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商行業的利潤如何計算
電商行業的利潤計算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簡單毛利,它涉及物流、推廣和其它運營成本。一般而言,毛利潤計算公式會包含銷售額減去產品出倉成本、快遞包裝費用、推廣費用和扣點。例如,若某日全店銷售額為10000元,出倉成本5000元,快遞1000元,推廣500元,扣點200元,此時毛利潤為3300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成本、固定成本、退換貨損失和滯銷尾貨等並未計入。
電商行業的利潤核心指標是凈利潤,它在扣除所得稅後體現企業的真實盈利狀況。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增長率則是通過比較本年與上年凈利潤的變動來衡量。簡單來說,凈利潤=總收入-總支出。
盡管與傳統行業計算有共通之處,但電商行業的特殊性使其在計算時更為復雜。例如,直通車推廣中的問題,如權重低、成本高、轉化難等,商家可以參考資深講師持明老師的課程,他將針對流量質量提升、訪客獲取和春節攻防戰策略進行深入解析,這是一項對電商從業者極具價值的福利,課程免費並提供一對一答疑服務。
㈡ 請問一下電商是怎麼賺取利潤的
分幾種情況
第一,很多單品其實9.9元包郵是賺錢的,大商家發快遞一般一線城市和中東部地區都是3-4塊錢/單;很多小商品的進貨價都很低,所以這個不虧錢。
第二,沖信譽,不過在現有的各種規則和體制下,越來越沒用。
第三,關聯銷售,通過低價商品獲得廣告位,做關聯帶動高價商品關聯銷售。
第四,當試用裝發送,很多優質商品需要快速找到消費者,所以通常將正裝分成小包,起到讓客戶試用的目的。
第五,虧錢獲得靠前的位置排名,產生廣告效果,同時較好的排名能為店鋪帶來更多流量。
㈢ 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有:
1、利用已有資源;例如:某服裝企業通過網路銷售產品(企業產品即其資源)、某營銷顧問公司通過網路提供顧問服務、門戶網站利用已有的巨大流量賣廣告位等。
2、利用積累的某種資源;對於這種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只要積累豐富的資源、建設一個良好的平台,並加大宣傳推廣的力度就可以取得成功。可通過提供免費服務吸引大量網民訪問從而獲得廣告收入,也可以採取付費會員制。
3、利用匯聚的兩種訪客資源;對於這種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建設一個優秀的平台,並通過強力的宣傳推廣吸引平台所面向的兩種訪客,通常起步階段對兩種訪客都同時採取免費策略。
(3)電商成本那麼高如何盈利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新模式,移動電子商務,不僅提供電子購物環境,還提供一種全新的銷售和信息發布渠道。從信息流向的角度,移動電子商務提供的業務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推(Push)」業務:主要用於公共信息發布。應用領域包括時事新聞、天氣預報、股票行情、彩票中獎公布、交通路況信息、招聘信息和廣告等等。
2、「拉(Pull)」業務:主要用於信息的個人定製接收。應用領域包括服務賬單、電話號碼、旅遊信息、航班信息、影院節目安排、列車時刻表、行業產品信息等等。
3、「互動式(Interactive)」業務:包括電子購物、博彩、游戲、證券交易、在線競拍等等。
㈣ 電商如何賺錢之道
電商如何賺錢之道
電子商務是通過使用互聯網等電子工具,使公司內部、供應商、客戶和合作夥伴之間,利用電子業務共享信息,實現企業間業務流程的電子化,配合企業內部的電子化生產管理系統,提高企業的生產、庫存、流通和資金等各個環節的效率。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電商如何賺錢之道,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種:線上太單薄,線下好過活
“線上+線下”即當下流行的O2O模式,這種模式能規避傳統電商單一線上運營的缺陷,非常適合垂直領域的小電商。這種模式的關鍵在於將線上與線下運營整合為一個完整的鏈條,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
