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華為自研成本有哪些
擴展閱讀
鋼筋套筒每個成本多少 2025-01-15 06:38:29
如何用代碼畫鑽石劍 2025-01-15 06:38:25

華為自研成本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4-09-28 09:11:50

『壹』 華為Mate40系列研發投入高達5.6億美金,自研IP比例增加,背後有何考量

在華為Mate40系列國內發布會上,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和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接受了媒體的深度訪問。他們透露,Mate40系列是華為史上研發投入最為顯著的一代旗艦,其中僅不含海思的研發成本就達到了驚人的5.6億美金(約37.5億人民幣),這是華為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投入。


李小龍強調,Mate40系列搭載的麒麟9000晶元是華為首次採用5nm工藝,這一技術的推進速度超乎預期。以往,許多IP可以從外部購買,但進入5nm時代後,許多傳統供應商難以跟上步伐,華為因此面臨嚴重的IP短缺。因此,華為在這款晶元上投入了大量自研知識產權,研發團隊的工作量和周期都顯著增加,規劃工作甚至提前多年進行。


華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預見到5nm時代的挑戰,並認識到自研IP的重要性。李小龍提到,過去海思追求「一版搞定」,雖高效但也風險大。如今,華為給予研發團隊更多時間進行測試和驗證,通過早期的IP投入,降低了產品的風險,也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李小龍總結說,華為在麒麟9000晶元上的投入不僅是資金上的大手筆,更是時間上的持久戰,這是華為對技術創新和長期戰略的堅定承諾。

『貳』 不自研麒麟晶元,那每年要花多少錢去購買高通晶元

摸良心說,華為自研SoC的前比買靠買高通晶元的前要高得多。每年耗費幾億在這上面。先別說海思晶元的CPU架構還是公版ARM了,研發這玩意本來就是個燒錢又耗時的東西。你別看高通晶元賣得可能還有點貴,專利費還要交那麼多,實際上遠比自研SoC劃算得多。
17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1.53億台,其中用海思晶元的手機具體多少並未公開。假設拋開其它用高通晶元,聯發科晶元的手機大概1.03億台(其實低端線下也賣得很火熱。),剩下5千萬台手機就是用的海思晶元。其中有mate9/10,華為p10,nova2,榮耀系列使用麒麟659晶元的手機,一台手機平均零售價也就是2400左右,這也就是大概5千萬顆晶元,總共收入。假定一顆晶元成本為120元一顆(其實大概都是這么多,代工費也在裡面。)研發資金都已經破了千億,平均算下來一顆晶元更是高達幾百。實際上你仔細算的話,做晶元基本上沒怎麼賺錢的。如果這5千萬部手機使用高通晶元的話,大概一顆晶元加上專利費也就才200-300左右。
當然以上數據並不準確,我只是大概估計了一下。其實我只是想傳達一點,華為自研的SoC其實真的很燒錢,成本遠比單單使用高通晶元更高。

『叄』 自研晶元,中國人為什麼都在為華為的研發投入買單

華為現在的晶元採用的是ARM的架構,這個架構也是有專利費用的,畢竟這個通用的架構是人家英國人搞出來的,華為在其公版基礎上進行後續的開發也是需要交專利費的。此外,高通在此前的4G通訊標准上也是有不少專利的,麒麟晶元想要讓手機正常使用4G就必定要使用這些技術就必然要交專利費,當然華為在4G上也有一些技術,可以實現交叉授權,可以免去一定的費用。

利潤沒有那麼高。第一,業內統計,至少手機發貨要達到2億左右,獨立開發晶元才有利可圖,所以華為的銷量上不去,巨大的成本就會降低華為整體利潤率。余承東現在最緊要的就是提升銷量,所以和雷軍之間互相比較就是常態。第二,國內手機廠家競爭激烈,營銷、廣告和線下渠道建設等都需要花錢,削弱了華為手機利潤。 第三,華為還有不少低端手機拉低了高端機型的利潤。第四,華為手機利潤遠低於蘋果,據統計,蘋果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利潤佔比是60%,三星17%,華為只有8%,只能比OPPO的5%、vivo的4%,小米的3%有一定比較優勢。華為在出貨量、銷量與利潤「三提升」,才有望真正超越蘋果,這註定是一個較長時間。

