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小豬從出生到滿月需要多少錢成本
擴展閱讀
lr顏色取樣工具在哪裡 2025-01-16 13:22:56

小豬從出生到滿月需要多少錢成本

發布時間: 2024-08-25 05:21:07

『壹』 瀹朵綇鍦ㄥ啘鏉戱紝鍒氫拱浜嗕粩鐚錛屼粈涔堟椂鍊欏幓鍔垮悎閫傦紵闇瑕佸噺鎺夌尓灝懼反鍚楋紵

瀹朵綇鍦ㄥ啘鏉戱紝鍩烘湰涓婃瘡瀹舵瘡鎴烽兘浼氬吇涓澶村皬鐚宕斤紝鐩鐨勫氨鏄榪囧勾鐨勬椂鍊欏彲浠ュ悆騫寸尓鑲夛紝瑕佹瘮鍦ㄥ栭潰涔扮殑鏇村姞鍒掔畻銆傚緩璁澶у跺垰涔扮殑灝忕尓浠旇繕鏄瑕佹斁鍦ㄥ墮噷閫傚簲涓涓嬫柊鐨勭幆澧冿紝鏆傛椂涓嶈佸幓鍔匡紝絳夎繃鍒頒竴涓紺兼嫓宸﹀彸灝忕尓宕界殑鎯呭喌姣旇緝紼沖畾鐨勬椂鍊欙紝鍘誨娍涔熶笉鏅氥備絾鏄鍒氫拱鐨勭尓浠旂尓灝懼反鑲瀹氳佸壀鎺夛紝涓嶇劧浼氬瑰皬鐚宕戒粖鍚庣殑鐢熼暱鍙戣偛瀛樺湪褰卞搷銆

鐢變簬鍒氫拱鐨勫皬鐚浠旀柇灝懼幓鍔匡紝榪欎簺闂棰橀兘闇瑕佸吇孌栨埛涓浜烘悶瀹氥傚綋鐒惰繖涓や歡浜嬩竴瀹氳佸仛濂斤紝涓嶈兘鎿嶄箣榪囨ャ傚緢澶氱尓浠斿垎鍦堢殑鏃跺欐病鏈夊吇鎴愬畾鐐規帓綺鐨勪範鎯錛岀尓鍦堢殑鍦版柟姣旇緝娼婀匡紝緇嗚弻涔熸瘮杈冨氾紝鐚緹ゅ嚭鐜版挄鍜閫犳垚寰楃棶鐨勫嚑鐜囧氨浼氬崌楂樸傚彧鏈夋敞鎰忚繖浜涙儏鍐墊墠涓嶄細寤跺彂榪欎簺闂棰橈紝鍏葷尓鏈鏉ュ氨鏄涓涓搴旀縺榪囩▼銆傞傚簲鐜澧冭繕瑕佷簡瑙g尓鐨勭柧鐥咃紝鍑虹幇闂棰樼殑鏃跺欒繕瑕佸繪壘鍏藉尰瀵圭梲娌葷枟銆

