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邯鋼成本分析記錄怎麼寫
擴展閱讀
人力資成本報表有哪些 2025-01-17 01:28:03
蓋樓一平米成本多少錢 2025-01-17 01:22:36
運輸費轉成本怎麼算 2025-01-17 01:09:44

邯鋼成本分析記錄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4-08-09 21:32:00

㈠ 某某企業成本管理問題探析

企業成本管理問題探析

企業產品成本的高低,不僅影響到國家的積累,而且同企業自身和職工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在國民經濟進一步調整當中,改進成本管理問題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注。
一、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論
(一)成本管理的對象
成本管理對象是與企業經營過程相關的所有資金耗費。既包括財務會計計算的歷史成本,也包括內部經營管理需要的現在和未來成本;既包括企業內部價值鏈內的資金耗費,也包括行業價值鏈整合所涉及的客戶和供應商的資金耗費。
成本管理的對象最終是資金流出。但是具體到每個企業的成本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的對象還是有所不同。傳統的簡單加工型小企業的成本管理僅限於進行簡單的成本計算,其成本管理對象也就限定在企業內部所發生的資金耗費。而自身處於激烈競爭的大型企業為贏得競爭,必須關注企業的競爭對手和潛在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因此其成本管理對象也就突破了企業的界限,凡是和企業經營過程相關的資金消耗都屬於成本管理的范圍。
(二)成本管理的目標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標是提供信息、參與管理,但在不同層面又可分為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兩個方面:
1.成本管理的總體目標是為企業的整體經營目標服務,具體來說包括為企業內外部的相關利益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種成本信息以供決策和通過各種經濟、技術和組織手段實現控製成本水平。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中,企業成本管理系統總體目標的表現形式也不同,而在競爭性經濟環境中,成本管理系統的總體目標主要依競爭戰略而定。在成本領先戰略指導下成本管理系統的總體目標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絕對降低,而在差異化戰略指導下成本管理系統的總體目標則是在保證實現產品、服務等方面差異化的前提下,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進行管理,實現成本的持續性降低。
2.成本管理的具體目標可分為:成本計算的目標和成本控制的目標。
成本計算的目標是為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包括外部和內部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主要是關於資產價值和盈虧情況的,因此成本計算的目標是確定盈虧及存貨價值,即按照成本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財務成本,滿足編制資產負債表的需要。而內部信息使用者利用成本信息除了了解資產及盈虧情況外,主要是用於經營管理,因此成本計算的目標即通過向管理人員提供成本信息,藉以提高人們的成本意識,通過成本差異分析,評價管理人員的業績,促進管理人員採取改善措施;通過盈虧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管理成本信息,有效地滿足現代經營決策對成本信息的需求。
成本控制的目標是降低成本水平。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成本控制目標經歷了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浪費來降低成本,通過提高成本效益比來降低成本和通過保持競爭優勢來降低成本等幾個階段。到現在在競爭性經濟環境中,成本目標因競爭戰略而不同。成本領先戰略企業成本控制的目標是在保證一定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內部成本,表現在對生產成本和經營費用的控制。而差異化戰略企業的成本控制目標則是在保證企業實現差異化戰略的前提下,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實現持續性的成本節省,表現為對產品所處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發生成本的控制,如對研發成本、供應商部分成本和消費成本的重視和控制。
(三)成本管理環節
成本管理是由成本規劃、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四項內容組成。
成本規劃是根據企業的競爭戰略和所處的經濟環境制定的,也是對成本管理做出的規劃,為具體的成本管理提供思路和總體要求。成本計算是成本管理系統的信息基礎。成本控制是利用成本計算提供的信息,採取經濟、技術和組織等手段實現降低成本或成本改善目的的一系列活動。業績評價是對成本控制效果的評估,目的在於改進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動和激勵約束員工和團體的成本行為。
(四)成本管理的功能
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成本管理系統的功能也在發生變化。但總的來說,成本管理主要有三項功能:為定期的財務報告目的,計算銷售成本和估計存貨價值;估計和預測作業、產品、服務、客戶等成本對象的成本;為企業提高業務效率、進行戰略決策提供經濟信息和反饋。
二、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現實分析
我國成本管理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許多成績,但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成本管理的理論研究滯後
我國成本管理的理論研究與改革前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統性差。
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針對單個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對方法之間聯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實踐中,成本管理方法的應用缺乏聯系,引進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會導致對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棄,從而使成本管理缺乏連貫性,並加大了管理成本。
傳統成本研究局限於企業內部,缺乏戰略管理的思維。只注意生產過程的成本管理,忽視供應過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產後的成本管理,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只注意產品成本本身水平高低,忽視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只注意企業成本管理,忽視宏觀成本管理。
(二)成本管理觀念落後
我國企業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觀念落後的現象,表現在成本管理的范圍、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認識存在偏差。很多企業仍將成本管理的范圍局限於企業內部甚至只包括生產過程,而忽略了對其他相關企業及相關領域成本行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於降低成本,較少從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節約方式,不能應用成本效益原則,通過發生成本來實現更大的收益。這些落後的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
傳統企業管理主要是通過兩條途徑降低產品成本,一是規模效益;二是增強與供應商及分銷商的談判能力,以期達到轉移成本的目的。但規模的大小受需求大小的制約,更何況現在的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差異正在加大,同類產品的生產規模有縮小的趨勢。企業成本簡單的從核心企業轉移到供應商或分銷商,不能降低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甚至會造成成本的增加,減少從原材料到最終消費品的增值。尤其是在今天日趨公開的市場環境下,過分的成本轉移將使企業失去好的合作夥伴。
(三)成本管理方法陳舊
雖然我國一些企業進行了先進成本管理方法的試點,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整體上講,成本管理方法還是很陳舊,已不能適應經濟環境的要求。
據調查,57.1%的企業使用品種法,41.5%的企業使用分步法,其中使用平行結轉法的有22.9%,使用逐步結轉法的有16.8%。當前世界生產發展的趨勢是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式,因為購買者的偏好並非完全相同,隨著生產的發展,購買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要求廠方設計並生產自己最滿意的商品,廠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證購買者在短時間內取得理想的商品。在這種情況下,一條生產線上可能只有幾台相同甚至是沒有兩台完全一樣的產品。這樣的生產方式將適用於分批法計算成本。我國現在只有5.7%的企業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表明我國的生產組織還比較粗放,對消費個性的重視不夠,相應帶來成本核算方法選擇上的簡單化。
標准成本、計劃成本和目標成本是目前成本與成本管理中較為流行的現代成本管理方法。從被調查企業的情況看,51.4%的企業採用了目標成本法,38.9%的企業採用了計劃成本法,18.1%的企業採用了標准成本法。但是,先進的作業成本法、成本企劃法在企業未得到推廣。
(四)企業內部成本管理主體的確立失誤
長期以來,人們存在一種偏差:把成本管理作為財務人員、少數管理人員的專利,認為成本、效益都應由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而把各車間、部門、班組的職工只看作生產者,導致管成本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財務,廣大職工對於哪些成本應該控制,怎樣控制等問題無意也無力過問,成本意識淡漠。職工認為干好乾壞一個樣,感受不到市場壓力,控製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浪費現象嚴重,企業的成本管理失去諾大的管理群體當然難以真正取得成效。
(五)不良利益動機驅動導致成本信息失真
在我國,有相當多的企業管理者因偷逃稅款、粉飾業績、謀取私利或小團體利益等不良利益動機的驅動,任意調整、編造成本資料,從而使成本信息失真現象日益嚴重,並造成以成本為基礎的各種管理活動的效能降低甚至給企業造成損失。當然成本信息失真也可能由於成本信息與成本管理的相關性較差而引起,這也是成本管理系統所需要重視和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六)分工過細,人力資源浪費嚴重
企業內部的分工越來越精細,這就要求企業進行高度的協作管理,由此導致企業管理的協調整成本過高;另外由於過細的分工導致企業管理復雜化,不利於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從而為企業帶來一定的低效率成本,並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成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這也是企業管理費用增加的一個原因。由於分工層次及協作環節的增加,信息在企業中傳遞時間延長,不必要的停留環節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信息的損耗和失真,同時造成信息反饋難度的增加。這就可能使企業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增加,導致企業管理的失誤成本增加。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現有的成本管理已不能滿足企業市場競爭的需要,這就必須改革、完善現有的成本管理系統。
三、強化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樹立企業成本管理的系統觀念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應樹立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將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強調整體與全局,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內容、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過研究每種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質及其適應的經濟環境的特色,構建出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
一方面,為使企業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競爭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於產品的生產過程,而是應該將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分析,以及產品的設計;向後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會涉及到產品的信息來源成本、技術成本、後勤成本、生產成本、庫存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對顧客的維修成本、處置成本等成本范疇。對所有這些成本內容都應以嚴格、細致的科學手段進行管理,以增強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在產品設計階段推行價值分析。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非物質產品日趨商品化。與此相適應,成本管理的內涵也應由物質產品成本擴展到非物質產品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環境成本,等等。
