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送了好幾種貨物怎麼計算單個成本
擴展閱讀
美縫鎦金鑽石金哪個好 2024-11-27 22:21:07
銷售為什麼這么少成本 2024-11-27 21:58:24

送了好幾種貨物怎麼計算單個成本

發布時間: 2024-05-23 03:27:47

① 如何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產品總成本/該產品入庫數=(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員工資、設備折舊攤銷等等間接成本)/產品總數(不包括未完工產品)

1、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用完工產品總成本除以該種產品的完工總產量即可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2、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未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產品在產品的總成本。

其中屬於各種規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計入相關規格產品的成本;其他間接成本,比如車間主任工資、車間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產設備折舊攤銷等製造費用,按一定比例分攤到各個規格的產品成本中去。

確定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產工時,或者直接按各規格產品的數量比例。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1)送了好幾種貨物怎麼計算單個成本擴展閱讀:

總成本又稱「壽命周期成本」。指產品從研製、生產、使用、直到淘汰整個時期的成 本。一般用C來表示。壽命周期成本包括製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製造成本包括產品從用戶提出需要開始研製起,經過設計、試制到生產這一階段所消耗的費用,用G來表示。

使用成本包括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維修費用,管理費用等使用階段所消耗的費用,用c2表示。總成本c則等於c1±c2。價值工程的著眼點,是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

因此,不僅要注意降低生產製造成本,同時也要重視降低使用成本。只有產品的總成本降低了,才能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和體現出對整個社會提供更多的積累。

② 有好幾種商品他們的進價多不同 怎麼來計算他們的成本

一)一般納稅人企業的會計核算

1.進貨的核算。某商業零售企業購進商品一批,對方出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價款100萬元,稅額17萬元。購進商品款項通過銀行支付。該批商品當月到達驗收入庫,進銷差價率為15%,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則:購進商品支付款項時:
借:商品采購10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萬元
貸:銀行存款117萬元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134.55萬元〔100×(1+15%)×(1+17%)〕
貸:商品采購100萬元
商品進銷差價15萬元(100×15%)
應抵稅金19.55萬元。

2.銷售收入的核算。若該企業本月實現銷售金額為93.60萬元(含向購買者收取的銷項稅額),收到的貨款已存入銀行。則:
借:銀行存款93.60萬元
貸:商品銷售收入8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3.60萬元

3.結轉銷售成本、應抵稅金。在進行上述會計處理的同時,按商品不含稅的售價金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按上筆分錄的銷項稅額(含稅售價金額與不含稅售價金額之差)沖轉「應抵稅金」科目。
借:商品銷售成本80萬元
應抵稅金13.60萬元
貸:庫存商品93.60萬元

4.結轉進銷差價。月末結轉進銷差價時,仍然採用《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和分攤,但需注意的是,應將期末「庫存商品」科目余額部分調整為不含稅的余額來計算差價率,即:差價率=月末分攤前「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余額÷〔本月「商品銷售收入」貸方發生額+月末「庫存商品」科目余額÷(1+適用增值稅稅率)〕×100%。本月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月「商品銷售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差價率。

假設本題無期初余額,則:差價率=15÷〔80+(134.55-93.60)÷(1+17%)〕×100%=13.04%。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差價額=80×13.04%=10.43(萬元),會計分錄為:
借:商品進銷差價10.43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10.43萬元。

5.結轉利潤。將「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成本」科目余額分別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和借方。
借:商品銷售收入80萬元
貸:本年利潤80萬元
借:本年利潤69.57萬元(80-10.43)
貸:商品銷售成本69.57萬元
6.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將「庫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額抵減「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方余額,同時扣除「應抵稅金」科目貸方余額,然後再與有關項目進行合並,將結果數填入該表的「存貨」項目。本例庫存商品進價成本為30.43萬元〔(134.55-93.60)-(15-10.43)-(19.55-13.60)〕。

二)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的會計核算
若上例中該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6%),則無需設置「應抵稅金」科目,其會計處理如下:
1.進貨的核算。購進商品時:
借:商品采購117萬元
貸:銀行存款117萬元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134.55萬元〔117×(1+15%)〕
貸:商品采購117萬元
商品進銷差價17.55萬元(117×15%)

2.銷售收入的核算。商品銷售收入=93.60÷(1+6%)=88.30(萬元),應交增值稅額=88.30×6%=5.30(萬元)。
借:銀行存款93.60萬元
貸:商品銷售收入88.3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30萬元

3.結轉銷售成本:
借:商品銷售成本93.60萬元
貸:庫存商品93.60萬元

4.結轉進銷差價。差價率=17.55÷〔88.30+(134.55-93.60)÷(1+6%)〕×100%=13.83%。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差價額=本月「商品銷售收入」貸方發生額×差價率=88.30×13.83%=12.21(萬元)。
借:商品進銷差價12.21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12.21萬元

5.結轉利潤:
借:商品銷售收入88.30萬元
貸:本年利潤88.30萬元
借:本年利潤81.39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81.39萬元(93.60-12.21)

