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看主力成本價
你好,看出主力成本價的方法有如下幾個方法:
方法一:最直觀預測主力成本價的區域的就是看日K線圖,在某個階段某個價位交易時間最長,交易量能最集中的區域;然後用那個區域的大致低點和高點相加平均價格或者60均線價格就是主力成本價。
方法二:這個就是打開看盤軟體籌碼主力籌碼峰,這個也是最直觀知道的方法!打開看盤軟體,點擊籌,然後打開籌碼峰分布圖,一目瞭然就知道主力大致成本區域了;
方法三:就是打開F10基本面,找到股東情況,查看新進的前十大流動股東的情況,大致是什麼月份進的,然後打開日k線就可以查看新進的主力機構大致成本價了。例如上圖這些基金專用賬戶就是主力成本,這些都是2018年1元至3月的新進主力,打個平均價格就是當前主力資金成本價;
方法四:查找有些主力成本監控軟體,這種軟體會大致幫你監控到主力的平均成本價;但是軟體顯示的主力機構成本價格僅供參考,因為每款軟體顯示的主力成本價格會有偏差,僅供參考就好。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B. 機構成本線是什麼每個階段機構成本怎麼體現的
機構成本線即主力成本線,即機構集中買入股票時的成本價位。它是從(OBV)能量潮變來。在同花順或天同證券軟體中,如果打入ZLJC,就會出現這個指標窗口,一般有三條線(短期(JCS,綠色)、中期(JCM,黃色)、長期(JCL,白色))分別反映短期、中期、長期資金的變化。
機構成本就是莊家買股票的時候的成本,和你買股票的時候的成本一樣,但是他們都是在底部買了很多,經過高拋低吸,成本會很低。通過成交價和成交量的變化,及重要的成交密集區,我們可大致判斷其主力成本。主力成本作為一個有效的判斷阻力、支撐位的主圖指標,具體研判方法則如下:線條最長最密集的區間是成交堆積最多的價位區往往就是主力成本區;如果股價由下往上運行,臨近或靠近密集區處有阻力;如果股價由上往下運行,臨近或到達密集區處有支撐;支撐位和阻力位一旦越過,支撐和壓力功能互換。該指標對判斷大盤及頭部無效。
股價的漲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該股籌碼的分布狀況以及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的:動用的資金量越大、籌碼越集中,走勢便較為穩定,不易受大盤所左右;動用的資金量越小、籌碼分散在大多數散戶手中,股價走勢漲難跌易,難有大的作為,估算主力持倉數量: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C. 機構炒作股票的目標價位是多少
這個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當年最火的牛市,億安科技是第一支100元股,但是最終是以失敗告終的。
但是你看看現在,中國船舶都可以炒到300元都不除權,而且參見的投資者還不少,因為報紙,網路說可以炒到千元,理由還是一套套的。
個人覺得:莊家還是要看大勢來操盤。對於實力差的,一般是股價振幅很大,賺取價差。一直震盪大的股票從地位漲到高位如果價格翻了一倍,可能莊家已經賺到了150%還不止。
這些只是分析,真真具體是多少,那還要真看莊家的實力了和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