(二)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在現代,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產品的大量生產使需求達到飽和時,也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顧客對產品的消費在質量、時間、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高科技被廣泛應用於生產領域,如生產自動化設備、機器人、電腦輔助生產等,企業製造環境也從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競爭日益激烈,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企業開始重視制定競爭戰略,並隨時根據顧客需求與競爭者情況的變動,做出相應調整。這樣就進入了戰略成本管理階段。
戰略成本管理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戰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可表述為「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即將成本信息貫穿於戰略管理整個循環過程之中,通過對公司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它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企業的價值鏈貫穿於企業內部自身價值創造作業和企業外部價值轉移作業的二維空間,價值鏈不同於價值增值,它是更廣闊的外在於企業的價值系統鏈,企業不過是整個價值創造作業全部鏈節中的一部分,一個鏈節。因此,戰略成本管理從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出發,其成本管理不僅包括企業內部的價值鏈分析,而且包括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和企業所處行業的價值鏈分析,從而達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並由此形成價值鏈的各種戰略。
例如,邯鋼的戰略成本管理經驗。邯鋼從實際出發,制定了低成本發展戰略。並充分利用戰略管理會計的外向性、整體性等特性進行戰略規劃,通過密切關注整個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動向來發現問題,適當調整和改變自己的戰略戰術。實施有效的價值鏈分析法,實行「模擬市場核算」從產品在市場上被承認的價格開始,一個工序一個工序地剖析使企業成本管理深入到各基本作業層,挖掘各作業層的增值能力,對不必要的和完成質量不佳的作業進行改進或否決。重視成本動因的控制,採用「總成本領先」戰略,推行「成本否決」突出實效、落實責任。邯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運用戰略管理成本的基本思想,制定了正確的競爭戰略,獲得並保持了競爭優勢,創造了我國冶金行業的一流佳績。
(三)引入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在現代製造業中,間接費用的比重極大地增加了,間接費用的結構和可歸屬性也徹底發生了改變,許多費用甚至完全發生在製造過程以外,如設計生產程序費用、組織協調生產過程費用、組織訂單費用等等。加之現代製造業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成本極大地減少。這就直接引發了作業成本法的產生。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成本計算方法,是適應當代高新科學技術的製造環境和靈活多變的顧客化生產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以顧客鏈為導向,以價值鏈為中心,對企業的「作業流程」進行根本、徹底的改造,強調協調企業內外部顧客的關系,從企業整體出發,協調各部門、各環節的關系,要求企業物資供應、生產和銷售等環節的各項作業形成連續、同步的「作業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價值的作業,使企業處於持續改善狀態,促進企業整體的優化,確立企業競爭優勢。它改革了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並使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趨於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實性。作業成本計演算法更加符合現實,其結果以更加精確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作業成本法對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目的下有不同成本」。企業管理者可以利用作業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來更好地對他們的產品、服務進行定價,以便使他們收到的收入與所付出的成本能夠配比;企業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作業成本計演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選擇產品組合。
(四)企業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當的成本控制方法
由於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傳統的能過差異分析進行的價值控制方法,也有利用技術革新、組織結構的協作制約功能的非價值控制方法。根據成本管理戰略選擇成本控制方法沒有固定的範式,完全要依據企業的現實基礎,考慮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生產方式等而定。當然,根據成本控制控制方法實施的需要,企業也可以對現實基礎進行改革,如轉換組織結構,建設新的企業文化等。同時,還應意識到傳統的責任成本法、標准成本法、預算控制等成本控制方法與現代的作業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劃法等方法並不是必然相互排斥的。相反,在一定條件下常常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例如,索恩照明公司就將標准成本法與成本企劃法很好的結合起來。索恩公司將成本控制分為對現有產品的成本控制和對新產品的成本控制。現有產品成本控制的目標是維持現有水平的成本和成本水平的絕對降低,而新產品成本控制的目標則是符合市場需要的成本節省。
(五)增強成本觀念,實行全員成本管理
由於目前有不少的企業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不懂成本,因而對他們進行的設計、擬定的工藝,制定的計劃,採取的措施,將對產品成本起什麼作用,有多大的影響,一般心中無數。因此,加強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於提高廣大職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貫徹技術與經濟結合、生產與管理並重的原則,向全體職工進行成本意識的宣傳教育,培養全員成本意識,變少數人的成本管理為全員的參與管理。企業應該高度關切成本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採取措施,積極舉辦各種類型的成本培訓班,藉以提高成本方面的專業知識,從技術經濟領域開辟降低成本的廣闊途徑。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識。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積極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職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按照西方心理學家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類基本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需要由低級到高級可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引入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層次需求,即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求。這種機制強調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勵,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約束。改變企業常用的靠懲罰、獎勵實施外在約束與激勵的機制,實現自主管理,既是一種代價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六)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企業成本管理信息的處理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電子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又推動著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的發展。將計算機技術應用於企業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的進程。LOTUS、EXCEL等電子表格軟體有強大的表格處理、資料庫管理與統計圖表處理功能,是辦公自動化的常用軟體。它們不用編程,靈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這些軟體可以方便快捷地輔助管理人員對成本進行預測、決策,並可對控制過程實施監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採取措施保證成本信息有效
政府部門首先要特別強調把好成本開支范圍這個關,實行經濟立法,對於不按成本開支范圍和標准。任意調整、編造成本資料的,輕者批評教育,重者和屢教不改的,要給予紀律處分或民事責任。其次要改革財會人員管理體制。發生編造成本資料的問題,除極少部分是因財會人員不堅持原則外,絕大多數是企業的負責人或管理者指令的,財會人員只能照辦。此類問題不解決。政府部門再怎麼強調,問題仍然難以解決。因此,必須改革財務總監的管理體制,成立會計局 ,財會總監實行雙層領導,即,人事調動、任免、調級等由會計局統一管理,其它方面由企業代管。實質上就是執行會計獨立的體制。再次,加強執法力度。制度的制訂僅為其實施提供了依據,關鍵在於實施,只有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弘揚正氣,打擊邪氣,扭轉社會不良風氣。
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以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檢查會計資料的准確性和可靠性,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以及促進企業貫徹既定的經營方針。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控制已不是傳統的查弊和糾錯,其內容涉及到企業治理機構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貫穿於內部控制發展的主線。
提高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作為企業管理者以及為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務、參與經營決策的會計人員,要在實現願望的同時盡到自己的責任,一方面是增強法制意識,一方面是增強道德自律意識,增強道德責任心和責任感,保持職業良知,實現企業經濟目標和人的道德水準的雙重提升。
(八)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為了保證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證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順利實施而建立的各種規范。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過建立起一系列的業務處理與報告應該遵循的程序和規范,以及通過對組織結構的設定、職能的劃分與分工等,來保證組織內的各項活動按照有利於降低成本、有利於進行成本管理的方式進行。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於成本發生過程本身,而是對處理業務的行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導或約束,其作用是基礎性的和防範性的。另外,在激烈的競爭環境申,為了及時了解環境、內部條件和競爭對手的變化可能帶來的機會與威脅,還應該建立成本預警分析系統,對外部環境、競爭對手及企業自身條件的變化進行長期的觀察,對可能出現的重大變化、對可能面臨的機會和威脅作出及時的預報,使企業能夠有充裕的時間作出反應。
(九)進行工作流程的整合減少不必要的分工
我國原有的工作流程中既有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部分,也有不適應的部分,企業必須對此進行認真的研究,並加以改進。在此基礎上企業在分析自身的競爭優勢,確定企業的核心任務,撤銷與此不相關的環節,減少不必要的層級。另外企業以此為基礎可以科學地設計和建設企業的信息渠道,使其在到達必要的環節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停滯,保證信息技術的通暢和有效。
(十)加強市場調查和信息反饋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信息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成本管理越來越復雜,尤其是在現代成本管理又與科技進步緊密相聯,企業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隨形勢發展而提高,經營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對成本的信息反饋水平。因此,企業成本管理也必須適應這一客觀要求,不斷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盡可能地吸收和借鑒中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經驗,抓住機遇,真正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強者。