③ 商貿企業有一百多種商品,成本核算用什麼方法比較好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據企業生產產品的特點來定:主要看產品是否是多步驟生產(生產工藝的特點);半成品是否有銷售的情況(如果有銷售,可能需要採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確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產)中心是按照產品來分還是工藝來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歸集產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術部門提供產品的BOM(物料清單),以確保按訂單或者生產計劃生產的時候領料的准確。(一般會問生產線出現來料不良和損壞怎麼處理:退倉並補領即可,損壞部分需要當月預提計入制費,損壞材料報廢的時候,沖預提,並將報廢材料的價值從原材料科目轉出,來料不良屬於供應商的責任,退返供應商有退貨和換貨兩種處理方式)。
接下來是直接人工的分攤:選擇投入工時或者完成工時來分攤當月的人工費。在線是否分攤人工,可根據公司的在線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線的量較穩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將費用分攤給在製品,如果核算在製品的人工,可以根據投入工時、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為依據來分攤。
制費的分攤:選擇投入工時或者完成工時或者機器工時來分攤當月的制費,也可選擇人工工時和機器工時並行的辦法(部分費用採用機器工時分攤,部分採用人工工時分攤)。在線是否分攤,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當月銷售分析毛利率、凈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產品損益表將期間費用選擇一定標准分攤給產品)下的凈利率;可按當月生產當月全部銷售的假設做以上兩個成本分析表(因為當月的實際業績並未在銷售中全部體現,當月的生產全部銷售與當月投入的成本費用配比,更能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費用的分析,可以做當月的人工、制費、期間費用除當月的投入工時、銷售工時,以便與以前月份的單位工時費用比較。發現費用異常需要查找原因,給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庫存物流與總賬信息流的對應關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費用 狀態) 信息流(總賬)
材料采購入庫/退貨 應付賬款、原材料 增加/減少
材料的報廢申請/退港或者作為廢品出售 費用預提,材料轉入報廢倉,不涉及材料/原材料 減少 沖 預提
直接材料的領用 原材料 減少,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增加
輔料的領用(產品上不直接體現,價值低) 製造費用 增加,原材料 減少
生產線材料損壞退損壞倉/來料不良倉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減少,原材料 增加
來料不良退返供應商(退貨/換貨) 原材料 減少,應付賬款 減少/從來料不良倉調撥到換貨倉
直接工人勞動的消耗 應付工資,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增加
制費的歸集、分攤 製造費用 轉出,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庫 半成品、庫存商品增加,生產成本的三個明細科目轉出
成品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結轉 應收賬款、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增加、庫存商品減少
全年銷售成本結轉金額的核實 與總賬主營業務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單在制明細表(ERP系統可提供)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二、庫存賬與總賬對賬:庫存材料/輔料於總賬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倉半成品於總賬半成品一致;成品倉成品與庫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線的材料及工單(生產任務書)投入未結轉部分的人工制費與總賬生產成本科目余額一致。
*物流與信息流的對應,如出納的現金與現金日記賬必須對應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轉移、領用、報廢、入庫、退貨、銷售、處置都需要在總賬做相關的分錄。
三、材料盤點注意事項:1、時機選擇在月末,所有工單必須完工、成品入庫,2、靜態盤點:所有在線物料分門別類擺放,禁止物料移動;3、點數員先填寫盤點副卡,核數員核實無誤後填寫正式盤點卡(一式三聯:盤點部門、財務、稅務);4、盤點卡領用時登記,收卡的時候保證所有發出的卡收齊,領用份數=使用份數+作廢份數+空白份數(嚴禁將作廢、空白盤點卡撕碎丟掉)。
四、財務對公司物料的控制:1、采購入庫、發料等所有業務必須有規范的操作,保證有單據支持;2、按照生產計劃發料,禁止超工單需領用量領料;3、定期盤點;4、呆滯存貨的檢查(連續3個月、半年、1年沒有領用的材料)及對策;5、采購量合理性的判定(當月采購的量/實際耗用,一般超過2就需查明原因)
**暫估進項稅處理技巧
原材料購進確認的應付可能包含進項稅,而進項稅票什麼時候收到並掃描與確認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現在介紹一種簡單的處理辦法。
1、 采購入庫
Cr:原材料 10000
Cr:待攤費用-暫估進項稅 1700 分供應商核算
Dr:應付賬款 11700
2、 收到發票並掃描當月
Cr: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1700
Dr:待攤費用-暫估進項稅 1700 分供應商核算
3、技巧:無論發票是在應付確認的前月收到、當月收到還是之後收到,兩筆分錄可以照做,如果暫估進項在借方,證明應付已確認,而稅票未收到或未掃描,暫估進項在貸方,證明發票已經掃描,但是應付還未確認(材料采購一般不會出現,有些運輸費發票和零星采購沒有入庫存賬的,發票一般都掃描較早,而財務收到付款資料較晚)。對於當月收到當月掃描的也分開分錄做,不直接做進項稅科目,因為這樣處理,可以減少對賬。

