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為什麼折舊不算機會成本
擴展閱讀
我叫mt怎麼獲得掃盪工具 2025-01-11 00:04:07
年前的雞價格怎麼樣 2025-01-10 23:55:35

為什麼折舊不算機會成本

發布時間: 2024-11-29 14:03:51

『壹』 公司計提的折舊算不算一種機會成本

公司計提的折舊不算一種機會成本。 所謂機會成本,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種支出或費用,而是失去的收益。這種收益不是實際發生的,而是潛在的。比如,在投資方案的選擇中,如果我們選擇了一項投資方案,則必須放棄投資於其他途徑的機會。其他投資機會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實行本方案的一種代價,被稱為這項投資方案的機會成本。使用既定數量資源(投入要素)生產一個單位產品A的機會成本就是由於決定生產A 而必須犧牲或放棄的次佳方案的產品數量。 又如如果興建10幢(具體規模和質量的)住宅所需要的資源(勞動、原材料、設備)也可用來興建一幢寫字樓(一樣的規模和質量),那麼這項興建寫字樓決策的機會成本就等於必須放棄的10幢住宅。對於組織可得到的固定數量的資源來說,生產一種產品所使用的投入要素不再能用於其他產品的生產。 而折舊是固定資產的抵減項,也就是說,使用機器生產時,機器要發生磨損,這樣就要發生折舊費用了,每個月都要計提折舊費用,記入當期損益,從收入中補償所發生的磨損,是一項實實在在的費用。 機會成本和折舊相差甚遠。