何一種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我們決不能靜態地去看它,而要動態地去研究成本管理模式,不斷創新成本管理模式,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㈡ 企業成本管理的原則與方法

企業成本的高低,不僅同企業自身和 職工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還決定著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成本是企業的一項重 要經濟指標,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如何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提高我國企業 在國內外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如班組經濟核算、責任會計、邯鋼的「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等,都體現了我國管理會計工作者為成本管理所做出的貢獻。但我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晚,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成本管理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在企業成本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

一、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1、員工參與成本管理意識淡漠。長期以來,人們存在一種認識偏差:把成本管理作為財務人員、少數管理人員的專利,認為成本、效益都應由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而把各車間、部門、班組的職工只看作生產者,導致管成本的不懂技術、懂 技術的不懂財務,廣大職工對於哪些成本應該控制、怎樣控制等問題無意也無力過問,成本意識淡漠。職工認為干好乾壞一個樣,感受不到市場壓力,控製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浪費現象嚴重,企業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體當然難以真正取得成效。

2、成本管理片面。從成本管理的內容上看,只注重對生產成本的管理,而忽視了對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從經營過程上看,企業成本管理只注重對生產過程的管理,而忽視了對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從空間范圍上看,只注重對企業內部價值鏈的成本管理,而忽視對上下游供應商和顧客的成本管理。企業只注重短期 效益,不注重長遠發展,片面追求戰術成本管理,而忽視了戰略成本管理。

3、忽視了「質量成本」管理。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保證產品達到一定質量標准而發生的成本,是定量評價企業質量管理經濟性的重要指標,也是連接質量與成本的紐帶。質量成本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故障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一般而言,預防成本發生於研究開發階段,鑒定成本和內部故障成本發生於生產階段,而外部故障成本卻發生於營銷階段。質量不是免費的,質量意味著成本,如何權衡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目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缺乏科學性,割裂成本與質量的辯證統一關系,片面強調成本的降低,而忽視了對產品「質量」的管理,成本降低是以犧牲質量為代價,降低了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和內部成本,同時也增加了外部故障成本,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依賴程度,削弱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4、成本管理方法落後。我國企業大部分屬於粗放式生產,對消費個性的重視不夠,缺乏產品的創新能力,相應帶來成本核算方法選擇上的簡單化。目前我國企業大部分採用品種法和分步法,採用分批法的企業不足6%,而當前世界生產發展的.趨勢是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式,因為購買者的偏好並非完全相同,隨著生產的發展,購買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要求廠方設計並生產自己最滿意的商品,廠方也可以高效益地保證購買者在短時間內取得理想的商品。在這種情況下,一條生產線上可能只有幾台相同甚至是沒有兩台完全一樣的產品。這樣的生產方式將適用於分批法計算成本。標准成本、計劃成本和目標成本是目前成本與成本管理中較為流行的現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我國企業中也有使用。但是,先進的作業成本法、成本企劃法在企業中未得到廣泛推廣。

二、成本管理的原則

1、成本管理制度化。成本管理制度化是指企業建立明確的成本管理制度,在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各類材料消耗均要建立明確的標准,將成本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即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生產人員均應明確其在成本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擔的責任及義務。成本管理的制度化是成本管理的前提及保障,即在成本管理時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杜絕成本管理中的個人主義及隨意性,以確保成本管理的措施長期有效地實施。

2、管理措施現實化。管理措施現實化是指成本管理的措施要符合企業的生產實際,針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採取相應的具體措施,合理地控制企業的各項費用支出。管理措施現實化的內在涵義是一種靈活性的變化,它會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而變化,也會隨著企業制度的變化而變化。管理措施的實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靈活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根據企業的經營特點有的放矢,才能在成本管理中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3、權利相結合。權利相結合是指將企業的成本管理與管理人員、生產人員的切身利益相結合,使他們不僅在思想上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求他們共同參與成本管理及管理措施的實施。

這樣才能調動成本管理各相關人員的積極性,才能在成本管理中收到節約資源、降低資源粗放式耗用、減少不必要浪費的 管理效果。

4、點面相結合。點面相結合是指在成本管理中將重點管理與全面管理相結合,全面管理中要突出重點,重點管理中要體現在全面管理之內。重點管理是指在成本管理中抓住核心部分和關鍵環節,即在成本管理中要有所側重,成本管理的投入不能平均主義,要做到核心部分精力投入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全面管理是指在成本管理中要充分考慮到影響企業成本的各個環節,不留成本管理的死角與漏洞。

三、成本管理的現實路徑

1、統一全員成本管理意識,增強全員成本管理素質。企業應加強對全體員工成本與市場競爭力、成本與效益、成本與員工利益等方面的宣傳教育,並通過建立適當的利益機制和約束機制,增強全體員工的成本節約觀念、成本效益觀念和成本競爭觀念,激發全體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人人關心和支持成本管理工作,人人參與成本管理工作。同時,加強對全體員工成本管理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培訓,提高全員成本管理素質。只有成本管理意識深入人心,成本管理素質全面提高,才能把全體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轉化為創造性,激發出有效的成本管理行為,並使之成為持久、自覺的行動。

