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2650的拿地價格開發成本多少
擴展閱讀
你是乘坐什麼做工具 2024-11-25 18:37:58
閑魚店可以賣多少產品 2024-11-25 18:21:19
鹵鵝翅什麼價格 2024-11-25 18:18:23

2650的拿地價格開發成本多少

發布時間: 2024-08-23 10:14:04

㈠ 某地區土拍的樓面價是13000,開發商要賣多少才能保本,是如何計算的

我們來計算一個合理銷售價吧,假設開發商預期利潤為10%!13000的樓面價應該在二線及以上城市!

1、土地費13000,交易費及契稅,印花稅4.55%,約600元

2、城市配套費,150

3、規劃設計費、勘察費、施工圖設計費,50

4、各種規費,招標費、施工圖審查費、監理費、消防人防審查費等,100

5、臨時設施費(水電道路排水)三通一平等50

6、建安工程費,樓面價這么高肯定都是高層,一般30-32層,2000-2500,北方地區有採暖及外牆保溫,有的地區是8度抗震,增加200元左右!統一按2500

7、小區配套費,包括自來水、雨污水、供電系統、採暖系統、天然氣、小區道路、綠化景觀、圍牆大門、路燈、消防、智能化系統、網路電視等,大約300

8、配套公建,不能銷售,包括需求裡面的幼兒園 、學校、公廁、物業房、配電室、消防控制室、派出所、居委會、人防設施等,大約佔2%左右,計400

以上直接成本合計17150元

10、管理費(工資、差旅費、水電費、辦公費、印花稅、業務費)2%,400

11、營銷費3%,600

12、利息,按1年貸款利息10%,14000*10%+4000*5%=1600

13、增值稅,10%,按300元,城建稅、教育附加,土地使用稅等,100元

14、土地增值稅,按最少2%計400

以上合計20550萬,

以上是保本銷售價。

15、假設銷售價23000元,銷售毛利潤2450元,企業所得稅25%,612元,企業凈利潤1838元,凈利潤率8%

所以企業保本銷售價不低於20000元,合理銷售價,23000元,正常銷售價25000元。

根據競拍土地的樓面地價,綜合有關稅費規定及市場利潤情況,來預判開發商的保本價格,是一個很有趣的 游戲 。同時,也是專業買房客必須練就的一項基本功。下面,就讓我們來玩一玩,露一點點「天機」吧。

新建商品房的價格,通常由五個部分組成:

一、土地有關成本

假設土地樓面價是13000元。那麼,土地加上契稅就是:13000*(1+4%)=13520元。因為,我國規定的契稅稅率為3%——5%,這里取中位數測算。

另外,根據 各地政策規定不同, 報批報建規費基本在100-300元平米,也取中間值150元。成本上升至13670元。

二、建安工程費

既然是高地價,估計是高層的可能性很大,通常來說,長三角的建安工程費每平米2000—3000元,按平均2500進行測算。成本上升至16170元。

三、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

分別按照樓面地價的3%、5%、3%比例進行保守測算,13000*(3%+5%+3%)=1430元。成本上升至17600元。

四、稅收負擔

除增值稅作為價外稅,不在此考慮外,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承擔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城建稅及附加等稅收負擔。因為通常稅收負擔應當以銷售收入來計算,按j測算是比例范圍,則按土地增值稅10%、企業所得稅8%、其他稅收及附加2%來進行測算,那就是13000*(10%+8%+2%)=2600元。成本上升至20200元。

五、合理利潤

計算到第四步,實際上 開發商的保本價已經出來了,那就是20200元 。差不多就是2萬元每平方。

但是,沒有哪家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做慈善的,它總是需要賺取一部分利潤,因此,最終的房價肯定不能止步於2萬元。

假設每個平方賺3000元吧,也就是差不多15%的利潤,最終售價就變成了23000元。我想,這是基於樓面價的一個合理市場定價。

當然,現在受限購限價等因素影響,一些樓盤為了規避限制,採取了出售裝修房、另行簽訂裝修合同的方式。這樣一來,有可能進一步推高價格, 最終可能定格於25000元每平米附近 。

土地成本是13000,另外的成本則和產品定位、形態相關。大致會有如下費用:

1、主要是建安成本,一般在2000-2500左右;

2、費用:主要是資金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等;

3、其它成本:園林及其它配套的成本等。

正常情況下,房子起碼要賣16000以上才能保本。如果成本控制不好,估計得到17000左右才能保本。

說明:

1)我看有很多人對這個數據質疑,我就簡單回復一下。我今年9月中旬去湖南幾家房企進調研,和幾家成本總監溝通,在湖南當地普通檔次的(非精裝修)住宅為例, 建安成本在2100元/平左右 ,要求的財務費用在3%~5%左右,加上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 成本能控制在3100元/平以內

因此在土地成本(13000)的情況下, 總體成本能控制在16000元/平左右

當然,在中國大多城市,成本一般而言會比較接近。也有一些不同的城市,有些成本會有些差異。例如深圳的人工成本,毫無疑問,會比一般的城市貴。

如果遇上快周轉的巨頭房企,例如碧桂園,那就更厲害了。多年前對碧桂園進行過訪問和調研,那麼基於碧桂園的全產業鏈的談判能力+專業的成本的控制能力,其成本的控制更是厲害,具體數據我就不說了。

2)那真實的成本是16000么?最終成本制定多少,其實還和售價有一定的關系。這涉及到增值稅和土地增值稅有關系;如果售價過高,會帶來較高的土地增值稅,因此一般會對成本數據、財務費用做一些調整,也可能人工調整和增加一些成本,以避免過高的土地增值稅。