『貳』 小豬仔出生3天就死亡

如何預防仔豬下痢,下痢以後怎麼辦

現將仔豬下痢的綜合防制介紹如下:
一、 科學的飼養管理好母豬,防止懷孕母豬地肥或過瘦:
獲得活潑健壯的仔豬,必須保證母豬喂全價的配合日糧,一般在懷孕的中期國喂日糧1.8~2.2公斤,後期(產前一個月)喂3~3.5kg。產前一周進行產房,每天減少0.5公斤日糧臨產的當天不要喂精料,飲適量麩皮湯(加少量鹽),產後第三天再逐漸增加 日糧至5公斤左右,精料宜喂生濕料。科學的飼養管理好懷孕母豬,往往初生仔豬頭數高達1.4公斤,活潑健壯,生活力強,可減少下痢等疾病感染。防止因母豬產後不食 面使仔豬下痢。
二、 做好產仔母豬分娩前後的護理與防病
1、 母豬一產前40~42天和15~20天各注射接種一次抗大腸桿菌腹瀉菌苗的 987P三價菌苗)。另外,於產前30天、15天各免疫接種一次紅痢菌苗。
2、 待產母豬調時產房前,必須對每個產圈徹底的清掃、沖洗和認真的清潔,可選用2%火鹼液等消毒,以及水焰噴燈殺滅鐵架上的微生物。
3、 母豬進產房後和臨產中,皆應用溫熱的0.1%高錳酸鉀液洗滌母豬 乳房、腹部。臨產中擦洗乳房時並要按摩,要擠掉奶嘴頭2把奶,輔助初生仔豬盡可能吃上吃好初乳,是防止母豬乳房炎和仔豬下痢的重要措施,尤其對頭胎母豬更為重要。
三、 抓好仔豬「初生」、「補料」和「斷奶」三個關鍵時期的飼養管理和 下痢措施:
1、 輔助初生仔豬吃足初乳。對於初產母豬或乳房發育不好、產乳少的母豬,可於產後第一天上下午各給「促乳靈」或「催乳快」一包,第二天即可見效 。
2、 加強保溫,防凍防壓。仔豬適宜的環境溫度,1~3日齡為30~32度,8~30日齡為22~25度,31~45日齡為20~22度。
3、 對「初生」、「補料」時期的仔豬下痢,宜選用「調痢生」(約50毫克/ 公斤體重)、「促菌生」、「嗜酸乳酸桿菌」、「乾酵母」、「乳酶生」等 態制劑。不僅有使仔豬腸道中正常菌群占優勢,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入和增殖的作用,還可防治下痢,無病防病,且安全無副作用,防止大量或長期用抗生素產生耐葯菌株。此方法 在保健、提高飲料利用率促進增重方面更勝一籌。
4、 給3日齡仔豬注射「血多素」或「右旋糖酐鐵」、「鐵鈷注射液(葡聚糖鐵鈷注射液)」2毫克(含鐵100~150毫克),同時注射0.1%亞硒酸鈉液1毫升,即可防治營養性血和缺硒引起的下痢。
5、 注意仔豬補料的調教、適應和旺食三階段。應盡量設法讓仔豬多吃優質的全價顆粒料,減少吃奶次數,以下不痢為最好。若下痢,多為消化不良或有過 性的,以助消化促生長酶制劑(調痢生、促菌生、乾酵母、乳酶生、胃蛋白酶、稀鹽酸液或檸檬酸水、粉劑等)防治為主;必要時,輔助性用葯可選苯海拉明、非那根、甲氧卡 地塞米松磷酸鹽、恩諾沙星等葯物。
四、 抓好斷奶是培育健康仔豬的又一關鍵:
1、 對斷奶仔豬,盡量做到維持原窩上網培育,環境條件、飲料和管理皆逐步過渡。斷奶後的最初7-10天,仍需保持哺乳料,逐漸地改換成育成豬料。
2、 斷奶轉群時期,盡量減少不良刺激,先減食,充足供給0.05%到0.1%高錳酸鉀液飲用1~2天,口服補液鹽水數天,逐漸恢復全量日糧,此時期日糧中添加斷奶安或檸檬酸1~1.5%,可防治下痢,利於增重,食慾旺體重大的仔豬,應限制料量,以防水腫病。
五、 特殊情況的下痢的防制
1、 產房環境衛生差情況下,對初生仔豬未吃初乳即灌服微生態制劑,無此類葯則選用0.5%恩諾沙星液2毫克等抗生素,等2、3天再各灌一次。
