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和人性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農產品檢測報告在哪裡找 2025-01-13 15:38:02
字幕處理工具哪個好 2025-01-13 15:33:04

成本和人性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4-10-12 20:32:35

㈠ 關於企業的『6S』是什麼意思

6S: 指的是由6S的日文 SEIRI(整理)、SEITON(整頓)、SEISO(清掃)、SEIKETSU(清潔)、SHITSUKE(素養)和英文SAFETY(安全) 的六個單詞, 因為這六個單詞前面的發音是 "S", 所以簡被稱為"6S"。

1、整理: 辦公空間和貨物的工作場所、設備明確區分為對貨物的需求, 不需要適當的儲存, 需要對貨物進行處理或報廢。

2、整頓:需要對貨物根據規定進行定位、量化等方式的整理, 並清楚地標明, 使時間內發現貨物需要的時間減少到零。

3、清掃: 清理辦公空間和場地的工作環境, 使其保持免費、無塵、骯臟、干凈、整潔, 防止污染的發生。

4、清潔: 精加工、整改和清潔的實施實踐將持續到最後, 其效果應保持不變, 實施實踐應規范和制度化。

5、素養:以 "人性" 為出發點, 通過整理、整改、清潔、清潔等合理化的改進活動, 培養上下共同的管理語言, 讓所有人員都能發展標准, 遵守良好習慣的規則, 從而提升整體管理水平的推廣。

6、安全: 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產品, 在工作狀態、行為、設備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 為員工帶來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1)成本和人性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企業6S管理模式的目標

企業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6S管理的每一個點都是為實現企業的目標做准備的,它的具體目標如下:

1、效率

企業效率提高了,產品的成本就降低了。物品設備的明朗化,工作現場沒有死角和盲點,發現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和處理,企業不會因為管理不到位而效率不高或停產,讓生產線時刻保持流暢。

2、品質

以人為本是很多企業都倡導的理念,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服務企業,要想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必須以員工為本,員工工作中的困難企業要解決,員工生活中的困難企業也要關注,員工沒有了後顧之憂,就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先有滿意的員工,後有優質的產品。有的企業強調的人本是顧客,而把員工利益放在後面,這是典型的舍本求末,事情也會事倍功半。

3、成本

企業產品的成本高低決定了企業在市場競爭的成敗,決定企業成本的要素中,管理至關重要。管理上不去,工作效率就低下,產品品質也無從保證,產品成本就會提升,成本高了價格勢必水漲船高,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失去優勢。

4、交期

一個企業能否如期交貨,並且在期限內保質保量的交上產品和服務,影響企業的信譽度和美譽度,也是企業在市場中誠信競爭的一個重要指標。

5、安全

很多企業都把安全第一當做一個口號標語寫在醒目的地方,注重員工安全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企業要把安全生產落到實處,愛護員工就是愛護企業自己。

㈡ 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

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

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人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會發現很多人都是反人性的,這些人反而是高手,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

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1

人性,是一種復雜且自私的惡

聽過這樣一句話:「人性並非十全十美,它也有諸多劣根。」

人性是復雜的,它有好的一面,卻也存在著許多難以掩蓋的瑕疵。

就像我們會因為善良而幫助他人,卻又會因為自私而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一位富人和一位窮人是鄰居,兩個人平時關系還不錯。

有一年,天降災禍,兩人地里的莊稼均是顆粒無收。

窮人因為沒有收成,只能挨餓等死,富人則用自己的積蓄買了很多糧食以供生活。

見到窮人的慘狀,富人出於好心就送了窮人一升米救急。

窮人當時就感動得熱淚盈眶,連聲道謝,一口一個救命恩人地喊。

後來,窮人熬過了最艱難的階段,便專門跑到富人家表示感謝。

一番道謝後,當窮人談起明年的糧食依舊沒有著落時,富人慷慨地說:

「這樣吧,我這里的糧食還有很多,再送你一斗米。」

哪曾想,聽到這個消息後,前一秒還感激涕零的窮人轉眼就變了臉,非但沒有感恩,反而嫌棄富人給的少。

他貪婪地向富人索要更多的糧食,並且要求富人拿錢給他。

富人拒絕後,他氣憤地喊道:

「你這么有錢,就應該多送我一些糧食和錢,才給這么一點,你真的很壞。」

「升米恩斗米仇」,人性的復雜在一個人身上演繹的淋漓盡致。

作家張方宇曾說:「人性中的多數品質讓人厭惡。」

深以為然。我們不可否認,人性中確實存在好的一面。

可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諸多瑕疵就會原原本本的暴露出來,可怕到我們無法想像。

歸根結底,人性里更多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惡。

放縱人性,是一種自我墮落

管理學中有一則木桶定律。

定律中講,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人亦如此,我們生活質量的好壞,人生層次的高低,也是由人性中惡的一面所決定。

若不加以反抗,肆意縱容,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會形成不易更改的劣根。

我們的結局,也將會隨之逐漸變糟。

清朝大臣和珅的結局便是一個很好的詮釋。

提及和珅,我們都知道,他過於放縱自己的貪婪,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貪官。

然而,早年的和珅並不貪。

乾隆四十一年,和珅勤勤懇懇,政績卓越,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從管庫大臣升任到軍機大臣,一躍成為了大清朝舉足輕重的人物。

在此期間,有位叫安明的人想要提陞官職,便私下偷偷來給和珅送禮,希望得到他的舉薦。

當時,和珅為官清廉,常常提醒自己,要嚴於克制貪念。

見有人想通過賄賂方式謀取官名,和珅當即一口回絕,並告訴安明,如果他有真本事,自己一定會舉薦提拔。

隨後,經過核實,安明確有能力,和珅便保舉他升了官。

安明得知後,既高興又感動,就拿了一塊價值不菲的玉送給和珅作為答謝。

面對如此寶貴的禮物,和珅依然不為所動,婉拒不收。

就這樣,清廉為官加上為人聰明,皇上對和珅賞識有加,大大小小的案件都交由他去辦理。

一次,審理完一樁大案件,看到罪犯遺留的巨額財產,面對巨大的誘惑,和珅動了貪念,便將財產私吞。

自此,他嘗到了大財的滋味後,貪念一發不可收拾,貪心越來越重,錢財越貪越多。

直至被賜死時,他家財萬貫,富可敵國,總家產比整個王朝十幾年的財政總收入還要多,堪稱「第一貪」。

俗話說:「過度放縱人性,相當於自我毀滅。」

人生在世,多數人的生活之所以過得並不如意,其實大部分原因並非外部環境導致。

而是我們「咎由自取」,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私慾,便放任那些惡不管不顧,肆意行事。

最終,被它們拖垮了前進的腳步,使我們一點點墜入深淵,落得悲慘下場。

反抗人性,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

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

「當你看到以前與你條件差不多的朋友,如今突然發達了,過得比你好,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有人回答:「雖然我很嫉妒他,但我要向他好好學習一下。」

也有人說:「他就是踩了狗屎運唄,我有他那個好運氣,我也可以。」

同樣一個問題,不同的回答其實代表了不同的思維邏輯。

前者雖然出於人性的本能心生嫉妒,卻能夠克制這種本能,虛心向對方請教;後者則滿心嫉妒,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一星半點。

我們常說:「放縱是本能,剋制是本事。」

誰都會輕易的任由人性的惡肆意橫行,遇到難辦的事情就偷懶;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嫉妒;一言不合就沖動發火……

困難的是,我們能夠學會反抗這些人性。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比別人走得更遠,站得更高。

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說,有位企業創始人某次跨年演講的主題叫「時間的朋友」,視頻一經傳出,全網爆火。