1 洪清華:一開始就要穩健地賺錢
現在,電商有兩種做法:小而美的電商追求盈利,大而全的電商鍾情規模。這些做法沒有對錯,只有適合與否。我的看法是,從一開始就要穩健地賺錢,通過不斷循環發展應該是大多數公司的追求,當然也包括電商。
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我們的基因是從線下開始的。我們最早是做旅遊規劃咨詢,後來擴展到旅遊營銷、旅遊開發、連鎖酒店等,都是線下業 務。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形成了賺錢的習慣。成立驢媽媽網,一是順應互聯網的發展大勢,二是與線下業務達到互補,完善公司的業務鏈,形成一個閉環。最終目 的,還是為了更好地賺錢。
企業要賺錢,靠的無非就是低成本、好產品、優服務,只是手段不一樣。驢媽媽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有兩個:一是業務模式上採取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二是盡可能地把服務做到極致。
驢媽媽剛開始做的時候,學的是攜程和e龍。我有時候覺得單獨做線上也很好,但攜程畢竟搶了先機,第二名跟它相差太遠了。像我們這種垂直類的小電商,就是靠線上線下互動起來的,所以一直發展得很穩健。
線上+線下,就是現在流行的O2O模式。這塊工作我始終圍繞遊客和景區展開。集團六個業務板塊中,驢媽媽網給景區導入遊客,奇創給景區做規劃 設計,除此之外還有景區營銷、運營管理,甚至投資。反過來,我在線下和景區形成的良好關系,勢必為線上提供更好的資源。我可以以更加低廉的價格拿到更優質 的資源。如此一來,我的產品性價比就提高了,甚至還能為遊客提供專項服務。
在我們這個行業,也有快速燒錢做市場規模的,但是我們增長也很快,每年也有百分之幾百的增長,這就夠了。只要自己能活得很好,就不怕壓力,為 什麼?因為這個市場一定是大浪淘沙。我相信,靠快速砸錢也有成功的,但幾率會很小。你燒完了錢還沒做起來,那該怎麼辦?我覺得具有自我盈利能力是最穩健的 模式,不管外面怎麼變化,都會賺錢。
2 徐瀟:走自我造血這條路
說到賺錢,我們其實沒有外界說的那般暴利,只是盈虧平衡而已。不過,作為一家鑽石電商,我們的確有一套自己的賺錢方法。
模式上,2005年我們最先提出“滑鼠+水泥”的做法,即網站和線下體驗店相結合的方式。我一直認為,體驗店是品牌的終端。對於鑽石這個品類,體驗店大大提高了品牌價值,增強了客戶信心,同時減少了交易糾紛和售後服務成本。
但是,這個模式早期很單薄,線上與線下幾乎割裂,經過幾年優化才逐漸成熟。現在,我們線上可以給體驗店帶來50%的客流量,而體驗店是營收的主要貢獻者。
在2007年和2008年,我們先後拿到今日資本和策源資本的兩筆投資,砸了不少錢做推廣,卻讓我們走了彎路。從2009年開始,我們有意識地縮減成本,改變營銷策略。我們減少了電視和線下渠道的投放,在營銷方式上採用創新玩法,在營銷內容上做創新。
所謂縮減成本,不是一味地省錢,相反,保持必要的曝光率是我們這種做品牌的公司所必需。因此,我們現在依然不定期在樓宇、電視投放廣告,而省下來的錢投放到更具價值的渠道上,比如做口碑營銷。
我們認為,社交媒體是深層次地和用戶互動,因此在微博、微信還沒有大行其道之時,我們就在論壇上與用戶保持交流與互動。今天,用戶通過社交媒 體更容易發出自己的聲音,對於我們來說,機會就在於此。但是,我們並不引導口碑,而是基於客情系統得知用戶的反饋,然後再調整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合作營銷是我們的另外一種方式。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要做到最有效的傳播,就要不斷去尋找合作機會,借勢營銷。譬如在剛剛結束的Chingjoy上,我們和盛大合作,游戲里的飾品通過再設計做成周邊產品,使其更具贈送或購買價值。
關於電商該怎麼賺錢,我更傾向於自我造血的循環式發展。我們作為一家重線下的品牌商,服務是核心。在把團隊控制在500人之後,我們就已經堅定了要走自我造血這條路了。
第二種:賺錢不容易,省錢是王道
當燒錢成為過去,大筆投資成為過眼雲煙,電商該怎樣活下去?省錢就意味著利潤。即將沖刺上市的同程網將精打細算做到了極致,其財務報表甚至精確到每一天,開會都要把成本攤到每個人頭上。
3 吳志祥:燒錢這條路不現實