2、 有溫和型豬瘟情況下,此種拉稀,用本場淘汰的無病傷殘或不陰雲健康老母豬的自製「多價高免血清」給下痢仔豬按體重2毫克~4毫克/公斤肌肉注射,注射一次約80~90%下痢即可痊癒,少數的需注射2次。尤其對老豬場長期應用抗生素產生抗葯性的下痢豬,或是疑為仔豬豬瘟初期引起的下痢,療效更為明顯。
「多價高免血清」系用豬瘟苗,大腸桿菌苗和紅痢苗分別、先後二次(間隔15~20天)免疫本場健康的淘汰母豬,采其血液自製的血清。只允許給本場病豬使用。
3、 定期檢測本場大腸桿菌的血清型和葯敏試驗,為有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附(一)仔豬下痢防治處方(僅供參考選用)
1、 鏈黴素1支(100萬單位),用注射用水稀釋溶解,按每頭口服20~40萬單位,日服2次,連用2-3天。
2、 痢特靈,按10~20毫克/公斤體重、次,1日2次內服,連用3日。
3、 調痢生(四川大邑獸葯廠生產),每頭每公斤體重0.1~0.2g,日服1次,連用3天。
4、 磺胺脒,按0.1~0.3克/公斤體重,分2~3次間隔8~12小時口服一次。
5、 復方磺胺-5-5甲氧嘧啶注射液,首次每公斤體重0.4毫升,以後每次0.2毫箕,肌肉注射,第天1次,連用3天。
6、 土黴素鹼0.25~0.5克,次硝酸鉍0.25~0.克,一次內服,每天2-3次。
7、 氯黴素10-20毫升/公斤體重、次,每日2次內服,或肌肉注射。
8、 0.5%痢菌凈注射液灌服或肌肉注射,每次3-5毫升,每天2次,連用2-3天;痢菌凈2-4g混於哺乳母豬飼料中分3-4天喂飼,通過母乳防病。
9、母豬產前4天用左旋咪唑每公斤體重12毫克內服或每公斤體重10毫克肌肉注射,出生後7日齡仔豬每公斤體重10毫克內服或每公斤體重8毫克肌肉注射;發病仔豬每公斤體重12毫克內服或每公斤體重10毫克肌肉注射。
10、二甲硝咪唑片,按每公斤體重32毫克內服,每日二次;連用2-3天。
11、 乙醇50克毫克和腐質酸鈉100毫克內服,治白痢。
12、 多粘菌素B硫酸鹽8-10萬單位(或1-2毫克/公斤體重);1日2次肌肉注射。
13、 硫酸慶大黴素2-4毫克,硫酸阿托品0.25毫克,維生素B50毫克,一次肌內注射,體重3公斤病豬葯用量加倍,每日2-3次,連用2天。
14、 醋蒜合劑:大蒜2公斤搗成蒜泥,加入4公斤醋浸泡2-3天,取汁裝瓶備用。初生仔豬吃母乳前滴服1毫升,每2天加倍量,每日2次,連喂3天。
15、 矽炭銀2-3克,與抗生素(土黴素、痢特靈、金黴素、氯黴素)適量內服。
16、 5%葡萄生理鹽水注射液500毫升(加溫40度),加入氟美松注射液20毫克、10%維生素C注射液50毫克、5%恩諾沙星注射毫升、硫酸阿托品注射液5-25毫克,混勻,給拉稀病豬腹注射20-40毫升,1-2次/天,一個療程3-5天。腹腔注射時注意:(1)助手採用提舉後肢保定法;(2)術者一手持連接細針頭(1.5-12號)的注射器垂直刺入(1.15厘米),注入葯液(或連結輸液瓶的膠管,進行輸液)後,拔出針頭,局部消毒處理。(3)硫酸阿托品的量可依據拉稀的程度增減或停用,以防過量而便秘或中毒。
17、 寶康素-M口服噴射乳注,其每毫克有硫酸新黴素50毫克,甲溴東莨鹼0.25毫克。可防治細菌腹演,體重5公斤以下,每次服1毫升,5-10公斤重的則服2毫升。
18、 養元百菌消水,1%毫升加入1公斤水飲服;5%的注射液,0.5-1毫升/10公斤體重,肌注,每天1次,3-5天一個療程。