可是很早之前,他就出了一本書叫《做時間的朋友》。

如果換做平常人,看到自己創造的概念被他人拿去,肯定會特別生氣,甚至上告法院去打官司。

然而,他卻反其道行之,剋制住生氣的沖動和嫉妒的心理,主動跑去找人家談合作。

結果,兩個人一起出了一個專欄,成了當年平台的第一銷量,完成了雙贏。

看完不由感慨,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完全是克服了常人所不能。

楊瀾曾說過:

「決定你是什麼的,不是你擁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

選擇縱容人性,人生就會隨著不斷滿足自我享受的過程中毀掉自己的前途。

但選擇反抗人性,即便開始很艱難,卻會在正確的道路上越過越好。

有時候,人與人的差距,往往在於是否能剋制住人性中壞的一面。

真正的強者,都是反人性的高手

人類的大腦,在經過漫長的演化後,已經形成了一種好逸惡勞、趨利避害的核心觀念。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其實不難發現,那些總被人羨慕的強者,他們身上都少不了一個特徵——反人性。

所有人都知道躺在床上刷視頻、追劇舒服,可總有人以一股頭懸梁錐刺股的勁頭去追逐更好的生活。

所有人都知道嫉妒別人比自己優秀遠比承認自己差要容易得多,可總有人能夠坦然接受事實,向別人的長處學習。

所有人都知道沖動易怒是人的本性,可總有人能夠克制自己,以冷靜的頭腦去待人接物。

要知道,若想成功,首先要打敗另一個自己,那個被人性控制的自己。

漢高祖劉邦,之所以以一介布衣之身,建立了大漢王朝,便是因為成功克制了自己的惰性。

年幼時,他好吃懶做。

在那個以農為本的社會,他出身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卻懶得下地幹活,以至於他的父親時常訓斥他越長大越懶。

甚至,二三十歲的他依舊整日游手好閑,因為懶,在當地出了名。

好不容易有機會當上一個小官,也懶於做事,終日和一幫兄弟廝混,到處混吃混喝。

然而,因為看到了秦始皇出巡的氣派,他幡然醒悟,一改之前的惡習,日夜操勞,努力進取。

最終,他戰勝了人性的懶惰,造就了一番偉業。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道:「自勝者強。」

真正的強者,必須善於在特定的環境下,剋制自己的慾望,反抗人性。

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

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2

人性是復雜而自私的惡。

人性是復雜的, 它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很多難以掩飾的缺陷,就好像我們因為善良而幫助別人,卻因為自私而看不到別人比自己更好, 我們不能否認人性中也有好的一面, 但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諸多缺陷會照舊暴露無遺,可怕到我們無法想像, 歸根結底,人性是更多以自我為中心的邪惡。

放縱人性是一種自我墮落。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是看最長的木板,而是看最短的木板, 對人也是如此, 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也是由人性中的邪惡一面決定的, 如果不抗拒,大肆沉迷,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易改變的壞根, 我們的結局會逐漸變得更糟, 安銘得知後,既高興又感動,便拿了一塊名貴玉石給賀深表示感謝, 從此,他嘗到了富貴之後,貪婪就失控了,貪婪越來越重,越是貪婪,就越是貪得無厭, 俗話說:「過度放縱人性,等於自我毀滅」, 生活中,大多數人的`生活不盡如人意,其實大部分原因都不是外在環境造成的, 就是我們「自己承擔責任」,為了滿足自己的一些私慾,讓那些惡行置之不理,肆無忌憚, 最後,我們被他們拖下水,一點一點地掉進了深淵,最後我們慘遭殃。

違背人性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

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答案其實代表著不同的思維邏輯, 我們常說:放縱是本能,剋制是能力, 每個人都會輕易放任人性的惡行,遇到難事就會偷懶, 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嫉妒, 如果他們不同意,他們就會生氣, 難點在於,我們能不能學會抵制這些人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比別人站得更高, 選擇放縱人性,會在不斷滿足自我享受生活的過程中毀掉自己的未來, 但如果你選擇反抗人類,即使一開始很難,你也會盡可能在正確的道路上越過它,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往往在於你能否克制人性中不好的一面。