3)至於 具體的售價賣多少就不談了,因為這和企業的運營模式、當地市場價格、稅收籌劃(增值稅及土地增值稅)、銷售去化周期相關

看了很多回復的,有怒罵,也有支持的。看過很多的真實成本測算表格,特意和大家分享。在此強調一下:16000-17000的普通住宅毛胚成本,沒有考慮具體一線、二線和三四五線的差異,沒有考慮精裝房,也沒有考慮老闆是否借得民間高利貸這總情況,只是一個大概的參考數據。並且,這個只是成本參考,真正的售價肯定不是這個數,還要考慮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和當地的市場售價等因素。

當然,每個城市,每個房企和地塊都不一樣。如果有人還是相信高成本,那就保留這份童真好了。

當然如果大家也有樣本,可以評論反饋。上述數據和觀點供大家參考。

您好,評估成本跟建築形態和、項目定位和產品都是息息相關的。

形態上講,建築層數越高,對建築強度要求越大,成本越高。項目定位上講,肯定是越高端打造成本越高。產品打造上講,層高、贈送面積都會影響項目成本。

因此,項目成本是需要非常細致和專業核算的,大致包含土地、稅費、建安成本、行政成本和資金成本,在房產公司有專門的造價部分進行精算,所以給您三言兩語肯定是無法完全講清楚。

以最基礎的剛需盤計算,我們評估項目成本大約在3500到5000之間,這是項目保本的底線,另外如果項目在拖時間,每年資金成本要算貸款的百分之10到15。所以,如果以13000的價格拿地,成本應該是在18000左右,才能打造一個像樣的品質剛需盤。然後,計算一年的資金成本,應該在20000到21000之間,剩下的才能稱之為利潤。

當然,也有血肉戰車似的開發商,超高速周轉,嚴酷壓縮其他成本,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成本,提高利潤,但整體成本基本難以將到17000以下。

我們作一個簡單的估算:

一、 土地價格:土拍樓面價13000元每平米。

二、 城市配套費 150元每平米左右。

三、 勘察設計監理費,共計46元。

1、地質勘察費:5元 (以下均按單平米費用計)

2、初步設計費:8元

3、施工圖設計費12元

4、審查評估費6元

5、監理費15元

四、建安工程及配套費,共計2650元。

1、建安成本1600元

2、地下室及人防車庫建安費900(按地下面積與地上面積折算得)

3、小區道路園林景觀及配套150元(園林景觀折進樓面價中得)

五、水電暖配套費,共計230元。

1、集中供熱費40元

2、市政供燃氣40元

3、市政供電150元

六、銷售、財務融資及管理費,300元。

1、管理費用30元

2、財務費用90元

3、銷售推廣費用180元

七、稅費,預備費1300元

1、各種稅費1200元

2、預備費100元

以上各項合計,17676元,也就是說開發商賣到18000元才可以保本,沒有計算不可預見的費用。這里的估算是在我現在的坐標——二線城市石家莊,不同的城市,可能各種費用存在差異。

最後,開發商利潤,按3000元計。合計總金額為20676元。

也就是說,房價大概定在21000元以上比較合理。


首先13000的樓面價是固定的,其實這個演算法不準,一般有個商住比,商業的樓面價格也按住宅的價格來分攤算樓面價是不合理的。

舉個簡單的栗子:

我們來簡單估算一下一平米住宅的成本:

土地+契稅:13000*(1+4%)=13520元;

報批報建規費:各地政策不同,100-300元/平米,取個中間值150元;

建築安裝成本(含土建、安裝、設備設施、水、電、氣、園林綠化等等)估算3200元/平米不算高;

管理費(銷售2%、管理人員工資5%辦公等經費)取10%:13000*10%=1300元/平米;

再說財務成本按低了估,土地按年率10%估算一年,開發成本按投資成本的50%,按利率5%估算,土地財務成本:13520*10%=1352元,開發財務成本:(150+3200+1300)*50%*5%=116元;

然後營業稅按10%,假設我僅賣成本價:(13520+150+3200+1300+116)*10%=1828.6元。

再來合計:18286*1.1=20114.6元/平米。

好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後面,再考考大家,房價賣到30000元/平米,按上面的成本來計算,這樓盤開發綜合成本(含稅)又是多少呢?提示注意土地增值稅!開發商又可以賺多少?

我做過投資拿地,對這個比較熟悉。開發商在拿地前會做兩個測算,一個靜態測算,一個動態測算。

靜態測算比較簡單,就是對地塊進行初步計算和篩選,根據地塊容積率規劃產品類型、根據土地出讓公告確定配建和車庫配比、根據當期的市場銷售價格進行將來上市預測。

成本裡麵包含三大塊,第一塊土地出讓金和稅費約15000元/平,第二塊是營銷費2%約400元,管理費1%約200元/平,建築安裝成本(含道路、綠化、管網)約2500-3500(一二線城市約3500元/平,三四線城市2500元/平,13000樓面地價應該是一二線城市),政府各類稅費約占總貨值的16%-18%約3200-3600元/平,按照3500元/平計算,最後一項是財務成本,根據融資成本不同,結果也不一樣,普遍是總貨值的2-5%,按照2.5%計算約是450元/平,綜上所述,15000+400+200+3500+3500+450=23050元/平。

當然,靜態測算不是很精準,只是作為初步篩選項目的需要,如果滿足開發商公司的初步利潤率要求,就再進行動態測算,動態測算是集合開發商投資、規劃、財務、營銷、成本采購所有部門進行詳細的產品規劃和財務測算,而且隨著市場變化是不斷動態調整的。