仔豬腹瀉的原因很多,但是久治不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環境衛生差:食槽消毒不好,周圍環境臟;

(2)治療方法不當:一些客戶在仔豬發病後只打針,不喂葯,而事實上內服葯物才是治療腸炎最有效的療法;

(3)治療時不注意進行止瀉,長時間拉稀,不進行止瀉很容易造成仔豬脫水,使抵抗力下降,更加重了病情;

(4)對一些因消化不良引起的拉稀不是用助消化葯,而是採用抗生素療法,結果使消化道的正常微生物菌群受到破壞,從而加重了病情,造成久治不愈。

治療措施:

(1)在仔豬發生腹瀉後,最好分清是因大腸桿菌引起的?還是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如果是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應採取抗菌、消炎、止瀉的方法治療,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應採取健胃、助消化、止瀉的方法治療。

(2)在治療時應主要採取內服葯物的方法,如果體溫升高,可以同時注射抗生素。並保證有充足的、清潔的飲用水供豬自由飲用。

(3)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在適當時期止瀉,(飼料中毒引起的除外),防止酸中毒,有脫水症狀的應注射補液強心。

(4)平時搞好環境衛生,注意飲食清潔。
一、腹瀉發生的原因

1、病毒性腹瀉:⑴傳染性腸胃炎。本病是豬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腸道疾病。臨床上以厭食、嘔吐、嚴重腹瀉、失水為特徵。特別在寒冷季節,能迅速傳播各種年齡的豬。10日齡以內仔豬病死率高達100%,5周齡以上豬的死亡率很低,成豬幾乎沒有死亡。康復豬帶毒可達10周甚至100多天,在不良環境下重新排毒而導致病的傳播。該病原體為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此病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多發生於冬季和春季,發病高峰為1-2月份。病毒傳播可通過豬的直接接觸。母豬乳汁可以排毒,並通過乳汁傳播給哺乳仔豬,也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播。本病流行有3種形式:流行性多見於新疫區;地方流行性多發生於疫區;周期性地方流行性在疫區。由於母豬具有免疫力,其初乳中的免疫抗體可為哺乳提供保護力,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低,但在斷奶後又成易感豬。本病傳播迅速,數日內可蔓延全群。首先嘔吐,繼而發生頻繁水樣腹瀉,糞便黃色、綠色或白色,常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極度口渴,脫水,體重迅速減輕,日齡越小越嚴重,病死率越高。

⑵豬流行性腹瀉。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接觸性腸道傳染病。各種年齡的豬都可發生,小豬易患此病,哺乳仔豬死亡率達50-100%。其特徵為嘔吐,腹瀉。病毒存於病豬的腸絨毛上皮和腸系膜淋巴結,隨糞便排出後污染環境、飼料、飲水、交通工具及用具而傳染。在寒冷的季節里對斷奶前後的仔豬危害最大。

⑶輪狀病毒感染。病毒存於易感動物的腸道內,隨糞便排出後污染環境,在人和家畜之間可能相互感染。在寒冷、潮濕、不良的衛生條件下,發病率高。病毒經口進入機體能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的作用,所以能順利到達小腸,經胰蛋白酶激活而感染小腸絨毛頂部上皮,在其中增殖並使之發生變性、溶解或脫落,絨毛遂縮短變寬。隱窩細胞未及分化成熟就移向感染發病的絨毛上皮,並取代其位置,於是發生吸收不良。雙糖特別是乳糖消化障礙,電解質從細胞外液轉移至腸腔,從而導致水樣腹瀉。8周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高,一般為50-80%,若有大腸埃氏菌混合感染更嚴重。

2、細菌性腹瀉

⑴豬痢疾。由豬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豬都發生,7-12周齡豬發病率最高。該病最初在豬群中呈散發性,發病急,繼而同群豬陸續發病,病情嚴重的發生死亡,病癒的豬生長也很緩慢。豬群起初發病時,常呈急性,主要表現食慾廢絕和劇烈下痢,嚴重者發生噴射狀水瀉,帶有血液、血塊或粘液。隨病程的發展,糞便混有脫落的粘膜或纖維素滲出物的碎片,味腥臭,色灰色或黃色。發生本病的原因是一些養殖戶觀念陳舊,認為豬不怕臟,舍內不經常打掃,更談不上消毒。

⑵仔豬黃痢。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高度致死性的傳染病。病豬以排黃色或黃白色水樣或漿糊樣稀糞和迅速昏死為特徵。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發生於5日齡以內的仔豬。3日齡以內的豬發病率90%左右,死亡率達100%。該病的特點往往是一窩一窩地發病。該病在本縣農村散養戶中尤為嚴重,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學觀念,封建迷信思想嚴重。例如,母豬在產仔後,羊水、惡露污染的墊草必須等仔豬滿月後才能清除,這樣就給大腸桿菌形成了良好的培養基,導致仔豬發生黃痢和白痢。

⑶仔豬白痢。本病發生於10-30日齡的仔豬。突然腹瀉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樣糞便或糊狀糞便,有腥臭味,形狀粘膩。病豬表現畏寒,拱背,行動緩慢,脫水,呼吸次數增加,皮膚粗糙無光澤,食慾減少,飲欲增強。病程短的2-3天,長的1周左右,15日齡以上的病豬多能自愈,但多數病例有反復,對仔豬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

⑷仔豬副傷寒。由豬霍亂沙門氏菌和豬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仔豬傳染病。主要發生於斷奶前後的仔豬。因為目前使用的仔豬副傷寒疫苗均為活苗,採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調查中發現,一些專業戶將疫苗稀釋後拌在一大盆飼料內,讓一群仔豬一起採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豬發病。還有的將疫苗用溫熱水稀釋,使疫苗在使用前即失去活性,引起大批仔豬發病。

⑸仔豬紅痢。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發生於1周齡以內的仔豬,以1-3日齡新生仔豬多見,偶爾發生2-4周齡以下的仔豬。0-3日齡發病率71.1%,4-7日齡為10.5%,第2周為13.2%,第3周為5.3%。死亡率一般在20-70%。發病有一定的規律性,發病仔豬由於腸粘膜炎和壞死以排出紅色稀糞便為特徵,病程短,死亡率高。該病在本縣較偏遠的地方,懷孕母豬以散養和放牧方式為主的豬群中發生。