『肆』 華為的自研手機CPU為何更貴

我覺得題主要表達的是明明華為使用了自研CPU,為何手機更貴?不是更便宜么?而不是指為何華為麒麟晶元為何比高通更貴。

一、手機的成本不只是CPU,CPU只佔5%-10%甚至更低

我們知道一台手機的構成有上千個零部件,手機只是其中的一千分之一多一點,只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核心的元件。

另外如果從BOM成本來看,CPU的成本只佔所有硬體成本的10%左右,甚至更低,比如驍龍865+X55一套,大約要50-80美元美元,而小米10 起步價是賣3999元,BOM成本達到了400美元左右,CPU也只佔了12%左右。

所以一台手機的售價不能僅僅只盯著CPU,其它的東西還值錢呢,CMOS晶元一套值錢,內存值錢,還有屏幕更值錢,所以只看CPU是不對的。

二、手機的成本分為兩部分,顯性成本、隱性成本。

其實,如果我們只盯著BOM成本也是不對的,手機的成本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顯性成本,一部分是隱性成本。

顯性成本就是BOM成本,比如屏幕、CPU,內存等元件值多少錢,這些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而隱性成本是為了這台手機投入了多少人來研發,還有在研發過程中產生的各項開支等等,這些也是成本的。

而手機的體驗、定價很多時候並不完全是顯性成本來決定,比如蘋果的BOM成本很低,為何售價這么高?原因就是隱性成本多,比如投入,生態建設,售後服務等等。

華為也一樣,華為努力的打造高端品牌,除了顯性成本外,還有隱性成本,這些都是成本,同時華為手機相對而言更有技術含量,而這些也是需要錢的,所以雖然採用了麒麟晶元,明明是自研的,但最後售價要比小米等廠商賣得貴。

首先糾正提問者一個問題,cpu更貴這個說法靠不住腳。CPU,GPU,ISP,NPU等大多都集成在一起,以Soc的形式出售,沒有聽說手機單獨買一個CPU的說法,接著回答為什麼自研手機CPU更貴的問題。

首先想問一下,你是怎麼得出自研手機CPU更貴的結論?你是用哪種定價方法來得出這個結論的?

用華為各個型號手機來舉例說明。

千元價位的榮耀9x,榮耀Play 4Tpro等採用的均為麒麟810晶元,麒麟810無論是CPU還是GPU均超過高通驍龍710,高通驍龍765G。這兩個機子的售價在千元和1500左右,搭載這款晶元的手機它的價格不香嘛?它不比同期的驍龍710,驍龍765G香嘛?可是這兩款手機售價也並沒有高的離譜啊,反而大多數網友都認為這個價格非常香,香的一匹!如果按照提問者的說法,自研的CPU更貴,這兩款手機定價應該在2000元檔了。(手機定價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單純列出同期其他產品相比較,如果華為系手機還是非常香的,那麼這款手機總體定價就沒有那麼離譜。)

2000元價位的榮耀30s,搭載的晶元為麒麟820,這款晶元在CPU,GPU,ISP,NPU等方面都很強,並且集成了5G。這款手機的售價也沒有高的離譜啊?還是有一大批網友和消費者認為這個價格香的一匹。

3000元價位的麒麟985,我暫時還不知道具體表現如何,有人說提升了一部分,提升不是很明顯,現在也沒有具體且明顯的定論。但是榮耀30也有部分人認為價格很香。

5k及以上的價位檔,30pro+,p40pro等提升的是全方面的。在這個價位選擇的人大多都看自己最需求什麼。需要好的屏幕,一加8pro,find x2pro可以選擇。需要拍照,p40pro,榮耀30pro+可以選擇。你會發現這個價位大多都是全面且水桶的,並且在某些地方的長板特別長。這價格香不香具體因人而異了。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沒有辦法完全證明華為自研的Soc價格低,但是可以證明在同價位,華為Soc它並不貴啊。至於具體是多少的定價,我不是華為工作人員,我沒辦法知道,即使我是華為工作人員,這個定價應該也是需要保密的。

所以提問者的CPU定價更高的結論從哪裡得到的?