2、完善成本管理基礎工作。重點是建立健全工時和材料消耗、設備利用、費用開支、產量統計等原始記錄的填制、審核、 傳遞和保管制度,制定先進合理的內部施工定額,並隨著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定期進行修訂,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的收發、轉移、報廢和清查盤點制度,完善計量檢測設施,嚴格計量檢驗制度,使成本管理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3、不斷完善成本管理方法。企業應摒棄傳統的主要依靠經驗管理成本的做法,將現代管理科學中的本量利分析法、ABC 管理法、價值工程、系統工程、目標管理、數學模型等,應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使成本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分 析、考核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前後銜接的有機整體,使成本管理從被動型、算賬型、經驗型、經濟型向主動型、經營型、科學型、經濟與技術結合型轉變。

㈢ 如何做好製造企業的成本分析

目 錄

第一章 簡要介紹成本控制的相關情況、現行方法及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聯系和差異;
第二章 將從橫向和縱向兩方面介紹企業的成本控制,橫向上主要把企業的成本控制劃分成幾個階段,縱向方面主要介紹企業間成本控制的不同;
第三章 分析影響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企業中人員的觀念落後、重視產品生產過程而忽視了銷售等環節對成本的影響、重視單純的產品成本管理而忽視了成本動因管理等因素;
第四章 利用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主要通過相關分析和趨勢圖分析,得出一系列成本控制實行時所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 通過上面幾章的分析和結論,提出自己個人的意見和措
施;

前 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的國際化,規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成本控制又作為企業經濟決策的基礎,所以成本控制的准確程度就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好壞。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突現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觀念落後,重視生產環節忽視其他環節等問題,加之企業外部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這最終大大影響了成本控制的准確性。所以,對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可以加快企業會計核算準確性的進度,對企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 成本控制概述
第一節 成本控制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涵義與特徵及成本控制意義
(一)成本的涵義與特徵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一個經濟范疇,成本概括為人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所須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涵義:(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為了便於進行成本控制,還可運用其他一些成本分類概念,如:機會成本,責任成本,定額成本,目標成本,標准成本等等。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控制的特徵
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是產權明晰,企業對出資者資產的保值,增值負有責任。如何反映和控制這種責任呢 在產品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生產經營環節為:供→產→銷,且供銷環節的外部經營環境相對穩定.因而,成本控制僅限於"製造成本"領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經營是根據"訂單"進行生產,根據生產任務進行原料采購,其經營環節為:銷→產→供,且供銷渠道變化,價格波動頻繁.因此對成本控制的研究,應沖破狹隘的"製造成本"領域,在更廣闊的范圍進行研究.
二,成本控制的意義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企業戰略是著眼長遠,適應企業內外形勢而作的總括性發展規則,它指明了競爭環境中企業的生存態勢和發展方向,進而決定了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和競爭方式.如果同類產品的性能,質量相差無幾,決定產品在市場競爭的主要因素則是價格,而決定產品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則是成本,因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產品的價格.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成本控制必須首先應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此外,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要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是要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採取偷工減料,冒牌頂替或粗製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否則,其結果不但坑害了消費者,最終也會使企業喪失信譽,甚至破產倒閉.一個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還取決於企業的高層領導對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否則,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虛設,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河北邯鋼的成本控制經驗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就是因為總經理劉漢章能夠堅定不移地將"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這一成本控制制度在整個邯鋼加以全面貫徹實施,從而使邯鋼連續多年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邯鋼經驗不僅充分說明了成本控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而且對我國企業如何走出一條通過成本控制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三、成本控制的原則
1、經濟原則,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發生的成本,不應超過因缺少控制而喪失的效益。
選擇關鍵因素加以控制,而不對所有成本都進行同樣周密的控制。
要求成本控制能夠起到降低成本、糾正偏差的作用,具有真實性。
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貫徹「例外管理」原則。
要求貫徹重要性原則。
要求成本控制系統應具有靈活性。
2、因地制宜原則,是指成本控制系統必須符合個別設計,適合特定企業、部門、崗位和成本項目的實際情況。
四、成本降低
1、成本降低是指為不斷降低成本而做出的努力。它與成本控制有區別的:
(1)、成本控制以完成預定成本限額為目標,而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為目標。
(2)、成本控制僅僅限於有成本限額的項目,而成本降低不受這種限制,涉及企業的全部活動。
(3)、成本控制是執行決策過程中努力實現成本限額,而成本降低應包括正確選擇經營方案,涉及制定決策的過程,包括成本預測和決策分析。
(4)、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故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還包括統籌安排成本、數量和收入的相互關系,以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成本的相對節約,因此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
2、成本降低的基本原則
(1)、以顧客為中心。
(2)、系統分析成本發生的全過程。
(3)、主要目標是降低單位成。
(4)、要靠自身的力量降低成本。
(5)、要持續降低成本。
3、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徑:
(1)、開發新產品;
(2)、採用先進的設備、工藝和材料;
(3)、開展作業成本計算、作業成本管理和作業管理;
(4)、改進員工培訓,提高技術水平,樹立成本意識。
第二節 標准成本及其制定
標准成本是指通過精確的調查、分析與技術測定而制定的,用來評價實際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種預計成本。
標准成本有兩種含義:
1、一種是指單位產品的標准成本,它是根據單位產品的標准消耗梁河標准單價計算出來的,准確的說應稱為「成本標准」。成本標准=單位產品標准成本=單位產品標准消耗量×標准單價。
2、另一種是指實際產量的標准成本,是根據實際產品產量和單位產品成本標准計算出來的。標准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消耗量×標准單價。
二、標准成本的種類
1、理想標准成本和正常標准成本。
理想標准成本是指在最優的生產條件下,利用現有規模和設備能夠達到的最低成本,它不能作為考核的依據。
正常標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條件下,根據下一期應該發生的生產要素消耗量、預計價格和預計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來的標准成本。
2、現行標准成本和基本標准成本。
現行標准成本,它是指根據其使用期間應該發生的價格、效率和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等預計的標准成本。它可以成為評價實際成本的依據,也可以用來對存貨和銷貨成本計價。它可以用於直接評價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基本標准成本是指一經制定,只要生產的基本條件無重大變化,就不予變動的一種標准成本。
三、標准成本的計算
標准成本的制定,需要確定用量標准和價格標准,兩者相乘後得出成本標准。
用量標准包括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單位產品直接人工工時等,主要由生產技術部門主持制定,吸收執行標準的部門和職工參加。
價格標准包括原材單價、小時工資率、小時製造費用分配率鞥,由會計部門和有關部門共同確定的。采購部門市材料價格的責任部門,勞資部門和生產部門對小時工資率負有責任,各生產車間對小時製造費用承擔責任。
1、料標准成本。
直接材料的標准消耗量是現有技術條件下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材料數量,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種難以避免得損失;價格標准,是預計下一年度需要支付的進料單位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
2、直接人工標准成本。
用量標准時單位產品的標准工時,它需要按照產品的加工工序分別進行,仁厚加以匯總。標准工時是指在現有生產技術條件下,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時間,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時間,以及必要的間歇和停工。
直接人工價格標準是指標准工資率,它可以是預定的工資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資率。如果是計件工資制,標准工資率是預定的每件產品支付的工資除以標准工時,或者是預定的小時工資;如果採用月工資制,需要根據月工資總額和可用工時總量來計算標准工資率。
3、製造費用標准成本。
變動製造費用標准成本。數量標准通常採用單位產品直接人工工時,它在直接人工標准成本制定時已經確定的。作為數量標準的計量單位,應盡可能與變動製造費用保持較好的線性關系。變動製造費用的價格標準是每一工時變動製造費用的標准分配率,它根據變動製造費用預算和直接人工總工時計算求得。
變動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變動製造費用預算總數÷直接人工標准總工時
變動製造費用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直接人工的標准工時×每小時變動製造費用的標准分配率。
第三節 標准成本的帳務處理
對各會計期末成本差異進行的處理:
1、結轉本期損益法,主要是將「本年利潤」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中去的。採用這種方法的依據是確信標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異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費造成的。這種方法適用於在成本差異數額不大時採用的。
2、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是將會計期末將成本差異按照比例分配至已銷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
3、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選擇是要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差異的類型、大小、原因、時間等。因此可以選擇對各種成本差異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例如材料價格差異多採用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閑置能量差異多採用結轉本期損益法;其他的差異則可由企業依照情況而定。但是必須強調是處理方法必須保持一貫性。

