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使用標淮成本核算成本
擴展閱讀
群工具群收款在哪裡 2025-01-15 12:37:14
今年天然氣價格怎麼了 2025-01-15 12:32:40

如何使用標淮成本核算成本

發布時間: 2024-09-26 16:43:11

1. 標准成本法的核算流程是什麼

標准成本法的實務核算流程

化繁為簡,以材料差異產生的過程為主,而且只是正常生產過程,刪除了返工、代工、試產等形式;為了理解的清楚,把標准成本法中的製造費用、人工等都剔除了,不過,實際生產遠比這些要復雜的多!
1、 采購過程 (每一筆或一批材料)
AR 應計負債 (訂單價格)
DR 原材料-材料 (標准成本)
AR/ DR 原材料-差異 (上述兩者之差)
AR 應付帳款 (發票價格)
DR 應計負債 (訂單價格)
AR/ DR 原材料-差異 (除增值稅稅金外上述差異)
單價更新 AR/ DR原材料-差異 (更新前後新舊標准成本差異)
DR/ AR 原材料-材料 (更新前後新舊標准成本差異)
2、生產過程
發料(按特定製造單批量發料,按單進行成本核算,比如單號01數量為100 的生產單,所需的材料按BOM構成都要發到01里,下面就以01製造單作為一個核算單位)
AR 在製品-材料 (標准價格)
DR 原材料-材料 (標准價格)
單價更新 AR/DR 在製品-差異(更新前後在製品原材料新舊標准成本差異)
DR/AR 在製品-材料 (更新前後在製品原材料新舊標准成本差異)
特定製造單完成關閉任務號
AR/DR 產成品-差異(入庫成品的標准價格*完工數量-發到此特定製造單里的所有原材料的金額)
DR/AR 在製品-材料(入庫成品的標准價格*完工數量-發到此特定製造單里的所有原材料的金額)
3、成品
成本更新
AR/DR 產成品-材料(新舊BOM單差異*庫存數量)
DR/AR 產成品-差異(新舊BOM單差異*庫存數量)
成品出庫時按照當時的標准成本出庫
上述差異科目一共有以下三項
原材料-差異
在製品-差異
產成品-差異
上述只是一種型號的產品生產,每月有數十種不同型號的機器生產,也就是說上述差異只是一個綜合運算產生的結果數,在月末結轉標准成本的時候如何在各項間進行分配,請考慮到每月生產的持續性。同時如何對各部門的業務進行成本管理?
上述只是一個最簡單的標准成本的過程,如果加上標准製造費用、標准稅金、標准人工、標准折舊等項目,會更增加核算的復雜性。
解釋:Bom通俗的說就是把成品分解了,看是由那些原材料構成的,如A成品由1個B、2個C、3個D材料組成,它的標准BOM成本就是B、C、D各自的標准單價*用量,生產的時候如果生產100個A成品,則按照BOM單相應的發100B、200C、300D,如生產損壞,可申請相應的物料,但必須要歸集在此製造單中。
如A成品簡單收發存為
期初庫存 完工入庫 銷售出庫 期末庫存
復雜收發存則為
期初庫存 (完工入庫 返工入庫 采購入庫) (銷售出庫 返工出庫 試驗出庫 贈送出庫) 期末庫存

2. 標准成本核算方法

標准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成本。標准成本按所根據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分為理想標准成本和正常標准成本。正常標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條件下,根據下期一般應該發生的生產要素消耗量、預計價格和預計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的標准成本。

把難以避免的損耗和低效率等情況也計算在內,使之切實可行。從數量上看,它大於理想標准成本,但又小於歷史平均水平,實施以後實際成本可能是逆差,是要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一種標准,因而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2)如何使用標淮成本核算成本擴展閱讀

用途:標准成本可用於控製成本。評價管理人員工作的好壞,把實際已經做的和應該做的進行比較,標准成本便為這種對比提供了基礎,順差表示經營的結果優於預期的而逆差則表示經營的結果不如預期的。因此,這種差額的計算對分析和控製成本是重要的。