麒麟晶元的戰略和未來我們結尾細說。先回答問題,麒麟處理器貴不貴?

首先在某些時候,我們確實覺得麒麟處理器貴,華為在某些階段貴的核心問題在於華為不會將麒麟晶元出售給其他智能手機供應商。2017年華為的研發費用為897億元人民幣(142.7億美元)。過去十年中,研發投入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611.1億美元)。在未來十年內,華為將繼續將其銷售收入的15%用於研發。

移動晶元是任何智能手機的核心要素,這並不是秘密。但是只有少數晶元製造商。今天我們不談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高通是該市場的絕對領導者。就性能而言,它提供了最強大的晶元。但是聯發科正在盡力提供或多或少具有競爭力的SoC。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公司提供最好的晶元,而台灣製造商提供最便宜的晶元。當然,還有其他晶元製造商,例如三星的Exynos系列,華為的麒麟系列以及小米的新成立的Surge系列。

區別在於,高通和聯發科為無數智能手機製造商生產晶元,麒麟、三星、小米主要為自己設計使用處理器。也有少部分三星以外其他機型用的三星,可以略不計,到底需不需要為其他廠商提供處理器呢?

高通不用說了,三星計劃擴大其Exynos CPU的生產,並在智能手機供應商中尋找買家。據說小米的Surge晶元將出現在諾基亞智能手機上。那麼麒麟CPU呢?

 

華為在深圳舉行了全球分析師會議。華為投資控股公司輪值代理首席執行官徐志軍在會上說,華為沒有出售麒麟晶元的計劃。這些晶元的製造是為了使他們的手機與眾不同並為他們提供更低的成本。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堅持多晶元共享策略。利用高通,聯發科和他們自己的麒麟晶元製造的各種型號,他們可以設計針對不同客戶,價格不同的不同手機。

 

華為明明想用自己的處理器降低陳本,為什麼反而貴了呢?原因在於產品初期出貨量不夠,需要有用戶平攤成本。現在可以說初期的成本已經被第一波吃螃蟹的背下來了,現在我們可以享受紅利了,殊不知華為在各產品線上的絕對定價權已經把ov小米之流壓得喘不過氣,結論就是自研初期是貴的,現在絕對不能說貴,銷量已經說明了一切。

壁紙奉上

【華為手機為什麼越來越貴?4個原因道出真相】目前國產手機華為這個品牌在國內的熱度可以說是空前高漲,相比蘋果可以說是突飛猛進。而我們從華為最近新出的幾款極具性價比的手機來看,華為的手機價格還在不斷的上漲,但購買華為的人卻不降反升,形成這種原因有很多,下面咱們仔細分析

從當前的智能手機熱度來看,蘋果熱似乎已經降低了,相反華為的喜愛程度卻突飛猛進,我們看一下華為最近推出的幾款機型不難看出,華為除了在追求性價比以及手機質量之外,還在不斷的增加手機的價格,可是追求華為的人數不但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多了。造成華為的自研手機CPU為何更貴這樣的原因有很多,一起分析一下吧

華為這個品牌主要是走的中高端路線,為了品牌形象定價就肯定會較高,隨著新機推出價格也越來越高,具體可以參考蘋果手機,每次推出新款型價格都不會將定在5000元以下,久而久之用戶就會形成習慣。

前幾年我們看新聞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蘋果手機不到20%的銷量,就賺取了手機行業90%的利潤,全球手機一年8億台銷量的手機居然沒有人家一年賣2億台的公司賺錢,企業都是賺取利潤的,自然都想走高端路線,因為這樣利潤高、來錢快。

當下的智能手機只有三個經手市場考驗的處理器可用:驍龍處理器,蘋果處理器,華為處理器。大部分的安卓手機都是採用的驍龍855的處理器的價格是透明的。這就導致使用驍龍處理器的智能手機品牌,沒有這么多話語權,如果你使用驍龍855處理器的手機漲價,用戶就不會買單。華為使用自研的處理器,定價權就掌握在自己手裡。