3、寄生蟲性腹瀉

⑴豬球蟲病。在本縣散養和規模化的豬群中常有球蟲病的發生。主要是由艾美屬和等孢子屬的球蟲寄生於腸上皮細胞造成的上皮細胞損傷而引起的腹瀉性疾病。球蟲在成豬體內寄生,一般只呈帶蟲狀態而不表現臨床症狀,對7-10日齡的仔豬危害較大。病畜發生水樣腹瀉,衰弱,脫水,發育遲鈍,時有死亡。

⑵線蟲病。寄生於豬消化道內的線蟲,有豬蛔蟲、食道口線蟲、毛尾線蟲、類圓線蟲等,主要侵害仔豬,可引起腹痛、腹瀉、粘液性或血性下痢。在散養和規模化的豬群中都有發生。

4、營養性腹瀉

主要發生於仔豬。哺乳母豬飼養不良,飼料中的營養物質不足,影響母乳的數量和質量。如母乳中維生素A不足時,可導致消化道粘膜上皮角化;維生素B不足時,可使胃腸消化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5、應激因素

斷奶期的仔豬對斷奶環節沒有控制好,加之飼養管理不當,飼料突變,圈內環境衛生條件差,很容易引起腹瀉。此外,飼料霉爛變質、誤食有毒飼料、飲用污水、天氣多變、陰雨連綿、受寒等應激因素都會引起豬發生腹瀉。

二、豬腹瀉的防治

1、不同年齡不同原因引起豬腹瀉的治療。腹瀉由於腸蠕動加強,分泌增多,導致大量腸液、胰液丟失,鉀離子、鈉離子丟失增多,液體在大腸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消失而引起脫水、電解質丟失及酸鹼平衡紊亂。因此,在消除病因的情況下,採取強心補液、預防脫水、維護心功能、解除酸中毒、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等治療原則。臨床上多用0.9%的氯化鈉、5%葡萄糖、氯化鉀、維生素C、碳酸氫鈉等。

2、病毒性腹瀉的防治。加強飼養管理,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堅持自繁自養,減少疫病的傳播。嚴禁從疫區引進豬種,豬場實行全進全出的原則,按時對豬舍進行嚴格消毒,殺蟲滅鼠,進行糞便無害化處理。發病豬場最好全群淘汰,徹底清潔和消毒,空舍2-3個月,再引進健康豬。對發病的豬只,在隔離消毒的前提下,採取對症治療。目前還沒有疫苗可以使用,在治療過程中可使用抗病毒葯。

3、細菌性腹瀉的防治。對大腸桿菌、魏氏梭菌等引起的仔豬黃痢、白痢和水腫病,應在懷孕母豬產前用大腸桿菌單價或多價滅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通常在母豬產前免疫1次,也可以在母豬產前5-6周和2-3周各免疫1次,以保證初乳中有較高濃度的母源抗體。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合理調制飼料。做好仔豬飼養管理和防寒保暖工作。對發病的仔豬,首先應選擇抗生素或磺胺類葯物做葯敏試驗後進行治療。對於仔豬紅痢要在母豬產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紅痢菌苗5-10毫升。對於仔豬副傷寒的防治應先用仔豬副傷寒疫苗接種,嚴格按使用說明書進行防疫。對發病豬應選擇抗生素或磺胺類葯物做葯敏試驗後進行治療。

4、寄生蟲性腹瀉的防治。對於球蟲病的防治,仔豬與成年豬應該分群飼養,保持圈舍清潔,發現病豬應及時隔離治療。治療可選用抗球蟲葯,如氫苯胍、莫能菌素、馬拉菌素和三字球蟲粉等葯物治療。對於線蟲的防治,應注意保持圈舍和運動場的乾燥、清潔,舍內最好鋪水泥地面。及時清掃糞便,堆積發酵。每年春秋2次定期驅蟲。葯物治療可用丙硫咪唑、伊給菌素等。

