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管理會計中的銷售成本包括哪些

管理會計中的銷售成本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4-07-26 02:46:56

1. 管理會計學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有何區別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區別:P55(要求理解,選擇題常出)

一、產品成本組成內容不同

安全成本計算,產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製造費用;

變動成本計算,其產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對固定性製造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作為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從當期的銷售收中直接扣減。

(兩者相比較,變動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少了固定性的製造費用)從目前來看,這兩 種方法並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同時使用。

二、在「產成品」與「在產品」存貨估價方面的區別

採用完全成本法時,由於它將全部的生產成本(包括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在已銷產品、庫存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攤,所以期末產成品和在產品存貨中不僅包含了變動的生產成本,而且還包含了一部分的固定成本(如機器設備的折舊等固定成本)。

採用變動成本法時,由於只將變動成本在已銷產品、庫存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固定成本沒有結轉至下期,全額直接從本期銷售收入中扣減,所以期末產成品和在產品存貨並沒有負擔固定成本,其金額必然低於採用完全成本法時的估價。(注意會選擇判斷)

三、在盈虧計算方面的區別(要求理解,選擇題常出)

A:產銷平衡的情況下

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原因是:產銷平衡的情況下,按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產品銷售成本中包括了本期所有的固定成本,將它全部轉入本期損益,這樣,正好與變動成本法直接將固定成本作為期間費用全額直接從本期收入中扣減的做法是一樣的。)

B:本期生產量是大於銷售量 (P60)

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原因是:按完全成本法下,生產量大於銷售量下,還有部分存貨作為資產留在企業內部,在存貨的價值中,還包括了一部分的固定性的製造費用。換句話說,也就是本期銷售成本和期間費用之和比變動成本法少轉了部分固定性的製造費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C:本期生產量小於銷售量

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原因是: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情況下,將本期的固定性費用直接作為本期的期間費用計入本期的損益。而在本期生產量小於銷售量的情況下,意味著本期銷售不僅將本期生產的產品對外銷售了,而且將上期生產的存貨也對銷售了。這樣,按完全成本法計算本期銷售成本時,上期生產的存貨比按變動成本法計算存貨的成本還多了一部分固定性製造費用,因此,在計算本期損益時,也比變動成本法多轉了這一部分費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第二節 對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評價

一、對完全成本法的評價:(選擇,綜合分析)

優點:可以鼓勵企業提高產品生產的積極性。

(理解:因為產量越多,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越少,從而單位產品成本隨之降低。a/x,a為固定成本,x為產量,當產量增加時,單位產品所承擔的固定成本將會減少。)

缺點:按照這種方法為基礎所計算的分期難於為管理部門所理解。使得利潤的多少和銷售量的增減不能保持相應的比例。

(理解:結合教材上的三種情況,你如果覺得煩。那麼,你只要理解在完全成本法下,產品的單位成本與產品產量存在負相關關系(原因見上),就可以了。因為如果各期同樣的產品產量不一樣,必然導致同樣的產品單位成本不一樣,這樣,即便是各期產品的銷售量是一樣,價格也一樣,但利潤卻不一樣,所以,讓領導難以理解。)

二、對變動成本法的評價:(選擇,理解綜合題應用)

優點:

(一) 所提供的成本資料能較好地符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易為管理部門所理解和掌握。(主要原因,是不受固定成本的影響)

(二) 能提供每種產品盈利能力的資料,有利於管理人員作出決策分析。(理解:決策時要考慮與決策相關的相關成本,而固定成本,如機器設備的折舊,一般情況下,已是事先存在,屬於沉沒成本,是非相關成本,在決策時可以不予考慮,這樣,變動成本法正好能滿足要求。)

(三) 便於分清各部門的經濟責任,有利於進行成本控制與業績評價。(理解:一般情況下,變動成本是生產車間和供應部門的可控成本,而固定成本一般是管理部門的可控成本,因此,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有利於分清責任。)

(四) 簡化了產品成本的計算。(理解:很簡單,在完全成本的情況下,我們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固定成本的分配,如固定性製造費用的分配,在變動成本法下,這一切可以簡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即可。)

缺點:

(一)變動成本計算不符合傳統的成本概念。(因為它不包括了固定成本。)

(二)所確定的成本數據不符合通用會計報表的編制的要求。(因為我們所採用的完全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

(三)所提供的成本資料較難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只能為短期決策提供選擇最優方案的有關資料。(為什麼呢?因為從長期來看,固定成本不可能不發生變動。因此,長遠來看,必須來考慮固定成本,而變動成本卻一直不予以考慮,所以,這成為它的不足之處。)常出選擇題。

三、兩種方法的結合應用的問題(綜合題,論述題准備)

如何在產品成本計算中應用變動成本法,但又不違反完全成本計算基礎?

(一)在產品的日常核算建立在變動成本計算的基礎上,對在產品,產成品帳戶均按變動成本反映。(遵守變動成本法規則)

(二)同時,增設「存貨中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帳戶,將所發生的固定性製造費用計入此帳戶進行歸集(向完全成本法靠齊)。

(三)到期末,將「存貨中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帳戶的本期發生額在本期產成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從而按完全成本法確定本期收益,編制利潤表,將該帳戶的余額加到資產負債表存貨欄內,從而能編制資產負債表。

2. 成本有哪些!

