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是什麼
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據企業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採用相適應的成本計算方法,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通過一系列的物流些用匯集與分配,從而計算出各物流環節成本計算對象的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通過物流成本計算,可以如實地反映物流經營過程中的實際耗費,同時,也是對各種物流費用實際支出的控制過程。
概念
物流成本核算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確。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方法不明確。物流成本核算與管理沒有超出財務會計的范圍。物流成本核算的標准不統一。缺乏懂得物流知識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人員。
物流成本核算是物流會計核算的一項重要工作,面對物流成本核算復雜多變的特點,為了在特定經濟環境下進行合理的賬務處理,就必須做出必要的假設條件,這種假設也是物流成本核算原則確立的基本前提。
⑵ 怎樣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有的企業甚至將物流提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高度。高效率、低成本物流能給企業帶來巨額利潤,但在現實中怎樣降低物流成本卻是困擾企業的難題。總體而言我國企業的物流成本較高,這一點可以從我國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中看出。有資料顯示,美國物流成本佔GDP的10%左右,而我國的這一比例卻高達18%,幾乎是美國的1倍。因此,分析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降低企業巨額的物流成本,挖掘「第三利潤」源泉,對我國企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財務制度中無單獨項目反映物流成本,難以對各種物流費用作明確全面的計算與分析。在我國現行的會計制度下,物流成本不是在物流活動的基礎上計算的各項費用,不實行單獨核算,而是混合在「材料采購」、「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及「財務費用」等項目之中。其弊端是企業管理人員不能確認和分配每一項物流活動的費用,無法獲取企業物流成本的真實數據,無法准確評價物流績效,自然也無法對物流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結果使物流成本阻礙了成本的降低和利潤的增加。
(二)物流庫存、運輸成本高。這主要是由於我國物流企業基礎設施落後造成的。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交通運輸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物流產業一直缺乏現代運輸及物流配送的網路技術系統,與發達國家相比,貨運的空載率高達60%,倉儲量則是美國的5倍。目前,我國多數物流企業的貨物流轉周期長、庫存量大、存貨成本高。
(三)信息技術落後。我國傳統物流經營模式以倉儲、運輸、裝卸、養護為重點,對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業內部信息化改造、物流信息搜集、處理及發布、物流技術的引進等環節並不重視。目前,我國大部分物流企業的購貨、運輸、制單主要由人工完成,電子化水平低,信息加工和處理手段落後,物流企業的信息處理水平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2.1%。物流各環節成本居高不下,加劇了物流的高成本壓力,降低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四)缺乏物流成本綜合控制。物流部門向高層管理人員報告的物流成本只是物流成本的很小一部分,且沒有向生產、銷售部門提供有關物流成本的、確切的、有價值的資料;僅靠物流部門,而沒有從供應鏈管理的視角同生產、銷售部門一起研究解決降低物流成本問題。
二、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主要措施
(一)實行物流成本單獨核算。為克服現行財務會計制度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的弊端,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物流績效,應實行物流成本單獨核算。必須以物流活動為基礎確認物流成本,根據企業會計原則,從會計核算年度各個期間的損益費用中分離出物流費用並對其進行單獨集中核算。由於物流成本是在物流活動的各環節發生的,因此對物流成本的管理也要分環節、分階段進行。與物流活動的主要階段相對應,企業物流成本應包括以下幾類:(1)供應物流費。即原材料供應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采購費用和原材料倉庫保管費用。采購費用目前被包含在材料購買價格當中,雖然有時供應企業送貨上門,但實質上采購費是由購買企業負擔的。原材料保管費用包含的項目較多,其中的人員工資、設備折舊、水電材料費用等,已被分別計入企業的其他成本和費用項目中如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如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2)生產物流費。原材料到貨後,通過生產過程中的移動、加工最後做成成品,在整個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流費用即生產物流費,是發生在工序內部和工序之間等物流過程中的費用。其中還包括銷售包裝費用,但不包括運輸包裝費用。目前,生產物流費用一般計入生產成本。(3)流通物流費。產品出廠後也要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產品從廠商經批發商、零售商賣給消費者的整個流通過程中的物流費用即流通物流費。流通物流費又可分為:公司內部物流費,即從對產品進行運輸包裝到確定最終消費者這一段物流過程所發生的費用,包括運輸包裝、保管、分揀、運輸等費用;銷售物流費,即從最終消費者確定之後到把產品交到顧客手中為止的過程中產生的物流費用,具體包括包裝、發貨、配送等費用;退貨物流費,即銷售出去的產品因發生退貨而產生的物流費用,具體也包括檢驗、分揀、運輸、保管、裝卸等費用;廢棄物流費,即處理報廢產品和報廢的包裝用或運輸用容器所發生的物流費用,需注意的是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廢棄物的成本及其處理費用計算在生產物流費中,不計算在廢棄物流費用之中。