成本會計涉及賬表及功能:
1、 料件領用明細表:新規成品、改修成品、改製成品領用的直接材料、半成品、成品,用於核算當月領用的成本,借方: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貸方:原材料、半成品、庫存商品
2、 費用性領料明細表:非直接材料,費用性領料:輔料、廠內用品、消耗品等,借方:製造費用,貸方:原材料
3、 直接人工分配表:將當月生產線直接人員的工資分配到每一個工單,按照工作中心匯總工時,匯總工時作為分攤制費的標准之一。借方:生產成本(直接人工),貸方:應付工資。
4、 製造費用分攤表: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將當月的制費經過多次分配計入工作中心或者產品(ERP系統只要計入到工作中心,系統自動分攤到產品)。
5、 完工入庫明細表:當月完工入庫成品/半成品的數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費成本) 借方:庫存商品/半成品,貸方: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6、 產品銷售成本明細表:統計當月銷售產品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借方:主營業務成本,貸方:庫存商品。
7、 在制工單成本明細表:統計工單月初在制的料工費,本月投入的料工費,本月產出的料工費及月末結存的料工費,核對工單在制的料工費與總賬是否相符。
8、 完工產品成本分析表:按照當月完工產品的成本,假設當月全部銷售(按當月的銷售單價)計算產品的毛利。
9、 產品銷售損益明細表:按照當月銷售產品的成本,計算當月各類產品的銷售毛利。
10、 進耗存報表/產銷存報表:分開材料和成品統計,核對總賬與明細賬存貨類別是否相符。

問:有家公司是按客戶訂單生產的,沒有自己產品,而每個客戶的產品又分很多種,每個月的產品也不同,那這樣的話,那個庫存帳我不知道該怎麼設了,基本上是沒庫存的,偶爾都是發了貨未開發票掛在帳上的,一般都是做什麼出什麼,如果我按每個名稱設置明細帳的話.工作就很大,而且好象也沒什麼必要一樣,都是當月進當月出.
請問象這樣的話應該怎麼處理較好.
我是這樣想的,如果本月入庫發貨未開發票就做入庫存帳,如果當月入庫當月開發票出庫的話,就不入庫存帳,這樣可以嗎?.謝謝

答:「按客戶訂單生產」,材料是客戶提供還是公司自購?「沒有自己的產品」是沒有自己自主銷售產品的意思吧。「客戶產品很多,每個月產品也不同」這種情況應該不多,產品種類雖多,但是每月新的產品應該在少數。「偶爾都是發了貨未開發票掛在帳上」這樣的做法不對,貨發出後,客戶簽收貨物,主要風險已經轉移,符合收入確認的條件,不需要在掛庫存賬。
因為問題不是很明白,我試著從兩種情況提供解決方案:
1、 如果主要材料全是客戶提供,公司只提供輔料並提供加工,作為受託加工業務處理,客戶提供的材料可以只做數量收發的備查,在總賬里只反映自購的材料。當月發貨確認即收入,當月領用自購材料全部計入當月費用。(受託加工物資在會計上是要求入庫存賬的,因為接收客戶的材料是要負保管責任的,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也應該當作企業自己的資產管理,因為一旦沒失會承擔賠償責任)
2、 如果所有材料都是自購,必須按照材料的采購掛供應商的應付賬款,材料必須入庫並在總賬反映在原材料科目。當月材料領用(月末無在線余料和庫存)要計入生產成本並結轉庫存商品,銷售實現後要結轉庫存商品的金額至主營業務成本。最好的是能核算到每種產品的成本,簡化的處理可以將當月領用的材料全部計入生產成本並結轉庫存(不分產品)。
成本的基礎工作做得不好,核算起來很困難,如果要讓老闆能清楚知道哪個產品能賺錢,能賺多少錢,就需要規范物料的收發管理、制訂費用分配的標准,如果老闆不需要這些數據,可以按照2方案種的簡化處理,現在一些老闆不願意給財務招人,又想要知道產品的盈利能力,就只有按照產品的BOM(物料清單)計算產品的材料成本(類似標准成本的做法,但只是針對材料部分)。一個季度盤點或者半年盤點一次,庫存與總賬的差異再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問:樓主的回復,我們的材料是自購,因為公司的性質差不多是屬於幫別人加工一類的東西,但是材料是我們買,.但是每月的品種真是很多,而且每個月都不同的呢,所以成品庫存就真的不知怎樣設了,再請回答,謝謝
答:每個月產品都不一樣,那麼購買的材料一般不通用,如果材料只是針對某一客戶的產品,可以分客戶產品核算(以客戶歸類材料),如果材料期初期末無庫存這種情況就特別好處理:當月的購進 材料-A客戶 掛一筆賬,領用的時候全部轉出生產成本。這樣是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分析的時候只能對某一客戶的產品盈利能力做分析,而不能對產品內部成本因素做出正確分析。
購買的材料通用,每月產品變動頻繁,材料種類繁多:將價值較高的材料建立庫存賬,單位價值低總價值占成本總金額的10%以下的部分材料可以作為費用處理,每月采購即計入當月費用,不作為庫存管理。但這樣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向某一供應商采購的材料一部分進入庫存,一部分計入費用會有較大的工作量。最好的還是將全部材料建立庫存賬,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計算歸集產品的材料成本。逐步規范吧,做會計工作如果成本都做不好,沒有人會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