用於決策。標准成本通常用來作為確定銷售價格的基礎,特別是在確定不屬於同批產品的銷售價格時,更要以標准成本為基礎;使成本計算更合理。同樣的產品有同樣的成本;減少成本會計的工作量。

3. 請問:以標准成本為成本核算方法的會計工作,要注意哪些細節總體思路和工作流程是什麼謝謝您。

標准成本法的主要內容包括:標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異的計算和分析、成本差異的帳務處理。其中標准成本的制定是採用標准成本法的前提和關鍵,據此可以達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異計算和分析是標准成本法的重點,藉此可以促成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並據以進行經濟業績考評。 標准成本的制定 產品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大部分構成,標准成本也應由這三大部分分別確定。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標准用量和標准單位成本兩方面。材料標准用量,首先要根據產品的圖紙等技術文件進行產品研究,列出 所需的各種材料以及可能的代用材料,並要說明這些材料的種類、質量以及庫存情況。其次,通過對過去用料經驗的記錄進行分析,採用其平均值,或最高與最低值 的平均數,或最節省的數量,或通過實際測定,或技術分析等數據,科學地制訂用量標准。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人工成本。在制訂產品直接人工成本標准時,首先要對產品生產過程加以研究,研究有哪些工藝,有哪些作業或操作、工序等。其次要對企業的工資支付形式、制度進行研究,以便結合實際情況來制訂標准。 製造費用可以分為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兩部分。這兩部分製造費用都按標准用量和標准分配率的乘積計算,標准用量一般都採用工時表示。 上述標准成本的制訂,可以通過編制標准成本單來進行。 在制定時,其中每一個項目的標准成本均應分為用量標准和價格標准。其中,用量標准包括單位產品消耗量、單位產品人工小時等,價格標准包括原材料單價、小時工資率、小時製造費用分配率等。具體如下: (1)直接材料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的用量標准×材料的標准單價 (2)直接工資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的標准工時×小時標准工資率 (3)變動製造費用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准工時×每小時變動製造費用的標准分配率 其中:變動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變動製造費用預算總數/直接人工標准總工時 (4)固定製造費用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准工時×每小時固定製造費用的標准分配率 其中: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固定製造費用預算總數/直接人工標准總工時 標准成本的差異分析
(一)、變動成本差異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異分析 直接材料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額,是直接材料成本差異。該項差異形成的基本原因有兩個:一 標准成本法
個是材料價格脫離標准(價差),另一個是材料用量脫離標准(量差)。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價格差異=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標准價格) 材料數量差異= (實際數量-標准數量)×標准價格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價格差異+數量差異 材料價格差異是在采購過程中形成的,采購部門未能按標准價格進貨的原因主要有:供應廠家價格變動、未按經濟采購批量進貨、未能及時訂貨造成的緊急訂貨、采購時舍近求遠使運費和途耗增加、不必要的快速運輸方式、違反合同被罰款、承接緊急定貨造成額外采購等等。 材料數量差異是在材料耗用過程中形成的,形成的具體原因有:操作疏忽造成廢品和廢料增加、工人用料不精心、操作技術改進而節省材料、新工人上崗造成多用料、 機器或工具不適用造成用料增加等。有時多用料並非生產部門責任,如購入材料質量低劣、規格不符也會使用料超過標准;又如加工藝變更、檢驗過嚴也會使數量差 異加大。 2.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是指直接人工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額。它也被區分為"價差"和"量差"兩部 分。價差是指實際工資率脫離標准工資率,其差額按實際工時計算確定的金額,又稱為工資率差異。量差是指實際工時脫離標准工時,其差額按標准工資率計算確定 的金額,又稱人工效率差異。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工資率差異= 實際工時×(實際工資率-標准工資率) 人工效率差異= (實際工時-標准工時)×標准工資率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工資率差異+人工效率差異 工資率差異形成的原因,包括直接生產工人升級或降級使用、獎勵制度未產生實效、工資率調整、加班或使用臨時工、出勤率變化等。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形成的原因,包括工作環境不良、工人經驗不足、勞動情緒不佳、新工人上崗太多、機器或工具選用不當、設備故障較多、作業計劃安排不當、產量太少無法發揮批量節約優勢等。 3.變動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變動製造費用的差異,是指實際變動製造費用與標准變動製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它也可以分解為"價差"和"量差"兩部分,價差是指變動製造費用的實際小時分配率 脫離標准,按實際工時計算的金額,稱為耗費差異。量差是指實際工時脫離標准工時,按標準的小時費用率計算確定的金額,稱為變動費用效率差異。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變動費用耗費差異= 實際工時×(變動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費用標准分配率) 變動費用效率差異= (實際工時-標准工時)×變動費用標准分配率 變動費用成本差異= 變動費用耗費差異+變動費用效率差異 變動製造費用的耗費差異是部門經理的責任,他們有責任將變動費用控制在彈性預算限額之內。 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形成原因與人工效率差異相同。
