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會議直接成本怎麼計算
什麼是會議直接成本?
會議成本是會議投資的總和。
包括費用、時間、人力、物力。會議是公共關系重要的溝通方式,能給人們造成面對面的交流機會。但不講會議成本,就要無償耗費大量財力、人力,造成最大的浪費。
2.怎麼計算?
會議成本=2S×Q×T。
其中:S代表職工每小時平均工資的三倍(因為職工勞動產值一般比工資高出三倍左右);
Q代表參加會議的職工人數;T代表開會時間(以小時為單位)。
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社會里,必須盡量縮短會議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會議的主題必須鮮明突出,每個會議都應有一個或數個明確主題,會議所要達到的目的也必須非常清楚。防止會議開得漫無邊際毫無中心,使聽的人抓不著要領。
2. 企業經營中的會議成本是指什麼
會議成本=每小時平均工資的3倍×2倍×開會人數×會議時間(小時)。
公式中每小時平均工資所以是3倍,是因為勞動產值高於平均工資;再乘2倍是因為參加會議要中斷經常性工作,損失要以2倍來計算。舉例來說,若一家公司人均人力成本1萬/月(按照22個工作日,每天8小時來計算),那麼一個員工的會議成本就是340元/小時,一個10人的部門會議就是3400元/小時!參加會議的人越多時間越長,成本就會越高。
而實際上我們用到會議上的時間遠遠大於實際計算的比例,大多數的會議並沒有按照承諾的時間准時結束。而且,會議會讓我們中斷正在進行的工作,從而降低了非開會時間的工作效率。
3. 會議成本的會議成本
會議作為工作手段的一種,也和其他行為方式一樣有它的成本。
一個是直接會議成本。這種成本也可以稱為會議花費,這些花費包括與會者到達會場的旅行費用、會議期間的住宿、交通等費用、會場的租金、相關文件資料的費用等等。這些花費都比較直觀、清晰,也比較容易預估和統計。
另外一個是時間成本。它由與會者的會議准備時間、到達會場的旅行時間以及會議工作人員(包括會議秘書)的時間和與會者的人數等幾個相關因素組成。有時,這種時間成本可能由於各種比如與會人員的准備時間太長且零碎等因素,造成難以統計和計算,我們可以把它轉化為金錢成本。金錢成本由與會者人數和與會者的平均工資構成。
還有一個是損失成本。這個成本是由於與會者參加會議,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造成的生產、管理、市場反應的滯後等產生的損失。這個成本比較隱蔽,很多時候會被忽略掉,但它形成的結果又實實在在的擺在眼前。比如公司的周例會,可能有不少參加周例會的人有這樣的經歷,開會時心不在焉,因為還在想著某個客戶的電話或許馬上就要打進來了,前台或者秘書不一定處理得好,會跑單。 會議成本=會議工時成本+效益損失成本+會議直接成本。
即:會議成本=參會人員平均小時工資×薪資附加值系數×會議小時數×(參會人數+2)×(1+1.5)+會議直接成本。 造成會議低效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會議時間安排不當。比如會議安排在快下班的時候召開,這時候大家已飢腸轆轆,而且可能已疲憊不堪,甚至可能歸心似箭了,大家的精神和心緒都無法集中,會議結果必然是流於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