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消企業如何減少物流運輸成本,提高物流運輸效率
首先說一下在這一塊的費用的大體情況,我們了解到的市場上的成本的大體情況,這個應該是和前端的零售的形態和店面的形態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只能給大家一個平均的概念。就舉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第一種來講就是這種原來的熟悉的大賣場。在大賣場年代的時候,由於他每次的訂單量比較大,所以同城的物流成本平均一般會佔到貨值的1到1.5左右,這時候因為它的單體的店面積比較大,比如說很多都在1萬平米以上,成本一般會在1到1.5之間。平常大概在一千平米左右的店,一般的經驗值可能應該是在3.5到4,或者是4.5之間,占貨值的比例。便利店他的很多面積會縮小到100到200平,當然也包括一些夫妻老婆店,如果說是一般的狀態下,它的成本可能已經會上升到6到8之間了。新型的一些店,比如類似像今天的無人貨架,大家知道無人貨架已經放到辦公室或者是社區里了,他一般的費用成本會佔到貨值的15~16%了。
城市配送的費用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前端的分散度。如果前端的話很碎,肯定物流成本會快速的上升。我覺得規律本身應該還是有相對的合理性的,因為它當你的店面非常接近社區和消費者的時候,說明消費者很懶,他只要是移動很短的距離就能獲取到商品,消費者懶的情況下,更多的任務其實已經交給物流了,這樣的物流的配送半徑會非常長,同時每票的效率肯定會下降,每個公斤的效率會下降,那麼這個是毫無疑問會導致前面的越碎的情況下成本要上升,這是整體的大規律。
現在整個趨勢是前端的店面一定是越來越小,老百姓是非常懶。老百姓的懶如果是個不可逆的話,老百姓會變本加厲的變懶,那麼永遠沒有人預知到最後用戶究竟懶到什麼程度。所以隨著趨勢的變更有一件事會發生,城市配送這一段的物流成本不包括倉,在整個的貨物商品中所佔的比重是會越來越高的。
在這么大背景下,因為你不能放棄服務客戶的機會,所以只能是在任這么一個大趨勢的情況下,去想辦法去降低成本,提高效能。
物流的成本的效能是從哪拿出來的呢?
我覺得涉及到對整個城配,我們經常舉個例子,就有點像從干毛巾里要擠就擠出兩斤水。那麼我們首先看一看究竟哪些地方能夠把這樣的一個水擠出來。
所以我覺得可以從兩方面介紹,不同的公司不太一樣,如果你的毛利很低,沒有太大的物流空間的話,可能更多的是偏向於去拚命的去節約成本,你就會犧牲很多很多物流體驗。本身物流就是企業的差異化工具。一般毛利比較高的商品,你是不能放過物流差異化工具的,因為你差異化工具本身就比較有限,你除了SKU、場地、流量和定價之外的話,在物流體驗方面本身就是一種差異化工具。
還有前端的客戶無論是自己的門店還是你的客戶的零售門店,本身相對來說價格不敏感,它更在乎的是及時補貨,或者是他比較講究服務的及時性,所以它這時候對物流的要求就會比較偏向於性能要求,所以這時候建議大家犧牲價格,保證物流體驗。需要大家首先先確定考慮好的。
首先說一下,假設我們是要往降低成本方向走,那麼哪些地方能把水擠出來?
首先在物流裡面的降低成本,最核心我們叫做要素的有效利用率。如何能夠在最充分的利用整個的要素。
要素具體就是指司機和車輛,你要素的用的能力越高,你的效能就越高,你的成本就會降下來。
我們看一下效能究竟損失在哪裡?因為這裡面的細節非常多,我想把和成本各方面相關性最高的一些東西給大家做一個介紹,其實如果說你沒有機會去改進一二十個點,因為這東西基本上是無窮盡的,我覺得可以考慮抓住那麼三四個,四五個關鍵點能起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一是出倉時間
它是說當車輛和司機到達倉庫的時候,在你的倉庫從到達到離開,平均能停留多久?這個數字從我們的統計角度來說,平均在中國這個時間是1小時58分鍾左右,這是非常非常多的錢。為什麼?因為司機其實是個機會成本,換句話說你在這佔用他的時間,因為他是出賣時間的,他的基本勞動邏輯是出賣時間,在中國大平均來講一個帶車司機當然和司機的好壞有關,還有車子大小有關,大的概念,一小時大概的成本大概是在6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你在倉裡面就耗掉他了兩個小時,其實在倉里你付他的成本是120塊錢,這個錢是一定要付的,為什麼你就說你就站在那等著你啥也沒干,我為什麼要付你這個錢?對不起他是機會成本。
效能低,主要不是在司機身上,他是發生在貨主和配送或者是城運單元的這么一個效能的問題上。提醒大家的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縮小出倉時間,這種裡面有很多細節了就不多說了,譬如司機可以分批到倉。如果你的貨物沒准備好,你讓他這么早來其實沒用。然後應該是盡量做好待發區。