真正的強者是反人類高手。

經過長時間的進化,人腦已經形成了喜閑、求優勢、避劣的核心理念,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總是被別人羨慕的強者,在他們身上有一個不可或缺的特徵——反人類, 大家都知道,躺在床上看視頻看劇很舒服,但總有人懷著吊梁的熱情追求美好生活, 每個人都知道,嫉妒別人比承認自己更糟要容易得多,但總有人能接受事實,學習別人的優點, 每個人都知道,沖動和易怒是人的天性,但總有人能剋制自己,以冷靜的心態對待他人。

要知道,要想成功,首先要打敗另一個自我,即被人性控制的自我,

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3

當我們順從人性,我們就會活成一個平凡的人;真正的高手,都是反人性操作的。

當你看到以前和你差不多的一個同齡朋友,甚至有可能不如你,如今突然發達了,賺了很多錢。

你大腦的第一反應是:「好厲害呀,是怎麼做到的,我要找他好好學習學習。」

還是:「切,他不就是投機倒把,不就是運氣好踩到了風口,有什麼大不了的,我也可以,只是我當時沒這么做,或者缺少點運氣罷了」

1、 我們必須承認,人性是有劣根性的,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都希望自己過得比別人好,就像一群好閨蜜拍照的時候,一定是希望自己是照片里最美的那個人。

但是一個牛人之所以能從一群普通人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和操作系統,是反人性的。

他們能控制住內心本能的嫉妒,選擇放下身段來去請教對方,哪怕這個人可能不如自己。

舉個例子吧,大家都知道李笑來老師的思維模式是很厲害的,這也讓他過去十年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風口,從暢銷書,到知識付費,到區塊鏈等等。

有一次我們在笑來老師的北京辦公室,他講了一個故事,讓我覺得,李笑來老師真的厲害。

他說羅振宇老師跨年演講的主題叫做「時間的朋友」,但李笑來在很早之前就出過《做時間的朋友》這本書,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羅振宇是」侵權「了李笑來的概念。

換成別人,一定會很生氣,我們見過太多市面上互撕的不堪入目的版權官司。

但是李笑來沒有這么做,不但沒有和羅振宇去撕,而是主動跑去合作,一起出了得到 APP 的專欄:通向財富自由之路,賣成了當年平台第一銷量。

你看,這就是反人性,反本能的操作,這就是牛人不一樣的格局。

2、 你再看看現在網路上的生態,你就會發現這么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天天在知乎、微博、公眾號等大流量的地方說別人短處的人,一般自己都不怎麼成功。

他們在財富上,影響力上比不過別人,就只能通過言語上的口水戰上獲得滿足,這和沉溺於游戲的網癮少年有什麼分別。

你發現了么,這世上有太多的人,自己沒本事,掙不到錢,就希望別人也掙不到錢,這樣心裡就平衡了。

要窮大家一起窮,憑什麼你比我有錢。而不是想著如何大家一起致富。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的讀者知道我平時文章下面會有一些廣告,這是新媒體的一個基礎的商業模式,沒問題對吧。

我們提供優質的內容,收點品牌方的錢怎麼了,又不是向讀者收錢。而且如果是有廣告的文章,我在內容上投入的精力,會比平常寫正常的文章要多很多,因為我覺得既然底部有廣告了,文章內容上一定要寫得更好,感謝讀者支持。

這種邏輯,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哪怕別人的好,和你沒有任何關系。

這樣的行為處事方式,一定會讓你的職場道路,乃至人生道路,越走越窄,越走越孤獨。因為沒有人願意和你合作,哪怕合作了,也會覺得風險很高,增加了很多信任成本。

普通人談如何保證自己不吃虧,優秀的人談如何才能幫助別人。

3、 《原則》這本書的作者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奉為真理,他說:人生重要的事情只有兩件: 帶著使命的工作,和建立真正有意義的人際關系; 而商業上的成功,只是附屬品。