同程網要賺錢,而且能賺錢。2004年,我從阿里巴巴出來創立同程網,多少受老東家影響,覺得阿里做全行業的B2B可以活下來,我做個細分領域的B2B應該沒問題。我當時也沒考慮過拿風投,就想著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
基於這樣的理念,第一年我們實現營收平衡,第二年開始盈利。我們當時的做法很簡單,建立一個針對旅行社老總的B2B社區,發展會員,給他們做 電子名片掛在網站上,然後從中收費,最初是100塊錢一張。到2008年,我們有接近1萬名付費會員,單人最高收費也曾達到1萬元。
2008年,我們吸引了VC的目光,但VC告訴我,如果想做大,需要轉型做B2C。因此,我們需要一筆錢,於是就引入了蘇州創投集團的1500萬元投資。
當時,投資方希望我們能找到一條既能快速擴大規模,又能較快提升利潤的路子。無疑,這很困難。我們只有1500萬元、200多號人,競爭對手 是攜程、藝龍這樣的超級大鱷,我們都不好意思去說跟它們是競爭關系。但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同程網摸索出來一條自己的.路,採取一種很草根的做法——SEM 和SEO。
2009年,我們是扔錢給網路最多的旅遊網站。2010年,我們實現盈利,營收1億元,利潤大概有400萬元。
到2012年騰訊投資進來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很清楚了,在國內走燒錢這條路不現實,只能靠精細化運營。而當年4月的虧損讓我們加快了這一步伐。
按照原先的財務制度,4月份的虧損,最早要到5月13日才能得知,這還有什麼價值呢?所以我們制訂了一個“報表到天制”,把公司的年預算分到 每一天,如果這個月的盈利額是200萬元,分攤到天就是7.5萬元,比如昨天的利潤是5萬元,那麼差的2.5萬元就要分拆出來,想辦法補上。
這樣一來,每天上午十點,我就能拿到前天的報表,各項成本、營收、利潤一目瞭然;到月底時,可以清楚知道當月的實際運營情況跟預算偏離多少,然後討論如何去調整。
在管理上,我們也是如此照做。比如開會,我們會估算參會者每個人的成本是多少,人均半小時多少錢,這場會議要達到哪些結果,如果沒有完成,那就是資源浪費。
從業務上講,在線旅遊網站的產品並沒有太多差異,拼的是細化的東西。攜程的重點是公務和商務人士,那我們就去爭取年輕一代的自助遊人群。雖然競爭很激烈,但我們的酒店業務依然能保持百分之六七十的增長,而且還有利潤。
4 杜非:沒有正向現金流,你就是一個要飯的
過去幾年,很多電商都在燒錢,那是因為大家都認為規模是生存之道。其實小而美的公司也活得很好,很多淘寶店裡的垂直品牌都是盈利的,淘品牌和電商本質上沒有差異,只是渠道的展現方法和獲取會員的方法不一樣。
這些盈利電商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把自己的前端和運營管控能力做得很強。比如御泥坊、阿芙精油的商品生產控制就很好,同時很強地控制了商品的毛利結構和需求結構,加上好的運營管控方法,盈利很容易顯現。
你做管理經營時應該有一個習慣:做一個項目或是年度規劃時,一定要算出盈利的時間節點,即使沒有盈利節點,也要算出從哪一天開始現金流是正向的。如果沒有正向的現金流,你將來是要向別人化緣的,你會過得很苦,你就是一個要飯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算過這個賬,但企業為什麼最終還會走向失控? 第一,賬沒算清楚,大家通常都會用戰略虧損來掩飾自己沒算清楚賬的缺陷;第二,規劃做得不夠長,創始人忽略了競爭會把盈利節點拉得過長,而一味追求規模。 當你預估你的營收將達到1個億的時候,一定不能拿有100萬元業績時的費用和成本結構去套用,你客單價、固定成本、Marketing成本都將隨著市場而 變動。
好的公司都是靠運營賺錢的。一家好公司的營銷可以做得很平淡,但是如果運營管控得好,一定會掙錢。運營是從頭卡到尾的,從選品到進貨,到確定 商品的毛利結構,到監控銷售、監控缺貨、監控出庫、監控消費者的反饋,形成整個數據鏈條反饋給執行人員,你才知道什麼商品要做,什麼商品要剔除,什麼商品 要壓制發展。這些都是零售業和電商碰撞出的方法。所以,運營部門是電商公司的中場發動機。這個部門是掌控進攻和防守的,什麼時候要促銷,什麼時候不促銷, 不是采購營銷部門說了算,而是要運營部門審批的。這個方法現在沱沱也在用。
起初,我們總想把客戶體驗做得更極致一點。我剛到沱沱的時候,發現我們給客戶的滿意度是150%,其實客戶只要80%就夠了,這樣整個服務成 本會降到更低。我們現在的客群很小,當有一天客群增加的時候,大家就會開始抱怨你的服務質量怎麼下降了。我們應該讓服務質量慢慢提升,你一口氣做到 150%,以後還怎麼提升呢?