我們很多人在看關於華為相關新聞的時候,都會在評論區里能看到「支持華為 支持中國」更有比較過激的用戶直接表示「不買華為手機等於不愛國」華為似乎被神化了,打上了「中國驕傲」「中國技術」等非常大的標簽,這些都是華為最有力的漲價理由

華為持續的研發投入、產品質量的提高、正確的品牌塑造、憑借自身的優勢。目前華為的手機銷量也做到了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水平不是沒有道理的。

國人很樂意看到華為手機走向世界,但現在的售價越來越高,也讓很都多購買華為手機的人也越來越多覺得華為實在藉助用戶信任瘋狂漲價的割韭菜。總的來說還是希望國產手機以後越來越好,技能讓大眾用好手機又能獲取大家的一直好評。

『伍』 為什麼華為手機越賣越貴

是啊,華為高端手機的確越賣越貴,是事實,成了國內一般手機用戶覺得消費越發吃力的一個品牌。

華為中低端手機倒是同其他品牌的一樣,由於成本因素也在漲價。

華為高端手機越賣越貴也有成本上升的問題,但晶元是用自研的,應該因此而便宜一些,何況其研發成本應該是已經基本還本了吧。不過呢,新近推出的手機,比如P40中所含的那些新亮點也是技術研發的成果,即又發生了成本,必須攤入售價之中,這個肯定並不例外,其他手機廠商都是這樣做,但是,由於國產手機中高端品牌少,華為高端手機又是唯一銷量大、能夠與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一拼的,想購買的用戶多,所以,華為高端手機越賣越貴的問題也就格外顯眼,這個問題是一直就存在、一直在提出的。

至於任正非所說的把價格做高一些,那是對友商而言的,給空間,而不是針對消費者,消費者自然希望價格便宜,即便是高端手機,甚至特別是對高端手機也這樣希望著,包括對華為的,對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也一樣。

我想,華為手機越賣越貴的個性化原因主要是2個。

一是定位。主要用來賣給高端手機用戶的,其實,無論是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還是其他手機廠商的高端手機也都這樣定位,於是,價格對於中低端手機用戶而言自然是貴的,高端手機用戶卻並不覺得,這也是蘋果手機一直賣得不錯的原因所在。

二是佔位。也就是針對著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大家也都說華為是把蘋果和三星視為主要的對手,都指的是華為用高端手機對戰。據報道,華為高端手機的市場份額既比不上三星更比不上蘋果,在利潤上差蘋果多多了,而華為手機在整體上,至少是卻越來越好、越來越逼近蘋果手機。

來看看蘋果手機吧。

盡管由於市面上性能優越的其他智能手機越來越多,蘋果手機不是越賣越貴了,卻為什麼還是一直貴?比較一致的說法早就有,而琢磨起來,這些說法越來越像在說現在的華為高端手機。

說法或者叫理由或原因無外乎有3個。其一是蘋果的品牌價值大,也就是溢價能力大,iPhone自喬布斯時代發布以來,在全球的良好口碑至今尚未大減,盡管庫克時代的創新乏力也被一致詬病;其二是ios系統流暢,而且自獨樹一幟、佔半壁天下,其他手機廠商則是基於Android系統定製自家的UI;其三是用戶粘性強,習慣用iPhone的用戶一般不會輕易轉向使用Android手機,畢竟2者系統機制不同,而早期,正是Android機制導致安卓手機對硬體性能依賴性強,存在卡慢的問題,這個印象至今尚存,雖然現在的Android手機使用流暢度其實並不比ios系統差了。

再琢磨一下,這些針對蘋果手機的說法,是不是又像是在說將來的華為高端手機呢?

蘋果手機曾經最為昂貴,是因為有那麼多人願意為她的品質感買單。華為高端手機,現在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品質感?

為什麼華為手機越賣越貴?