而好的人際關系,需要:

第一層是去功利化 ,我們純粹的交友,源於彼此欣賞,而不是想著如何從對方那裡得到些什麼;

第二層是彼此互惠 ,雙方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到最高級的純奉獻,這時候的你,已經在精神境界上足夠強大,不管你物質上是否自由,你在精神上已經無需向世界有任何索取。

㈢ 什麼是成本收益觀念

初看起來,「成本」和「收益」這兩個概念似乎與道德行為格格不
入。因為道德提倡奉獻,崇尚自我犧牲,道德行為從來不講成本,不講
回報。但細細想來,道德行為確實有個成本與收益的問題。道德行為離
不開付出(投入),有付出(投入)就得講究獲得(產出),否則會造
成浪費,得不到應有的效果。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道德行為,
不僅是可行的,而且還可以揭示道德行為的特點與規律,為研究道德行
為提供新的視角。

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貨幣單位為基礎對投入與產出進行估算和
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種計劃方案,是預先作出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任何一個企業在進行經濟活動時,都要考慮具體經濟行為在經濟價值上
的得失,以便對投入與產出關系有一個盡可能科學的估計。成本——收
益分析是一種量入為出的經濟理念,它要求對未來行動有預期目標,並
對預期目標的幾率有所把握。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個普
遍的方法。經濟學可以用它來研究各種條件下的行為與效果的關系,探
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其他社會科學也可運用它來分析
人的行為。「經濟學的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經濟
學家之所以有不同,是因為他們對什麼是成本、什麼是收益的看法不同。
將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推而廣之,幾乎可以無所不包。因此經濟學的方法
可以應用到社會科學的其他領域。」[1](P 282)那麼,具體化到道德
領域,具體化到道德行為,成本——收益分析是否可能,這就需要分析
這種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內在特徵。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從事經濟活動
的企業,從追求利潤最大化出發,總要力圖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
益。「消費和需求構成了廠商的收益,生產和供給引出了廠商的成本,
廠商按照收益和成本決定其生產規模。」[2](P 57 )這是廠商理論的
基礎。「從收益和成本兩方面的變化,研究出最佳的生產規模以獲得最
大限度的利潤。利潤最大化就是廠商決定生產規模的原則。」[2](P57
)在這里,廠商生產的直接目的是獲得最大化利潤,廠商研究成本與收
益的變化只是為了確定可以獲得利潤最大化的生產規模。在經濟活動中,
人們之所以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
收益。「經濟分析比其他方法更明確更全面地假定最大化行為,假定家
庭、廠商、工會或管理當局的效用或福利函數能夠極大化。」[3](P 7)
因此,當我們運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考察道德行為時,其前提條件
應該是,道德行為也是一種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為。然而,傳統的道德
理論則認為,道德的根本特點是自我犧牲,它不求回報,提倡奉獻。「
道德調整與其他調整方式不同,其根本特點在於要求個人或行為主體對
他人或社會作出必要的自我節制和自我犧牲。所謂道德總是要以個人對
社會或對他人的或多或少的自我犧牲為前提的。」[4](P15)其實,這
只是對道德利他性這一方面特性的說明。道德除了利他性之外,還有自
利性的一面。而且,道德並不排除對其最佳效益的追求。道德在本質上
是講效益的,它的產生本身就是經濟原理的運用。道德既不是自發產生
的自然物,也不是什麼神的意旨,而是人們為了調整相互間的利益關系
而約定的行為規范。人們之所以要用這種形式規范各自的行為,是因為
這種形式可以避免人與人之間在利益上的種種沖突,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把人的行為約束在規則所允許的范圍內,因此,道德是以較低的契約
成本換取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相互協調的較高收益,道德這種形式在人
際關系中的運用本身就遵循了人類行為效用最大化法則。「經濟學可以
證明,那些歷史地形成的道德規范是有效率的。一個人最有效率的行為
或對策,就是遵從道德的行為或對策。由於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採取合作態度、替他人著想以及自律精神不僅是有道德的,而且是有效
率的。」[1](P 277)道德不僅是人們獲得經濟效用最大化的一種策略
,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種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為。其實,人類的一切行為
都蘊含著效用最大化的經濟動機,都可以運用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
析方法進行研究和說明。「當代行為科學已用大量事實證明,決定人的
