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已知產品單價怎麼求最低成本
擴展閱讀
餐飲毛利中成本是哪些 2025-01-13 19:32:57
燈泡費用怎麼處理 2025-01-13 19:18:47

已知產品單價怎麼求最低成本

發布時間: 2024-10-10 19:28:27

① 一個產品的成本單價是怎麼算的

所有的成本、費用相加合計數除以產品數量 算出單價成本

② 怎麼算成本

怎麼計算成本??
叫個成本給你算一下,如果是小企業的吧,自己也可以算算,你可以按批來算,比如要你加工一批貨,你把費用都扣除掉,最後還剩下多少錢就可以了,你看做的話是不是有利潤就可以了
會計成本怎麼計算的?
我把會計成本計算的原理給你,你看懂以後,任何的成本計算自己就可以完成。

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和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企業應設置「生產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本科目可按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進行明細核算。基本生產成本應當分別按照基本生產車間和成本核算對象(產品的品種、類別、定單、批別、生產階段等)設置明細賬(或成本計算單,下同),並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設置專欄。企業應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其耗用情況直接或分配計入各有關成本類賬戶。對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費用;對於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間接費用通過「製造費用」科目核算;對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通過「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核算。各輔助生產車間在計算出各自的勞務成本後,按提供勞務量的情況分配計入各有關成本賬戶。如果輔助生產車間也單獨核算本身發生的製造費用,月末還應先將這些製造費用分配計入輔助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的賬務處理一般包括以下情況:1、企業發生的各項直接生產成本,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2、各生產車間應負擔的製造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製造費用」科目。3、輔助生產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勞務和產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4、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將按產品歸集的累計費用在已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的實際成本,然後,將完工產品負擔的生產費用從「生產成本」賬戶轉入「庫存商品」賬戶,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生產成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成本。二、產品銷售成本 是通過一定方法對所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進行結轉,按加權平均法結轉產品的銷售成本公式如下:

單位銷售成本=(期初庫存成本總額+本月生產成本總額+本月采購產品成本)/(期初庫存數量+本月產量 產品銷售成本(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單位銷售成本(∑代表如果是多種產品剛進行分產品計算單位成本,最後進行匯總計算即可) 賬務處理如下: 1、計算計算確認時借:產品銷售成本 貸:生產成本 2、結轉銷售成本時借:本年利潤 貸:產品銷售成本

點擊成本怎麼算?
費用除以點擊量
主營業務成本怎樣算出來的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主營業務成本」 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具體計算方法:

(一)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 某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示意圖

