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員工質量成本怎麼寫
擴展閱讀
蓋樓一平米成本多少錢 2025-01-17 01:22:36
運輸費轉成本怎麼算 2025-01-17 01:09:44

員工質量成本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4-08-10 13:42:53

『壹』 質量成本怎麼核算

質量成本的會計處理方法

利用已有的各種原始憑證和會計憑證核算質量成本。如通過供應部門的領料單、勞資部門的工資分配單和財務部門的費用分配單,分別核算領用、檢驗、市場調研、售後服務、質量教育、質量培訓等方面的材料成本、分配的工資支出和費用開支,通過差異單核算原材料采購、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的差異損失等。通過設計更改單、材料改為(或代用)單分別核算設計、材料支出等,以及用料中屬於超計劃的質量成本的經濟損失。
「質量成本」賬戶可分別按部門或基層單位設立多欄式明細賬,設分類欄、摘要欄和金額欄。分類欄內按「質量成本」的四個內容分成四大類記入;摘要欄內記入每大類的具體支出內容;金額欄內借方記入質量成本增加數,貸方記入質量成本減少數,各欄首行記入本期目標成數,第二行開始按序時記入本期實際發生的各項質量成本的增減數,這樣既便於掌握全公司及各基層單位本期發生的質量成本動態,又易於與目標成本進行對比。
期初應編制目標質量成本預算表,按月、季、年編制均可。編制的內容應按四大類的要求編制,但上期實際成本與本期目標成本應分別設置金額欄和占總數的百分比欄。期末應編制質量成本報表,表內格式應設摘要欄、本期目標成本欄、本期實際成本欄、增減欄,後三欄還應分別設金額欄和占總數的百分比欄。
「質量成本」的核算內容
所謂產品的質量成本,是指為了保證實現產品(勞務)的質量要求而發生的有關支出。筆者認為質量成本是指由於沒有達到產品本身的質量要求而發生的各項產品質量事故損失和為防止產品質量事故而支付的各項預防產品質量成本。另外,質量成本還應包括由於沒有達到產品本身質量特性所需要的各項工作質量而發生的各種工作質量事故損失和為防止各項工作質量事故損失而支付的預防工作質量成本,以及工作人員工作不能勝任、效率低而發生的其它工作質量成本。
從上述概念可知,質量成本應包括產品質量成本、工作質量成本、其它質量成本、預防質量成本四個方面內容。「質量成本」賬戶的實際核算內容也就應該包括產品質量成本、工作質量成本、預防質量成本和其他質量成本四個方面。在確定具體核算內容時,還應明確各個具體內容的成本開支項目。
(1)產品質量成本:包括不可修復的廢品損失(不可修復的廢品成本與可回收的廢品廢料殘值相減後的余額);可修復的廢品損失(可修復廢品的返修工時工費成本,領用材料成本、停工損失、復試成本和產量損失等相加後的總和);降等、降級產品損失(降等、降級產品的原正品收入與降等、降級產品的實際收入相減後的余額);其他產品質量事故損失,如訴訟費、退貨損失、磨損費、處理費、其他損失等。
(2)工作質量成本:包括設備事故損失(設備事故的維修費。停工損失、其他損失等相加後的總和);安全事故損失(安全事故的停工損失、醫療費、護理費、其他損失等相加後的總和);經濟責任事故損失(經濟責任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如物資短缺損失、罰款等和其他間接損失相加後的總和);其他工作質量事故,如工作質量事故的復試成本、訴訟費、法律顧問費、退貨損失費、處理費、其他損失等。
(3)預防質量成本:包括檢驗成本,如材料、產品等的檢驗支出;試驗成本,如設備、材料、產品等的試驗支出;檢驗用工具、量具成本;質量管理的活動費、宣傳費、教育費、培訓費、計劃費、設施費、辦公費等;關於質量方面的調查研究費、信息情報費;產品售後服務費;其他預防質量成本等。
(4)其他質量成本:包括生產工人的無效工時工費成本。如等工等料、脫產、生產時間開會等損失;原材料采購、車間費用、企業管理費用的差異(指實際支出大於計劃數的差額)等。