道德行為選擇的最根本的動因是人們對其行為結果的預期,這種預期是
建立在人們對行為結果的酬賞——代價分析的基礎之上。並且,在這種
行為結果的預期中,經濟利益上的考慮通常起著最重要的作用。」[5]
自利性、經濟性、計算性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徵。這種方法的
內在精神是追求效益,但這種對效益的追求帶有強烈的自利性。成本—
—收益分析的出發點和目的是追求行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過是行為
者獲得自身利益的一種計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為
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由於行為
者具有自利的動機,總是試圖在經濟活動中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
益,使經濟活動經濟、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
就蘊含著經濟、高效的要求。道德行為的效用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
效用,另一類是精神效用。道德本身是精神產品,但它以利益為基礎。
遵守某種道德就是維護某種利益,因此,道德行為效用最大化包含了物
質利益的最大化。但道德的效用又不能僅僅用物質利益來衡量,它還表
現為人格完善的精神價值。只有承認這一點,才能全面地把握道德行為
經濟性的內涵及其價值。行為者要使自己的經濟活動達到自利的目的,
達到經濟、高效,必須對自己的投入與產出進行計算,因此,成本——
收益分析蘊含著一種量入為出的計算理性,沒有這種精打細算的計算,
經濟活動要想獲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成本——收益的計算特
性是達到經濟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證行為者行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由此可見,成本——收益分析具有極強的功利性。
那麼,源於經濟學且功利色彩十分濃厚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為
什麼能夠適用於道德行為呢?這是因為道德行為雖然具有利他性,但也
具有自利性、經濟性和計算性,在內在特徵上與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的內在要求相一致。道德的自利性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物質利益
上的自利性。因為道德的基礎是利益,一個人選擇遵守道德的行為,實
際上就是選擇了通過尊重他人利益維護自己利益的目的。在經濟活動中,
許多通過利他形式達到自利目的的互利道德行為就屬於這種類型。二是
精神上的自利性。道德既是人們相互間維護物質利益的工具,也是人們
追求精神完善的一種境界。追求高尚道德目標的人,他們把道德本身作
為目標,因此,他們在發生道德行為時,其精神也是自利的。道德行為
同時是一種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經濟行為,它講求效率,並對行為的後果
進行理性的思考(計算),並力圖取得最佳效果。「實際上,人們的道
德觀念和道德行為,是不可能脫離他們現實的生活環境,尤其是經濟生
活環境的。道德認知和良心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個體的行為,但是,
影響個體行為選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個體對其行為後果的酬賞——代價
的分析和預期。」[5]雖然道德行為不同於經濟行為, 經濟行為的成本
——收益分析不能機械地搬到道德行為的分析中來,但成本——收益分
析的內在精神和基本做法是適用於道德行為分析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在談判桌上寸利必爭、連辦公用紙都要精打細
算的企業家,卻在捐助社會事業、賑災濟貧時出手大方,與從事經濟活
動時判若兩人。這種現象是否意味著經濟行為與道德行為遵循著截然不
同的規律呢?是否意味著成本——收益分析不適用於道德行為呢?筆者
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不管是經濟行為,還是道德行為,都追求效用
的最大化。「在經濟活動領域中,追求財富是人的主要的和公認的目的。
」[6](P 119)在充滿競爭的市場上,人們只能以賺錢的多少來體現自
己的價值。市場機制是一個以利益為杠桿的機制,它使人處於一種求利
的緊張氣氛之中,不得有半點鬆懈,否則便無法在經濟活動中立足。一
旦跨過經濟活動的邊界,有些人便會從求利的緊張氣氛中緩過氣來,甚
至慷慨地捐讓出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但他們在利益捐讓過程中所表現出
的品質,並未超越效用最大化的行為規律,而不過是追求了另外一種效
用。其次,人是經濟人與道德人的統一。經濟人與道德人並不是兩個領
域的兩種人,而是同一活動中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兩種不同屬性。在經濟
活動中,人們追求自身的利益,充分展現著經濟人的屬性,但人們在追
求利益的過程中也同時遵循著道德,表現出道德人的屬性。其實,經濟
人的假設反映了人類行為的基本特點,反映了人的本性。不管什麼行為,
都不會使人性發生根本變化。因此,經濟人的假設在道德領域中也是成
立的。但人的行為隨著環境的變化,其表現方式會有所不同。在道德活
動中,道德人會處於突出的位置,使人的行為表現出更大的道德性,經
濟人的屬性則退居次要位置。因此,一個人在社會事務中所表現出的「
出格」行為仍然是一種常規行為。