再就是倉內的手續太復雜,司機另外A表領B表,另外B表簽完簽C表,C表搞完搞D表,D表完了以後還得去清點,忙活半天,流程過於復雜,時間全耽誤在這里邊。
第三是倉內的硬體條件實在太差了,比如說三十幾個司機來就一個門,大家堵在那,一次跟小水龍頭似的,誰也上不了車,裝運就裝半天,有可能有些東西是因為現場管理混亂,比如說上去以後把倉庫門全堵死了,每天早上的話,指揮交通花一小時。
比較優秀的倉庫呢,應該是壓縮在5到10分鍾,大家沒有機會去弄一個高台庫,很充裕的待發區,或者是門很充裕。但是只要是大家能夠去充分想辦法的話,其實還是能夠有效地降低這樣的時間,時間降低之後對司機和車輛的感受就是在於它等待時間很少。
二是排線
排線這個事是比較關鍵的,這個和司機也沒關系,一般排線就是由你的承運商,或者是有的是有自己的配送部,那麼由配送部或者是承運商來幫你把排線完成。
有這么因素可以供大家參考,第一個參考首先你要去看車型大小,車特別大的車子你進不了城,警察叔叔不讓你進,同時車特別大的時候他停車會很難,很多地方地下室下不去,車型的選擇是蠻重要的。
一定要注重滿載率,中國大平均有73%左右。73是一個肉眼看起來差不太多了,比如你4:2的話,如果你73的滿載率,你上邊的話,基本也就只剩0.5到0.6米了,那麼大家一看也差不多了,上面沒剩多少了。其實這滿載率做得好的情況下是可以往90走的。
要考慮的因素肯定是要盡量的裝多點,還是有可能情況傾向於大一點的車了,因為多點的情況下進城一趟不容易,你在干線上耗的時間,最後你在對方的這個地方,那麼他可以去完成。可以多送幾個點,當然好事,但是你點太多了以後,你最後的收貨時效一定會崩的。最後幾家總是會容易出意外,他就永遠都收不到,這個客戶體驗到了最後幾家的時候,一般客戶體驗都會急劇下降,會出現一個非常大的拐點。
你還考慮到這個城市中他堵車的情況,你排線不能哪堵往哪走,你幾個點都送不完,全在陪著車輛在路上曬太陽了。
你還要考慮到收貨人的時間,受貨人的時間差異是很大的,第一個點收貨不正常,那麼後面的話整個的時效就全搞崩了。
再一個就是在中國的城市是非常復雜的,有小巷子,有很多地下室,下不去沒停車位,所有這些東西都是要考慮到在排線裡面要進行考慮。
我們認為在排線上當訂單少的時候這個差異化沒有,當訂單大的時候,比如說大於一百票或者200票的話,排線的水平高低,你的成本化差15到20是不奇怪的。配送部的排線水平上去,然後充分利用今天的自動排線技術,包括利用一些比較先進的一些承運商來解決排線問題,對訂單量比較大的這樣的貨主來講,能夠有效的起到降低成本,主要減少出車數,同時減少路上的時長,同樣把兩個點送完,一個人可能出20的車,你出18車就夠了,省兩輛車省不少錢。還有一個隱性的地方大家可能沒注意到,別人送完了以後六小時,你送完四小時,你會極大的降低車輛和司機的佔有率,你單票的交付與成本肯定會降低後的。
三是訂單密集度
訂單密集度,這個是和出倉和排線都沒關的。如果你前端的訂單密度太松的話,你的成本是怎麼都降不下來的,比如同樣是便利店,如果你同樣是北京市,你要送200家,你的便利店200家分布在北京各地和全部集中在比如說類似於像集中在CBD周圍,肯定是訂單密度越大,配送成本會急劇下降,前端的收貨人的密度,對整個的城配的成本降低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多點的,特別是訂單比較小的時候。前端的訂單比較小,城市配送現在大平均我們平台的數據來講,前端送的公斤數應該是在165公斤。如果你的每一個收貨人平均的收貨的重量小於165,我們就認為你比城配的整體的訂單要小,如果你的每單它要大於165公斤,那麼我們就認為你每單的訂單會大,那麼越小的東西他排線所佔的比例就會越高,那麼密度對成本的影響也會越高。
這個問題叫做排線頻率問題,這是什麼問題?原來在城配中叫做懶於排線,什麼叫懶於排線,他經常是排一次線以後用15天、20天、30天他不管中間的波動,那麼這個就成為懶於排線,比如說我差不獨下個月我就估了一下我需要20輛車,但20輛車我排完了以後就不變了,比如一輛車永遠去望京,一輛車永遠去團結湖,一輛車永遠去CBD,一輛車永遠去海淀。
㈡ 為什麼拚命節約成本
做小生意需要精打細算,做大生意也要節約成本。每降低一分錢成本,就相當於多保持了一分純利潤。
會做生意的商人,都是會節約成本的商人。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一點,不少富人就是因為具有這樣的個性,才使得他們在創業的過程能夠很好地壓縮成本,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用。