第二章 現代企業成本控制

第一節 現代企業成本控制概述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確立,且中國已經成功加入WTO, 十六屆三中全會的勝利閉幕和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的進一步擴大,中國的經濟將又有一個新的發展高潮,企業的自主權利和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企業將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性經營轉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供求關系,競爭機制使成本成為各種抉擇關系的焦點.成本與環境,成本與內部條件之間的關系,成本與質量,價格,銷售量之間的關系, 以及不同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則決定了企業在各項經濟管理活動中必須關注成本,同時也決定了成本控制不能僅僅局限於成本本身,這也就決定了在本文的論述過程中,不能僅局限於成本本身的研究,而是要研究與成本有關的各種因素.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高科技產品不斷涌現,促使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同時,使生產消耗得到降低,進而促使社會生產在更大規模上進行,使新興行業快速走向成熟.市場的激烈競爭不僅使有利可圖的行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也推動著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為了佔領市場,企業需要不斷開發生產性能更高,價格更低的適合社會需求的新產品;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需要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千方百計地降低成本.在一個成熟的行業,產品的價格下降成了不可改變的趨勢,為了在價格下降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利潤,企業需要降低成本——抵消價格下降所形成的不利影響,這一要求迫使企業將成本控制提上日程,這也是做本文的現實意義.
一,成本的涵義與特徵及成本控制意義
(一),成本的涵義與特徵
談論成本控制首先要對成本的概念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一個經濟范疇.
成本概括為人們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所須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這個概念比較貼切.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涵義:(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為了便於進行成本控制,還可運用其他一些成本分類概念,如:機會成本,責任成本,定額成本,目標成本,標准成本等等.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控制的特徵
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是產權明晰,企業對出資者資產的保值,增值負有責任.如何反映和控制這種責任呢 在產品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生產經營環節為:供→產→銷,且供銷環節的外部經營環境相對穩定.因而,成本控制僅限於"製造成本"領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經營是根據"訂單"進行生產,根據生產任務進行原料采購,其經營環節為:銷→產→供,且供銷渠道變化,價格波動頻繁.因此對成本控制的研究,應沖破狹隘的"製造成本"領域,在更廣闊的范圍進行研究.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企業戰略是著眼長遠,適應企業內外形勢而作的總括性發展規則,它指明了競爭環境中企業的生存態勢和發展方向,進而決定了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和競爭方式.如果同類產品的性能,質量相差無幾,決定產品在市場競爭的主要因素則是價格,而決定產品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則是成本,因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產品的價格.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成本控制必須首先應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此外,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要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是要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採取偷工減料,冒牌頂替或粗製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否則,其結果不但坑害了消費者,最終也會使企業喪失信譽,甚至破產倒閉.一個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還取決於企業的高層領導對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否則,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虛設,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