我是重慶的人,在重慶大多數地方是按照套內面積在銷售,拿地的13000元一平方的價格是建築面積,按照一般33層的高層計算,建築成本在3000一個平方,園林成本400元一個平方,資金成本1500一個平方,後期的營銷費用1%,開發商的紅線利潤13%,這些都還是開發商不掙錢的情況下的一個成本,最後成本價在20406一個平方,在重慶是按照套內面積銷售,套內單價也就在25507一個平方,開發商的利潤就按照15%來計算,實際銷售套內單價30000左右

怎麼跟你說呢這個得看銷售情況,財務成本如果開發公司操盤快,6個月開盤,並且銷售能回土地出讓金,且有富足操作剩餘樓盤施工,滿足房管局的資金監管,13000的樓面價,財務成本粗略的計算800左右,再算建築成本,建築成本也沒多少,多層建築,土建成本也就1300到1500之間,算上水電,門窗,電梯,消防,景觀,強電,供水,燃氣,不可預見費之類的,包括銷售代理,也就3500左右吧,你如果說什麼品質好之類的話,算你4000成本,還有如果銷售非常火爆,瞬間銷售完畢的話,會結余很大一部分資金,這一部分資金相信沒有開發公司會提前支付給總包單位,這也是開發公司的重要利潤部分,可以繼續拿地,也可以借出去收利息,總之成本不會超過18000,這算得很粗,這應該是一個細活,我認為這已經有利潤在內,如果我操盤,在發改委允許的情況下,並且保證銷售進度的情況下,我會按22000左右銷售,如果上市大公司,快進快出的那種,也可以18000到19000即可銷售。

㈡ 詳細介紹一下AMD

不知道你說的是廠商呢 還是它的產品 都說一下吧 說起AMD不能不提它的冤家對頭INTER
Intel與AMD的競爭似乎從他們成立之初就已經註定。

1968年,Intel公司成立,隨後1969年,AMD公司開始正式營業。兩家公司的「斗爭」由此開始。1971年,Intel研製的4004作為第一款微處理器開啟了微型計算機發展的大門。

1978年,Intel出產第一顆16位微處理器8086,同時英特爾還生產出與之相配合的數學協處理器i8087,這兩種晶元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人們將這些指令集統一稱之為 x86指令集,該指令系統沿用至今。

接觸電腦比較早的人,一定知道早期的計算機表示方法都是按照X86指令集定義,比如286、386、486。當時各個公司出品的CPU都是一個名稱,只是打的廠牌不同。

在微處理器發展初期,Intel提出的X86體系處理器遠沒有現在風光,當時IBM和蘋果公司都推出了微處理器產品,在結構體繫上互不相同,但性能差距不大,當時Intel對於AMD以及當時Cyrix等公司的態度十分微妙。一方面他們推出的產品和Intel的產品完全兼容,在市場上對其產品銷售有一定影響;另一方面,Intel也在藉助這些公司的產品穩固X86體系的地位。

在Intel與AMD發展的初期,兩家公司還有過鮮為人知的合作關系,為X86體系地位的建立做出了很大貢獻,隨著286 、386的不斷推出,特別是到486的時代,x86體系已經雄霸民用微處理器市場,IBM只有在伺服器市場堅守著自己的領地,蘋果被限制在了某些專業領域維持其獨特的風格。

在這段時間人們對於處理器的品牌概念十分淡漠,當時的消費者只知道購買的的康柏的486或者IBM的486,並不關心處理器的Intel還是AMD。Intel憑借標准提出者的身份,一直是新產品的首發者,並且在市場份額上保持著老大的地位。AMD只能跟在對手背後以完全兼容作為生存的標准,更像是一家生產廠,在競爭上也只能以低價作為俄日裔的手段,這也是為什麼AMD一直以來跟人的感覺都是一個「高性價比」品牌,其實就是低價產品的美化說法。

被迫改變

1993年,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在這一年,Intel一改以往的產品命名方式,對於人們認為該命名為586的產品,注冊了獨立的商標——Pentium(奔騰)。此舉不僅震驚了市場,更是給了AMD當頭一棒,AMD到了必須走一條新路的時刻。

從Pentium(奔騰)開始,Intel的宣傳攻勢不斷加強,當時提出的「Intel Inside」口號,現在已經深入人心,經歷了Pentium II(奔騰2)和Pentium III(奔騰3)兩代產品,Intel已經成為微處理器市場的霸主,一直同AMD並肩作戰的Cyrix公司在Intel的強勢下無奈選擇下嫁VIA公司,退出了市場競爭。

面對Intel的Pentium(奔騰)系列處理器,AMD在產品上雖有K5、K6等系列對抗,但從性能上一直難與Intel抗衡,只有憑借低廉的價格在低端市場勉強維持生計,眼看著Intel不斷擴大其市場佔有率。作為一家科技公司,AMD終於醒悟單純的價格並不能使其產品得到用戶的認可,擁有技術才是關鍵。

1999年,AMD推出了Athlon系列處理器,一舉贏得了業界與消費者的關注,AMD徹底擺脫了自己跟隨著的身份,腰身成為敢與Intel爭鋒的挑戰者。也是在這一年,Intel放棄了使用多年的處理器介面規格,AMD也第一次沒有跟隨Intel的變化,一直沿用原有介面規格,標志著AMD與Intel的競爭進入了技術時代。

新的開始

從Athlon開始,AMD似乎找到了感覺,接連在技術上與Intel展開競爭,率先進入G時代,無疑是這一段交鋒中,AMD最值得驕傲的一點。在比拼主頻的這段時間,不僅讓對手再不敢小覷這個對手,也讓消費者認識了AMD,市場份額雖然還處在絕對劣勢,但是在很多的調查中,AMD已經一舉超過Intel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CPU品牌。

