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區分市場價、標准價和成本價
房產的市場價格是指商品住宅的銷售價格,由成本、利潤、稅金、地段差價四項因素構成。職工以市場價購買的共有住房,產權歸個人所有,經登記核實後,發給《房屋所有權證》,產別為"私產",可以依法進入市場,按規定交納有關稅費後,收入歸個人所得。
成本價包括住房的征地和拆遷補償費,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建築安裝工程費、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管理費、貸款利息和稅金。舊房的成本價按售房當年新房的成本價的成新折扣(折舊年限一般為50年)計算,使用年限超過30年的,以30年計算;經過大修或設備更新的舊房,按有關規定評估確定職工以成本價購買的住房,產權歸個人所有,經登記核實後,發給《房屋所有權證》,產別為:"私產"。但由於成本價中未包括土地出讓金、基礎設施配套費,也未包含連接小區紅線與大市政基礎設施主幹線之間基礎設施配套費用及代徵用土地費用,因此,房改公布的成本價與住宅開發建設的實際造價有一定的差別,與市場價格差距更大。所以,進入市場交易所得收入,只有在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所含土地收益及按規定交納有關稅費後,才能歸個人所有。
標准價格按負擔價和抵交價之和測定。一套56平方米建築標准新房的負擔價,應為所在縣(市)雙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雙職工年均工資按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乘以工齡計算。抵交價按雙職工65年(男職工35年,女職工30年)內積累的由單位資助的公積金貼現值的80%計算。舊房的負擔價按售房當年新房的負擔價的成新折扣計算。舊房的抵交價,可根據使用年限適當降價,但最多不能低於新房抵交價的80%。職工以標准價購買的住房,擁有部分產權,既佔有權、使用權、有限的收益權和處分權,可以續承。產權比例按當年標准價占成本價的比重確定。經登記核實後,也發給《房屋所有權》,產別為"私房(部分產權)"。職工以標准價購買的住房,可依法進入市場,在同等條件下,原售房單位有優先購買、租用權。原售房單位已被撤消的,當地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有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所含土地收益和按規定繳納有關稅費後,單位和個人按各自的產權比例進行分配。
根據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有關政策規定,向高收入職工家庭出售公有住房實行成本價,目前以成本價售房確有困難的縣(市),可以實行標准價作為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