華為目前的產品其實已經覆蓋了高中低端所有價位了,至於高端機為什麼越賣越貴,因素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和蘋果、三星撇關系重大。

1、近些年 華為手機的銷量越來越好 ,使得華為手機有了溢價能力,所以高端機價格逐年上升。

2、 手機配置越來越高,增加成本 。比如早些年的華為Mate系列只有單攝像頭、不支持防水,如今全部都有了提升。

3、華為 需要利潤支撐其研發 。華為的研發投入是巨大的,只有獲得足夠的利潤,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否則沒有研發投入,華為產品也將變得平庸。

4、 蘋果三星手機漲價,尤其是蘋果手機。 目前華為手機的定價仍然需要避開蘋果,如果蘋果手機不漲價,仍然賣5-7千元,顯然華為手機定價不敢在這個區間,將會回到3-5千元的定價區間。

所以華為手機越賣越貴,個人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市場決定的,一來蘋果手機也漲價了,留給手機的定價空間更高了;二來華為手機的銷量越來越好,華為即使提價了消費者仍然願意買單。


華為和榮耀的產品線,高端、中端、低端都有,你眼光這么好,看上了Mate系列還是P系列?

1、華為品牌現在不管在中國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都是蘋果的直接競爭對手,是高端品牌,你見過【便宜的高端品牌】嗎?如果哪天蘋果忽然大聲吆喝:走過路過,不要錯過,999一台!你猜,有多少人會把手裡的蘋果扔了?[呲牙]

3、你看過任正非的那個著名訪談嗎?

華為品牌無論國內國外的定價策略,都奉行一個原則【給競爭對手留活路】,因為華為認為只有充分而有力的競爭才能促進 科技 進步。2019年,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合計市佔率超過40%,如果華為的P系列和Mate系列的降低售價,無疑將進一步擠壓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間,你讓其他品牌怎麼活?

所以,我們應該以正確的心態去看待品牌的定價策略,不能總想著支付【起亞】的錢買【勞斯萊斯】的車。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對P系列和Mate系列來說,也一樣。

從華為手機為什麼越來越貴這個問題的側面來說,可以看出華為是國產手機品牌里唯一沖擊高端手機市場成功的。

對於華為而言,華為P系列無疑是對標三星的S系列,華為Mate系列對標三星的Note系列。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在高端市場的運作上,華為無疑是成功的。

「以前沒錢就買華為,現在沒有錢買華為」早就是句老梗了,華為價格的一路走高也引起了很多消費者困惑,那麼究竟內在的原因是什麼?

對於手機行業而言,銷量相對來說比較大的中端和低端手機雖然為手機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市場佔有率,但是沒法帶來比較好的利潤。

但是,相對來說銷量較小的高端機會帶來不錯的利潤。並且,隨著元器件的漲價,低端機的利潤會越來越低,甚至變成雞肋。不做吧,會失掉不少的用戶和市場份額。繼續做吧,不怎麼賺錢。所以小米相繼提升了低端機的售價。

綜上所述,華為憑借自身的優勢,作為國產手機品牌成功打入高端手機市場不是沒有道理的。目前華為的手機銷量也做到了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水平。

這些都與華為持續的研發投入、正確的品牌塑造、產品質量的提高等多個方面有關。最後,國產手機近些年來做的越來越好,希望國產手機都能夠像華為一樣成功的進入高端手機市場。

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現在的確很多人再說華為手機越賣越貴,但我不知道這些說華為手機貴的人有多少是想過為何三星賣這個么貴,iPhone賣這個貴?如果這些人能理解三星、蘋果可以賣這么貴的手機,我想也就能理解華為手機越賣越貴了!

1、不妨現先問問三星蘋果為什麼賣這么貴?

對於三星、蘋果賣得貴我想很多人會說出自己的理由,比如蘋果手機好系統流暢,硬體性能出色,三星手機屏幕好,有自己的產業鏈等等。但是,這種能成為三星、蘋果賣的貴的理由嗎?我覺得不能!

iPhone手機成本早前就曝光過了 (iPhone11的物料成本僅1500元) ,遠低於其售價,而三星有自己產業鏈,能自己代工生廠、屏幕、存儲晶元等半導體晶元或設備,但有自己的產業鏈難道不應該可以更好的控製成本,價格更低廉嗎?怎麼還越賣越貴了?

