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教育成本可以分為哪些類別
擴展閱讀
針織面料織造成本怎麼算 2025-01-18 15:13:39

教育成本可以分為哪些類別

發布時間: 2024-07-10 03:00:30

㈠ 辦學成本和教育成本、教學成本有什麼區別呢~~希望能得到大家幫助~~盡量得通俗易懂,回答好的話還有加分

辦學成本和教育成本、教學成本的關系,辦學成本包括教育成本等費用,而教育成本又包括教學成本等費用。可以說,它們是從大到小的分類。

詳見下面資料

1)哪些因素會導致高校辦學成本增加?
學校的地理位置-地皮成本
教學質量-花錢請名教
學校環境-花錢搞裝修
管理人員的多少-都是要工資的
還有各地的辦校注冊 水電 稅收 等都不一樣都需要考慮!
不過可以看當地的生活水平 各地學費都不一樣 可以適當的提高學費收入來減輕壓力,我說是適當啊不要亂來!

2)什麼是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是指從事教育活動所耗費的社會資源的總集合,其多寡之衡量通常要全部摺合成貨幣來加以計算。

教育成本的特點[1]
一、教育成本的主體是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又稱為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力資源的引進成本、開發成本和人力資源的使用、管理、維護成本等方面的內容。按照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的觀點,就一般意義上講,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類在教育、保健、為取得良好的就業機會而進行的國內遷移所花費的支出,以及接受教育的成年人、接受培訓的工人所放棄的收入和其他提高人力質量的投入的總和。

教育機構及其各級各類管理和維護人力資源險、工資、福利、使用、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員成本占成本的絕大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與資本密集型產業相比,其生產率的增長一般較慢,並且是有極限的。以汽車產業為例,從過去年產幾千輛汽車,到現在年產幾百萬輛,生產效率提高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率的提高不可能像汽車那樣。盡管班級授課制產生之後,教育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但其幅度是有限的。而且從目前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降低生師比,縮小班級規模似乎是一種改革的趨勢,其結果是教育所耗費的人力成本不斷上升。

二、教育成本管理不以盈利為目的

教育部門的成本管理與企業的成本管理不同。企業消耗的成本必須能夠盈利,並且要以最少的費用獲得最大的利潤為目的,一個企業沒有盈利,很快就會破產和倒閉。而學校是非營利性機構,教育成本管理不以盈利為目的。即使私人提供教育經費,興辦學校也不應以盈利為目的,收費可以高些,但也只能略高於投資,這同經營普通產品不一樣。就是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也沒有一個國家把教育當作營利性事業。如美國可稱得上是市場經濟發展最完善的國家,但被美國社會和政府認可的大、中、小私立學校一般都是非盈利性的,公立學校更不必說。但在我國對此卻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原因是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正在大力提倡和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因此,不少企業家紛紛投資教育,這些民辦學校的興起,既改變了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單一的國有體制,又對現有教育資源不足起到了良好的補充作用。但遇到的問題是:對投資教育的社會團體或個人來說,除了捐贈部分以外的那些投資是否可以有回報,如果有回報,是否違反了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原則呢?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有關規定,在目前情況下,由於教育資源不足,國家又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資金來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對於政府以外的投資者,一是要鼓勵,因為,我們的教育需要更多的投資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二是要求他們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因為教育雖然是產業,但它首先應該是公益事業,投資教育首先要想到的應該是為公益事業作貢獻;三是要允許他們有一定的回報,投資者投資教育獲得政府所允許的投資回報,不能算以盈利為目的。政府可以依法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決定投資者最高的允許回報率,如略高於銀行的利息率,決不容許他們有暴利,這仍然是堅持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原則。