(二)實施物流標准化。物流標准化是指以物流作為一個大系統,制定系統內部設施、機械設備、專用工具等各個分系統的技術標准;制定系統內各個分領域如包裝、裝卸、運輸等方面的工作標准;以系統為出發點,研究各分系統與分領域中技術標准與工作標準的配合性,統一整個物流系統的標准;研究物流系統與相關其他系統的配合性,進一步謀求物流大系統的標准統一。物流標准化使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基本設備統一規范,如使現有托盤標准與各種運輸裝備、裝卸設備標准之間能有效銜接,大大提高了托盤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貨物運輸、儲存、搬運等過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有利於物流配送系統的運作效率,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三)加強存貨成本控制。企業物流總成本與存貨水平有很大的關聯。存貨過多會佔用企業更多的流動資金,同時造成倉儲費、管理費的直接上升。庫存期過長還會造成商品貶值、報廢等損失,對產品周期短、競爭激烈的行業,如PC機、電子產品、家電等的影響更加明顯。因此,加強對存貨的管理,設法降低庫存水平,是降低物流總成本較為有效的`措施之一!。
(四)努力擴大銷售。銷售增長速度緩慢,勢必造成存貨積壓,存貨成本、倉儲成本難以控制。相反,企業如果能夠努力增加銷售量,加快存貨周轉速度,減少流動資金積壓,既可節省利息費用、存貨成本,又可降低倉儲與管理費用,同時也可減少倉儲與管理的壓力。銷售量的增長必然帶來利潤的增長,二者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受規模效應影響,利潤的增長往往超過銷售量的增長,物流成本的節約帶來的利潤就包含在其中。因此,企業在尋求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應盡量擴大銷售。
(五)實施供應鏈管理。隨著企業競爭的激化,供應鏈物流管理體制不斷得到發展與普及,同時也為各企業廣泛認同與效仿。這種新型的物流管理體制使用戶除了對價格提出較高的要求外,更要求企業能有效地縮短商品周轉期,真正做到迅速、正確、高效地進行商品管理。要實現上述目標,僅僅是本企業的物流體制效率化是不夠的,它需要企業協調與其他企業(如供應商)以及客戶、運輸業者之間的關系,實現供應鏈活動的效率化。因此,應實現物流一體化,對商品流通的全過程進行供應鏈管理,使供應鏈利益最大化,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六)實現效率化配送。應用戶的訂貨要求建立短期、正確的進貨體制是企業物流發展的客觀要求,但隨配送產生的成本費用要盡可能降低,特別是多頻度、小單位配送方式的發展更要求企業採用效率化的配送方法。一般來說,企業要實現效率化的配送,就必須重視配車計劃、提高裝載率、進行車輛運行管理。對於發貨量較多的企業,需要綜合考慮並組合車輛的裝載量和運行路線。具體來說,可以通過縮短物流路徑,擴大由工廠直接發送貨物的力度,減少運輸次數,提高車輛的裝載效率,設定每一客戶的最低訂貨量,選擇最佳運輸工具等方式來實現綜合成本最小化。此外,可通過車輛追蹤系統來監控貨物及車輛的在途狀況,同時還可有效利用空車信息合理調度,實現車輛運行的效率化。
(七)削減退貨。退貨成本是企業物流成本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往往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為防止由於商品斷貨而產生機會成本是零售商或批發商過量進貨的主要原因。雖然利用銷售時點信息系統可以根據不同商品過去的經營績效調整進貨量,但對於季節性或流行性商品,卻無法合理地進行控制。在這種狀況下,一旦出現商品滯銷,必然會導致其退貨。要杜絕此類情況發生,就必須不斷掌握本企業產品在商店的銷售情況,對於銷量不佳的商品及時制定促銷策略,而對季節性產品或新產品應在銷售預測的基礎上,根據所掌握的當天銷售額來確定以後的生產量,即利用單品管理建立起實需型銷售體制。這就需要在用戶店鋪設置本企業的電子自動訂貨系統,使企業能及時掌握客戶的經營情況,進而不斷調整企業的產品生產量和產品種類,真正從根本上遏止退貨現象的發生,降低物流成本。
造成退貨現象的另一個根本原因是生產方為片面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採用推進式銷售方式而引起的負效應。很多企業為了追求最大銷售目標,一味將商品推銷給最終用戶,而不顧商品實際的銷售狀況和銷售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結果造成流通在庫增加、銷售不振,退貨成本高昂。因而,要有效地降低退貨成本,重要的是改變企業片面追求銷售額的目標戰略,在追蹤最終需求動向和流通在庫的同時,為實現最終需求增加而實施銷售促進策略如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物流師。
(八)強化成本管理意識。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不僅僅是企業物流部門或生產部門的責任,同時也需要采購部門等員工共同努力,亦即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標貫徹到企業所有職能部門之中。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全生命周期中進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業員工具有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成本意識」。