顯然,三星、蘋果手機賣的貴和成本雖然有關系,但不是重點,真正的核心在於品牌溢價,就猶如奢侈品一樣,同樣的工廠用料,但貼上不同的品牌就是完全天壤之別的售價。

華為現在越賣越貴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實就是品牌,他的高端旗艦機型,包括部分榮耀子品牌機型已經獲得國內用戶的認可,廣大用戶願意為這品牌付出更高的價格。

2、成本作為次要因素推動價格

當然,在華為手機越賣越貴的的諸多因素當中,成本也可以算作一個次要因素存在。

現在一台華為手機中,大部分的晶元已經替換成了自主研發的產品,而這些產品的研發顯然是要大資金投入了。同時,我國的晶元研發水平本身處於落後狀態,想要追趕上友商們的技術,必定要招兵買馬,而要高端人才為我們所用,顯然需要錢!

你看,華為在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研發中心,海外相當部分員工還是本地人員,在歐美發達國家這些人員的成本絕對不低。此外,再看看華為國內員工,每年的收入為大多數人所羨慕,月入2~3w都不算高,年終績效獎金再拿個20w上下也不算多。這些人員工資算下來都是成本。

這里再提一下,去年美國封堵華為後,很多華為員工為了應對這種不利局面有了更多的加班,而華為在年終時則回饋這些員工直接陽光普照發了20億獎金,這些說實在的也是成本之一。

Lscssh 科技 官觀點:

綜合諸多因素來說,在我看來華為手機越賣越貴的核心就只有一個,就是產品越來越好國內用戶認可度也越來越高,從而推高了其品牌溢價能力。此外就是去年開始華為的研發投入成本也在高速增長,去美國化不是光靠嘴上說的,這背後是需要龐大的資金和人力支撐的。

第一不可否認的是華為的手機越來越好,配置越來越高,人家擁有自己的CPU,你看他還生產以前別人CPU的手機嗎。華為一年的研發經費高達上百億。所以會貴。第二品牌優勢,隨著蘋果 科技 第一的寶座漸漸被取代,三星成炸彈,小米、vivo、oppo等手機被晶元制約,華為的自主品牌就有理由和實力賣到這個價格,況且高端機也不是只有華為賣的貴

很榮幸能在此答題解惑,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因為華為手機有核心競爭力,是國內唯一能和蘋果三星競爭的企業。眾所周知現在的蘋果手機利潤在業界內屬於最高,銷量也是全世界第一,為什麼這么貴還有人買?因為ios系統流暢度無可挑剔,對比安卓有過之而無不及,華為也是如此。

麒麟系列晶元早在10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發。現在麒麟晶元甚至可以和世界上最厲害的高通晶元抗衡,在國際市場上,除了華為手機用的是自家晶元以外,其餘所有的手機廠商均都是用的高通晶元,甚至蘋果都是用的高通基帶。其實當時華為完全可以和國內其他手機廠商一樣,用高通的晶元和國內的手機打打價格戰就可以,但並沒有這么做,因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一直被掐著脖子走,假設有一天突然捏緊你的脖子,豈不是全部都要玩完。華為深知這個道理,決心自研晶元基帶,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現在的絕大部分國內手機廠商都是以價格戰為主,追求性價比。如果華為賣的和他們一樣便宜,那其他手機廠商還怎麼活?因此華為選擇走高端旗艦路線,將底部的生存空間留給其他手機品牌,就拿華為的Mate和P系列來講,兩種都是以高端旗艦市場為主,配置方面也相對較高,如果將定價壓到和某米一樣,某米還怎麼囂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側面反映出任正非高瞻遠矚。

綜上所述,華為手機價格高,意味著利潤就高,錢就可以投入資金搞研發,消費者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體驗到新技術。而且今年新發布的5G手機內部元器件數量也比4G手機多了近3倍,單從成本方面就提高了不少,手機提價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科技 在不斷地進步,技術也在迭代,通常情況下,新發布的數碼產品肯定會有亮眼之處,價格普遍會高一些,但隨之而來的也是上一代產品的降價促銷,如果覺得價格貴,可以等促銷時再入手也是可以的。