三、教育單位成本呈遞增趨勢

從教育本身來看,教育是一個單位成本遞增的事業,教育單位成本遞增有其必然性。所謂遞增,就是教育培養每一畢業生的平均費用是不斷增長的。這是因為:第一,教育投資,主要用於支付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學生的助學金、獎學金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須支出更多的教職員工的工資、福利等費用,學生的助學金、獎學金也會隨經濟發展而增長。第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培養質量更高的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必然要有更多的耗費。此外,教育產業與一般產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多數為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也正是其他部門和行業所需的人才,教育部門與其他行業的人才競爭更為激烈,教育部門的勞動力成本自然要上升。第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環境和條件必然要不斷改善,儀器設備也要不斷更新,這也就需要更多的投入。所以,教育的單位成本必然要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而增長。這同物質產品的生產不一樣。物質產品的生產發展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其單位成本就會降低。而教育的單位成本則是遞增的。第四,不斷深人的教育改革強調教育要增加學生的體驗機會,增加學生對知識創新方法與過程的掌握,重視學生主體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作用。這樣一種教育改革趨勢也會增加教育的單位成本。教育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教育的單位成本應當是遞增的,在校學生人均教育費用應逐年增長。

教育成本的分類[1]
一、教育的貨幣成本和機會成本

教育的貨幣成本為直接用於教育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摺合成貨幣表示的貨幣總額。一般分為社會貨幣成本和私人貨幣成本。社會貨幣成本主要是指政府直接支付的教育費用,以及社會集資、捐資的經費;私人貨幣成本主要是指學生右人及其家庭直接支付的教育費用。

機會成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機會成本是為達到特定的目標而失去或放棄的資源的價值。例如,用於教育的資源如果不用予教育,在其他最佳的使用狀態下的價值。狹義的機會成本是為達到特定的目標而損失的價值。如學校的固定資產損失的利息或租金收入、學生因上學而放棄的收入等。教育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通常是狹義的機會成本。當然,因上學而放棄的收入對城市和農村的孩子來講,其差異是較大的,在農村家庭,決定孩子是否上學,不得不考慮到農村的兒童也是家庭的基本勞動力或輔助勞動力,也可以為家庭帶來一定的收益,所以農村的孩子在上學時,不僅面臨時間的機會成本,還面臨著由於上學而不再為家庭帶來收益的損失;而城市的孩子由於無事可做,損失的僅僅是時間。因此農村孩子教育投入的機會成本大於城市兒童教育的機會成本,農村家庭不太願意送子女受教育。

二、教育的社會成本和私人成本

教育的社會成本,亦稱「教育公共成本」。它是指國家和社會培養每名學生支付的全部費用,包括社會直接成本和社會間接成本。社會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各級政府對教育支付的全部費用;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集資、捐資、捐贈支付的教育費用。社會間接成本主要包括達到法定勞動年齡段的學生如不上學而就業時國家可能獲得的稅收;教育所使用的土地、建築物、設備,如不用於教育而用於其他方面可能獲得的利息、租金收入(機會成本);用於教育的土地、建築物、設備免除或可能課征的稅收。

教育的私人成本,亦稱「教育的個人成本」。它指培養每名學生由學生本人、家庭、親友支付的全部費用,包括個人直接成本和個人間接成本。個人直接成本主要指由學生本人、家庭、親友為學生受教育直接支付的學費、雜費、書籍文具費、文體費、交通費、住宿費、生活差距費等;個人間接成本指達到法定勞動年齡的學生因上學而未就業可能放棄的就業收入,即機會成本。

三、教育的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教育的直接成本指社會與受教育者個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費用。它又可分為教育的社會直接成本和教育的個人直接成本。教育的社會直接成本,指各級政府通過財政支付的教育費用,各種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集資、捐贈支付的教育費用;教育的個人直接成本,指學生本人、家庭、親友為學生受教育直接支付的學費、雜費、書籍文具費、文體費、交通費、住宿費、生活差距費等。

教育的間接成本指社會與受教育者個人間接支付的教育費用。它又可分為教育的社會間接成本和個人間接成本。教育的社會間接成本,指教育使用的土地、建築物、設備等如不用於教育而用於其他方面可能獲得的利息、租金收入,或用於教育而免除的稅收,達到法定勞動年齡的學生如不上學而就業時國家可能獲得的利息或收入。教育的個人間接成本指達到法定勞動年齡段的學生因上學而未就業可能放棄的就業收入。