成本的種類: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費用成本

采購成本、生產成本、經營成本、產品成本、銷售成本、

房地產成本、土地成本、工程成本、開發成本、預算成本、質量成本、

財務成本、企業成本、車間成本、管理成本、設備成本、營運成本

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標准成本、平均成本

目標成本、項目成本、 流動成本、物流成本、 風險成本、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歷史成本 、長期成本、短期成本、機會成本、混合成本

稅收成本、權益成本 、經濟成本等。

3. 管理會計中成本的概念

管理會計中成本指生產經營中,為達到特定目的而應當或可能發生的各種經濟資料價值犧牲或代價。可對像化和貨幣計量。特定目的可以是一件產品、一項設計、一個客戶、一個部門或一項工作。

管理會計中成本強調目的性,如產品成本、作業成本、質量成本等; 如果存在無目的的成本情況,應屬於浪費成本。企業只有彌補了最低成本額,才能不至於虧損,每一項生產經營的輸入和輸出、成果轉化都是資源消耗。
三、企業成本分類

成本按形態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1、固定成本指在特定業務范圍內不受業務量變動影響,保持相對穩定的成本。一定期間的固定成本的穩定性是相對的,並不意味著生個月該項成本實際發生額一樣。固定成本的發生有兩種情況:

一是提供和維持生產經營所需而支出,如管理人員工資、折舊、取暖、財產保險等; 二是為特定活動而支出,稱作酌量性固定成本,如職工培訓費、科研開發費、廣告費等。這種成本雖然由經理人決定,但對於長期發展的企業決不是可有可無。酌量成本關繫到企業的競爭能力,它通常按預算來支出,這類成本的支出與時間相連,反而是酌量成本影響產量。

2、變動成本:

指在總額隨產量變動而正比例變動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加工費等。變動成本的發生有兩種情況:

一是技術變動成本,如每個產品的配料清單; 另一類是單位成本的發生額由經理人決定,如銷售傭金、新產品研製費,具有技術變動成本同樣的特徵。

3、混合成本

它不隨產品變動而變動,也不是成正比關系。包括半變動成本、階段式成本和延期變動成本。

4. 成本有哪些分類方法

(一)成本按經濟性質分類
生產經營成本按經濟性質劃分為以下類別:
1、外購材料。指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輔助材料、包裝物、修理用備件、低值易耗品和外購商品等。
2.外購燃料。指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入的各種燃料。
3.外購動力。指耗用的從外部購入的各種動力。
4.工資。指企業應計入生產經營成本的職工工資。
5.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指企業按照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6.折舊費。指企業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
7.稅金。指應計入生產經營成本的各項稅金,例如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印花稅、車船稅等。
8.其他支出。指不屬於以上各要素的耗費,例如郵電通訊費、差旅費、租賃贊、外部加工贊等。
(二)成本按經濟用途分類
生產經營成本按其經濟用途分為以下類別:
1.研究與開發成本。指為創造新產品、新服務和新生產過程而發生的成本。
2.設計成本。指為了產品、服務或生產過程的詳細規劃、設計而發生的成本。
3.生產成本。指為了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而發生的成本。
4.營銷成本。指為了讓人們了解、評估和購買產品而發生的成本。
5.配送成本。指為將產品或服務遞交給顧客而發生的成本。
6.客戶服務成本。指向客戶提供售後服務的成本。
7.行政管理成本。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成本。
在實務中生產經營成本分為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三大類:
1.生產成本。包括4個成本項目
(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於產品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購半成品、有助於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指參加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以及按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和規定的比例計算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3)燃料和動力。指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外購和自製的燃料及動力費。
(4)製造費用。指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所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2.銷售費用。包括營銷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戶服務成本。
3.管理費用。包括研究與開發成本、設計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三)成本按轉為費用的方式分類
為了貫徹配比原則,生產經營成本按其轉為費用的不同方式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
1.成本轉為費用的方式
費用是指應從營業收入中扣除的已耗用成本。企業發生的全部成本轉為費用的方式(即與收入配比的方式)分為三類:
(1)可計入存貨的成本,按「因果關系原則」確認為費用。
(2)資本化成本,按「合理地和系統地分配原則」確認為費用。
(3)費用化成本,在發生時立即確認為費用。費用化成本。
2.產品成本
作為期間成本的對稱,產品成本是指可計入存貨價值的成本,包括按特定目的分配給一項產品的成本總和。
「產品」在這里是廣義的,不僅指工業企業的產成品,還包括提供的勞務,實際上是指企業的產出物即最終的成本計算對象。
「分配」給產品的成本,可能是全部生產經營成本,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
3.期間成本
期間成本,是指不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經營成本,包括除產品成本以外的一切生產經營成本。
期間成本不能經濟合理地歸屬於特定產品,因此只能在發生當期立即轉為費用,是「不可儲存的成本」。正因為期間成本不可儲存,在發生時就轉為費用,因此也稱之為「期間費用」。
無論是產品成本還是期間成本,都是生產經營的耗費,都必須從營業收入中減除,但它們減除的時間不同。期間成本直接從當期收入中減除,而產品成本要待產品銷售時才能減除。
(四)成本按其計入成本對象的方式分類
產品成本按其計入成本對象的方式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這種分類的目的是為了經濟合理地把成本歸屬於不同的成本對象。
1.成本對象
成本對象是指需要對成本進行單獨測定的一項活動。成本對象可以是一件產品、一項服務、二項設計、一個客戶、一種商標、一項作業或者一個部門等。
成本對象,可以分為中間成本對象和最終成本對象。
2.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直接計入各品種、類別、批次產品等成本對象的成本。一種成本是否屬於直接成本,取決於它與成本對象是否存在直接關系,並且是否便於
直接計入。
3、間接成本
間接成本是直接成本的反義詞,是指與成本對象相關聯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種經濟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對象的那一部分產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