(二)、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分析
1、二因素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是將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為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 固定製造費用耗費差異= 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 - 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固定製造費用能量差異= 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 固定製造費用標准成本 = (生產能量-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2、三因素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是將固定製造費用的成本差異分為耗費差異、效率差異和閑置能量差異三部分。耗費差異的計算與二因素分析法相同。不同的是將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 量差異"進一步分解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實際工時未達到標准能量而形成的閑置能量差異;另一部分是實際工時脫離標准工時而形成的效率差異。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耗費差異= 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生產能量 閑置能量差異= 固定製造費用預算-實際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 (生產能量-實際工時)× 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效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產量標准工時)× 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編輯本段標准成本的賬務處理
為了同時提供標准成本、成本差異和實際成本三項成本資料。標准成本系統的賬務處理具有以下特點: 標准成本法
(一)"原材料"、"生產成本"和"產成品"賬戶登記標准成本 無論是借方和貸方均登記實際數量的標准成本,其餘額亦反映這些資產的標准成本. (二)設置成本差異賬戶分別記錄各種成本差異 在需要登記"原材料"、"生產成本"和"產成品"賬戶時,應將實際成本分離為標准成本和有關的成本差異,標准成本數據記錄;原材料"、"生產成本"和"產成品"賬戶,而有關的差異分別記入各成本差異賬戶。各差異賬戶借方登記超支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 (三)各會計期末對成本差異進行處理 各成本差異賬戶的累計發生額,反映了本期成本控制的業績。在月末(或年末)對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1、結轉本期損益法 按照這種方法,在會計期末將所有差異轉入"利潤"賬戶,或者先將差異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再隨同已銷產品的標准成本一起轉至"利潤"賬戶。采 用這種方法的依據是確信標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異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費造成的,應當直接體現在本期損益之中,使利潤能體現本期工作成績的好 壞。此外,這種方法的賬務處理比較簡便。但是,如果差異數額較大或者標准成本制訂得不符合實際的正常水平,則不僅使存貨成本嚴重脫離實際成本,而且會歪曲 本期經營成果,因此,在成本差異數額不大時採用此種方法為宜。 2、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 按照這種方法,在會計期末將成本差異按比例分配至已銷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 採用這種方法的依據是稅法和會計制度均要求以實際成本反映存貨成本和銷貨成本。本期發生的成本差異,應由存貨和銷貨成本共同負擔。當然,這種做法會增加一些 計算分配的工作量。此外,有些費用計入存貨成本不一定合理,例如閑置能量差異是一種損失,並不能在未來換取收益,作為資產計入存貨成本明顯不合理,不如作 為期間費用在當期參加損益匯總。 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選擇要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差異的類型(材料、人工,或製造費用)、差異的大小、差異的原 因、差異的時間(如季節性變動引起的非常性差異)等。因此,可以對各種成本差異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材料價格差異多採用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閑置能量 差異多採用結轉本期損益法,其它差異則可因企業具體情況而定。值得強調的是,差異處理的方法要保持歷史的一致性,以便使成本數據保持可比性,並防止信息使用人發生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