四、教育社會平均成本和個剮成本

教育社會平均成本指培養一名學生社會平均的費用。由同一時期,一國或一地區培養每名同級同質學生的平均費用構成,如一國或一地區培養每名同專業同質大學生的社會平均費用,培養每名中學生、小學生的社會平均費用等。由於水平不同,不同學校培養每名同級同類同質學生的費用,即教育個別成本是不相同的。因此,教育個別成本低於或高於教育社會平均成本,表明教育投資使用效率的高低。

教育個別成本是指某一學校培養每名學生的費用。社會上總是有許多學校培養相同教育級別和類別的學生,由於他們的教育總投入量、教育管理水平不盡相同,培養每名同質的學生的費用也不相同。他們培養每名同質同類學生的費用,可能等於、高於或低於社會費用,表明他們教育投資使用效率的高低。

五、生均教育成本和邊際成本

生均教育成本是教育成本的綜合指標之一,指平均每名在校生所分擔的教育費用。可以學年表示,也可以全期表示。廣義指在同等教育條件下為實現或達到相同教育目標,培養一個學生所需的社會平均教育費用,即教育社會平均成本。狹義可以同級同類教育的每一所學校或教育實體在校生每人平均教育費用表示,即教育個別成本取決於教育投資總量、在校生人數和學制年限以及教育管理水平,最終取決於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一般而言,生均教育成本是呈上升趨勢的。

教育邊際成本,亦稱教育增量成本。它是根據增加1個學生導致總成本的增加量來估算的,因增加1個學生而追加的成本叫邊際成本。西方教育經濟學對於教育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益的研究在於提高教育投資的經濟效率和經濟效益。邊際效益小於邊際成本,不應追加教育投資;邊際效益大於邊際成本,應追加教育投資。這一理論在經濟利益限度內,是人們進行教育投資決策的依據。當教育投資充足時,應使教育投資的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效益;當教育投資不足時,理論上要求各級各類教育投資收益率相等,即在各級各類教育投資收益率不等的條件下,作出對各級各類教育投資的選擇,以求教育投資收益最大化。

生均教育成本和邊際成本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的學校之間是不同的,並且隨著成本函數的形式而定,即成本和規模之間的關系。顯然,如果入學人數增加,教育總成本也將增加,但生均成本和邊際成本隨著學生人數的變化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或保持不變。生均成本和邊際成本由於入學人數的增加而出現上述三種情況的原因是:在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中,一些成本是固定的,而另一些成本是隨著學生的規模或人數而變化的,生均成本和邊際成本隨學生總人數增加而變化的情況取決於大多數成本是固定的還是可變的,取決於所有資源是被充分利用還是有所閑置,這就意味著不需要追加固定成本就可增加學生人數。

當然,成本是固定的還是可變的,取決於時間限度。從短期來看,教師和校舍一樣是固定的,而書籍的數量、文具和其他一些設備隨學生數而變化。從長遠看,聘用教師的人數可以是變化的。因此,短期的教育邊際成本大概比長期的邊際成本要低。增加學生導致的額外成本也取決於變化的大小,也許增加1個學生,不大可能增加額外成本,但若要增加50或100個學生,其額外成本的增加則是完全可能的。

六、教育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教育的固定成本與教育變動成本相對。這類成本的特點是: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學生數量的范圍內,其費用發生總額不隨學生數量的增減而變化,保持相對穩定。例如,學校的校舍、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固定資產及其按照規定計提的折舊費和修理費,以及學校許多項目費用發生總額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這些費用就屬於教育的固定成本。但是,教育的固定成本只是相對穩定不變,當培養的學生人數超過一定數量時需增加教育固定資產,如擴建校舍、增添設備或對原有固定資產進行更新改造,這時成本會相應地增加。教育固定成本是指固定的總費用。每個學生的平均固定費用隨著培養的學生數量的變動而變動,即單位固定成本隨學生數量增加而降低,隨學生數量減少而提高。將教育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對於加強教育成本管理,形成教育規模經濟,提高教育投資經濟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降低生均固定費用,可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盡量擴大在校生人數。

