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管理會計的成本分類按什麼分
擴展閱讀
fil價格為什麼不漲 2025-01-24 00:37:51
走船的費用如何算 2025-01-24 00:11:08

管理會計的成本分類按什麼分

發布時間: 2025-01-23 18:44:33

1. 管理會計對成本是如何分類的各種分類

現代管理會計是從傳統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並列,著重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資產服務的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決策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形成了管理與會計交叉學科。
(1)決策與計劃會計。以「決策會計」為核心,利用所掌握的豐富信息資源,對為實現決策目標可供選用的各種方案進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從中權衡利害,比較得失,幫助企業決策者客觀地掌握情況,據以作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以促進企業決策最優化。這是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計劃(預算)是以決策為基礎,把通過決策程序選用的有關方案所要達到的目標,用貨幣形式進行計量,形成企業的生產經營預算,並把它們加工、匯總成一個相互協調的預算體系,作為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准繩。
(2)執行會計。以「決策與計劃會計」為基礎,著重於對企業經營活動的進程和效果進行評價徵收控制。它一方面,將企業年度預算所定的各項指標結合主要對象的特點進行分解、落實和具體化,分別建立專業性的計量、控制系(如按照成本形成和積累的特點,建立標准成本系統;按照存貨形成和使用的特點,建立存貨控制系統);另一方面,按照企業內部各個責任中心進行分解、落實和具體化,形成各個「責任中心」的責任預算,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企業內部的責任會計體系。

拓展資料
一、管理會計又稱「內部報告會計」,是指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並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他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並幫助決策者作出各種專門決策的一個會計分支。管理會計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正在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會計的核心理念中,價值的創造與維護是最為重要的兩點。基於此,管理會計是企業的戰略、業務、財務一體化最有效的工具。
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
1、管理會計的對象
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價值管理。從實質上講,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管理體現經濟效益角度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價值運動;從實踐角度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作業管理和價值管理的復合。
2、管理會計的目標
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具體目標為:
1)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
2)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3、管理會計的職能
預測、決策、規劃(預算)、控制、評價
4、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徵
相關性、准確性、一貫性、客觀性、靈活性、及時性、簡明性、成本效益性

2. 管理會計對成本是如何分類的各種分類

管理會計對成本的分類:

成本按照性態被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產量范圍內不受產量變動影響,一定期間的總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成本。例如,固定月工資、固定資產折舊、取暖費、財產保險費、職工培訓費、科研開發費、廣告費等。

變動成本是指在特定的產量范圍內其總額隨產量變動而正比例變動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部加工費等。這類成本直接受產量的影響,兩者保持正比例關系,比例系數穩定。這個比例系數就是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除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外的,介於兩者之間的成本,它們因產量變動而變動,但不是成正比例關系。

3. 管理會計按什麼將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類

管理會計按照成本性態將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
成本性態是指成本總額與特定業務量之間在數量方面的依存關系,又稱為成本習性。全部成本按其性態分類可以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
成本性態是變動成本法的前提,有利於揭示利潤和業務量之間的關系,便於有效的控制和分析成本。
拓展資料
成本的一般定義: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
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版本定義
1、CCA中國成本協會發布的CCA2101:2005《成本管理體系術語》標准中第2.1.2條中對成本術語的定義是:
為過程增值和結果有效已付出或應付出的資源代價。
注:應付出的資源代價:是指應該付出,但還未付出,而且要付出資源代價。
注:資源代價是總合的概念。
注:資源:是指凡是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質。在一個組織中資源一般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等。
注:術語"成本"可以使用形容詞,如:用"多、少"或"高、低"來修飾。
注:這里的成本是廣義的概念,不是狹義的概念。
2.美國會計學會(AAA)所屬的"成本與標准委員會"對成本的定義是:
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發生或未發生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衡量。
3.《成本與管理會計》(第11版)中對成本下的定義是:
為了達到某一種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棄的資源。
成本(Cost),是指生產活動中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成本也稱生產費用。
成本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成本屬於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
即成本是構成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耗費的貨幣表現;
2.成本具有補償的性質
它是為了保證企業再生產而應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的價值;
3.成本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犧牲
它作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可以是多種資源的價值犧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資源價值犧牲;甚至從更廣的含義看,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在經營決策中所用的機會成本就有這種含義。

4. 管理會計是按什麼成本進行分類的

管理會計的成本科目設置沒有絕對的錯對,可以根據企業需要進行設置,這和一個企業採取何種成本結算方式(標准成本、實際成本)、產品分類(如原材料、在製品、半成品、產成品等)有很大的關系。看你提的問題,我猜想可能你在一家相對小一些的製造型企業工作,這樣的企業一般採用實際成本法較多,我就簡單說一下實際成本法下的總成本分類:

1、原材料 - 下設幾個二級科目(主要要材料可單列,不重要的材料可歸入其他,下同)
2、輔料 - 下設幾個二級科目
3、包裝物 - 下設幾個二級科目
4、燃料動力 - 下設幾個二級科目(分出水電氣等)
5、直接人工成本
6、間接人工成本
7、製造費用 - 變動
8、製造費用 - 固定(如折舊等),分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對成本分析有好處,如果不需要那麼細致,第5、6可合並為人工成本,第7、8可合並為製造費用

總之,成本的分類不外乎就是區分出料、工、費,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可在一級科目或二級科目進行細分,如要精確到部門,可再配以成本中心。

5. 管理會計按什麼將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類

管理會計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劃分。

劃分的界限就是看一項成本發生是不是與產品的生產直接相關。相關的是變動成本,它與產品直接發生聯系。間接相關的則是固定成本。

具體的定義如下:

  1. 固定成本是指其總額不受產量變動的影響而保持固定不變的成本。

    例如管理人員的工資 、辦公費 、財產保險費 、不動產稅 、固定資產折舊費、職工教育培訓費等 。不管生產是否進行,這些費用都要發生。

  2. 變動成本是指隨著產量的變動而成比例變動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費 、產品包裝費 、按件計酬的工人薪金 等等。不生產,這些費用就不會發生。

  3. 混合成本則是同時具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性質的成本。如水電費、電話費。這些成本通常有一個基數,超過這個基數就會隨業務量的增大而增大。像企業中化驗員、質檢員的工資、設備動力費等成本在一定業務量內是不變的,超過了便會隨業務量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