我們的倫理學比較重視道德發展規律的研究,但對道德行為規律的
研究則顯得不夠。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道德行為,可以揭示出
道德行為的成本——收益規律。「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又稱交易費用
分析法。在交易費用為正的世界上,經濟人的基本行為准則就是行為的
預期收益≥預期成本(即R≥C),這是經濟人決定是否採取行動的必要
條件,而採取行為的程度則在於邊界條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即MR
=MC),因為這時已經實現了凈收益(NR=R-C)的最大化。經濟人的
行為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結果……人們的基本行為動機沒有什麼不
同,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人們行為的差異則在於其收益較之成本的
差異,此差異來源於各人價值觀的不同。」[7](P 17 )由此分析道德
行為,可以發現:一種道德行為是否發生,及其發生的廣度和深度如何,
由成本和收益的關系決定;當收益大於成本時,該行為就具有經濟的價
值,並且是值得或易於發生的,反之,則是不值得發生或不易發生的;
收益與成本的差越大,這種行為發生的幾率就越高,驅動力就越強。在
收益既定的情況下,道德成本就像經濟活動中的「看不見的手」一樣,
支配著人們的道德選擇。這就是道德行為的收益——成本規律。
道德行為可區分為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無論是道德的行為
,還是不道德的行為都是遵循道德行為的成本——收益規律的。
就道德的行為來說,其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與機會成本構成。直接
成本是道德主體在從事道德活動的過程中在時間、財力和精力等方面的
付出;機會成本是指道德主體因從事該項道德活動而放棄從事其他道德
活動所放棄的效用收益。道德的行為收益是指道德主體從事某項道德活
動所獲得的效用。在這里,收益大於成本,則表明該行為有效益,這種
行為就會得到強化,反之,則無效益,這種行為就會被弱化,甚至消失
而出現不道德行為。在這方面最突出的是,在社會的倡導下,一些人無
私奉獻,樂於助人,但也有些人,卻乘機撈取便宜,損害無私奉獻、樂
於助人者的利益。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在選擇自己的道德行為時,是要
對這種行為可能付出的成本和可能得到的收益進行比較計算的,只有當
他認為收益會高於成本時,才可能選擇這種行為。當無私奉獻、樂於助
人者作出善舉時,他們所生產的公共產品(如創造的良好社會秩序等)
被他人無償享用。這些公共產品的生產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這種成本
得不到補償,其主體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倘若一種道德的行為收益與
成本差距太大,這種行為就會受到抑制。久而久之,道德的行為就會被
不道德的行為擠垮,這與商品市場上劣質商品搞垮優質商品的萊蒙市場
現象是類似的。因此,對待道德的行為,社會不能不聞不問,而應通過
制度設置使善有善報,使遵守道德者自身的利益得到保障,只有這樣,
才能促使更多的人樂於行善積德,擴展道德的行為,提高整個社會的道
德水平。
至於不道德的行為,其成本由直接成本、機會成本、受罰成本和邊
際成本構成。直接成本是指道德主體從事不道德活動的直接支出,包括