教育變動成本與教育固定成本相對。這類成本的特點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其費用發生總額隨學生數量增減而變化,而單位學生分攤的這類費用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這部分費用包括管理人員和納入正式編制的教師的獎金、超工作量報酬以及不納入正式編制的代課教師、兼職教師的工資;人民助學金與獎學金、在職學習的學生工資、職工福利費;用於教學科研生產實習的動力(電、煤氣)、燃料、材料費,教科書及教學用品費;按各級各類學校學生規定標准應配備的其他物資條件發生的費用等。其中一些費用雖然也隨學生數量變化而變動,但不成正比例變動,這部分費用稱為半變動費用。對於半變動費用可根據歷史統計資料用高低點或最小二乘法把它劃分為「變動」與「固定」兩部分。將變動成本作這種細分有利於作好成本計劃、分析和控制,明確各成本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以採取不同措施降低成本。降低教育變動成本,可從降低每個學生的耗費定額著手。

七、教青的資本成本與經常成本

教育的資本成本與經常成本是根據成本支出的時間來劃分的。根據西方教育經濟學的解釋,資本成本是指用於較持久的項目支出,如土地、建築物、設備等,投資較大,使用年限較長(一般在1年以上)。其價值一次全部墊支,在教育活動中因磨損、折舊而逐漸減少。其實物形態在報廢和更新前保持固定不變。教育經常成本是指財政年度內由教育的經常支出而發生的成本。其費用(成本)多少隨學生數量多少而變動。學生人數越多,成本支出越大。在中國,稱「教育經常費」,包括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比較教育成本,在其他條件相同下可按教育經常成本計算。

此外,從教育成本的性質和用途劃分,可分為物質成本和人員成本;從教育成本考核的角度可分為社會總成本、部門成本和單項成本;從成本核算的角度可分為生均教育成本和生均全期教育成本;以貨幣標准來劃分,可分為貨幣成本和非貨幣成本等。

3)教學中要關注成本
聽課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課堂安排了很多內容,但是真正落實的卻是很少;課堂上的練習很多,但是真正有用卻很少,講到位的就更少;課堂上學案內容多,環節也很完整,但是很多都沒用好;教師整節課自己講得很豐富,講得滴水不漏,但能夠讓學生聽的卻是很少、吸引學生聽的卻是很少。總之,我覺得現在教學中成本很高:投入很高,但產出卻是沒那麼理想。

產生這一問題最根本的有兩點:一是教學目標不明確。這也是在前面的博文反復提到的問題。目標模糊,教師心裡就沒有一個標桿。每節課要做什麼,要做教到什麼程度,教師就只能跟著感覺走。結果只能是把很多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沒用的地方,要真正重點培養的內容卻是蜻蜓點水。二是不能較好地按教育教學規律開展教學。比如教學中的主體性問題:課堂上教師還是主角,只管自己使勁地表演,學生當群眾,只有被動地收聽收看;比如策略運用不當的問題:有些不適合探究的內容拿去很認真的探究,有些該做實驗卻沒很好地做實驗等等。不能按科學規律做事,當然效果不佳,只能事倍功半了。

高成本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受害者。教師自己因此要多准備很多材料,很多練習,多講很多課。把自己累得身心疲憊,不小心就落下了職業病。這種教學對於學生的後果更是嚴重:辛苦就不用說了,效果又不好,結果把寶貴的時間給耽誤了。因此,希望教學中能有成本的觀念,既要考慮教師自身的成本,更要考慮學生的成本。防止出現以上問題,以盡量少的成本獲得更大的收益,對於學生對於自己都有好處。