(九)藉助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要實現企業與其他交易企業之間效率化的交易關系,必須藉助於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尤其是要利用互聯網等高新技術來完成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實現從網路前端到最終端客戶的所有中間過程的服務。一方面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戰略的物流經營系統。可以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管理信息系統(MIS)、射頻技術(RF)、地理信息系統 (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等現代信息系統 ,彈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製造資源計劃(MRP)、企業資源計劃(ERP)以及供應鏈管理(SCM)等物流理論和技術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即通過這些技術將企業訂購的意向、數量、價格等信息在網路上進行傳輸,從而使生產、流通全過程的企業或部門分享由此帶來的利益,充分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需求,進而調整不同企業間的經營行為和計劃,使企業間的協調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這無疑從整體上控制了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同時,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迅速發展,使混雜在其他業務中的物流成本能被精確地計算出來,也就是說,通過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徹底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而不是向其他企業或部門進行成本轉嫁(十)利用第三方物流。在控制物流成本方面,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大企業採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利用企業外部的分銷公司、運輸公司、倉儲或第三方貨運人執行本企業的物流管理或產品分銷職能的全部或部分。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專業人員與技術優勢使企業在實現規模經濟、更多地開展門對門運輸等方面實現運輸費用的節約。物流外包的利益不僅局限於降低物流成本,企業也能在服務和效率上得到改進,如可以增強戰略行動的一致性、提高顧客反應能力、降低投資需求、帶來創新的物流管理技術和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等。
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措施
(一)降低物流合理化水平
物流合理化,是指是一切物流活動和物流設施趨於合理,以盡可能低的成本進行高質量的物流活動。物流的各個活動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長,若不綜合考慮,必然會造成物流費用的極大浪費,對於企業而言,物流合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關鍵所在,它直接關系企業的盈利水平,也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核心目標。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據實際物流流程來設計、規劃,不能只強調某一環節的合理、有效與節省成本,而是要從企業經營的整體考慮。
(二)採用供應鏈管理,追求成本效益
實行供應鏈管理不僅要求本企業的物流體制具有效率化,也需要企業協調與其他企業以及客戶、運輸業者之間的關系,實現整個供應鏈活動的效率化。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僅企業中物流部門或生產部門要加強控制,同時采購部門等各職能部門都要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對顧客的物流服務可以確保企業利益,同時也是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提高物流速度,可以減少資金佔用,縮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儲費用,從而節省物流成本。海爾公司提出的「零運營成本」,就是靠加快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的速度來縮短整個物流周期、提高資金的利用率,最終達到零運營資本。美國生產企業的物流速度是我國企業8-9倍,即生產同樣的產品,我們需要的資金是對方的8-9倍。可見,在中國通過提高物流效率來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非常大,其蘊含著一個亟待開採的金庫。
(四)科學規劃中心與節點設施
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控制物流成本不單單是本企業的事情,即追求本企業的物流效率化,而應該考慮從產品製成到最終用戶整個流通過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亦即物流設施的投資或擴建與否要視整個流通渠道的發展和要求而定。例如,有些廠商是直接面對批發商經營的,因此,很多物流中心與批發商物流中心相吻合,從事大批量的商品輸送,然而,隨著零售業便民店、折扣店的迅速發展,客戶要求廠商必須適應零售業這種新型的業態形式,展開直接面向零售店鋪的物流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投資就有可能沉澱,同時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現代物流發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動化的設備。顯然,這些投資盡管從企業來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從整個流通過程來看,卻大大提高了物流績效。
(五)加快構建現代化物流信息系統