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根據建造合同准則確認合同收入時,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時,還應按相關建造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大家認為成本包括哪些方面,應該怎麼算
成本會計的職責(1)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及時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數據正確可靠,才能滿足管理的需要。如果成本資料不能反映產品成本的實際水平,不僅難以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和進行成本決策,而且還會影響利潤的正確計量和存貨的正確計價,歪曲企業的財務狀況。及時編制各種成本報表,可以使企業的有關人員及時了解成本的變化情況,並作為制訂售價、作出成本決策的重要參考資料。(2)優化成本決策,確立目標成本。優化成本決策,需要在科學的成本預測基礎上收集整理各種成本信息,在現實和可能的條件下,採取各種降低成本的措施,從若干可行方案中選擇生產每件合格產品所消耗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最少的方案,使成本最低化作為制定目標成本的基礎。為了優化成本決策,需增強企業員工的成本意識,使之在處理每一項業務活動時都能自覺地考慮和重視降低產品成本的要求,把所費與所得進行比較,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3)加強成本控制,防止擠占成本。加強成本控制,首先是進行目標成本控制。主要依靠執行者自主管理,進行自我控制,以促其提高技術,厲行節約,注重效益。其次是遵守各項法規的規定,控制各項費用支出、營業外支出等擠占成本。(4)建立成本責任制度,加強成本責任考核。成本責任制是對企業各部門、各層次和執行人在成本方面的職責所作的規定,是提高職工降低成本的責任心,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有效辦法。建立成本責任制度,要把完成成本降低任務的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層次和責任人,使職工的責、權、利相結合,職工的勞動所得同勞動成本相結合;各責任單位與個人要承擔降低成本之責,執行成本計劃之權,獲得獎懲之利。 成本會計的職能,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斷地擴大1、反映職能:最初、最基本的職能。反映職能就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耗費,運用專門的會計方法進行計量、記錄、歸集、分配、匯總,計算出各成本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2、計劃與預算職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產品的成本計劃、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和生產費用預算。3、控制職能:包括投產前的成本控制和投產後的成本控制。4、分析、評價職能。成本會計的種類成本會計可按不同的標志進行分類。按成本會計制度分類,可分為實際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和估計成本制度。按成本計算模式分類,可分為完全成本計算模式和變動成本計算模式。成本會計的基本原理企業成本的分類成本在經濟工作中的作用,除了滿足考核企業耗費水平、正確計算企業損益的需要之外,還必須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依據,從而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為此,按成本在經濟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將企業成本劃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兩大類。財務成本是指根據國家統一的財務和會計法規及制度核算出來的,用於編制財務報表和企業內部成本管理的成本。管理成本是用於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各種成本的總稱,是根據財務成本和其他有關資料進行不同的歸類、分析和調整後計算出來的,是對財務成本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成本對象及其特點成本對象是為了計算經營業務成本而確定的歸集經營費用的各個對象,也是成本的承擔者。成本對象可以是一種產品、一項服務、一位顧客、一張訂單、一紙合同、一個作業或是一個部門。成本會計的一個中心目標是計算產品成本,為對外財務報告服務。產品成本的具體含義取決於其所服務的管理目標。產品有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兩種。生產性企業生產有形產品,如電視機、計算機、傢俱、服裝和飲料等。勞務性企業提供無形產品,如保險服務、旅遊服務、咨詢服務等都屬向顧客提供的服務;汽車租賃、電話出租和寶齡球等都是由顧客使用組織的產品或設施。與有形產品相比,無形產品主要有四大方面的特點:無形性......>>
知道收入和毛利率,怎樣計算成本阿
成本=收益-毛利率*收益
如何計算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單價*售出的數量

單價=月末時總成本/總數量(如果你用的加權平均法,大部分都用的這個)

比如你月初有10件某產品,單價280.本月生產了100件產品,人工費10000,材料費10000,燃料及動力10000,本月賣出去90件

1.借: 生產成本 30000

貸:原材料 10000

應付職工薪酬 10000

製造費用 10000

2.借:產成品 30000(單價300,數量100)

貸:生產成本 30000

3.借:主營業務成本 26836.2

貸:庫存商品 298.18*90=26836.2

單價為:(2800+30000)/(10+100)=298.18
成本怎麼算?
存貨的計價方法包括按實際成本計價和按計劃成本計價兩種。

(一)按實際成本計價

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後進先出法和個別計價法等。

1、先進先出法。這種方法是假定先入庫的存貨先出庫,發出存貨的單價按庫存中最先入庫的那批存貨的實際成本計價。優缺點: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採用這種方法,會使發出存貨的價值與重置成本差額較大,而期末結存數額比較接近於實際;在物價下跌的情況下,結果則相反。

2、移動加權平均法。每購入一批不同單價的存貨,就要重新計算一次平均單價。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批收入存貨實際成本)÷(結存存貨數量+本批收入存貨數量)

發出存貨實際成本=發出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優缺點: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期末存貨價值會低於重置成本。在物價下跌的情況下則相反。

3、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用月初存貨數量加上本月收入存貨的數量作為權數,於月末一次計算出平均單價,並以此計算存貨的發出和庫存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單價=(月初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月初結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收入存貨的數量)