第二節 現代企業成本控制階段
企業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綱,應該貫穿企業管理的全過程三個階段,即: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各個階段的工作內容不同,所以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務也不同。現分述如下:
一、投標階段成本管理
在投標階段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務是編報適合本企業施工管理水平、施工能力的報價。現階段施工企業在投標時一般按部頒定額編制預算,根據合同和設計文件、現場考察情況、競爭對手以往的報價水平以及業主的中標原則確定項目的最終報價。而在國外,國家沒有統一的定額,也沒有「定額」、「指標」這各叫法,基本上都歸結為「價格」、「單價」、「費用」,投標時按企業自己積累的基礎資料由有經驗的造價工程師編制工程所須費用,結合市場競爭情況和掌握的同類企業報價水平確定項目的最終報價,這就是為什麼外企在世行項目低價中標原則面前進退自如,而國內企業在統一的部頒定額的指導下,常常傳出投標投虧的信息的原因。實際上,這種虧一是相對於部頒定額而言,二是相對於市場不規范、有的業主不尊重合同而言的。事實上,我局也有類似項目按部定額預算必虧無疑,但由於當地市場較規范,業主比較尊重合同,所以通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科技進步最終盈利了。所以企業必須有自己的定額,同時,隨著市場經濟不斷規范,業主應該逐步建立正確的合同觀念,即:合同是維護合同雙方利益的,是以平等、誠實、信用為原則的。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時應該把握的一條基本原則是:除非合同有利、市場規范,投標的最終報價絕不能低於按企業施工定額做出的預算。
二、施工階段成本管理
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務是確定項目經理部的成本控制目標;項目經理部建立成本管理體系;項目經理部各項費用指標進行分解以確定各個部門的成本控制指標;加強成本的過程式控制制。
(一) 確定項目經理部成本控制目標。我局對項目經理部成本目標的確定是通過編制、下達標後預算、與項目經理部簽定經濟合同來實現的。面對由於市場競爭越來越低的報價,企業再象計劃經濟那樣粗放管理,那麼許多項目將必虧無疑。所以,我局從96年開始推行項目法施工管理,以強化項目經理部管理。為了控制項目經理部的成本,降低消耗,確保項目不虧損並略有盈餘,我們對中標項目依據我局98年頒布的《標後預算編制辦法》和《標後預算定額》以及《內部機械台班費用定額》編制標後預算。標後預算的總費用即項目經理部成本控制的總目標。
(二) 項目經理部建立成本管理體系。成本控制目標一旦確定,項目經理部的主要職責就是通過組織施工生產、加強過程式控制制千方百計的確保成本目標的實現。首先要建立成本管理控制體系,確立項目經理是成本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成立由工程技術、物資機構、試驗測量、質量管理、合同計量、財務等部門參加的成本控制小組,定期進行項目經濟活動分析。同時制定成本控制管理辦法及獎懲辦法,做到獎罰分明,以充分調動各級領導和項目所有人員成本的積極性(包括分包隊伍)。
(三) 成本控制指標的分解。標後預算的下達只能說局或處對項目經理部明確了成本控制的總體目標,而項目經理部要明確各個部門的成本控制目標,還必須對標後預算進行進一步的分解。分解可以拋開定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直接費(包括其他直接費)的分解:直接費的成本控制指標主要應分解到作業層、管理層的工程技術部門、材料部門、機械部門、合同計量部門、試驗室、財務部門、質量管理部門。
1、 1、作業層:目前,我局對項目的管理實行管理層、作業層兩層分離,管理層與作業層一般通過簽訂承包合同明確作業層的質量、進度、安全、現場文明施工、承包費用等項指標,所以作業層對某項工程的承包費用即為其成本控制指標。
1.2、管理層:作業層各項成本目標的實現是通過管理層各職能部門的嚴格管理和現場工程師的嚴格監督來實現的,所以,管理層各職能部門必須有明確的成本控制指標,以確保其在施工過程中確實起到管理控制的作用。
1.2.1、工程技術部門:應承擔兩項指標。一是某分項工程按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所確定的施工方案計算的直接費用的某單項施工設計的造價作為方案設計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其成本控制的主要職責是:通過優化設計,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和單項施工設計優化的造價作為現場技術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其成本控制的主要職責是:通過有效的現場管理和現場監督,確保施工過程的成本得到控制;上述兩項指標作為對部門的考核指標。
1.2.2、材料部門:應承擔兩項指標。一是以標後預算中材料的原始單價(不加損耗)作為材料采購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二是以標後預算所考慮的損耗系數乘試驗部門配合比優化後的材料數量反算為材料損耗數量作為材料管理人員的成本控制目標;上述兩項指標作為部門的考核指標。
1.2.3、機械部門:應承擔兩項指標。一是按標後預算所預測的台班數量計算的機械直接使用費作為機械高度和管理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二是根據經驗計算機械小修、油料費用作為機駕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上述兩項指標作為部門的考核指標。
1.2.4、合同計量部門:應承擔兩項指標。一是認真研讀合同文件,仔細會審設計文件,預測項目可能發生的工程變更所引起的工程量增減導致的合同價增減作為合同管理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二是按承包合同測算作業層承包工程的費用作為計量支付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上述兩項指標作為部門的考核指標。
1.2.5、試驗室:應承擔兩項指標。一是根據標後預算所採用的混合料配合比計算的各類材料用量及費用做為優化配合比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二是將按優化後的配合比計算的各類材料用量及費用做為現場檢測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上述兩項指標作為部門的考核指標。
1.2.6、財務處:一是生產一線工人的工資總額控制,二是控製作業層承包工程的費用支付作為主管支付的財務人員的成本控制指標;上述兩項指標作為部門的考核指標。
1.2.7、質量部門:根據經驗和工程實際預測質量管理的預防費用、鑒定費用、可能發生的返工、返修費用作為部門的成本控制指標。
2、 現場管理經費的分解:這類費用主要由經理部管理層控制。對這些費用的分解應拋開定額按管理人員工資及工資附加費、辦公費、電話費、臨建費、指揮車各項費用、財務費用、職工探親費用、取暖和降溫費、合同糾紛和地方干擾等意外費用等項分解到管理層各個職能部門。
(四) 項目成本的過程式控制制:成本指標確定後,必須在施工過程中從開源和節支兩方面來入手,通過有效管理和控制才能確保成本目標的最終實現。所謂開源就是深入研究招標文件、設計文件、合同條件等合同內容,以達到增收的目的;節支就是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消耗,從而降低工程成本。
1. 開源增收的途徑:
1.1、 成本控制小組應組織有關部門認真會審設計圖紙,積極提出可能的變更設計項目。設計圖紙是否方便施工,取決於設計人員的經驗。有的設計人員由於沒有施工經驗或者設計時間倉促,造成設計方案不合理或者難以施工。所以施工單位應該在滿足業主要求和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結合項目施工的實際,對設計圖紙進行認真會審,提出可能變更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有針對性、有目的向監理工程師提出變更意向,及時計算出變更項目工程數量的增減和合同價的增減。在圖紙會審時,對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的項目,更要認真仔細,要從方便施工,有利於加快施工進度、保證工程質量,又能降低資源消耗、增加工程收入等方面綜合考慮,提出有科學依據的變更意向,報監理工程師批准後,及時計算出變更項目的工程數量增減和合同價的增減。
1.2、 認真研究合同條件,積累、分析各類施工原始資料,整理和記錄合同范圍內的工程變更資料,及時發現索賠線索,及時向監理工程師提出索賠報告。如果報告一經批准,應及時詳細的計算因此帶來的工程數量的增減和合同價的增減,並爭取在每月的計量支付時報給監理工程師。
2. 加強內部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途徑:內部成本控制主要應組織均衡生產、加強原材料和周圍材料費用控制、機械費用控制和施工技術、工程質量、合同計量等項工作。
2.1、編制施工進度計劃,組織均衡生產,降低按時間計算的成本費用,如項目管理人員的工資和辦公費、機械租賃費等,同時還可以拿到業主的進度獎;

㈣ 如何管理企業成本

企業管理的目標已經不是短期內利潤最大化,而是如何取得長期的優勢,實現價值最大化。不同的企業採用不同的戰略,但都離不開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管理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必要途徑。

隨著我們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企業越來越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企業結合實際狀況,採取了很多成本管理方法,以提高經濟效益。以邯鋼為例,從1991年推行“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軍”的責任成本管理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 但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仍然很落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成本管理側重於宏觀需求。成本管理的主體應該是企業,動力也應該來源於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而很多企業的成本管理僅限於國家的財務法規中有關成本條例的遵守和執行,從而忽略了成本管理隊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2、成本管理缺乏市場觀念。成本是一家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綜合體現,是內部投入與產出的對比關系,低成本就是以較少的資源投入而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意味著高效率,但不一定是高效益。我國很多企業按照成本習性劃分和核算成本,通過提高產量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但忽略了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增加了庫存。

3、缺乏全員參與意識。很多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把成本管理看成是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認為降低企業成本是高層人員的職責,與普通員工無關。員工幾乎不參與企業成本管理目標的制定,只是被動執行。

4、成本管理理論僵化、方法老化。許多企業只注意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忽略前端供應與後端銷售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產後的成本管理,忽略產品設計及生產要素合理分配的成本管理。管理缺乏科學性、嚴肅性。成本管理的方法讓處於手工操作階段,缺乏現代化管理手段。

專家認為,對成本管理影響最大的是經濟環境的變化:一方面我國產品買方市場已經形成,產品成本結構也發生變化,生產性費用在下降,流通性成本的比例在上升。第二就是電子技術為特徵的變革,計算機的應用為現代成本管理提供了方便,能夠及時、准確地進行成本預測和核算。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企業成本管理工作質量,降低企業成本?專家在對實際案例進行對比研究後,提出以下幾個對策:

1、改變落後的成本管理理念,加強成本管理。企業建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制度,詳細考察企業成本產生的各個環節,針對每一項成本,制定詳細的成本管理方法和責任制度,落實到具體的負責人,促使企業所有員工都參與到企業成本管理中來。

2、建立戰略成本管理制度。全面分析成本發生環節,加大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分析,了解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情況,對企業的優勢與劣勢有充分的認識。通過對市場競爭情況和競爭對手的分析,形成價值鏈的各種戰略。邯鋼的戰略成本管理經驗是“模 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軍”,從而使自己獲得並保持企業競爭優勢。