要實現企業與其他交易企業之間的效率化的交易關系,必須藉助與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尤其是利用互聯網等高新技術來完成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實現從網路前端到最終端客戶的所有中間過程服務。一方面是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正確、迅速地進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戰略的物流經營系統。通過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可以將企業訂購的意向、數量、價格等信息在網路上進行傳輸,從而使生產、流通全過程的企業或部門分享由此帶來的利益,充分對應可能發生的各種需求,進而調整不同企業間的經營行為和計劃,企業間的協調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這可以從整體上控制了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同時,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迅速發展,使混雜在其他業務中的物流活動的成本能精確地計算出來,而不會把成本轉嫁到其他企業或部門。
(六)提升物流服務,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對客戶的物流服務水平是企業確保長期收益的最總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提高客戶服務水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超過必要量的物流服務不僅不能帶來物流成本的下降,反而有礙與物流效益的實現。例如,隨著多頻度、少量化經營的擴大,對配送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不充分考慮客戶的產業特性和運輸商品的特性,一味地開展商品的翌日配送或發貨的小單位化,無疑將大大增加發貨方的物流成本。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為了既保證提高對客戶的物流服務質量,又防止出現過剩的物流服務,企業應當在考慮客戶產業特性和商品特性的基礎上,與客戶充分協調,探討有關物流配送的組合、降低物流成本等問題。如果能實現2-3次的配送,可以商討將由此而產生的收益與客戶分享,從而相互促進在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尋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徑。
(七)加強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
共同配送是經長期的發展和探索優化出的一種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採用廣泛、影響面較大的一種先進的物流方式。它對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降低物流費用具有重要意義。企業間建立起共同配送關系,資源共享,可以得到以下幾方面的好處:達到配送作業的經濟規模,提高物流作業的效率,降低企業營運費用;不需投入大量資金、設備、土地、人力等,可以節省企業的資源;企業可以集中精力經營核心核心業務。
(八)通過削減退貨減少成本損失
退貨成本也是企業物流成本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往往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是因為隨著退貨會產生一系列的物流費,退貨商品損傷或滯銷而產生的經濟費用以及處理退貨商品所需的人員費和各種事務性費用,特別是存在退貨的情況下,一般是商品提供者承擔退貨所發生的各種費用,而退貨方因為不承擔商品退貨而產生的損失,因此,容易很隨便地退回商品,並且由於這類商品大多數數量較少,配送費用有增高的趨勢。不僅如此,由於這類商品規模較小,也很分散,商品入庫,賬單處理等業務也很復雜。由此,削減退貨成本是物流成本控制活動中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⑶ 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物流是第三利潤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說」等觀點都說明了物流成本問題是物流管理初期人們關心的主要問題。所謂「物流是第三利潤源」,是指通過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繼降低勞動力資源和物質資源消耗之後企業獲取利潤的第三種途徑。正是由於在物流領域存在著廣闊的降低成本的空間,物流問題才引起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重視,企業物流管理可以說是從對物流成本的關心開始.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在於,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間的關系,科學、合理地組織物流活動,降低物流成本。
企業物流管理的現狀
(1)由於企業現有的會計核算制度是按照勞動力和產品分攤企業成本的,所以企業的損益表中無物流成本的直接記錄。物流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科目,因而較難對企業生產的物流費用作出明確、全面的計算與分析。例如物料運輸成本常包括在貨物的購入成本或產品的銷售成本中;廠內運輸成本常記入生產成本;訂單處理成本包含在銷售費用中;部分存貨持有成本可能包含在財務費用中。由於無法完整地統計企業物流成本是多少,使得企業節約物流成本無從下手。
(2)在通常的會計科目中,物流成本核算的是企業對外部運輸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或向外部運輸倉庫支付的商品保管費用等傳統的物流費用。對於企業內部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利用自己的車輛運輸,利用自己的庫房保管貨物,由自己的工人進行包裝,裝卸沒有列入物流費用科目。因而,從現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企業難以把握准確的物流成本。