發出存貨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單價

優缺點:這種方法可減少日常核算工作量,但存貨的計價工作集中在月末進行,影響成本計算和結賬工作的及時性。

4、後進先出法。這種方法是假定後入庫的存貨先出庫,發出存貨的單價按庫存中最後入庫的那批存貨的實際成本計價。優缺點:發出存貨成本比較接近於當前的重置成本;在物價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可使成本與營業收入的配比更有意義,從而避免了虛增利潤的現象。

5、個別計價法。這種方法是以每批存貨收入時的實際單位成本,作為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採用這種方法,不同單價的存貨必須分別存放,作出標記,發出時逐一認定批次。優缺點:可以及時進行發出存貨的計價,均衡核算工作;但是在存貨品種規格較多的情況下,核算工作量較大。一般適用於價值較高的商品或對各批存貨可以分批堆放的企業採用。

(二)按計劃成本計價

按計劃成本計價是指存貨的收入和發出都按計劃單價計價,按各種存貨設置存貨成本差異賬戶(如「材料成本差異」、「產成品成本差異」),核算存貨成本差異,月末將存貨成本差異在收入、發出和結存存貨項目之間進行分配,將發出存貨的計價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按計劃成本計價計算收入和發出存貨成本的一般步驟為:

(1)存貨收入(或發出)的計劃總成本:

存貨收入(或發出)的計劃總成本=存貨的計劃單價×存貨收入(或發出)的實際數量

(2)成本差異率的計算:

存貨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存貨的成本差異額加或減本月收入存貨的成本差異額)÷(月初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加本月收入存貨的計劃成本)×100%

(3)發出存貨實際成本的計算:

發出存貨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額=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存貨成本差異率

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加或減發出存貨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額

是按實際成本計價法還是按計劃成本計價法,這個取決於你單位以前用的是哪種方法。同一會計年度只能使用一種方法。
怎樣計算成本和利潤?
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資產減值損失: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損失):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或損失):企業以各種方式以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利潤總額 = 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 營業外支出: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成本核算體系

把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按其性質和發生地點,分類歸集、匯總、核算,計算出該時期內生產經營費用發生總額和分別計算出每種產品的實際成本和單位成本的管理活動。其基本任務是正確、及時地核算產品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提供正確的成本數據,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並藉以考核成本計劃執行情況,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③ 產品銷售成本怎麼算

問題一:每個月的銷售成本怎麼計算的? 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有選進先出,移動加權平均,還有加權平均等方法一般企業核算均使用加權平均方法,重點介紹下加權平均成本法銷暢成本就是用當月末的加權平均成本,銷售成本其實就是月末庫存產品的加權平均單價,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庫存成本金額+本月入庫成本金額)/(期初庫存數量+本月入庫數量)再用本月銷售的數量乘以本月的銷售產品的加權平均成本即可附會計分錄: 產品入庫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結轉銷售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銷售時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主營業務成本

問題二: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生產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資,直接的費用。就是組成產成品的直接費用;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的費用(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等等)。