㈡ 學校期間的哪些現金支出屬於受教育的成本,哪些屬於費用

教育成本是培養學生所耗費的社會勞動。包括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其貨幣表現為培養學生由社會和受教育者個人直接和間接支付的全部費用。教育的進行要投入一定的社會勞動,教育的直接成果是培養出各種不同熟練程度的勞動力和專門人才。節約勞動時間的規律要求以較少的教育勞動投入,獲得較多的教育產出,從而要求研究教育成本,進行教育成本核算。教育經費,是指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的財政預算中實際用於教育的費用。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即各級各類的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和教育基本建設投資(建築校舍和購置大型教學設備的費用)等。
教育成本是完全成本,教育成本核算是完全成本的核算,它不僅包括教育服務耗用的材料費和工資費,還包括為組織和管理教育服務活動所發生的管理費用。與工業企業的產品製造成本相比,教育成本核算是完全成本的核算,它們的管理活動很難與教育服務活動截然分開。而工業產品的成本核算是製造成本核算。
教育成本核算的成本計算對象是人均成本,是教育服務的接受者。它為接受服務者消耗的各種耗費,當然應由教育服務的接受者承擔。
教育成本核算是指審核、匯總、核算一定時期內教育費用的發生額和計算教育成本工作的總稱。包括兩個基本環節:(1)按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對教育費用進行匯集,計算教育費用的實際發生額;(2)根據教育成本核算對象,採用適當方法,計算出教育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教育成本核算,可依據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按成本負擔主體,可分為社會成本和個人成本;按成本發生依據,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按成本表現形態,可分為貨幣成本和非貨幣成本;按成本內涵,可分為綜合成本和單項成本;按成本發生時間,可分為學年成本和學制期成本,等等。

