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完全成本法如何影響產品定價
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的本質區別就是對固定製造費用的承擔對象不同,完全成本法遵守成本費用的配比原則,產品定價比較合理,所以大部分生產企業都採用完全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
② 作業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一、作業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作業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區別在於對製造費用的處理上。
(1)完全成本法亦稱「全部成本法」「歸納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時,把一定期間內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的全部成本都歸納到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中去。在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受產量的直接影響,產量越大,單位產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業提高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但該法不利於成本管理和企業的短期決策。
(2)作業成本法是根據事物的經濟、技術等方面的主要特徵,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統計、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點與一般,從而有區別地採取管理方式的一種定量管理方法。作業成本法的指導思想是「成本對象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作業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包括期間費用)作為產品(服務)消耗作業的成本同等地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使計算出來的產品(服務)成本更准確真實。作業是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產品成本或服務成本是全部作業的成本總和,是實際耗用企業資源成本的終結。作業成本法在精確成本信息,改善經營過程,為資源決策、產品定價及組合決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廣泛的贊譽。
二、作業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1.兩步制分配程序
根據作業成本法「作業消耗資源、產出消耗作業」的邏輯,資源應該通過資源動因分配給作業形成作業成本,而作業成本通過作業動因分配給最終成本對象。
(1)將資源成本分配給作業。運用恰當的資源成本動因,把有關生產或服務的資源耗費歸集到作業中心,形成成本庫。
(2)將作業中心成本分配給成本對象。運用恰當的作業成本動因,把作業中心成本分配到成本對象,形成相應的產品或服務成本。
2.作業成本法的核算
基於兩步制分配程序,實施作業成本法,「製造費用」歸集和分配依據以下程序:
(1)按工作內容區分不同類型的作業。在企業的生產活動過程中,構成價值鏈上的業務內容各不相同。作業成本法下根據業務內容區分出不同類型的作業,如材料整理准備、機器設備調整准備、機器設備維修保養、產品運送、產品質量檢驗等。
(2)分析成本與作業間的關系以確定各項作業的作業動因。作業成本法下,開展每種作業所發生的成本是按產品生產消耗的作業動因數量分配的,為此要分析成本與作業之間的關系,確定每種作業的作業動因。作業動因是引起某類作業成本發生的活動或因素。例如,材料整理准備作業的成本主要受整理原材料的數量影響,機器設備調整准備作業的成本主要受機器設備調整准備小時數影響,生產線上產品運送作業發生的成本主要受可能為生產線上運送產品的數量影響等。因此,材料整理數量就是材料整理准備作業的作業動因,機器調整工時就是設備調整准備作業的作業動因,生產線上運送產品的數量就是產品運送作業的作業動因。
(3)設置成本庫並歸集資源耗費到作業中心。
成本庫以作業中心為對象,把具有相同作業動因的作業所耗費的資源歸集到一起。這一過程包括兩個環節:
①按照資源動因把資源的消耗一項一項地分配到作業。首先,可以通過分析作業所花費的人工時間、人工等級等確定人工成本。其中,直接人工工資可以直接查詢獲取,間接人工工資則可以通過調查人員數量、所從事作業及人工分布情況獲取。同樣,對於水、熱、電、風、汽等能源、動力費用,以及機器設備、設施和固定資產的折舊與維護費用等各項資源,都可以通過適當的基準,如場地面積、機器工時等分配給各項作業,也可以將其中的重要項目單獨列為作業以提高准確性。
②把具有相同作業動因的作業合並形成作業中心,再將作業中心各項作業的資源耗費合並加總在一起。
(4)基於作業成本動因確定各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率並分配成本。
按照兩步制分配程序,在歸集同質作業成本庫後,需要從中選取恰當的作業成本動因,把各作業成本庫中的作業成本除以作業動因的單位數,計算出以作業動因為單位的成本分配率,即作業率。接著根據成本對象耗用的作業量和作業率,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或服務。典型的作業動因包括采購訂單份數、驗收單份數、檢驗報告數或時數、零部件儲存數、支付次數、直接人工小時、機器小時、調整次數和製造周轉次數等。應該說,與傳統成本核算法相比,作業成本法因其「相關性」提高而大大提升成本信息的精確度,從而有利於企業利用成本信息進行管理決策。或者具體地說,傳統成本核算系統的一個最主要缺陷就在於常常少計復雜的、低產量產品的成本,而多計高產量產品的成本,從而使成本信息不真實、不相關,並導致存貨計價不準確、產品線決策不正確、資源分配不合理、產品定價不符合實際等,並最終以錯誤的戰略視角和錯誤識別的關鍵成功因素而使企業失去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