『貳』 構成質量成本的內容有那些

直接質量成本。是指在產品的製造和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質量成本。
直接質量成本的構成:
一般由預防成本、評監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和外部失敗成本構成。
1、預防成本:
保證達成質量標准並預防不良品所發生所需之費用,含產品設計與製程設計等有關成本。
(1)質量管制工程:.質量計劃的擬定、執行、稽核;與質量制度的建立與維持。
(2)製程管制工程:.製程研究分析、製程品管制度之監督。
(3)質量量測與管制設備的設計與發展:量測儀器之采購與校驗管理等。
(4)質量訓練計劃之擬定、實施:員工參於公司內外之品管訓練課程、供應商之評估輔導等。
(5)其它預防費用:文書、紙張與雜支等相關其它文具支出。
2、評監成本:
量測、評估、稽核產品、組件、購入物料等,保證符合質量標准之有關各種檢查的成本。
(1)進料測試與檢驗:內外購物料之驗收、場地存放、水電、搬運等設備人員與其它必須支出。
(2)實驗室驗收測試。
(3)檢驗與測試費用。
(4)產品質量稽核費用。
(5)試驗和測試的人工費用。
(6)測試和檢驗儀器的維護和校正:內部校驗與委外校驗。
(7)測試和檢驗資料的檢討:諸如質量改善計畫的提出、執行、效果確認追蹤。
3、內部失敗成本:
產品、組件、物料在出廠前未達成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成本。
(1)報廢。
(2)重加工(再制或修理)。
(3)追查故障(失敗分析):因質量不良所產生的問題分析檢討成本。
(4)再檢驗、再測試:不良品經整修完後入廠經進料檢驗再次檢驗測試所產生之成本。
(5)降等損失:因質量不良遭客戶降等處置,如廠內之廠商管理分級制由A級降B、C級等。
(6)材料檢討活動:質量不良產生之原因也有可能是材質之選用不適當、或是製程中因加工過程致使材質特性降低所造成而所需的檢討,諸如剛性不足等。
4、外部失敗成本:
產品出廠後顧客發現不良所造成的成本。
(1)服務材料支出成本:保固期內所更換而無法向客戶收取之物料成本。
(2)抱怨處理損失:如工時、差旅費、郵電費等。
(3)折讓損失。
(4)延長保固損失:如公司規定的保固期是一年但因質量問題致客戶要求延長保固。
(5)產品拒收退貨。
(6)交換新品。
(7)逾期交貨賠償:簽約內容若有明定逾期交貨須賠償時。

『叄』 質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1、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2、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4、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其定義是:為了確保產品(或服務)滿足規 定要求的費用以及沒有滿足規定要求引起損失,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工作程序:

1、要深入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宣傳和學習,對主要從事質量成本管理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明確其職責和任務。

2、制定質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標准,即確定適宜的質量成本水平。

3、編制、實施質量成本計劃,同時要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核算與分析,對質量成本計劃的實施進行適時控制。

4、對質量成本的控制情況進行考核,並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出質量成本改進計劃和相應的質量成本改進措施。

『肆』 質量成本怎麼進行分析,有什麼意義

質量成本主要是由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四種所構成。先面對這四種成本進行一些分析。
1、預防成本。當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預防成本通常是增加的。因為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通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努力和資金等的投入,這包括流程設計費用、產品設計費用、人員培訓費用等。
2、鑒定成本。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鑒定成本通常會降低。質量鑒定可以幫助管理人員發現質量問題的所在,從而可以立即採取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質量能夠持續得到改善,從而減少質量問題帶來的成本。例如在日本企業中,每名員工都不放過任何一個已發現的質量問題,絕對不讓有質量問題的加工零件進入生產線的下一工位。這種做法有利於企業迅速發現質量問題,並找到引起質量問題的根源所在,這是一種降低質量管理中鑒定成本的有效方法。
3、內部缺陷成本。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內部缺陷成本會降低。有很多預防措施可以用來減少不合格品的產生,從而也就降低了材料報廢、再加工、延期交貨、設備故障、庫存積壓等帶來的成本。
4、外部缺陷成本。同內部缺陷成本一樣,當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時,外部缺陷成本會降低。質量及可靠性的提高,不僅會減少售後保修費用,保持市場份額,而且還會避免由於產品或服務質量低劣而導致的人身損害,環境污染等重大事故的發生。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預防措施上進行一定投入使質量得到提高,對於一個組織來說,是很有益的。當然,這也取決於管理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質量和可靠性上。例如,如果公司希望通過更好的產品設計和流程設計來提高質量水平,而不是通過解決原有產品設計和流程設計中的質量問題來提高質量,則生產管理人員要做的主要工作則是在產品的質量、反應時間和靈活性等競爭因素上下功夫,以期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有關質量的其它成本的減少並不能彌補預防成本的增加。所以,管理人員通常不得不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從而採取以質量取勝而不是以價格取勝的生產運作策略。一輛賓士車比一量伏特車貴,四星級賓館的住宿費比普通旅館的住宿費高就是這個道理。
一般來說,如果管理人員提高了質量可靠性水平,則由此增加的預防成本就會較高。但是與此同時,由於質量提高而使各種浪費減少所帶來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這就是眾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提高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的原因所在。
質量成本分析的意義和內容:
質量成本的分析,就是通過分析產品質量與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對經濟效益影響程度的分析。在實際工作中,質量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浪費,不能使企業獲得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必然控求最佳質量水平和最佳成本水平。為了使企業產品質量和成本達到最佳質量水平,就應圍繞企業經營目標分析企業內外各種影響因素。從原則上講,最佳質量水平是要達到必要功能與成本耗費的最佳結合。從這個意義上說,計算質量成本不是目的,其目的在於進行質量成本分析及其效果。
外部的影響因素主要的是購買者考慮產品性能、可靠性、維修性與產品價格之間的關系。內部影響因素就是考慮提高質量與為此所消耗的費用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