㈢ 教育成本如何分類的

教育成本的分類
明確了教育成本的實質後,必須進一步明確教育成本的分類,如果教育成本分類不明確,沒有一個統一的教育成本分類原則,就會造成主觀隨意性,隨心所欲地亂攤教育成本,也會使教育成本的核算不具有可比性,造成決策的失誤。
教育成本按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分為若干類別:
(一)按成本負擔的主體不同,分為教育社會成本和教育個人成本。
教育社會成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社會成本是指社會(包括受教育者個人)為培養學生所支付的全部教育成本。也就是教育個人成本包括在教育社會成本之中。狹義的教育社會成本不包括教育個人成本。一般多指狹義上的教育社會成本。
教育個人成本指受教育者個人或家庭為其子女接受教育支付的全部成本,以及達到法定勞動年齡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能就業可能放棄的收入。
將教育成本分為社會成本和個人成本,可以為測算教育的社會收益率與教育的個人收益率提供依據,同時也就為宏觀教育決策和個人及家庭教育決策間接提供了依據。
(二)按成本屬性不同,分為教育顯成本和教育隱成本
教育顯成本,也稱為教育財務成本,是學校或個人為教育而實際支出的成本,它又可以分為學校顯成本和個人顯成本。學校顯成本主要包括有教職工的工資支出、學校公務費、業務費、修繕費、折舊費等。個人顯成本,是指學生個人為獲得教育而支付的成本,例如學雜費、書費、文具費、住宿費、交通費、生活差距費。
教育隱成本是指社會或個人將自己的擁有物投入教育領域所放棄的在其他領域中的最大價值(包括貨幣的時間價值)。教育隱成本可分為社會隱成本和個人隱成本。前者是指社會將資源用於提供教育服務時,所放棄的用於其他領域中的最大價值,包括有房屋、建築、土地等資產的租金,貨幣投入的時間價值。個人隱成本是指個人將自己的擁有物投入到教育領域中所放棄的在其他領中所能獲得的最大價值,包括有個人因上學而放棄的收入和個人為接受教育而放棄的資金投入到其他領域中所帶來的收益。
(三)按教育成本表現形式不同,分為教育物質成本和教育人員成本
教育物質成本是指一定時其用於教育的物化資金部分,主要包括教育基本建設投資、土地投資、建築物和大型設備資金、各種教學、實驗設備、圖書等固定資金,以及學校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資金等。
教育人員成本是指一定時期支付給參與教育活動人員的部分,主要包括有教育人員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和職工福利費等。
(四)按教育成本形態不同,分為教育固定成本和教育變動成本
成本形態是管理會計中的一個概念,亦稱成本習性,是指成本總額對營業額總額(對於教育領域可以理解為學生數量)之間的關系。
教育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學生數量的范圍內,其費用發生總額不隨著學生數量的增減而變化,保持相對穩定。例如學校的校舍、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固定資產及按照直線法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費,這些費用在一定范圍內不受學生數量的變動影響而保持不變。而單位固定成本(生均固定成本)隨學生數量的增加而減少,或隨著學生數量減少而提高,即單位固定成本與學生數量成反比例關系。但是教育固定成本只是相對穩定不變,當培養的學生人數超過一定數量時需增加教育固定資產,如擴建校舍、增添設備或對原有固定資產進行更新改造,這時固定成本會相應地增加。
教育變動成本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學生數量的范圍內,其費用總額隨著學生數量增減而發生正比例變動的成本。例如用於教學的教科書、教學用品費和按工作量計報酬的教師工資等。變動成本從單位學生分攤來分析,這部分費用卻是相對固定不變動的,即單位變動成本具有不變性。
將教育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對於加強教育成本管理,形成教育規模經濟,提高教育投資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降低生均固定成本,可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擴大在校生人數,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
(五)按成本所依附的實體不同,分為教育總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
教育總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教育部門提供教育服務所耗費的教育資源的總價值。
教育生均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每位學生提供教育服務所應耗費的教育資源的價值,可以用教育總成本除以在校生數量來表示。教育生均成本可以以學年為單位,也可以以整個學習期為單位。
(六)按成本支出的時間不同,分為教育資本性成本和教育經常性成本
根據西方教育經濟學的解釋,教育資本性成本是指用於較持久的項目支出,如土地、建築物、設備等,投資較大,使用年限較長(一般在一年以上)。其價值一次全部墊支,在教育活動中因磨損、折舊而逐漸減少。其實物形態在報廢和更新前保持固定不變。
教育經常性成本是指財政年度內由教育的經常支出而發生的成本。其成本多少隨學生數量多少而變動。學生人數越多,成本支出越大。在我們國家稱為「教育事業費」,包括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比較教育成本,在其他條件相同下可按教育經常成本計算。
(七) 按與提供的教育服務是直接相關還是間接相關,分為教育直接成本和教育間接成本
與提供的教育服務直接相關,能夠經濟、方便地追溯到每單位教育服務量上的成本就是教育直接成本,例如教學人員工資,教學用固定資產折舊費,學雜費等。沒有教育直接成本的投入,教育活動就不可能進行,教育直接成本是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與提供的教育服務間接相關,不能經濟而又方便地追溯到每單位教育服務量上,需要通過成本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成本就是教育間接成本。例如行政管理人員工資、福利費、行政業務費等。教育間接成本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
將教育成本劃分為教育直接成本和教育間接成本,對於教育准確計算教育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從培養學生的能力看,教育直接成本對提高學生培養質量起關鍵作用,而教育間接成本對學生培養質量起輔助作用,所以,要想優化成本結構,應從增加教育直接成本開始。

㈣ 簡述教育投資的成本與收益

在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率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 對於教育的投資我們現在主要以高等教育作為分析對象。首先我們知道在教育 投資方麵包括了貨幣投資和非貨幣投資。而貨幣投資又分為了直接和間接兩個方 面,一方面是學費,書本費和學雜費等直接費用;另一方面則是選擇上學放棄工 作而由此損失的收入。非貨幣投資則是指上大學期間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例如對 未來的迷茫,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和競爭壓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