,就是一種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手段。現代企業成本管理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三)立足於外部環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的重心應由企業內部轉向外部,由重生產管理轉向重經營決策管理。在企業成本管理中,重視和加強對管理決策成本范疇的研究分心,可以避免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損失,為保證企業做出最優決策,獲取最佳經濟效益提供基礎,應把企業成本管理納入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全面考察,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確定和實施正確適當的管理戰略,把握機遇,主動積極地適應和駕馭外界環境,在競爭中取得主動,最終實現預定的企業戰略目標。
四、強化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引進新思想——採用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尋求企業持之以恆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是一切戰略的核心,它歸根結底來源於企業能夠為客戶創造的價值,這一價值要超過該企業創造它的成本。一個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就需要做出抉擇,即企業要就爭取哪一種優勢和在什麼范圍內爭取優勢的問題做出選擇。這就要求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戰略管理思想,實現戰略意義上的功能擴展,從而形成了戰略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員運用專門方法提供企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而創造競爭優勢,以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的目的。
(二)樹立新觀念——動態成本效益觀念
企業成本的內容和范圍應隨著管理的需要而變化,並隨著管理的發展而發展。成本管理應是全方位、全過程的,在設計階段及至開發策劃階段就應該開始降低成本的活動,樹立成本效益觀念,提高成本預測和決策水平,成本管理還應與企業的整體效益聯系起來,以動態成本效益觀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問題,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企業要從效益的角度去決定成本的升降,以效益為中心進行成本的動態管理;樹立科技創新觀念,堅持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有效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材料,依靠現代科學技術降低產品成本。同時,在成本核算中應考慮將產品的科技含量包括到成本中去,便於企業進行正確的決策。在產品成本形成過程中,技術因素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樹立以人為本觀念,打造企業凝聚力
人不單純是創造財富的工具,而是企業最大的資本、資產、資源和財富,是企業的主體,是成本管理的主體,是決定成本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調動人的智力因素,培養和發揮人的工作能力,使員工和經理人員處於平等地位,享有同樣的參與權力,把人本主義、民主管理的思想貫穿於企業管理過程的始終,使企業真正成為一個民主的、人性化的組織,藉以從人的內心深處來激發每個人的主人翁責任感和樂於奉獻的精神動力。
通過這一階段實習,我深深地體會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過程中,深化成本管理改革是一個突出而又迫切的問題。市場經濟一方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任意馳騁的廣闊天地,另一方面使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要生存、求發展,就必須苦練內功,採取各種措施改進成本管理,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現代企業管理需要更加關注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也必須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目前我國許多企業所採用的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存在著諸多缺陷,須加以改進和完善。創新是改進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的首要問題,加強成本控制是改進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關鍵,只有把現代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有效地運用於實踐當中,使會計和管理科學作出適應環境的經濟化調整,配合經濟發展的步伐,有節奏地對現有的成本管理體系實施改革,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㈥ 鍏充簬鎴愭湰綆$悊鐨勬牸璦
鎴愭湰綆$悊涓嶅彧鏄涓轟簡鐪侀挶銆
鎴愭湰綆$悊灝辨槸鎵炬紡媧炲拰鍫墊紡媧
鎴愭湰綆$悊鐨勬寚瀵兼濇兂灝辨槸鈥滈棶
鍦ㄤ紒涓氬唴閮錛屽彧鏈夋垚鏈銆
寤虹珛鏍囧噯鎴愭湰錛屾棦鏄鎴愭湰綆$悊
浜轟滑瀵瑰緟鎴愭湰鏈変竴縐嶈勫緥
浼佷笟鎴愭湰綆$悊鐨勫叧閿涓嶆槸鎴愭湰
鎴愭湰綆$悊鍐沖畾榪愪綔鏂瑰紡錛岃繍浣
鎴愭湰綆$悊灝辨槸鍦ㄥ叾浠栫$悊涓婂姞
涓洪【瀹㈣妭鐪佹瘡涓鍒嗛挶銆
鎴愭湰綆$悊涔熻佷互浜轟負鏈銆
鎴愭湰綆$悊涔熼渶瑕佷笌鏃朵勘榪涖
浠諱綍鎴愭湰綆$悊鏂規硶閮芥槸鏈夊ぇ鐢
鍏ㄥ憳閮借佸弬涓庡埌鎴愭湰綆$悊涓
緇忚惀綆$悊錛屾垚鏈鍒嗘瀽錛岃佽拷鏍圭┒搴曪紝鍒嗘瀽鍒版渶鍚庝竴鐐廣
鎴愭湰綆$悊闇瑕佺煡琛屽悎涓銆
澶氭專閽辯殑鏂規硶鍙鏈変袱涓錛氫笉鏄澶氬崠錛屽氨鏄闄嶄綆綆$悊璐廣
澧炴敹鑺傛敮涓ゅご鍫碉紝鏄鎴愭湰綆$悊
鎴愭湰綆$悊宸ヤ綔鏄鍏崇郴鍒版柟鏂歸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