5、營養性及應激性腹瀉的防治。對豬群應加強飼養管理,飼料營養全價,配方合理,不喂發霉變質、有毒的飼料,注意圈舍清潔衛生。減少一切應激因素,避免腹瀉的發生。
仔豬腹瀉的原因與綜合防治
中國養殖網 2007-9-17 16:57:20 山東畜牧網 齊魯牧業報
發病原因:
1.哺乳母豬換料或患病:哺乳期間的仔豬主要通過母乳獲得營養,哺乳母豬換料和患病會直接影響乳汁的成分和品質,從而影響仔豬健康。
2.仔豬早期斷奶:為提高母豬繁殖率,在仔豬三周齡左右時往往就給仔豬斷奶,以達到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母豬繁殖率的目的,但仔豬的營養性應激也隨之加重。
3.病原微生物:仔豬消化道尚未發育完善,胃腺分泌胃酸機能低,難以有效抑制病原體的繁殖,從而引起腸道炎症導致腹瀉。
4.微量元素:仔豬體內微量元素應保持平衡,缺乏鐵、硒、鋅、銅等元素,會造成仔豬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從而出現腹泄。
綜合防治:
1.按照防重於治的原則採取一系列措施:重防母豬早防仔豬,盡量減少應激,增加日糧中的復合維生素含量。
2.對養殖場進行徹底消毒,盡量減少養殖場內的病原微生物。
3.給臨產母豬注射大腸桿菌疫苗,使母豬快速的產生母源抗體從而使仔豬獲得較高的免疫力(母豬產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大腸桿菌疫苗1次)。
4.在仔豬出生3日齡時注射「補血先鋒」,5-6日齡補水時加入少量人工鹽,7日齡補料促進仔豬消化道發育。
5.仔豬出生後採取3、7、21日齡保健計劃:仔豬在3、7、21日齡時肌肉注射「得必安」1ml進行保健預防。
6.治療方針:抗菌、消炎止瀉、母子兼治。
使用「溴樂新」噴服,仔豬體重7公斤以下每次按壓泵一次(1ml),體重7-10公斤每次按壓泵兩次(2ml),每日三次,連用3-5天;如懷疑有病毒感染,可同時配合「菌毒痢康」治療,效果非常理想。
仔豬下痢的原因列表
引起仔豬下痢的致病因子:
仔豬下痢種類 致病因子 臨床發病率評估:%(仔豬腹瀉中的百分比)
病毒傳染性 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等 15
細菌感染性 仔豬黃、白痢、紅痢、血痢、壞死桿菌腸炎 36
全身感染性 豬瘟、偽狂犬、藍耳病、仔豬副傷寒等 6
寄生蟲性 弓形蟲、球蟲、鞭蟲等 5
中毒性 有機磷、霉變飼料、食鹽等中毒 2.3
營養性 VA、VE、VB、VD、I、MN、FE、SE、及飼料中能量,蛋白缺乏症等 4.7
生理活性 胃酸分泌不足及消化酶活力低等 10
母豬異常性 母豬無乳症、乳汁脂肪過高等 3
應激 環境溫度變化、斷奶、飼料轉換、疫苗接種等 18
仔豬下痢是養豬生產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據統計約有20%的仔豬在分娩和斷奶之間由於下痢而死亡。仔豬下痢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環境不適宜或疾病等原因而引起。引起仔豬下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15種,任何一種或多種合並時,都能引起仔豬下痢。

1. 母豬分娩時過肥。

2. 母豬產前或產後立即過量飼喂。

3. 在母豬懷孕的最後幾天和分娩時突然更換飼料或改變飼養方法。

4. 母豬便秘。

5. 仔豬補料不新鮮或不衛生。

6. 仔豬食槽或水器不清潔。

7. 產房和仔豬欄不幹凈,環境條件差(通風不良,氨氣重)。

8. 母豬調進產房前,未經洗刷消毒,就直接趕入分娩房。

9. 產房寒冷、潮濕、有賊風,仔豬受涼。

10. 仔豬未吃到初乳。

11. 突然改變環境或操作方法,引起仔豬應激,如不宜在同一時間內給仔豬斷奶、轉換環境和更換飼料。

12. 環境溫度或氣候突然變化。

13. 母豬發燒。如子宮或乳房炎等,不僅使母豬體溫升高,而且會放出毒素,致使仔豬下痢。

14. 仔豬貧血。

15. 在分娩欄內傳染疾病,這是造成連續出現下痢得一個主要因素,試驗證明,細菌通過對豬的感染會使它的毒力不斷增強。在連續分娩的情況下,讓毒力不斷增強的致病微生物留在欄內,則能使仔豬一旦出生即受感染。所以分娩欄在哺乳結束,母、仔都調出以後,必須認真、嚴格、徹底的進行沖洗消毒,並空圈數天方可調入另一批臨產母豬待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