接下來AMD發起了一系列的技術攻勢,在Intel推出奔奔騰4在主頻上與AMD拉開距離後,AMD極力宣傳CPU效能概念,在穩住市場的同時還概念了消費者盯住主頻的消費習慣,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3年,AMD首先提出了64位的概念,打了Intel一個措手不及。當時64位技術還僅限於高端伺服器處理器產品,在民用領域推行64位技術,使AMD第一次作為技術領先者在競爭中取得主動。Intel當時十分肯定地說,64位技術進入民用市場最少還要幾年時間,但是1年後,面對市場趨勢不得不匆忙宣布推出64位處理器。

在這次64位的比拼中,AMD無論在時間還是技術上都佔有明顯優勢,可惜天公不作美,由於微軟公司的拖沓比預計晚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推出支持64位的操作系統,而此時Intel的64微處理器也「恰好」上市了,AMD得到了一片叫好聲但是「票房」慘淡,所幸AMD也許早料到了這一點,其向下兼容的64位技術在32位應用中性能不俗,沒有落得更大遺憾。

在64位沒有取得先機的Intel,在雙核處理器上再下文章,領先AMD一個月推出雙核產品。AMD現在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跟在人後的小公司,在推出自己的雙核產品後,拋出了真假雙核的辯論。

更令業界震驚的是2005年6月底,AMD毅然把Intel告上了法庭,直指對手壟斷行業。對於這場官司的勝負暫且不論,AMD的這種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不再依靠跟隨對手,不再依靠低價搶占市場,AMD現在要求的事平等,是站在同一賽場上的對手。

在法庭外的市場上,AMD再一次拿起了價格這柄利器。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主頻競爭發展緩慢,因而Intel公司和AMD公司之間幾乎沒有進行過大幅度的降價競爭。但是隨著雙核處理技術的發展,兩家公司與業內的其他競爭對手都提高了生產的效率,產品價格重新成為了Intel公司與AMD公司爭奪市場的主要戰場。

市場調研機構Mercury Research公布的x86處理器市場2005年第一季調查。結果表示Intel還是這個市場的頭龍占市場81.7%,比上季下降0.5%,而AMD為16.9%上升了0.3%,在戰斗中兩個對手都在不斷成長,似乎AMD要走的路還要更遠一點。
產品對比
AMD與Intel的產品線概述

AMD目前的主流產品線按介面類型可以分成兩類,分別是基於Socket 754介面的中低端產品線和基於Socket 939介面的中高端產品線;而按處理器的品牌又分為Sempron、Athlon 64、Opteron系列,此外還有雙核的Athlon 64 X2系列,其中Sempron屬於低端產品線,Athlon 64,Opteron和Athlon 64 X2屬於中高端產品線。這樣看來,AMD家族同一品牌的處理器除了介面類型不同之外,同時還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核心,這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可以說AMD現在的產品線是十分混亂的。與AMD復雜的產品線相比,Intel的產品線可以說是相當清晰的。Intel目前主流的處理器都採用LGA 775介面,按市場定位可以分成低端的Celeron D系列、中端的Pentium 4 5xx系列和高端的Pentium 4 6xx系列、雙核的Pentium D系列。除了Pentium D處理器以外,其他目前在市面上銷售的處理器都是基於Prescott核心,主要以頻率和二級緩存的不同來劃分檔次,這給了消費者一個相當清晰的印象,便於選擇購買。(鑒於目前市場上銷售的CPU產品都已經全面走向64位,32位的CPU無論在性能或者價格上都不佔優勢,因此我們所列舉的CPU並不包括32位的產品。同樣道理,AMD平台的Socket A介面和Intel的Socket 478介面的產品都已經在兩家公司的停產列表之上,而AMD的Athlon 64 FX系列和Intel的Pentium XE/EE系列以及伺服器領域的產品也不容易在市面上購買到,因此也不在本文談論范圍之內。)

2. AMD與Intel產品線對比

雙核處理器可以說是2005年CPU領域最大的亮點。畢竟X86處理器發展到了今天,在傳統的通過增加分支預測單元、緩存的容量、提升頻率來增加性能之路似乎已經難以行通了。因此,當單核處理器似乎走到盡頭之際, Intel、AMD都不約而同地推出了自家的雙核處理器解決方案:Pentium D、Athlon 64 X2!

所謂雙核處理器,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塊CPU基板上集成兩個處理器核心,並通過並行匯流排將各處理器核心連接起來。雙核其實並不是一個全新概念,而只是CMP(Chip Multi Processors,單晶元多處理器)中最基本、最簡單、最容易實現的一種類型。

處理器協作機制:

AMD Athlon 64 X2

Athlon 64 X2其實是由Athlon 64演變而來的,具有兩個Athlon 64核心,採用了獨立緩存的設計,兩顆核心同時擁有各自獨立的緩存資源,而且通過「System Request Interface」(系統請求介面,簡稱SRI)使Athlon 64 X2兩個核心的協作更加緊密。SRI單元擁有連接到兩個二級緩存的高速匯流排,如果兩個核心的緩存數據需要同步,只須通過SRI單元完成即可。這樣子的設計不但可以使CPU的資源開銷變小,而且有效的利用了內存匯流排資源,不必佔用內存匯流排資源。

Pentium D

與Athlon 64 X2一樣,Pentium D兩個核心的二級高速緩存是相互隔絕的,不過並沒有專門設計協作的介面,而只是在前端匯流排部分簡單的合並在一起,這種設計的不足之處就在於需要消耗大量的CPU周期。即當一個核心的緩存數據更改之後,必須將數據通過前端匯流排發送到北橋晶元,接著再由北橋晶元發往內存,而另外一個核心再通過北橋讀取該數據,也就是說,Pentium D並不能像Athlon 64 X2一樣,在CPU內部進行數據同步,而是需要通過訪問內存來進行同步,這樣子就比Athlon 64 X2多消耗了一些時間。