中國的電商和零售業都不是死在“小”上,而是死在“大”上。創始人要管理好自己的節奏,不要跟著別人的節奏跑。有些企業急於擴大自己的規模,有時一下擴大到兩三年之後的預期,不斷提高自己的成本。但其實,消費者真的沒有那麼著急。
第三種:不打價格戰,安心做服務
在最瘋狂的那幾年,電商們都忙著融錢、燒錢、打價格戰,誰還會把用戶體驗放在心上?當潮水退去,大家才發現,你的顧客才是身邊最重要的人。電商的本質是一個長跑,當年的惡性競爭不可取。
5 李日學:價格戰過時了
五年前,電商很瘋狂,只要你會炒作概念,很容易獲得投資。但是,到了2013年,整個市場已經回歸理性。
對於VC來說,它們早期會投很多企業,但它們心裡非常清楚,裡面的很多企業是做不下去的。這是VC一種慣常的做法,但資本進入你,它終究是要盈利的,只是因為市場環境等原因,才會有所謂的階段性虧損。
創業者當然不希望自己是炮灰,但決定他能否生存的是速度和規模。互聯網變化非常快,你可以看到現在的很多企業,感覺做得還不錯,但它只有低 價,沒有特性。而價格是沒有底線的,便宜到什麼時候才是頭?電商的本質應該是方便消費者,而不是便宜,大家都知道便宜沒好貨。電商一味地迎合消費者把商品 價格壓低,這是導致現在電商普遍虧損的原因之一。
每個企業都會尋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一直強調自己是做服務的,我們沒把自己當成一個銷售通路,而是要提供服務價值。現在包括淘寶、天貓,它們也是為用戶提供服務而不是簡單地兜售商品。
京東更是如此。京東6年前自己做物流,當時很多企業覺得它太傻了,為什麼做物流呢?包括現在它在做的金融、數據平台、網路推廣等等,其實都是為商家、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
現在,京東上的商品價格其實比三年前提升了很多。有越來越多的大品牌、廠商跟它直接合作,它的價格體系也越來越和外部的市場保持平衡。其中一些品牌還專門為京東定製一些產品,這其實在沃爾瑪、國美、蘇寧等傳統零售行業里非常普遍。
很多人說劉強東燒錢,但京東做倉儲和物流是非常棒的投入,這不是燒錢,是非常正常的投資,所以它現在非常有競爭力,而那些不懂得自己在做什麼的電商才是燒錢。正常情況下,一個企業如果三年還不能盈利的話,它的價值就要打上問號。
所以,創業企業首先一定要做符合商業本質的事情,包括怎麼讓顧客信任,如何建立保障體系等等。很多企業因為要付出成本就不想提供保障,它覺得自己很聰明,但消費者的選擇是很簡單的,來你這里是因為你的保障體系,同樣會因為沒有保障而離開你。
6 徐茂棟:現在是管理和運營能力的競爭
團購過去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在過去兩年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個變化可以用三個關鍵詞描述:第一是進化,做得不好的人出局了,過去的千團大戰現 在還剩下三五家;第二是分化,同樣在做團購,但是大家做的內容不一樣了,有的公司還是傳統團購模式,有的公司做了垂直模式,也有的公司轉到實物類商品上 了;第三是整合,有互聯網巨頭進來控股、並購。
盡管團購網站幫助商戶出售剩餘的能力,但方式是粗放式的,所以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價格是很便宜,但是用戶打了很多電話找不到座位,和不是團購提供的服務是不一樣的。這些問題不是商戶的主觀導致的,而是因為粗放的方式導致的。
但是,生活服務電商和團購不同。生活服務電商就是幫助生活服務商家精細化地出售剩餘能力,比如說分時段經營,動態定價。這點很像航空公司,航空公司通過調整機票的折扣來保證上座率。
從這個角度講,團購只是服務業電商的開始,而且是一個長跑。前兩年的團購網站存在惡性競爭,也消耗了大量資金。現在,團購網站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資金的競爭,而是管理能力和運營能力的競爭。
從去年年底開始,窩窩團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盈利。到這個階段,建立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第一是打通供應鏈的能力,能否把商戶和消費者聯系起來,來 解決消費者交互的需求,交互是最核心的環節;第二是整合產業鏈的能力,能否把質量好、低價格的產品提供給消費者;第三是獲取、維護用戶,以及開發和維護商 戶的能力。這三個能力才是競爭優勢的根本,而不是資金。
目前來看,中國在市場上有地位的的團購網站只有三家。也許有的公司的交易量比窩窩團高,但這不重要,窩窩團會謀求獨立發展,而且不是並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