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計算莊家進貨價
如何計算主力持倉成本
1、最簡單的辦法
找到最近三十個交易日的最低價。然後往前找成交量最大,換手率大於10,下影線最長,十字形態的K線,然後取其前一日和後一日的均價,基本和近期主力成本接近
2、利用obv指標判斷
當一個股票股價經過大幅的下跌之後,0值在0-20的區域內明顯止跌回穩,並出現超過一個月以上,近似水平的橫向移動時,表明市場正處於一段漫長的盤整期,大部分投資者沒有耐心而紛紛離場,然而此時往往預示著做空的能量已慢慢減少,逢低吸納的資金已逐漸增強,大行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當0值能夠有效向上爬升時,則表明主力收集階段已經完成,投資者可根據該收集階段的股價來計算主力吸貨階段的成本價,計算方法:吸貨區域的(最高價+最低價)的平均價
跟蹤莊家是否進出貨,有效的方法是學會使用OBV指標。
OBV指標又稱為能量潮,也叫成交量凈額指標。
其計算公式為:當日OBV=前一日OBV+今日成交量。
注:如果當日收盤價高於前日收盤價取正值,反之取負值,平盤取零。
1、在證券市場中,價格、成交量、時間、空間是進行技術分析的四大要素,由此我們應該清楚OBV指標作為成交量的指標,它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價格曲線同時使用才能發揮作用。
2、OBV指標方向的選擇反映了市場主流資金對持倉興趣增減的變化。OBV指標的曲線方向通常有三個:向上、向下、水平。N字和V字是最常見的形態。
3、當股價上漲,OBV指標同步向上,反映在大盤或個股的信號就是一個價漲量增的看漲信號,表明市場的持倉興趣在增加。反之,股價上漲,OBV指標同步呈向下或水平狀態,實際上就是一個上漲動能不足的表象,表明市場的持倉興趣沒有多大變化,這樣,大盤或個股的向上趨勢都將難以維持。
4、當股價下跌,OBV指標同步向下,反映在大盤或個股的信號就是一個下跌動能增加的信號。市場做空動能的釋放必然會帶來股票價格大幅下行,這種情況發生時,投資者應該首先想到的是設立好止損位和離場觀望。在這種情況下,迴避風險成為第一要點。
5、當股價變動,OBV指標呈水平狀態,這種情形在OBV指標的表現中最常見到。OBV指標呈水平狀態,首先表現為目前市場的持倉興趣變化不大,其次表現為目前的大盤或個股為調整狀態,投資者最好的市場行為是不要參與調整。當股價下跌,OBV指標呈水平狀態是股價下跌不需要成交量配合的一個最好的表象。這種股價縮量下跌的時間的延長,必將帶來投資者的全線套牢。
舉例:綜藝股份(600770)。綜藝股份是2000年網路股的龍頭股票,從周線的K線形態看,2000年2月25日在創出64.27元的歷史高點後,股價開始回落,其間OBV指標同步向下,周線下的OBV指標留下了長長的向下的斜線,這是典型的庄股出貨的走勢,其後便是漫長的股價回落。這樣的技術圖形,在後來的銀廣夏、世紀中天、徐工科技都有同樣的翻版。
3、用換手率計算主力成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100%。我們要計算的是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怎樣確認莊家開始建倉呢?周K線圖的參考價值最大,周K線的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證明有莊家介入,所以周MACD指標金叉可認為是莊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觀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作為一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
❷ 股票如何計算主力的成本價,
股票計算出主力的成本價,也就是指主力的持倉成本,持倉成本是主力的最高機密,但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法獲得這一機密。
一、從操盤軟體中直接獲取。一般來說,所有券商提供的實盤操作系統都可以查詢。從F10資訊中,我們可從「股東研究」一欄了解機構的進出情況。首先,從「股東戶數」及「人均持籌」數據的變化可以從整體上判斷機構動向以及個股籌碼的變動趨勢。一般地,股東人數越少,表明籌碼越集中;股東人數越多,則表明籌碼趨於分散,盤中缺乏主力關照。
二、根據均線來推斷。一般而言,中短線主力建倉時間大約需要4-12周,平均約8-10周。從周K線圖上,我們可以估算8-10周均價線是主力的成本區域(雖有一定誤差,但不會偏差10%,所以謹慎起見,我們取10周線作為主力建倉成本)。
以精功科技為例,從周K線圖可以看出,自7月初開始底部明顯放量,有主力資金介入跡象。兩個月的時間換手率達300%之多,漲幅達41.71%,加權均價為13.42元(10周線的平均成本也在13.4元左右),可以說,兩個月的震盪盤整,為主力的吸貨建倉期。這期間,主力的建倉成本大約消耗了20%-40%的利潤。
測算出主力的成本之後,也就摸清了主力的底細,看清了主力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懼怕主力的「洗盤」、「挖坑」等操盤伎倆。只要目前價位沒有大幅上漲,不管道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測算的價位,因為主力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
總的來說,投資者如果能計算出主力的建倉成本,就能測算出當前主力有無獲利空間或獲利大小,從而以此來決定自己的投資策略。若目前股價低於主力成本,投資者可大膽重倉介入;若目前股價只能讓主力微薄獲利,投資者可積極逢低參與;若股價已使主力獲利豐厚,則投資者應及時出局,或以觀望為主。但也要注意一點,雖然能測出主力的成本價,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確,還要多觀察主力的資金動向才行。
❸ 股票減倉後成本變高了!
減倉之後成本價的變化是根據減倉前後的計算的出來的,如果這個票總體是盈利的,減倉之後,成本價會變低,如果是虧損的,那麼減倉之後成本價會升高。
打個比方:在股價是10塊的時候買入200股,那麼成本價是10塊,資金是2000塊。價格跌到9塊的時候,總體是虧了200塊,拋售了100股,虧損是不會改變的,那麼這200的虧損就會全部算到剩下的100股上面。那麼成本就會變成11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