二級緩存對比:

二級緩存對於CPU的處理能力影響不小,這一點可以從同一家公司的產品線上的高低端產品當中明顯的體現出來。二級緩存做為一個數據的緩沖區,其大小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越大的緩存也就意味著所能容納的數據量越多,這就大大地減輕了由於匯流排與內存的速度無法配合CPU的處理速度,而浪費了CPU的資源。

事實上也證明了,較大的高速緩存意味著可以一次交換更多的可用數據,而且還可以大大降低高速緩存失誤情況的出現,以及加快數據的訪問速度,使整體的性能更高。

就目前而言,AMD的CPU在二級高速緩存的設計上,由於製造工藝的原因,還是比較小,高端的最高也只達到2M,不少中低端產品只有512K,這對於數據的處理多多少少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特別是處理的數據量較大的時候。Intel則相反,在這方面比較重視,如Pentium D核心內部便集成了2M的二級高速緩存,這在處理數據的時候具有較大的優勢,在高端產品中,甚至集成4M的二級高速緩存,可以說是AMD的N倍。在一些實際測試所得出來的數據也表明,二級緩存較大的Intel分數要高於二級緩存較小的AMD不少。

內存架構對比:

由Athlon 64開始,AMD便開始採用將內存控制器集成於CPU內核當中的設計,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可以縮短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交換周期,以前都是採用內存控制器集成於北橋晶元組的設計,改成集成於CPU核心當中,這樣一來CPU無需通過北橋,直接可以對內存進行訪問操作,在有效的提高了處理效率的同時,還減輕了北橋晶元的設計難度,使主板廠商節約了成本。不過這種設計在提高了性能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麻煩,一個是兼容性問題,由於內存控制器集成於核心之內,不像內置於北橋晶元內部,兼容性較差,這就給用戶在選購內存的時候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除了內存兼容性較差之外,由於採用核心集成內存控制器的緣故,對於內存種類的選擇也有著很大的制約。就現在的內存市場上來看,很明顯已經像DDR2代過渡,而到目前為止Athlon 64所集成的還只是DDR內存控制器,換句話說,現有的Athlon 64不支持DDR2,這不僅對性能起到了制約,對用戶選擇上了造成了局限性。而Intel的CPU卻並不會有這樣子的麻煩,只需要北橋集成了相應的內存控制器,就可以輕松的選擇使用哪種內存,靈活性增強了不少。

還有一個問題,如若用戶採用集成顯卡時,AMD的這種設計會影響到集成顯卡性能的發揮。目前集成顯卡主要是通過動態分配內存做為顯存,當採用AMD平台時,集成在北橋晶元當中的顯卡核心需要通過CPU才能夠對內存操作,相比直接對內存進行操作,延遲要長許多。

平台帶寬對比:

隨著主流的雙核處理器的到來,以及945、955系列主板的支持,Intel的前端匯流排將提升到1066Mhz,配合上最新的DDR2 667內存,將I/O帶寬進一步提升到8.5GB/S,內存帶寬也達到了10.66GB/S,相比AMD目前的8.0GB/S(I/O帶寬)、6.4GB/S(內存帶寬)來說,Intel的要遠遠高出,在總體性能上要突出一些。

功耗對比:

在功耗方面,Intel依然比較AMD的要稍為高一些,不過,近期的已經有所好轉了。Intel自推出了Prescott核心,由於採用0.09微米製程、集成了更多的L2緩存,晶體管更加的細薄,從而導致漏電現象的出現,也就增加了漏電功耗,更多的晶體管數量帶來了功耗及熱量的上升。為了改進Prescott核心處理器的功耗和發熱量的問題,Intel便將以前應用於移動處理器上的EIS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移植到目前的主流Prescott核心CPU上,以保證有效的控制降低功耗及發熱量。

而AMD方面則加入了Cool 『n』 Quiet技術,以降低CPU自身的功耗,其工作原理與Intel的SpeedStep動態調節技術相似,都是通過調節倍頻等等來實現降低功耗的效果。

實際上,Intel的CPU功率之所以目前會高於AMD,其主要的原因在於其內部集成的晶體管遠遠要比AMD的CPU多得多,再加上工作頻率上也要比AMD的CPU高出不少,這才會變得功率較大。不過在即將來臨的Intel新一代CPU架構Conroe,這個問題將會得到有效的解決。其實Conroe是由目前的Pentium M架構變化而來的,它延續了Pentium M的絕大多數優點,如功耗更加低,在主頻較低的情況下已然能夠獲得較好的性能等等這些。可以看出,未來Intel將把移動平台上的Conroe移植到桌面平台上來,取得統一。

流水線對比:

自踏入P4時代以來,Intel的CPU內部的流水線級要比AMD的高出一些。以前的Northwood和Willamette核心的流水線為20級,相對於當時的PIII或者Athlon XP的10級左右的流水線來說,增長了幾乎一倍。而目前市場上採用Proscott核心CPU流水線為31級。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何要加長流水線呢?其實流水線的長短對於主頻影響還是相當大的。流水線越長,頻率提升潛力越大,若一旦分支預測失敗或者緩存不中的話,所耽誤的延遲時間越長,為此在Netburst架構中,Intel將8級指令獲取/解碼的流水線分離出來,而Proscott核心有兩個這樣的8級流水線,因此嚴格說起來,Northwood和Willamette核心有28級流水線,而Proscott有39級流水線,是現在Athlon 64(K8)架構流水線的兩倍。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較長流水線不足之處,不過,是否有了解過較長流水線的優勢呢?在NetBurst流水線內部功能中,每時鍾周期能夠處理三個操作數。這和K7/K8是相同的。理論上,NetBurst架構每時鍾執行3指令乘以時鍾速度,便是最後的性能,由此可見頻率至上論有其理論基礎。以此為准來計算性能的話,則K8也非NetBurst對手。不過影響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分支預測失敗、緩存不中、指令相關性三個方面。