浙江義烏有一家其貌不揚的企業——雙童吸管公司,但是這家小企業卻是雙童吸管的全球最大供貨商。公司5年前從事出口,發展到如今的90%以上的吸管外銷,一年的產量佔了全球吸管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塑料吸管是典型的小本經營。一根細細的吸管能賣多少錢?公司副總經理張國俊算了一筆賬:「平均銷售價在每支8厘—8.5厘錢,其中原料成本50%,勞動力成本15—20%,設備折舊等費用15%多,純利潤約10%。一支吸管的利潤在8毫—8.5毫錢之間。」
要從這么低利潤的生意之中做出大財富,需要很強的賺錢技巧,雙童吸管公司的對策就是:拚命節約成本。
為了節約成本,公司的確是做到了「分文必爭」。夜裡的電費成本低,公司就把耗電高的流水線調到夜裡生產;吸管製作工藝中需要冷卻,生產線上就設計了自來水冷卻法……張國俊說:「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不精打細算,我們就保不住微利。」
當然,對於必須要用的成本,公司還是堅持挑好的,保證產品的質量。吸管要耐熱,採用的塑料必須符合安全標准;不同國家的客戶對吸管的顏色、形狀有不同的需求,有的甚至只需要黑色的吸管,公司就要及時開發。
在這種節約成本、賺小利的方針下,吸管公司越做越大。小吸管給公司帶來的利潤每月40萬元,而且市場非常穩定。
雙童吸管如果不從節約成本來出招,那麼,本來微小的利潤就會變得更小,那些耗費的成本,也會讓公司很難支撐下去。在激烈的競爭面前,它還能有如此大的市場優勢嗎?
㈢ 為什麼我國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較發達國家高出許多
一是物流運輸中各種收費太多,亂收費、多收費、高收費、不合理收費現象十分普遍,包括道路的收費、管理的收費、辦理各種證件的收費等等。
近20年新建的大部分高等級公路,由公共產品部分地蛻變為准公共產品甚至是私人產品,高速公路以公共設施的名義,轉化成某些利益集團牟取暴利的工具,並十分巧妙地以高工資、轉移支出等途徑實行利益輸送。之所以如此瘋狂,其實從一開始就「被算計」了,從投資主體選擇、工程預算到工程招標等就埋下了高收費的伏筆。一些高速公路的預算按照所謂「國際標准」,水泥、沙子、鋼材等原材料按最高價格和最大量計算,設備使用費、民工工資按高標准計算,但實際采購和施工過程中,投資方、中標方、施工方都不約而同地「拚命節約」,導致不少「豆腐渣」工程。
如今我國公路貨運的主要成本,一是超高的過橋過路費,二是交警、路政人員的亂罰款,三是高昂的柴、汽油費。這就是所謂的「兩高一亂」。
二是雖然收費很多,但是很多地方的物流設施還很落後,如輪渡、倉儲和碼頭等,大量的落後設施直接導致運輸成本上升,因為它不便捷、效率低。而不便捷正是各種公路收費擾亂了合理高效的流通體系的建成,降低了流通效率。由於收費過高,各類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考慮選擇公路、水運或鐵路運輸過程中,不得不舍近求遠,甚至繞道,以時間佔用換取物流費用的降低,從而使合理有效的流通渠道體系難以建成,包括各種物流設施的使用、倉儲運輸網點的布局以及運輸工具的使用。大量公路貨運車輛整天像犯人一樣躲躲藏藏,走小路、走夜路、繞遠路,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少交費,少交罰款。公路收費里程長,站點密、收費高、罰款亂。眾多的收費站卡如同「腸梗阻」,使不少高速路變成了低速路,大大降低了公路使用效益。據報道,美國的9萬多公里高速公路當中只有8.8%是收費路段,全世界14萬公里收費公路有10萬公里在中國。中國幾乎所有的高速公路都是收費公路,公路的公共性質盪然無存。
三是物流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不成熟。譬如,很多部門都在管物流,但是管理重復且不到位。以上幾個因素,導致我們的物流成本過高。
朱道立:一個是油價,一個是公路收費的問題。公路收費有部分是不合理的,且收費密度比較高,甚至還有部分非法的收費。因此哪怕是超載,利潤也是非常低,收入也就低,和國外的相同行業合法合理的收費相比較我們的成本就比較高了。
這些因素推高了成本,產生了幾個壞的影響,壓低了企業合理的收入,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須要超載,反過來壓壞路面,超載以後又要罰款,害怕罰款又要行賄,更加推高了運輸成本,這就暴露出運輸環節的隱形成本問題。而且不單單是運輸環節,整個流通領域內問題叢生,而且違規的程度很嚴重。這樣一來運輸成本必然很高。公路是公共設施,包括碼頭有很多費用,各種各樣的都加上去,各個環節的費用都很高,而且很多問題出在公共服務環節,最主要的還是公共流通環節的成本太高。物流的成本高其實只是表象,實質還是流通環節有太多不合理之處,這使得交易成本太高。物流本身的成本並沒有這么高,而最終的成本高是人為的各種各樣的收費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