哈哈,看了這么多回答,感覺都是在扯淡,都是泛泛而談,沒有講出手機越賣越貴的根本原因,雖然華為的手機剛發布的時候賣的很貴,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過一年,甚至不到一年,價格幾乎腰斬,降接近一半的價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其實手機越賣越貴,是因為晶元上集成的元器件越來越多,而業界有人算過一筆賬,多少納米的晶元處理器性價比最高呢?40納米左右的,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末,新加坡半導體產業非常繁榮,但現在卻不太行了,因為新加坡的一些公司的理念是追求高性價比,說白了花少一點的成本,賺更多的錢。所以40納米以下隨著晶元上集成度越來越高,在設備上的投入會越來越大,會導致成本越來越高。

Intel創始人摩爾曾經說過「每過18-24個月,在價格不變的前提下,單位面積的晶元上集成的晶體管數量翻一倍,性能提升一倍」,實際上摩爾定律在2003年左右,90納米的技術上就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失效,而是勉強靠著堆砌來維持「摩爾定律」,所以實際上,手機剛出來很貴是因為要收回高昂的成本,畢竟現在都是在不斷的優化升級各個方面的性能,從來不考慮消費者需不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因為每過一年多,各個方面都有優化升級,所以對於一年多前發布的產品,就要進行降價處理!

你所說的貴,應該是指花的錢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從未考慮過如果按照通貨膨脹算的話會是多少錢?我們按照銀行給出的近20年的通脹率5%來算,一款現在5000元的手機,十年前是多少錢?是3069元!別忘了,工人工資,各方面的成本可是按照高於5%來算的,所以價格提升是情有可原的!

總的來說,其實是消費者為了很多 科技 的革新所買單,有可能這種功能基本上用不上!


日前華為P系列新品正式發布,並首次一口氣帶來三款型號,包括小屏幕的P40和大屏的P40 Pro,還有一款拍照實力前所未有的P40 Pro+,三款手機在外觀設計、系統、影音效果等方面全面升級。

當然整場發布會並未對性能方面做過多的宣傳,因為P40系列還是有一些小遺憾的。由於華為單方面的決策失誤,在研發麒麟990系列晶元時,沒有意料到LPDDR 5內存會商用得如此之快,所以 麒麟990全系都不支持LPDDR 5,因此P40系列只能使用性能更弱的LPDDR 4x。

可以說這是P40系列最大的一個槽點,畢竟從今年開始各大手機廠商旗下的旗艦手機都搭載了LPDDR 5內存,華為手機在這一點上真的是與其他國產廠商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未來可能會成為P40系列不被消費者買單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值得認可的就是P40系列的相機實力,准確說是P40 Pro的相機實力,可以實現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50倍數字變焦,P40 Pro+更是 支持10倍光學變焦、20倍混合變焦以及最高100倍數字變焦, 簡直就是「宇宙為」。

當然價格也是「突破天際」,這是華為首次推出Pro+版本,也是三星推出S20系列三款產品,擁有更強拍照表現的S20 Ultra之後的跟風行為。至於P40 Pro+的海外價格,官方給出了 8GB+512GB一個版本,定價1399歐元,約10900元人民幣。

很顯然P40 Pro+國行版的價格也有可能會成為P系列首款「破萬」的機型,因為不排除華為會推出12GB+512GB的國行版。看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惑, 為什麼華為手機,現在是賣得越來越貴了呢?

我覺得華為漲價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翅膀硬了」! 過去華為也低端過,是一家靠著與運營商合作銷售手機做起來的廠商, 那時候價格很便宜,幾乎只是靠運營商走量,利潤也少得可憐,華為自然意識到了這條路不可取,隨即走向了「自研」的路上。

首當其沖的就是晶元項目,後來海思也是不負眾望,推出的產品終於站在了主流市場上,並獲得了廣大用戶的高度認可。再後來華為又著重研發相機、快充以及無線充電等新領域,並且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靠著這些優勢,華為逐漸打開了高端市場,站穩了其市場主流的地位, 有了和三星、蘋果競爭高端市場的實力,後來華為手機價格越來越高,所獲取的利潤也越加豐厚,看著大家都願意為華為買單,索性將價格一年年提升起來。

畢竟華為從來就不是一家做性價比的品牌, 華為走的是高端路,三星S系列和Note系列怎麼走,華為就跟著怎麼走,這是風向標,也是搖錢樹。 在三星蘋果都漲價的當下,華為如果不漲到一個標准,如何凸顯出其自身的優勢呢!對此你怎麼看?