3、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國外比較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作業成本法,它是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對企業“作業”流程進行改造,協調企業內外部的關系,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的外部成本。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關系,合理安排作業,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發生。整合作業流程,減少分工,改善不合理的流程,獲得成本優勢。

4、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消耗定額作為核算及考核的參照依據,為准確核算打下基礎。嚴格落實資金定額,控制規模和額度。保存原始記錄和憑證,保持完整性。內部原材料計劃價格的制定、產成品庫存的模擬計價等應保持相應的穩定性。

作為一家旨在將西方管理理論與中國中小企業生存環境相結合,進行成果轉化的企業培訓機構,專家為企業尤其是成長型企業提供綜合管理服務平台,相信在這里,每一個管理者都能夠學到如何控制企業管理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㈤ 管理學中邯鋼的案例具體內容是什麼

邯鋼的「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
河北省邯鄲鋼鐵總廠(以下簡稱邯鋼)是1958年建設的老廠。1990年,邯鋼與其他鋼鐵企業一樣,面臨內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場疲軟的雙重壓力,經濟效益大面積滑坡。當時生產的舶個品種有26個虧損,總廠已到了難以為繼的狀況,然而各分廠報表中所有產品卻都顯示出盈利,個人獎金照發,感受不到市場的壓力。造成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廠內核算用的「計劃價格」嚴重背離市場,廠內核算反映不出產品實際成本和企業真實效率,總廠包攬了市場價格與廠內核算用的「計劃價格」之間的較大價差,職責不清,考核不嚴、干好乾壞一個樣。為此,邯鋼從1991年開始推行了以「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為核心的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當年實現利潤5000萬元。接著從1991—1995年,邯鋼共實現利潤21.5億元,是「七五」期間的5.9倍,鋼產量在5年內翻了1倍以上,使邯鋼由過去一個一般的地方中型鋼鐵企業躍居全國11家特大型鋼鐵企業行列。

邯鋼在實行管理體制改革的5年時間,實現的效益和鋼產量已經超過了前32年的總和。這巨大的力量來自何處?邯鋼的職工喜歡用「當一份家,理一份財,擔一份責任,享受一份利益」四句話來概括他們的作用。而使邯鋼人體驗到由「當家理財」而「當家做主」的新型主人翁地位的,正是「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這一體制的成功發明與實踐。據統計資料分析,邯鋼這5年實現的21.5億元利潤中,有8億元,佔5年利潤總額的37.2%,是2.8萬名邯鋼職工靠挖潛降成本增效而得來的。S年來,邯鋼在原材料不斷漲價的情況下,噸鋼成本以平均每年4%強的速度在下降。邯鋼通過將成本責任和每個職工緊緊捆在一起,使大家樹立了高度的成本意識,就像居家過日子一樣精打細算,人人為成本操心,個人為增效出力。這就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應的成本中心責任體制的威力。

邯鋼「模擬市場核算」的具體做法:一是確定目標成本,由過去以計劃價格為依據的「正演算法」改變為以市場價格為依據的「倒推法」,即:將過去從產品的原材料進價開始,按廠內工序逐步結轉的「正算」方法,改變為從產品的市場售價減去目標利潤開始,按廠內工序反向逐步推的「倒推」方法,使目標成本各項指標真實地反映市場的需求變化。二是以國內先進水平和本單位歷史最好水平為依據,對成本構成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找出潛在的效益,以原材料和出廠產品的市場價格為參數,進而對每一個產品都定出「蹦一蹦能摸得著」的目標成本和目標利潤等項指標,保證各項指標的科學性、合理性。三是針對產品的不同情況確定相應的目標利潤,原來虧損、沒有市場的產品要做到不賠錢或微利,原來盈利的產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對成本降不下來的產品:停止生產。四是明確目標成本的各項指標是剛性的o執行起來不遷就、不照顧、不講客觀原因。如邯鋼二煉鋼分廠,1990年按原「計劃價格」考核,該分廠完成了指標,照樣拿了獎金,但按「模擬市場核算」實際虧損1500萬元。1、實際上就是以市場銷售「模擬」利潤為中心的成本否決,也就是根據目標利潤倒推目標成本。如果企業小,環節少,運作起來可能比較順暢。但反之,困難就大了,就拿原材料采購來說,一般較大的企業部門要設置:計劃中心、招標中心、采購中心,而原材料采購價格和銷售價格會經常發生變化,而倒推的成本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運作起來非常困難,不利於操作和降低環節成本。
2、要想組織有效地聯結起來,必需建立常設辦公室進行協調,參加人員有:采購部門,技術部門,設備管理部門、考核部門、生產部門等。
3、既然是「蹦一蹦能摸得著」的目標成本,成本一票否決只是一種形式,其實好多國有企業搞制度創新,只是為了做樣子,搞點花架子,整了點虛數字,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因此關鍵是出台各種制度是不是真正對降成本起到作用。

㈥ 循環經濟企業與非循環經濟企業成本對照資料

10年間鋼產量提高3倍、利潤提高11倍,而噸鋼成本卻呈反比例下降。濟鋼已經從一個地方鋼鐵企業躋身全國十大鋼行列,經濟效益在全國鋼鐵行業排名第8,中厚板連續11年在全國同行業成本最低,連續多年產量第一、出口量第一。但就在上世紀80年代末,濟鋼還和國內許多鋼鐵企業一樣,面臨著行業的疲軟、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就在當時,環境與資源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以大量消耗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走到了盡頭。
「邯鋼的市場倒推成本,使得物耗成本大大降低,很快,降低成本就成了當時全國鋼鐵行業的中心任務。」濟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馬旺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說,濟鋼通過考察學習經驗、分析鋼鐵行業成本構成,進一步發現,正常的物料消耗只佔可變成本的小頭,對於鋼鐵行業來說,能源消耗是大頭。「降低成本的主要空間就在於節能降耗,一方面鋼鐵企業的生產過程本身就是大量消耗能源的過程;另一方面,鋼鐵企業的環境污染也主要源於高能耗、高物耗。」這也就是說,節能降耗不僅能夠增加效益,還能從源頭上消除污染。1987年就開始著力研究節能降耗的濟南鋼鐵在10多年的時間里摸索出了行業領先經驗。

廢物,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上世紀70年代,煉鋼之後的廢棄鋼渣基本上是堆放到濟鋼在鮑山附近買來的一片空地上,比鮑山還大。渣山不僅佔用土地資源,而且在雨季時也污染水資源,並通過下滲進一步影響土質。但這就是當時全國各地大小鋼廠普遍採取的做法——買地造山。後來,某鋼鐵廠一位總經理曾因治理渣山成了當時的全國勞模,而做法無非就是把堆放的渣山鏟平,還沒有對鋼渣進行回收利用。濟鋼通過技術創新發明了國家級專利技術——鋼渣水淬技術,將鋼渣回收利用,作為燒結工序的原料,變廢為寶。馬旺偉是該專利技術的持有人之一。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丟棄的鋼渣中含有3%-5%的金屬顆粒,13%-19%的氧化鐵,這些都是可利用的礦石原料。」說話間,馬旺偉拿出計算器:「按照三氧二鐵計算,回收4噸鋼渣可節省1噸礦石,鐵礦石800元一噸,這就意味著,回收利用一噸鋼渣可降低200元成本。」不僅如此,鋼渣中還含有游離態的氧化鈣等非常有益的其他成分,一噸鋼渣回收利用後還可以節約1/3噸石灰。這不僅為濟鋼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實現了資源的再生利用。