問題三:怎麼計算銷售成本 商品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商品的進價成本,即購進價格。由於批發商品的進貨渠道、進貨批量、進貨時間和付款條件的不同,同種規格的商品,前後進貨的單價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進價直接確定商品銷售成本外,一般情況下,出售的商品都要採用一定的方法來確定一個適當的進貨單價,以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和確定庫存價值,據以核算商品銷售損益,以反映經營成果。 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順演算法的計算公式: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數量×進貨單價
期末結存商品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倒演算法的計算公式: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按照以上計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點,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有以下幾種:(一)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購入的商品進價作為出售或發出商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即先購入先銷售。因此,每次發出的商品都假定是庫存最久的存貨,期末庫存則是最近購入的商品。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先入庫必須先發出的商品,如易變質的鮮活商品。根據A商品明細賬資料,7月份的商品銷售成本計算如下:月內銷售數量為1 300包,按先進先出法計算為:(400×2.00)+(300×2.20)+(200×2.40)+(400×2.60)=2 980(元)期末庫存商品金額=200×2.80=560(元)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可以逐筆結轉,不需計算商品單價,但工作量較大,如購進批次多,而單價又各異,則計算工作較為復雜,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簡單的企業。(二)加權平均法加權平均法是以每種商品庫存數量和金額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再以平均單價乘以銷售數量和期末庫存金額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庫存金額+本期購入金額)/(期初庫存數量+本期購入數量)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銷售數量×加權平均單價期末庫存金額=期末庫存數量×加權平均單價[例]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加權平均單價=(800+660+480+1040+560)/(400+300+200+400+200)
=3540/1500=2.36(元)本期商品銷售成本=1 300×2.36=3 068(元)期末庫存商品金額=200×2.36=472(元)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商品銷售成本比較均衡,計算結果亦較准確,但工作量較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較少,前後進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三)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在每次購入商品以後,根據庫存數量及總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結存金額+購進金額)/(結存數量+購進數量[例]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7月4日進貨後平均單價=(800+660)/(400+300)=2.09(元)7月7日進貨後平均單價=(1460+480)/(700+200)=2.16(元)7月19日進貨後平均單價=(1184+1040)/(550+400)=2.34(元)7月21日進貨後平均單價=(2223+560)/(950+200)=2.42(元)本月各次銷售商品成本按銷售時的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如下:7月13日商品銷售成本=35......>>

問題四:如何計算生產成本和產品銷售成本 【生產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q期初在產品成本 + 本期發生生產費用 =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末在產品成本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銷售成本】銷售成本=買入價+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費用(銷售發生的費用不作為成本核算)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問題五:銷售成本是什麼,怎麼計算? 銷售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而發生的直接成本.
銷售成本=商品成本+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問題六:為什麼商品銷售成本也算存貨 商品銷售成本不能計算在存貨里在資產負債表裡列示。
商品銷售成本科目不是成本類科目,其屬於損益類科目唬是已經發生資產流出企業的科目。
你的提問本身就是錯的。
商品銷售成本不能算存貨

問題七:庫存商品的成本與銷售成本的區別 主要區別: (1銷售成本屬於損益類科目。 (2)庫存商品屬於資產類科目。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已驗收入庫,合乎標准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於銷售的各種商品。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問題八:產品銷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產品銷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產品銷售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產成品的生產成本。企業為了核算這部分已銷售產品的成本,設置了「產品銷售成本」賬戶。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售出產品按照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成本流動假設計算的製造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由本期產品銷售收入補償的售出產品的製造成本,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
銷售成本的稽查
企業銷售收入實現後,要按月計算銷售成本,企業的銷售收入減銷售成本和銷售稅金,即為銷售利潤。銷售成本與企業利潤計算有著直接關系,是企業所得稅稽查的一項重要內容。銷售成本經常出現的錯弊就是少記或多記銷售成本,使銷售成本失真,造成利潤不實。產品生產成本是否真實,直接關繫到銷售成本的真實性,在稽查產品生產成本正確的基礎上再對銷售成本進行稽查:
1.主營業務成本的稽查。一是稽查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的單價,有些企業為了減少產品的銷售利潤,故意提高產品單價結轉銷售成本,降低庫存產品的成本;稽查時根據「產成品」明細賬把結存產品單價與貸方結轉銷售成本的產品單價進行比較,如果兩者有較大出入,說明結轉銷售成本的單價有問題,需按結轉銷售成本的計價方法進行復核調整。二是審查結轉銷售數量是否正確。稽查結轉銷售成本計價方法,是在肯定銷售數量正確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結轉的銷售數量不實,企業多轉產品銷售數量,則銷售成本總額亦隨之擴大;稽查時要以「銷售匯總表」中的銷售數量與「產成品」明細賬貸方結轉銷售成本的數量進行對照核查。三是查看產品差異(採取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是否在已售產品與結存產品之間合理分攤,轉入銷售成本的差異額是否正確。要驗算結存產成品所負擔的差異率與轉入銷售成本的差異率是否一致,即差異額除以產品結存數量。
2.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稽查。稽查時,首先確定績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的記錄是否完整,其次測試計算是否正確。要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為主,結合「稅收繳款書」和「稅金計算表」進行稽查;凡屬於預提數大於應繳數的應查明原因,復核各項稅費與應交稅、其他應交款等項目的勾稽關系。
3.營業費用的稽查。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 *** 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問題九:怎樣結轉銷售成本 1.結出主營業務成本;按照銷售商品的名稱及數量,分別從庫存商品中結出其平均成本價,算出總成本,然後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算出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 貸:其他應交款
3.記全「營業費用、營業外支出」等項目
4.結轉到本年利潤: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觸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營業外支出 等項目