看了一些分析,基本觀點大致正確,但不太完整,我也試著做一下簡單的剖析。

先且不論華為手機的性能和品質,單說價格,在過去的十年間,智能手機行業中,一般價格比較便宜或者性價比較高的手機產品基本都是中國品牌。在小米高舉「性價比」旗幟之後,原本和外國手機品牌如摩托羅拉、三星等同台競技的中華酷聯也開啟了砍價模式,這一事件推動了國產手機的崛起,與此同時,也讓中國手機品牌陷入了長期的「低價」狀態。

在過去這些年中,三星、蘋果、LG和索尼等國際品牌手機基本上都採取高價策略,這里邊LG、索尼受制於產業鏈整合逐漸衰落,三星和蘋果則憑借對產業鏈的布局和資源整合能力,成為智能手機領域長盛不衰的巨頭。

而如果想要進入高價區間,那就必然在技術領域擁有自己的獨有地位,並且需要擁有強悍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對外界較低的核心技術依存度。

在中國手機廠商中,目前只有華為能夠做到。

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講,我們認為華為價格越來越高,所對比的對象是其他中國手機品牌,如小米、OPPO、VIVO等,但實際上我們真正應該拿來跟華為做價格對比的是三星、蘋果這兩個手機品牌。

而與他們的主力機型對比的話,我們可以發現華為的售價並不高。

在智能手機領域,論及技術實力和產業布局能力,第一梯隊只有蘋果、三星、華為三家,第二梯隊則屬於小米、OPPO、vivo。

部分答主提到了華為研發費用居高,所以華為手機售價高。這一點我不敢苟同。

可以這么說,華為研發費用高造就了華為在消費電子硬體技術實力和軟體方面的優勢,這些優勢形成了產品溢價,但這並不是華為手機高於國內其他驍龍旗艦機型手機的主要原因。

在這一年中,或者說近兩年,華為的產業鏈資源受到了美國的打擊,這勢必會給華為供應鏈帶來采購成本上的增加,同時近兩年來電子元件持續漲價,如PCB、MLCC、屏幕、電池、攝像頭元器件等均在持續漲價,並且華為採用的元器件也都很優秀。

這些成本上的增加,以及對產品嚴格的品控,以及華為交互系統上的投入,對軟體服務的持續優化,共同促成了整體成本的上升。

另外,華為在硬體選擇上也並不激進,比如說屏幕刷新率、快閃記憶體等,華為在旗艦機型上並不會很快應用最新的技術,當然並不是說最新的技術它不香,而是這種成本上升帶來的價格上的增加對於消費者來說是無意義的,現在的硬體基本上都有性能過剩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講,華為其實擁有更高的漲價空間。

其實華為並不是所有機型都是價格越來越高,只是一部分旗艦機型存在這種現象。但我們要注意的是,旗艦機型所對標的人群,其實是高端商務人群、技術人群和中產階級,他們對於智能手機產品有用更苛刻的要求,同時也擁有更高的消費能力。

在這樣的設定下,華為旗艦機型定然採用高品牌曝光、高品牌溢價等策略,來提升手機的形象,從而匹配手機擁有者的 社會 地位,所以華為手機在這樣的情況下天然走的就是高價路線。

與此同時,因為定位的不同,華為也會布局其他方面,比如主打年輕群體的榮耀品牌等,所以價格、硬體配置等基本上都跟目標人群相匹配。

在國內定價升高,其原因也在於目標人群的收入也在同步上升,硬體配置也在同步上升。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如果沒有被美國「針對」,那麼三星在2019年的財報或許要糟糕更多,甚至於蘋果的銷售量增長能否呈現正數都很難說。

而華為在高端手機領域所遭受的「狙擊」,很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到華為在其他領域的進展,從而對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半導體行業產生不良影響,這種影響,就不是賺錢多少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