(3)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各企業分散進行,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把握物流成本,使得各企業間無法在物流成本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也無法得出行業平均物流成本 由於上述原因,使得企業管理人員無法獲取企業的物流成本的真實數據,也無法對企業物流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無法對物流成本進行分析與管理,物流成本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成了阻礙物流成本降低和增加利潤的「黑大陸」。
要改善現行生產企業物流成本管理,首先要明確物流成本的構成。根據物流活動范圍,可將生產企業物流費用分為五類:供應物流費用,生產物流費用,銷售物流費用,回收物流費用與廢棄物流費用。供應物流費用是指為保證生產需要,不斷組織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等輔助材料供應的物流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生產物流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物流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從生產線的開始端,到伴隨著生產加工工序至生產線的終點,再流動至成品倉庫這整個物流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銷售物流費用是指從確定向顧客銷售到向顧客交貨的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回收物流費用是指回收生產,供應,銷售活動中所產生的邊角余料,廢料和退貨所發生的費用。廢棄物流費用是指對企業排放的無用物進行運輸,裝卸,處理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
現行企業在物流管理活動中,企業必須控制物流計劃的執行情況,把實際數據同原定的目標、計劃、預算、標准、定額進行對比,找出偏差,從中發現問題或潛力,採取措施加以糾正或修訂計劃,以促進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應該很完整的把你的問題回答了吧,如果有什麼不對,請追問。
⑷ 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現狀
1.我國製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現狀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物流的重要性日益突現,成為了不少社會經濟分析中暴光率超高的名詞,被稱為「第三利潤源」。另一方面,社會競爭的激烈化迫使企業要通過壓縮成本獲取利潤的上升。對於中國的製造企業而言,物流成本更是總成本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然而在2008年,眾所周知的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局勢下,不少製造企業顯得束手無策,其中一大原因是因為它們忽略了這樣重要的一個「利潤源」。社會大經濟環境下,部分製造企業開始嘗試在正常的產品成本核算體系之外,建立物流成本的計算體系,來獲取物流成本數據,為物流管理決策提供數據依據,但對於大多數製造企業而言,系統科學的物流成本計算體系尚未建立,物流管理決策更多地依賴於定性分析。具體來說,目前我國製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1 物流成本核算的范圍不明確而且比較片面。從計算內容上看,在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的物流項目,習慣把一些雜七雜八的成本都列在費用一欄中,物流成本的界定非常不明確,因而較難對企業發生的各項物流費用做出准確、全面的計算與分析。相當一部分企業只把企業支付給外部運輸、倉儲企業的費用列入物流專項成本,而企業內部發生的物流費用則是與企業的其它經營費用混在一起計算的。此外,據統計,我國的製造企業總體庫存水平比較高,庫存資金積壓是一個影響到企業存亡的問題,它卻一直沒有在製造企業的物流成本計算中得到相應的衡量。物流會計核算范圍與內容不明確導致實際物流成本的低估和模糊,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不利於利益相關者及企業內部管理者的決策。沒有「核算」,就沒有所謂的「控制」,我國大多數的製造企業還沒有進入物流成本核算階段,更不用說盡力控制物流成本了。1.2 物流是「第三利潤源」這一觀念並未在製造企業中「深入民心」。企業沒有將物流看成為優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置於附屬地位,大多數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製造企業中出現的一種現象,就是物流成本信息的披露與其它成本費用的披露互相混雜。例如:采購環節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倉儲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等被計入材料采購成本,並隨著材料的消耗而計入產品成本或者期間費用,而材料的存儲費等則被計入管理費用;製造過程中發生的物流費用被計入製造費用並最終分配計入產品成本;銷售環節的物流費用與營銷費用一起被計入了銷售費用;在商品退貨以及處理廢棄物等環節發生的有關費用則被計入了管理費用、其它業務成本等科目。這種物流成本信息與其它信息的混雜,使製造企業並沒有真正地了解與重視「物流成本」,不利於物流成本管理與績效評價。1.3 在一般的物流成本中,物流部門完全無法掌握的成本很多,例如,保管費中過量進貨、過量生產、銷售殘留品的在庫維持以及緊急輸送等產生的費用都是納入其中的,從而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難度。對於製造企業而言,要實現現代化的物流管理,首要的是全面正確地把握包括企業內外發生的所有物流成本在內的企業整體物流成本。總而言之,削減物流成本必須以企業整體成本為對象。在我國製造企業中加強物流成本管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具體來說,要加強物流成本管理,首先要加強物流成本核算,核算清晰後通過分析,才能有效控制物流成本。現時我國製造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然而隨著物流成本管理的日益備受重視,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製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景是一遍光明的,它等待著的是人們對先進物流成本管理理論的深入研究與應用。