這三個方面的問題每個CPU都會遇到,只是各種解決方法及效果存在著差異而已。而NetBurst天生的長流水線既是它的最大優勢,也是它的最大劣勢。如果一旦發生分支預測失敗或者緩存不中的情況,Prescott核心就會有39個周期的延遲。這要比其他的架構延遲時間多得多。不過由於其工作主頻較高,加上較大容量的二級高速緩存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NetBurst架構的不足之處。不過流水線的問題在Intel的新一代CPU架構Conroe得到了較好的解決,這樣子以來,大容量的高速緩存,以及較低的流水線,配合雙核心設計,使得未來的Intel CPU性能更加優異。

「真假雙核」

在雙核處理器推廣的過程中,我們聽到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AMD宣揚自己的雙核Opteron和Athlon-64 X2才符合真正意義上的雙核處理器准則,並隱晦地表示Intel雙核處理器只是「雙芯」,暗示其為「偽雙核」,聲稱自己的才是「真雙核」,真假雙核在外界引起了爭議,也為消費者的選擇帶來了不便。

AMD認為,它的雙核之所以是「真雙核」,就在於它並不只是簡單地將兩個處理器核心集成在一個硅晶片(或稱DIE)上,與單核相比,它增添了「系統請求介面」(System Request Interface,SRI)和「交叉開關」(Crossbar Switch)。它們的作用據AMD方面介紹應是對兩個核心的任務進行仲裁、及實現核與核之間的通信。它們與集成的內存控制器和HyperTransport匯流排配合,可讓每個核心都有獨享的I/O帶寬、避免資源爭搶,實現更小的內存延遲,並提供了更大的擴展空間,讓雙核能輕易擴展成為多核。

與自己的「真雙核」相對應,AMD把英特爾已發布的雙核處理器——奔騰至尊版和奔騰D處理器採用的雙核架構稱之為「雙芯」。AMD稱,它們只是將兩個完整的處理器核心簡單集成在一起,並連接到同一條帶寬有限的前端匯流排上,這種架構必然會導致它們的兩個核心爭搶匯流排資源、從而影響性能,而且在英特爾這種雙核架構上很難添加更多處理器核心,因為更多的核心會帶來更為激烈的匯流排帶寬爭搶。

而根據前面我們提到CMP的概念,筆者認為英特爾和AMD的雙核處理器,以及它們未來的多核處理器實際上都屬於CMP架構。而對雙核處理器的架構或標准,業界並無明確定義,稱雙核處理器存在「真偽」純屬AMD的一家之言,是一種文字游戲,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目前業界對雙核處理器的架構並沒有共同標准或定義,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真偽之分。CMP的原意就是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多個處理器核心,在這一點上AMD與英特爾並無分別,不能說自己的產品集成了仲裁等功能就是「真雙核」,更沒有理由稱別人的產品是「雙芯」或「偽雙核」。此外在不久前AMD舉辦的「我為雙核狂」的活動中,有不少玩家指出,AMD的雙核處理器在面對多任務環境下,無法合理分配CPU運算資源,導致運行同樣的程序卻會得到不同的時間,AMD的雙核並不穩定。從不少媒體的評測還可以看到,AMD的雙核在單程序運行的效率要高於Intel處理器,但是在多任務的測試中則全面落後!

由此可見,對於真假雙核之說,筆者認為只是一種市場的抄作,並不是一種客觀的性能表現。從真正的雙核應用上來看(雙核的發展主要是由於各種程序的同時運行,即多程序同時運行的要求),Intel的雙核更符合多程序的發展需求。

高性能的基石——Intel及AMD平台對比

二、高性能的基石——Intel及AMD平台對比

看完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無論Intel還是AMD都提供了豐富的產品,而至於二者在處理器架構上的優劣畢竟不是片言隻字可以言明,也不可以片面的說誰的架構更為優勝,因為二者都有各自的優勢之處,也有其不足。但無論如何,對於CPU來說,一個產品優秀與否,性能如何,都必須要有其發揮的平台,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兩家產品的主流平台。

1. 平台對比之Intel篇

在剛過去的2005年中,Intel處理器在產品規格與規劃兩方面對整個晶元技術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用戶的最終選擇有著直接的影響。首先,盡管LGA775介面較脆弱的問題曾一度過引發爭議,但桌面級CPU從Socket 478向LGA 775過渡已是不可逆轉;其次,處理器的FSB頻率再一次被拉高,1066MHz已成為新一代處理器的標准;再次,雙核CPU的上市引發了不小的轟動,普及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與之對應,第一代LGA 775介面晶元組——Intel 915/925系列已是昨日黃花,945/955系列已經作為新的主流取而代之。集成HD音效技術、雙通道DDR2內存架構、千兆網卡、SATA2技術,RAID5等一系列過去只能在高端主板上才有的技術現在已經成為標准配置。在PCI-E顯卡介面已經成為市場主流的時候,市場上有了更多的廠商加入其中,Intel晶元組一家獨大的情況已經有所改變,NVIDIA和ATI都推出了相應產品,功能規格毫不遜色;VIA和SIS等台系廠商也有其「特色產品」,市場空前繁榮。 Intel Intel處理器搭配Intel晶元組一向是DIYer的首選。2005年,Intel沿襲了其一貫的特點:新品推出速度快,檔次定位明確,新技術大量使用等等。目前Intel的高端桌面晶元組當屬955X和975X系列,作為高端產品,955X具備了945系列的主要功能,但拋棄了過時的533MHz FSB。加之其支持8GB內存、ECC校驗技術和內存加速技術,這些特點令其與主流產品拉開了距離。975X則是955X的加強版,可以完美支持Intel所有桌面處理器,包括Pentium EE。更重要的是支持雙PCI-E 8X顯卡並行技術。925X/XE是上一代的高端產品,但由於缺乏對雙核心的支持,令其瞬間失勢。

