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效益分析比例如何確定
擴展閱讀
玻璃爐重啟需要多少費用 2025-02-07 14:44:53
哪些費用不是必須交 2025-02-07 14:24:56

成本效益分析比例如何確定

發布時間: 2025-02-07 12:15:09

❶ 成本效益分析以什麼為測量標准

測量標准為要看具體使用的方法:

如果用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幾種指標:

1、相關指標分析法:

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

銷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銷售收入*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2、如果用構成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幾種指標:

直接材料費用比率=直接材料成本/產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費用比率=直接人工費用/產品成本*100%

製造費用比率=製造費用/產品成本*100%

(1)成本效益分析比例如何確定擴展閱讀: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

針對某項支出目標,提出若干實現該目標的方案,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計算出每種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過比較方法,並依據一定的原則,選擇出最優的決策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現在19 世紀法國經濟學家朱樂斯·帕帕特的著作中,被定義為「社會的改良」。

其後,這一概念被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重新界定。

到1940年,美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 ·卡爾德和約翰·希克斯對前人的理論加以提煉,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論基礎即卡爾德—希克斯准則。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成本—效益」分析開始滲透到政府活動中,如1939年美國的洪水控製法案和田納西州泰里克大壩的預算。

60多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投資項目的增多,使得人們日益重視投資,重視項目支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就需要找到一種能夠比較成本與效益關系的分析方法。以此為契機,成本—效益在實踐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發展,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

網路-成本效益分析

❷ 成本效益分析怎麼計算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計算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收益預測分析法和綜合成本效益法。


一、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過計算各種成本和收益的比率來評估項目的效益。例如,投資回報率是一個常見的比率分析指標,計算公式為:ROI = × 100%。通過比較不同項目的ROI,可以確定哪個項目具有更高的效益。另外,還可以通過計算其他比率指標,如成本收入比、毛利率等,來全面評估項目的經濟效益。


二、收益預測分析法


收益預測分析法主要是通過預測項目的未來收益來評估其經濟效益。這種方法需要預測項目未來的銷售收入、成本和利潤,然後計算項目的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NPV是指項目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減去初始投資成本,IRR則反映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如果NPV大於零且IRR高於企業要求的回報率,則項目具有經濟效益。


三、綜合成本效益法


綜合成本效益法是一種綜合考慮項目成本和效益的評估方法。它通過對項目的各項成本和效益進行全面分析,計算項目的總成本和總效益,然後比較兩者的差額。如果總效益大於總成本,則項目具有經濟效益。此外,還需要考慮項目的社會影響和可持續性等因素。


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同時,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還需要注意數據的准確性和可靠性,以確保分析結果的准確性和有效性。此外,對於長期項目,還需要考慮時間價值因素,如資金的時間成本和未來現金流的折現效應等。通過綜合應用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為決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