採納哦

『貳』 什麼叫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樣東西。機會成本小的具有比較優勢。簡單的講,可以理解為把一定資源投入某一用途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利益。
更加簡單的講,就是指你為了從事某件事情而放棄其他事情的價值。
我們常拿融資租賃和貸款比較誰的融資成本高?如果不把機會成本加進去的話,可能會得出一個不正確的結論。比如人們通常感覺融資租賃的融資成本比銀行貸款高。出現這種認識錯誤的主要在於沒有把機會成本考慮進去。
首先從利率上說租賃公司的資金是從銀行來的,因此融資成本一定比銀行高。但從機會成本考慮就不一定了。銀行貸款是以資金佔用作為標的的。融多少資金,就可以算出有多大的成本。融資租賃是以租賃物件的標的為基礎計算成本的,有些廠商租賃打出「零」利率的口號,實際上是一種促銷手段。天下沒有免費的宴席,從物件的采購上早已把利息提前納入銷售價格中去了。
因為上述原因,和租賃公司談利率,實際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上可能會遇到利率問題,但不是租賃公司給出的利率,而是租賃公司的收益率。是用來財務處理的,不能真正地反映融資成本。
第二個概念是銀行的利率比租賃公司高。因為銀行的利率不能隨意加減,有政策限制。租賃公司的利率可以根據雙方的討價還價來確定,有政策支持。但是,銀行的政策現在也開始變化,實際上貸款利率已經是上不封頂。對於信用稍差的企業,銀行貸款的利率也不會低。融資租賃因為增加了一道物權保障,也是做銀行的次好項目。從利率上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因為銀行要做這種項目也要很高的利率。
第三融資租賃項目的操作程序要比銀行貸款公開的多,申辦程序要簡單一些,談判各方的地位要平等一些。請客吃飯,回扣等桌下交易要少一些,成交時間要快一些。如果把提前投產帶來的效益算進去,使用融資租賃的機會成本比銀行貸款要小的多。
第四是融資租賃在稅收上有獨特的好處,是任何融資方式都得不到的。加上審批過程簡單,這就是為什麼在國外,融資租賃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工程機械設備的客戶70%以上是中小企業,他們沒有雄厚的實力到銀行去搞公關,銀行對小金額的融資也不感興趣。因此在銀行償受到按揭貸款的痛苦後停止了用這種方式給企業融資。融資租賃也就在這個時候悄然興起。
在新經濟的環境下,人們多少要有一些財務知識,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財商」(智商以外的另一種智慧),融資租賃的真正含義應該是財務租賃(在英文中,財務、金融、融資都是一個詞)。這樣即可以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有可以降低機會成本的花消。
機會成本在經濟學上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既虛既實的一種成本。它是指1筆投資在專注於某一方面後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資獲利機會。
薩繆爾森在其《經濟學》中曾用熱狗公司的事例來說明機會成本的概念。熱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時,但不領取工資。到年末結算時公司獲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觀利潤。但是如果這些所有者能夠找到另外其它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們所獲年收達45000美元。那麼這些人所從事的熱狗工作就會產生一種機會成本,它表明因他們從事了熱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它獲利更大的機會。對於此事,經濟學家這樣理解:如果用他們的實際盈利22000美元減去他們失去的45000美元的機會收益,那他們實際上是虧損的,虧損額是45000-22000=23000美元。雖然實際上他們是盈利了。
那麼如何理解上述這種現象呢?
我們設想他們(以自己的勞動)投入熱狗工作P所得的收益仍然是22000美元,而(以相同的勞動)投入某種工作Q所得的收益也是45000美元。那麼按照人們所理解的機會成本概念,他們投入工作P的機會成本是工作Q的收益即45000美元,同樣,投入工作Q的機會成本是工作P的收益即22000美元。工作P、Q之收益互為對方的機會成本。
但是實際上,由於任何一個單位的投資(無論是勞動投資還是資金投資)都具有專注性,因此不能設想投資獲得二注收入(所謂「二注」即是指同時分為2個或多個方面的注入,如1個單位投資額分為2個注入方面,這是不可能的。1個單位的投資額只能在同一時間專注於某個行業的某一點上,這即是「投資專注」性)。通俗地說,1筆投資不能同時被假設為獲得2筆(或2筆以上)投資的收益。所以在計算機會成本時我們不能用1筆投資的二注收入來疊加,也不能用它的二注成本耗費來疊加。比如我們不能算他們在從事熱狗工作的過程中又再想同時獲得工作Q的收益,以致如果不能獲得這個收益就認為產生了機會成本。如果他們真能獲得這樣的二注收益,那麼他們應該獲得22000+45000美元的二注收入,而不單止22000或45000美元。
但以上人們通常所認為的「工作P、Q之收益互為對方的機會成本」似乎具有這種投資與收益的二注性,因為它想在獲得當前的工作P之收益的同時,又想要獲得工作Q的收益,當不能獲得工作Q的收益時,就被認為是虧損的。特別是當已經獲得較高收益的同時還想得到較低收益的情況。比如當從事工作Q已經獲得比工作P更多的收益時,還想到失去了工作P的更少收益,這樣的話,所理解的機會成本就不對了。
實際上機會成本應該是這樣:工作P對於工作Q來說具有機會成本,但工作Q對於工作P來說就已經沒有機會成本了,因為工作P的收益比工作Q小。因此所謂機會成本實際上只是「相對機會成本」而沒有絕對機會成本。當一個人正在從事的工作收益比較低時,相對於你所能從事的更高收益的工作來說,就產生了機會成本。比如一個人能夠做經理和教師,而經理工作的收入顯然要比教師的收入大,因此當你從事教師工作時,相對於經理工作來說你就存在著一個機會成本的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反過來,說從事經理工作會使你失去教師工作的更低收入,從而產生一個機會成本。收入大的工作相對於收入小的工作來說,是沒有機會成本的,因為你已經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機會使你更好的收入。在此所謂「機會」實際上就是尋求更大利益的機會,既然獲得了更大利益,那麼因失去機會所導致的利益喪失也就相對沒有了。
那麼,由於從事工作P比從事工作Q所獲得的收入較小而產生了機會成本,其機會成本量是工作Q的收入減去工作P的收入,即45000-22000=23000美元。他們因此虧損了23000美元。如果他們的工作P的收入漸漸提高,從22000達到40000,則他們所失去的機會成本只是45000-40000=5000美元。如果他們的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與工作Q相等的45000,則他們的工作P與工作Q對比就只有等於零的機會成本了,即45000-45000=0。如果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比如50000,則他們從事工作P的機會成本相對於工作Q來說就是45000-50000=-5000美元,機會成本為負數。機會成本為負數表明什麼呢?表明他們工作P相對於工作Q來說已經非但沒有機會成本,而是還大大「抵值」呢!由於成本作為一種代價耗費是總是趨向於最小化的,因此從事一項工作,它的機會成本越小越好,它的最小值自然要包括0值以下的負數。

『叄』 什麼是機會成本它和會計成本有何區別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機會成本又稱為擇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機會成本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或資源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例如,當一個廠商決定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生產一輛汽車時,這就意味著該廠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經濟資源來生產200輛自行車。於是,可以說,生產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所放棄生產的200自行車。如果用貨幣數量來代替對實物商品數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輛自行車的價值是10萬元,則可以說,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價值為10萬元的其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