主流市場一向是Intel的中流砥柱。945系列是其鞏固這一市場的利器,包括945P/PL/G/GZ等型號,分別用於不同需求的用戶。945系列支持FSB 533-1066的處理器,包括Celeron D、Pentium 4和Pentium D等在內的Intel主流CPU,945系列已全面轉向DDR2,並支持Intel Flex Memory技術,可使不同容量的內存構成雙通道模式,兼容性得以提高。

隨著945系列的大量鋪貨,曾經的主流產品915系列不可避免的被推到低端市場。915系列包括915P/PL/G/GV/GL五種型號,針對不同的用戶,但目前該系列產品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貨,售價與945系列相差也不是太大,而且也傳言Intel即將將其停產,故不推薦購買。

NVIDIA目前NVIDIA發布的Intel平台的晶元組有NF4 SLI IE,NF4 SLI XE,NF4 Ultra等幾款,都是作為中高端產品出現在市場的,其中的NF4 SLI IE更是第一個把NVIDIA在AMD平台上無限風光的SLI技術引入了INTEL平台,讓INTEL平台也能實現雙顯卡運作的模式。而更具革命性的是,NF4 SLI IE晶元組在打開雙顯卡模式的時候,能夠運行在PCI-E 16X+16X的高顯示帶寬之上,性能提升效果更加明顯。這樣的技術優勢,即便是說AMD平台上的NF4 SLI晶元組也已經難以實現(NF4 SLI只能打開PCI-E 8X+8X的帶寬),缺乏技術授權的眾INTEL晶元組更是無可奈何。

ATI目前ATI在Intel平台的主力晶元組是Radeon Xpress 200 For Intel platforms系列,而支持交火技術的Radeon Xpress 200 CrossFire則定位高端。Radeon Xpress 200 For Intel platforms晶元組的主板採用南北橋分離設計,包括RS400、RC400、RC410和RXC410四款產品。北橋集成X300顯示核心,並具備Intel平台的幾乎所有主流技術支持,兼容性十分強大。Radeon Xpress 200 CrossFire在Intel平台的產品稱作RD400,基本架構與RS400相仿,最大的特點是支持ATI的CrossFire顯卡並行技術。但ATI的自家的南橋功能有限,眾多廠商會採用ULi M1573/1575替代作為折衷方案。

VIA、SIS VIA和SiS在Intel平台也是有相當資歷的元老級晶元組生產商,二者主要為Intel平台提供中低端的產品。VIA目前在Intel平台的主要產品有PT880 PRO和PT894,集成顯卡的最新產品為P4M890。SiS則提供SiS 656/649等產品。 2. 平台對比之AMD篇

隨著K7核心退出歷史舞台,K8處理器已經順利完成過渡。與此同時,Socket 754和Socket 939平台也發生著分化——Socket939定位於主流桌面和入門級伺服器市場,Socket 754則定位於低端平台。與之搭配的晶元組延續著顯示核心市場的明爭暗鬥——NVIDIA於ATI的大戰愈演愈烈,加上久經沙場的VIA和SiS,AMD處理器配套晶元組市場從未如此熱鬧。

NVIDIA

NVIDIA是AMD平台中晶元組最多的一家廠商,從集成顯示核心的入門級產品到支持顯卡並行技術的高端產品都可以找到NVIDIA的身影。可以說NVIDIA晶元組是AMD平台中占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產品,也是眾多DIYer眼中AMD處理器的最佳搭檔。

目前NVIDIA在AMD平台的晶元組包括NF4-4X、NF4標准版、NF4 Ultra、NF4 SLI以及整合圖形核心的C51系列。其中NF4-4X主要採用Socket 754介面,針對低端及入門級用戶,主要搭配Socket 754介面的Sempron和Athlon 64處理器。NF4 Ultra和NF4 SLI則主要採用Socket 939介面,針對中高端用戶。其中部分產品更是用料十足,配置豪華,是骨灰級玩家的選擇。C51系列包括C51G(GeForce 6100)和C51PV(GeForce 6150)兩種北橋晶元,搭配nForce 410 MCP和nForce 430 MCP兩種南橋,為AMD提供整合顯示晶元的主板。其集成的顯示晶元性能已經不再是雞肋,緊跟主流顯卡腳步。

ATI

ATI作為NVIDIA在顯卡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在AMD平台中的角色也非常強,但競爭力就要比在顯卡市場下降不少。作為對NVIDIA SLI技術的回應,ATI推出了Crossfie晶元組與之抗衡,而且其雙顯卡並行的限制比SLI要寬松很多, Crossfie技術對游戲的兼容性很好,幾乎每款游戲都可以從中獲得性能提升。但目前在市面上可以買到的Crossfie主板遠沒有SLI的多,ATI在這方面推廣力度似乎不夠。此外在中低端市場,ATI提供了Radeon Xpress 200系列,包括整合顯示核心的RS480/482和採用獨立顯卡的RX480,支持單PCI-E x16顯卡插槽,支持兩個以上的SATA介面,支持千兆網卡,性能中規中舉。