⑸ 製造業物流成本核算探討
製造業物流成本核算探討
企業的物流成本核算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物流活動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所以物流成本核算需要時刻更新物流信息,以做到准確而及時的更新核算成本。物流成本流程顧名思義是對成本的來源和去向的簡介,把作業成本法應用到物流成本的流程之中,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在理論層面上對產品物流成本進行了限定。
摘要: 本文在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的基礎上,提出一個嶄新的物流成本核算思想,具體表現為不再局限於經常性核算方式,重新定義物流成本核算標准,深入分析製造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問題,將作業成本法的部分特點引入其中,對企業物流成本核算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製造業;物流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
一、引言
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已經愈發重要,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應在節約物流成本上進行深入的研究。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預測,2005年是我國物流產業取得巨大發展的一年,統計顯示社會物流總額達48萬億元,具有巨大的可節約空間。因此,迄今為止我國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研究還處於初始階段,會計核算制度也只是停留在研究的層面上,並未涉及公司的成本核算流程。因此,對於生產製造企業而言,研究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大意義。
二、製造企業物流成本核算體系設計
(一)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具體內容學界普遍認為,雖然企業核算成本方法很多,但是都有其共性,無論用什麼方法核算何種成本,都要基於最基本的核算原則:即首先確定核算的目標對象,然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核算流程、再次就是明確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式,最後確定成本核算的賬戶等。
(1)物流成本的核算對象。成本核算要歸納各環節所消耗的成本,然後其核算的每一個環節就可以看作是一個核算對象。成本核算對象應該從成本會計實體、會計期間、會計范圍三方面來確定:一是物流成本核算實體的確定。成本核算實體的確定應注意承擔成本的實體部門才是需要進行成本核算的。二是物流成本核算期的確定。分期核算原則是一個通用原則,無論是物流成本核算還是傳統成本核算,在實際核算時都要嚴格執行這一原則。企業的物流成本核算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物流活動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所以物流成本核算需要時刻更新物流信息,以做到准確而及時的更新核算成本;三是物流成本核算范圍的確定。成本核算范圍指的是一個廣度的范疇,對於企業而言,成本核算涉及到是企業的各個環節。
(2)物流成本的流程。物流成本流程顧名思義是對成本的來源和去向的簡介,把作業成本法應用到物流成本的流程之中,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在理論層面上對產品物流成本進行了限定。上述作業成本法核算的物流成本具有局限性,對直接成本具有很好的適應性,但是對其服務的產品的間接成本只能進行粗略的估算。這些物流成本被稱為直接物流資源費用,它們有時並非通過物流作業直接計入其所服務的產品成本中。圖1詳細介紹了物流成本流程。
(3)物流成本的歸集與分配方式。作業成本法並不是以傳統方式與企業物流成本的核算綜合起來的,本質上作業成本法關心的是一種資源消耗,換言之,物流過程中並不是一直有效率的,耗費成本在所難免。一般而言,企業內部物流系統並不總是一致的,實際上每個企業都各不相同,只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就可以對企業各級的作業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企業內部物流系統都要消耗一定的資源,這就需要將各項資源歸類,尤其是涉及資源費用的項目;物流過程不可避免地伴隨著資源的損耗,企業每一個物流環節都需要配以應對資源損耗的補貼。一是分析與確定企業各級物流作業。作業成本法應用到物流成本核算中,需要一個分類的前提,即有必要分清企業各項物流作業,尤其是要將主要的物流作業從大量的作業中精準地識別出來。物流作業並不是某一個特定的環節,而是貫穿於整個企業的業務流程中。
因為各企業的物流作業流程是不一樣的,所以須先分析不同的企業的物流作業形式,分析工具往往是一個作業流程圖,這個流程圖是對各企業物流作業的一個綜述,如表1所示。表1中整個框架的小方框表示的是研究分析的物流系統最開始和最終的投入或產出的開始與結束,這個系統的邊界就是由這個小方框構成的,系統的起點和終點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人、公司、分級部門都屬於這個范疇;圓環則表示中間的作業過程,即投入各種生產要素最後生產產品的過程,任何作業都不能拜託兩個步驟,即先投入,然後才能生產。二是分析與企業物流相關的資源費用項目,並且歸集資源費用。