人力、財力的支出和精神負擔方面的代價;機會成本是指道德主體因為
從事此項不道德活動而同時不再有機會將其資源用於其他道德行為活動,
由此而放棄的可能的收益;受罰成本是指道德主體的不道德行為暴露以
後受到懲罰所付出的代價,包括事發後所受的處罰付出和由此產生的負
面效應。當然,受罰成本必須在不道德行為暴露並受罰後才產生,否則
不能被計作不道德行為成本。邊際成本是不道德行為成本變動量與其收
益變動量之比,表示隨著不道德行為數量的增加,每增加一次不道德行
為所增加的成本。不道德行為的收益就是道德主體從不道德行為中所得
到的好處。不道德行為收益如果大於成本,這種不道德行為就會強化。
要避免該不道德行為的發生,關鍵是加大受罰成本。一般說來,不道德
行為者所選擇的某一具體不道德行為,其直接成本與機會成本是一定的,
而且隨著不道德行為的增加,不道德行為者從事不道德行為的手段會更
加熟練,經驗會更加豐富,邊際成本會趨小。因此,只有增大受罰成本,
加大對不道德行為的處罰力度,才能提高不道德行為的風險程度和被制
約力。處罰要有力度,處罰不到位比不處罰還要糟糕。處罰要體現嚴肅
性,要處罰到對這種行為具有較強的抑制性。
不道德行為發生者總要把行為的成本與收益進行比較。如果我們把
道德行為的收益與成本之差視為效益,那麼,一種行為收益越多,成本
越低,則效益越高,行為者就會樂於趨向這種行為。如下圖所示。
圖1 不道德行為收益與成本關系簡圖
當收益與成本相等時,效益為零。效益為零的行為,從理論上來說
是不值得發生的。一個行為者在從事不道德活動之前,要對自己行為的
成本與收益進行計算,一般說來,當效益較大時,才會實施該行為;從
圖示來看,不道德行為者效益預期值處於零效益曲線下方的某一點上,
這些點的連接就形成了效益預期曲線。要使不道德行為成為不經濟的行
為,成為不值得發生的行為,必須使其收益小於成本,辦法就是加大受
罰成本。受罰是針對行為者講的,對於社會來說,就是對不道德行為的
懲罰。懲罰曲線的設置必須使其處於零效益曲線之上,而且隨著收益的
增大而增大,否則懲罰就會缺乏抑制不道德行為的作用。懲罰曲線表明,
只要發生不道德行為,不管行為者事實上有沒有收益,都要進行與預期
效益相應的懲罰,因此,懲罰曲線應與效益預期曲線平行,並與零效益
曲線保持一定距離,這體現了懲罰與行為者所能獲得的效益成正比例的
關系,懲罰曲線隨著預期效益的增大而上升。懲罰曲線越上升,收益與
成本的差距就越大,效益負值也就越大,不道德行為的成本才會越高,
這種行為就越不值得發生。
由此可見,無論是道德行為,還是不道德行為,都遵循著效用最大
化原則,因此,對道德行為的調節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只有運用這一經
濟原則調節道德行為,才能保護道德的行為,抑制不道德的行為。
【參考文獻】:
【1】盛洪.經濟學精神〔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1999.
【2】劉滌源.譚崇台.當代西方經濟學說〔M〕. 武漢:武漢大學出
版社,1983.
【3】貝克爾.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995.
【4】羅國傑.宋希仁.西方倫理思想史〔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1985.
【5】王一多.道德建設的基本途徑——兼論經濟生活、道德和政治
法律的關系〔M〕.哲學研究,1997,(1)
【6】楊春學.經濟人與社會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998.
【7】賀衛.尋租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