問題十:完全成本法下計算商品的銷售成本 「完全成本法」是把企業某一會計期間發生的全部生產經營費用即與產品聯系的製造成本和與會計期間聯系的管理費用均計入產品生產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完全成本可以理解為工廠全部成本.;
(完工產品)單位成本=(製造成本+期間費用)/當期全部完工產品;
完全成本法下計算商品的銷售成本=(完工產品)單位成本*當期銷售數量。

④ 標准成本怎麼算出來

標准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成本

成本標准=單位產品標准成本=單位產品標准消耗量*標准單價

標准成本按所根據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分為理想標准成本和正常標准成本。

理想標准成本是在最優的生產條件下,利用現有規模和設備能達到的最低成本。是理論上的業績標准、生產要素的理想價格和可能實現的最高生產能力的利用水平。

理想的業績標準是指生產過程中毫無技術浪費時的生產要素消耗量,最熟練的工人全力以赴工作、不存在廢品損失和停工時間等條件下可能實現的最優業績。

最高生產能力的利用水平是指理論上可能達到的設備利用程度,只扣除不可避免的機器修理、改換品種、調整設備的時間,而不考慮產品銷路不暢、生產技術故障造成的損失。

這種標準是「工廠的極樂世界」,很難成為現實,即使出現也不可能持久。它的主要用途是提供一個完美無缺的目標,揭示成本下降的潛力,不能作為考核的依據。

正常標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條件下,根據下期一般應該發生的生產要素消耗量、預計價格和預計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的標准成本。

把難以避免的損耗和低效率等情況也計算在內,使之切實可行。從數量上看,它大於理想標准成本,但又小於歷史平均水平,實施以後實際成本可能是逆差,是要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一種標准,因而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4)已知產品單價怎麼求最低成本擴展閱讀:

標准成本的用途:

(1)標准成本可用於控製成本。評價管理人員工作的好壞,把實際已經做的和應該做的進行比較,標准成本便為這種對比提供了基礎,順差表示經營的結果優於預期的而逆差則表示經營的結果不如預期的。因此,這種差額的計算對分析和控製成本是重要的。

(2)用於決策。標准成本通常用來作為確定銷售價格的基礎,特別是在確定不屬於同批產品的銷售價格時,更要以標准成本為基礎。

(3)使成本計算更合理。同樣的產品有同樣的成本。

(4)減少成本會計的工作量。

⑤ 某企業銷售某產品,2019年銷售量為9000件,單價為300元,單位成本為260元

按照「量本利」分析的原則,要想在下一年增加利潤10%,如果變動成本保持不變,那就必須通過增加產量和銷售量約15-20%。或者,保持產量不變,降低變動成本10%也可以實現利潤的增長。當然,理論上也可以保持產量、成本不變,而提高銷售價格10%,也能實現利潤增長。但考慮到市場競爭激烈,提高售價實際上是不可取的。