只有先進行作業界定,才能夠對資源進行界定,對於物流作業而言,這是一件極其消耗資源的項目,對其具體數值的分析需要各種分析工具的配合與復雜的運算過程,所以不是簡單就能夠得到分析結果。但是不能只是單純地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資源項目的確定分析,有時需要一種綜合分析的方法,即把資源項目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使得某些項目能夠組合成一個資源庫,或者進行更加靈活的項目分解,這樣會使復雜的項目分解成單個且相對簡單的核算程序。物流作業消耗的資源費用信息也能夠通過另一種方法分離,稱之為會計憑證,通過會計憑證可以更加簡單迅捷的完成統計。三是分析資源動因,將資源費用分配到各物流作業。
資源費用是一種資源的消耗,一般而言可以把其分成兩種類型,即直接資源費用和間接資源費用。如果以作業作為突破點,那麼可以將其應用到直接資源費用之中,從而提高效率。間接資源費用也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首先,直接分配。一項資源並不是一般意義上抽象的供物流消耗的資源,而是服務於特定的物流流程。這種情況下可以把這項資源計入該成本對象的直接成本;同理,一項資源雖然可以被很多物流作業所消耗,但是如果仔細分析,會發現某項資源由於應付的區域的不同而可以分為不同的部分。其次,間接分配。某項資源相對而言具有通用性,即其相對於直接分配資源而言,是同時被多個物流作業流程消耗掉的,且這項資源並不是單一的,而是混合的,這種時候就需要一種合適的量化依據來處理這項資源,從而將其耗費分攤到各項物流作業中去。四是作業成本及其作業動因的確定。
在計算物流作業成本之前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各項資源費用被全部分配給物流作業。同理,只有完成了這樣的一個前提,在確定作業動因時才能夠做到准確有效,在預計分配物流作業成本的流程時也是以此為前提的。在統計作業之前,需要對物流作業流程進行仔細分析,以確認物流作業的動因,即在分析確定物流作業動因以後,並以此為依據來統計分析統計作業動因,最後進行歸納求和的工作。
(4)物流成本的核算賬戶。物流成本的核算並不是一個單行的軌跡,而是一種並行的機制,仍須採用現行的財務統計方法和財務會計制度,因此可以從管理會計學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並以此角度為基準點,設計一套與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並行的.且作為輔助作用的賬戶。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物流成本賬戶只是作為輔助作用,並不是現行成本核算賬戶體系的一個替代。
一是物流成本會計科目的設計。作業成本法是一個優良的作業成本核算體系,其在物流成本核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依照作業成本法,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成本會計科目得以順利進行,且由於各企業的業務物流流程並不相同,因此相應的核算要求和核算內容也是變化很大,因此應注意進行分類處理,即按照企業物流的特點進行解決,一般而言可以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兩大類。
二是物流成本核算賬戶的設置。賬戶設置要有充足的依據,本文物流成本核算賬戶的依據就是會計科目,所以對物流成本核算體系而言,它們的設置與分類不能隨意,而應與會計科目的設置與分類相互聯系起來。三是物流成本核算流程的設計。圖2是一個詳細的物流成本核算流程的流程圖。具體而言,物流資源費用在分類時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即賬戶可以分為借方和貸方。賬戶借方的責任主要是對企業物流活動消耗的資源實際數額進行統計然後記錄在案,而賬戶貸方主要的職責在於轉入物流作業成本賬戶的實際數額的統計以及將之記錄在案。
(二)物流成本的報表依據企業經常性的物流成本核算,加上其相關資料定期編制制定出物流成本報表,這個表能夠全面表現出企業的資源消耗,以及物流作業流程的損耗,是一個有效率的會計方式,能夠系統地反映物流作業消耗資源的情況。本文為了填補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提出以下幾種可行的物流成本報表。
三、結論
本文在不改變我國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思想,重新定義了對物流成本的核算標准,以期能夠綜合各方觀點。製造企業的成本核算在進行傳統核算方式的同時,引入另一種成本管理方法即作業成本法,能夠對企業的物流成本進行單獨集中核算,這樣使得計算成本更加富有效率。
參考文獻:
[1]肖健霞:《日本的物流成本政策分析》,《物流科技》2011年第4期。
[2]朱東明:《作業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應用》,《財會月刊》2012年第5期。
;⑹ 淺析企業物流成本核算
淺析企業物流成本核算
引導語:企業物流成本結構物流是供應鏈運作中,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的。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淺析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問題
(一)企業物流成本結構物流是供應鏈運作中,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的,對貨物、服務和相關信息在產出地和消費地之間實現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動和存儲所進行的計劃、自行和控制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就是物流成本。根據物流主要作業內容,物流成本可以分為運輸成本、庫存成本、倉儲成本、訂單處理和信息成本、裝卸搬運成本、流通加l:成本等。、可見物流成本是企業生產與銷售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隨著區域一體化和同際一體化的加強,物流成本占企業經營成本的比例還會增加。然而,很多企業卻不能准確核算物流成本。如何將混入其他會計科目的物流成本全部抽取出來,使企業的決策層能夠清楚的認識物流成本發生的原因以及需要改進的方向是物流成本控制的關鍵.
