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產過程成本控制都有哪些內容
生產過程成本控制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消耗的監督和控制,使其不超過計劃和定額,以便不超過總的目標成本,保證企業經營能夠盈利。
對生產過程成本控制可分為兩方面:
1、實行成本核算定額法和責任會計制(成本分級歸口管理)實行生產消耗控制。
定額法不僅是一種成本核算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成本控制方法,在實行責任會計制的企業里,必須結合運用定額法。
在上述功能——成本分析的基礎上,確定設計成本,就可以作為定額成本,以此定額成本作為衡量日常發生各項費用的標准。各項費用發生時,應及時與定額對比,以確定實際生產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採用定額法控製成本的關鍵是定額差異的核算,定額差異的核算是日常監督生產費用發生的重要環節,而定額差異核算的重點是直接費用部分,如原材料定額差異的核算。
為了保證定額差異核算及時和准確,應將原材料定額差異核算落實到班組,與班組生產管理、班組經濟核算相結合,與獎勵掛鉤,促進班組人人關心定額差異的核算,做到天天算差異,班班算差異,月終將班組核算的定額差異匯總到車間,計算產品成本。
在目前進行公司內經濟核算,實行經濟責任制的情況下,會計核算上一般都運用責任會計制度與定額法相結合進行控制,如將企業的主要產品的成本指標逐級分解下去,一直到班組並逐級進行考核,在車間建立成本中心,匯集生產費用,計算責任成本,並實行經濟責任轉賬,責任成本指標完成好的有獎,完不成的有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經濟責任為核心,以獎罰為手段的財務會計體系來保證目標成本的完成。
2、組織均衡生產,實行在產品數量控制
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不僅僅是生產消耗的控制,而且與企業的生產組織情況和在產品的數量管理都有密切聯系,往往生產過程中由於計劃不周,生產調度不靈,造成生產不均衡、不配套,使某些零部件長期積壓,不能形成最終產品,久而久之使在產品零部件丟失和損壞,就會加大產品成本,因此,組織均衡生產實行在產品數量控制,就成為生產控制中成本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