平台綜述

目前市場上Intel和AMD平台的主要產品都已經略為介紹,我們可以看到,AMD處理器目前使用的晶元組絕大多數由其合作夥伴設計,比如nVidia、ATI、VIA等等,他們設計好後再找其他企業代工生產。這樣一來,AMD在實際的市場操作方面就有很多困難,比如說在平台的整體價格控制方面無法做到統一調控,另外很可能會出現主板供應跟不上CPU的市場出貨率,或者大於CPU的供應量等等。雖然AMD本身也有配合自己產品的平台,但是高昂的成本、不實用的功能也只能使它成為評測室中的一道風景。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AMD的主流處理器產品擁有Socket 754和Socket 939兩個平台,而在兩個平台的產品針對不同的消費者

㈢ 哪個牌子的空調性價比高

哎喲喂,性價比需要結合需求來考慮啊!不是某一個品牌對所有人都是性價比高的。比如我就只需要製冷效果,功能性比品牌重要。那格力就未必是性價比高的品牌,如果我對品牌要求高,性價比又不一樣。所以性價比應該是全面考慮的

㈣ 經濟適用房和經濟限價房有什麼差別

1、保障對象不同

經濟適用房的保障對象為當地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並與廉租房保障對象相銜接。而限價商品房的保障對象為當地城鎮中等收入以下住房困難家庭,即在房價不斷高升以至於中等收入家庭都覺得安居困難的情況下,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困難。

2、標准不同

一般來說,經濟適用房的申請人應具有當地戶口;但限價商品房的申請人應為具有當地戶口或持當地居住證的家庭和人員。另外,在申請人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應符合的標准上也不同,限價商品房的標准要較高於經濟適用房的收入標准。

3、土地來源不同和銷售價格確定方式不同

經濟適用房的土地為劃撥方式取得,而限價商品房的土地取得方式為出讓。經濟適用房的銷售價格是在開發企業辦理銷售(預售)許可證之前,由物價部門確定。而限價商品房的銷售價格是在開發企業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前,在土地招拍掛文件中確定。

4、銷售價格不同和准購面積標准不同

經濟適用房因為土地成本低(不含土地出讓金)以及開發商利潤受限制(3%),它的銷售價格低於限價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在購買資格審批時,會根據家庭人口確定核准購房建築面積,而限價商品房沒有準購面積。

㈤ 限價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與聯系

1、保障對象不同。經濟適用房的保障對象為當地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並與廉租住房保障對象銜接。限價商品房的保障對象為當地城鎮中等收入以下住房困難家庭。

2、土地來源不同。經濟適用房的土地為劃撥方式取得,而限價商品房的土地取得方式為出讓。

3、銷售價格確定方式不同。經濟適用房的銷售價格是在開發企業辦理銷售(預售)許可證之前,由物價部門確定。限價商品房的銷售價格是在開發企業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前,在土地招拍掛文件中確定。

4、銷售價格不同。經濟適用房因為土地成本低(不含土地出讓金)以及開發商利潤受限制(3%),它的銷售價格低於限價商品房。

5、准購面積標准不同。經濟適用房在購買資格審批時,會根據家庭人口確定核准購房建築面積,而限價商品房沒有準購面積。

經濟適用住房是指根據國家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安排建設的住宅。由國家統一下達計劃,用地一般實行行政劃撥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讓金,對各種經批準的收費實行減半徵收,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的原則確定。經濟適用房相對於商品房具有3 個顯著特徵:經濟性、保障性、實用性。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

限價房,又稱限房價、限地價的「兩限」商品房。是一種限價格限套型(面積)的商品房,主要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是目前限制高房價的一種臨時性舉措,並不是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按照「以房價定地價」的思路,採用政府組織監管、市場化運作的模式。與一般商品房不同的是,限價房在土地掛牌出讓時就已被限定房屋價格、建設標准和銷售對象,政府對開發商的開發成本和合理利潤進行測算後,設定土地出讓的價格範圍,從源頭上對房價進行調控。

(5)2650的拿地價格開發成本多少擴展閱讀:

經濟適用房在別的國家和地區一般被稱為公共房屋,中國香港稱為居者有其屋,中國澳門稱為經濟房屋,中國台灣稱為國民住宅,新加坡稱為組屋。

1994年由建設部、國務院房改領導小組、財政部聯合發布的《城鎮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管理辦法》指出,經濟適用住房是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戶為供應對象,並按國家、住宅建設標准建設的普通住宅。經濟適用房的價格按建設成本確定,建設成本包括征地拆遷費、勘察設計及前期工程費、建安費、小區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費、貸款利息、稅金、物業的管理費。

2007年11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共同發布了《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 對經濟適用房的優惠政策、開發建設、價格確定、交易管理、集資和合作建房、監督管理等作出了規定。

眼下正在積極推進的「限價商品房」。按照新規劃思路,這類產品主要針對兩部分人群:一是具備一定房產消費能力的人群,二是定向購買的拆遷戶。「限價商品房擁有和商品房同等的產權,而拆遷房屋通常也具有正常產權,因此拆遷戶購買限價商品房是以產權置換產權,這樣比較合理。」限價房,又稱限地價、限房價的「雙限房」。這個概念自被提出之日起,就備受爭議。雖然遭到一些經濟學家和房地產開發商的堅決反對,但歡呼者更多。在房價不斷高升以至於中等收入家庭都覺得安居困難的情況下,被定位為「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困難」的限價房,被無數人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