(二)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准確核算物流成本是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核算方法的選擇。目前國內企業成本核算的主要方式來自成本會計核算,而傳統會汁核算方法通常強調的是成本歸類,而不是成本發生的具體作業。反映在會計科目中就可能發生不同類型的物流作業記錄在一個會計科目當中,相同類型的物流作業可能又不在一個會計科目。例如企業在銷售產品時.由本企業承擔的包裝費、運輸費、裝卸費等都計人銷售費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贊、裝卸費用等義計人製造費用等。由於將物流費用分別計人不同的會計科目當中,且各項費用幾乎不能夠以產量為基礎,分攤到各項產品當中,在計算物流成本時.會計不能夠通過疊加或者增減直接得到。因此這種計算的不但結果准確度較差,而且不能真實反映物流成本發生的原因和影響,根本不能為企業優化物流作業流程,提高決策效牢提供參考。
二、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一)作業成本法是核算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作業成本法簡稱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法,即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計算方法。它最早是由美國會計學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於1941年提出的,旨在解決復雜的製造環境下產品成品核算的問題。事實上.這種以作業為核心計算成本的方法不僅能夠解決產品製造成本的核算問題,同時也能夠有效核算物流成本。這是作業成本法的基本特徵決定的.。(1)作業成本法的基本理論認為,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作業組成的,企業每進行一項作業都要耗用一定的資源。而物流成本是對不同的、具有一定關聯性的物流作業發生成本的統稱.每一項物流作業都會耗用企業一定的資源。因此作業成本法的思想可以應用在物流成本核算。(2)以作業為核心核算成本的作業成本法強調成本的追溯,而盡量避免分攤方式。這種成本的可追溯性不僅能夠解決企業物流成本跨度大,分散廣的問題,同時因為分攤成本相對較少,可以更精確的計算物流成本。(3)作業成本法在核算成本時重點強調的是成本發生的效用,即成本的發生時候有利於價值的增值,而不管成本是直接發生還是間接發生。這是因為作業成本認為並非所有的資源消耗都是有效的資源耗費。也並非所有的作業都可以增加或轉移給顧客的價值。利用這一特徵核算物流成本,不但可以精確核算每種產品的物流成本,同時還可以明確物流作業過程中的無效資源耗費或非增值作業,從而明確企業優化物流作業的方向。
(二)作業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步驟首先要選擇或確定物流主要作業。物流主要作業通常可以分為運輸、倉儲,庫存、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主要是訂單處理)、配送等,但是這些作業並不是每個企業都會發生,或者都是主要作業,所以企業要根據自身特徵選擇或確定主要作業作為物流成本計算的基礎。其次,將各種資源耗費歸集到同質成本庫。成本庫通常都是通過貨幣化來反應。這樣各項資源的耗費就可以從企業會計的總分類帳中得到。再次,選擇成本動因,並根據成本庫分配率,計算產品某成本動因物流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選擇成本動因時.一方面要注意其是否易於獲得,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成本動因與資源消耗的關聯程度。否則將為計算過程帶來困難,並且會扭曲計算結果的合理性。最後,計算物流成本。產品的最終物流成本是直接物流成本和各項成本動因物流成本之和。同時。企業還可以根據計算結果確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例]某工廠主要從事小型家電的生產,其物流主要作業包括訂單處理、采購活動、原材料和成品的裝卸搬運及庫存等。某月企業物流活動主要參數及衡量參數分別見表1和表2,其中人員工資費用為42000元,電費為1330元。因為本文主要探討物流成本計算,故在計算過程中不考慮其他成本。此可以直接進行第二步,確認各種物流活動的耗費,並統一到同質成本庫。具體見表3。
在明確各項物流活動資源消耗後,就可以選擇成本動因。對各種產品的各項物流活動的成本,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作業衡量參數作為成本動因。這是因為衡量參數與物流活動成本密切相關。且易於獲得。然後將各項物流作業費用分配到各種產品當中。如訂單處理成本計算如下:
訂單處理作業的作業動因是訂單份數,本月訂單處理20份,則每一份訂單的取得成本為:
每份訂單處理成本=11140÷20=557(元/份)
A產品訂單處理成本=557×8=4456(元)
B產品訂單處理成本=557×6=3342(元)
采購、倉儲、裝卸搬運作業均可參考訂單處理作業成本的計算。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物流作業費用的分配,由於這部分作業的成本動因復雜,可以簡化為按物流主要作業成本比例進行分攤,從而確定費用的分配率。如:
主要物流作業成本=A產品主要物流作業成本+B產品主要物流作業成本+其他產品主要作業成本+期間費用
=25106.5+1 1253.5+3342+11288=50990元
其他物流作業成本分配率=17140÷50990=0.336
A產品其他物流作業成本=25106.5×0.336=8435.78元
其他計算類推。該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結果見表4:
(2)計算結果對企業物流管理情況的反應。通過表4可以清楚的認識到企業物流成本結構和分布,同時還反應了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物流資源浪費較為嚴重,反應在物流成本中為期間費用佔用物流總成本的比例較高,達到總成本的22%(15088.13/68120),具體表現為倉庫利用率較低,裝卸搬運能力閑置較為嚴重。另一方面是非主要作業比例較大.達到物流總成本的25%(17140/68130),這說明其他物流作業管理不但分散,而且作業效率也較低。因此,企業一方面應該將多餘的庫存和裝卸搬運能力出租或出售,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對其他物流作業進行優化重組,提高作業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