「所以,我們總經理李長順說,鋼廠無廢物,廢物就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說起濟鋼的循環經濟來,馬旺偉如數家珍。80年代鋼廠煤氣放散是司空見慣的事,「我們就想,買來重油加熱鋼坯形成煤氣放散,多麼大的能源浪費啊。重油多少錢一噸呢?1000多元!難道我們就不能不買重油用煤氣嗎?」於是,1987年濟鋼開始試用閉路集中煤氣,一舉成功,實現了煤代油的突破。不僅加熱鋼坯用回收的煤氣,逐步變成所有的加熱均使用煤氣,而且按照焦爐、馬爐、轉爐等不同情況分類使用逐步提升,如今已經形成了自我知識產權。

技術創新是永無止境的。「煤氣資源還有潛力可挖,於是我們又採用新技術,使用蓄熱式加熱爐,又比平常節約了30%的煤氣。」不僅如此,馬旺偉說,濟鋼還率先在全國建成燃氣—蒸汽聯合發電的發電機組。2003年3月開工建設,次年7月投產運營,總裝機容量2×68MW。濟鋼自用電率25%,綜合效率近50%,年發電量9.9億千瓦時,使噸鋼可比能耗下降50千克標准煤,與常規煤電機組相比,效率提高50%。就是這項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工程,成為濟鋼一直以來積極探索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典範項目。

據了解,濟鋼發電廠正在研究新上馬兩套發電設備,到2006年,年發電量至少可達到40億度以上,這相當於整個濟南市供電局發電量的1/5,不僅能實現用電全部自給,而且可以向外輸電。據估算,僅發電一項,便可使濟鋼節約15億人民幣左右。燃氣———蒸汽聯合發電項目不僅讓濟鋼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由於濟鋼發電廠燃燒的是碳氫化合物,釋放出來的是大量的水和少量的二氧化碳,這也大大減輕了環境污染的壓力。

創新中循環,循環中高效

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無限創意,無限資源。在不斷創新和持續循環中,濟鋼實現了高效發展。馬旺偉這樣總結濟鋼10多年來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濟鋼不僅學習邯鋼的「市場倒推成本」,而且正算,通過創新和技術進步挖掘自己的潛力,濟鋼10年間節能降耗降低成本60多億元。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濟鋼主要以降低成本為關注點,實施了以煉鐵全熟料、煉鋼全精煉、全連鑄、軋鋼全一火成材和提高高爐噴煤量,即以「四全一噴」為主要內容的工藝節能優化。在這一過程中,濟鋼的產品成本持續降低,每年都消化了巨額的增支減利因素,實現了年年盈利。 鋼鐵企業用水95%以上用於工藝冷卻降溫和環保除塵。據馬旺偉回憶,在他剛大學畢業進入濟鋼工作時,濟鋼生產用水主要采自地下水,噸鋼耗水52立方米,而目前已經降至3.7立方以下。用水量幾十倍地下降,是怎麼做到的呢?記者在濟鋼集團生產現場了解到,水在完成了降溫的第一個任務之後,暫時到水處理站的大水箱里「休息」,水裡的一些金屬懸浮顆粒在這個地方經過一定的程序會被帶走,剩下的水則會變成「暴雨」降到沉澱水池裡,濟鋼集團能源部的劉科告訴記者,「下雨」的過程本身可以降溫,沉澱水池可以將水中的雜質留下。溫度、水質符合要求之後,一部分再回到生產工序的源頭做重復動作,而另一部分水則多了一份額外任務———做黑魚、羅非魚等的飼養用水,這些水在經過凈化之後,又可以回到生產工藝中,也可以用作綠化園林的中水。

不僅生產用水循環利用,濟鋼還在濟南市首家建設了生活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7200萬噸,經處理之後的凈水也加入到了生產用水的隊伍中,鮑山人工瀑布就是一部分凈化後的生活用水的「功勞」,瀑布水完成了美化環境的使命之後,也回到生產環節進行工藝降溫或除塵。這樣,經過循環利用,只需少量補給新水即可,噸鋼綜合耗新水降低77%。馬旺偉告訴記者,2005年濟鋼集團可實現1000萬噸的產量,這就比過去節約近20億元的水資源費。

「循環經濟就是知識型經濟、創新型經濟,必須緊緊依靠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馬旺偉說。濟鋼堅持不懈地推行清潔生產,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實現了成本、質量、安全、環境、效益的和諧發展,為企業爭取了發展空間,為社會減輕了環境負荷。據介紹,與1995年相比,濟鋼噸鋼耗新水降低了77%,年節水效益2.8億元,噸鋼綜合能耗下降4成以上,累積節約標准煤1300萬噸,價值90億元以上。這使得濟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低成本競爭優勢,而且產品競爭力也顯著增強,2004年濟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種板比例達到了63%,初步實現了由普碳鋼材為主向品種鋼材為主的轉變,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

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濟鋼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1995年相比,2004年的鋼產量提高了3倍,各類排放物排放總量不僅沒有增加,而且大幅度降低,其中,噸鋼綜合外排污水由14.9立方米下降到1.7立方米,降低了89%。「我們的目標是,生活、生產用水統統做到零排放,不僅如此,還要實現固體廢棄物外排為零。」馬旺偉自信地表示。

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用無限的創意就可以爭取無限的資源。濟鋼的成功經驗引起了國家發改委的高度重視和認可。2005年4月29日,在兩會期間聽取了濟鋼集團總經理李長順的工作匯報之後,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履約到濟鋼考察,考察中,馬凱主任對於一個老鋼鐵企業能夠有今天的成績感到「非常驚訝、滿意」。國家發改委對濟鋼發展循環經濟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濟鋼是一面旗幟,符合中央倡導的循環經濟的理念,可以把濟鋼納入循環經濟試點,今後將在政策、資金、技術和人員力量等方面給予傾斜。據了解,中國模擬技術的創始人、中科院院士游景玉已經親臨濟鋼,指導利用模擬技術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這在全國鋼鐵行業中還是第一家獲此殊榮。

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於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

循環經濟是依靠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通過「減少、再利用和再循環」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實現少投入、高產出、低污染。循環經濟不僅是清潔生產或者環境保護,更是一種理論和觀念。

循環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的區別在於,循環經濟學要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而傳統經濟學重在最大限度地開發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創造社會財富,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事實證明,傳統經濟學的做法難以持續。

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引入了循環經濟思想,此後對於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不斷深入。中國正在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

中國將立法促進循環經濟

全國人大常委會環資委副主任馮之浚不久前表示,中國正在起草《循環經濟促進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物質資源的高消耗。據介紹,中國建築能耗超過發達國家2~3倍,其中,水泥的能耗高於世界先進水平50%,城市擴張嚴重威脅著有限的土地資源。高消耗的發展模式使中國本來緊張的資源形勢日趨嚴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已成當務之急。循環經濟是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點。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課題組組長楊春平在西方發達國家考察後發現,立法推進循環經濟是其基本經驗。 ◆導報記者許慧艷通訊員王峰濟南報道

(編輯:廈門節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