⑥ 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價格100元,最低出廠價賣多少元才有盈利

115 。
要盈利至少15%。成本價 x (1 + 毛利率) = 銷售單價,即為100x(1+15%)=115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毛利率大小通常取決於以下因素:1、市場競爭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談歲哪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取得平均的銷售毛利。 2、企業營銷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待市場占穩後再根據市場認同度重新調整定價策略,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企業可能以較高的價格打入市場,再進行逐漸滲透之策,市場對成熟產品通常是實行價高量小,價小量大的回報方式,如何在價格與銷量之間進行平衡,以求得利潤最大化,是企業進行營銷策劃所必須面對,而不能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3、研發成本現代經濟的一個特點是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如能更快更好地開發出具有新興功能的新產品,而產品在功能、使用價值及價格上存在優勢,誰就能佔領市場的最高點,企業的研發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發明創造成就多,受到專利保護所取得的利益就多,新興產品在成本、功效上就有極大的優勢,其產品毛利也大。4、品牌效應如企業有知名度,比方說其產品具有馳名商標或地方知名品牌商標,其產品質量得到市場的認可,那麼這類產品的毛利通常也會比較高,反之對於雜牌商品,就算其質量很好,由於沒有知名度,其產品毛利率通常不如具有較高品牌價值的產品毛利率高,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知名品牌產品毛利屬於中等水準,主要是靠較高的銷售數量來賺取利潤,而有些雜牌商品由於不支出廣告投入費用,主要靠櫃台以及人力拓展,由於其價格中廣告成本不大,其毛利率反而很高。 5、固定成本主要指固定資產上的投入,如機器設備、廠房、廠租的投入,這些構成固定製造費用,從某種角度來說,也反映了企業的進入門檻高低,企業為收回此巨額投資成本,也會提高其產品的毛利,反之果企業投入的機器設備不多,或大多採取代工的形式組裝加工,或委託加工,其銷售利潤要讓一部分給協力廠商,其產品毛利也可能只是平均化的。6、技術成本如企業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特別是發明專利和技術專利,而該專利產品無論在產品質量、產品功能方面比市場上原有同類產品均存有優勢,具有成本上的優勢,具有競爭上的排他性,自然具有加價能力,此時產品的毛利通常也比較高。7、技術工藝用人的技術要求,人工成本的大小,產品生產工藝復雜,技術含量高,所用技工檔次等級較高,其產品的毛利也自然會高,反之對於工含碼藝簡單,沒什麼技術含量,大都實行普工操作的大路產品,當然不可能有多高的毛利。8、周轉率因為雀坦應收賬款會佔用資金成本,而老闆通常會把這個資金成本打進銷售價格里去的,即是說如果是現銷,錢貨兩清的交易,其成交價格相對要低得多,但凡是賒銷,其成交價格相對現銷來說要高一點,而銷售價格高一點,則意味著毛利大一點,而銷售價格低一點,則意味著毛利小一點,如果說某企業應收賬款的周轉率較小,而毛利又不大,則是一個很不正常的情況,應對其成本或進銷價格進行實質性審查。9、生命周期一般來說,一種全新功能的新產品剛投放市場的前期毛利比較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市場的擴大,競爭對手的加入,做的人越來越多,企業必然降價促銷,同時伴隨原材料及人工價格的走高,其銷售毛利也會逐漸下降,這在保健品行業或高科技行業比較明顯。10、產品部件是由企業自已解決還是委外加工,一般來說自行生產其毛利要高一點,主要零部件採取委外加工方式生產的企業,其利潤要分一部分給協力廠家,此時企業的毛利相對要低一點。上述關於毛利率的分析僅就一般情況而言,實際上也有例外的時候。對於毛利率的分布,通常是高科技行業的毛利率比普通產業的毛利率高,新興產業的毛利率比傳統產業、夕陽產業的毛利率高,相對於同類產品,新開發的產品毛利率比原有老產品的毛利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