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本會計的對象和任務是什麼成本會計的作用有哪些
1、成本會計的對象是指成本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成本會計的對象可以概括為各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成本和有關期間費用。
2、成本會計的任務是加強成本預測優化成本決策合理編製成本計劃與預算為成本管理提供依據。
3、成本會計的作用是協助管理計劃及控制公司的經營並制定長期現貨策略性的決策並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控制方法降低成本與改良品質。
拓展資料
成本會計的對象可以概括為:各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成本和有關期間費用,簡稱成本、費用。因此,成本會計實際上是成本、費用會計。
成本會計的職能,是指成本會計所具的客觀功能。現代成本會計一般具有以下八種職能:
一是預測職能。
二是決策職能: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營銷和產品功能分析,挖掘潛力,擬定降低成本、費用的各種方案,並採用一定的專門方法進行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經濟分析,選擇最優方案,以確定目標成本。
三是計劃職能:為了保證成本決策所確定的目標成本得以實現,必須通過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貨幣形式規定計劃期產品的生產耗費和各種產品的成本水平,並以書面文件的形式下達各執行單位和部門,作為計劃執行和考核的依據。
四是控制職能:是指根據成本計劃(預算) ,制定各項消耗定額、費用定額、標准成本等,對各項實際發生和將要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審核,及時揭示執行過程中的差異,採取措施將成本費用控制在計劃、預算之內。
五是核算職能:採用與成本計算對象相適應的成本計算方法,按規定的成本項目,通過一系列的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作出有關的賬務處理,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從而計算出各種產品的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並編製成本報表,為成本管理提供客觀、真實的成本資料。
② 成本會計的作用
1、成本核算:成本會計負責准確計算產品的生產成本,包括材料費、人工費和製造費用等,確保成本的真實性與准確性,例如,在製造業中,成本會計需對每筆訂單的成本進行詳細歸集和核算,以便管理層了解產品的實際成本,並為定價策略提供參考。
2、成本預測: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成本會計可以預測未來的成本趨勢,幫助企業提前做好成本控制計劃,例如,在原材料價格波動的情況下,成本會計可以預測未來原材料成本的變化,幫助企業調整采購策略。
3、成本決策:成本會計提供的成本信息是管理層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例如,在決定是否投資新生產線時,成本會計可以提供不同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輔助管理層作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4、成本預算:成本會計協助制定年度預算,並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跟蹤,以確保企業的成本控制在預定范圍內,例如,在預算制定階段,成本會計需要與各部門密切合作,確保預算目標的合理性,並在執行過程中監控成本偏差,及時調整預算。
5、成本控制和考核:成本會計通過成本分析和考核,揭示成本管理的薄弱環節,並提出改進措施,例如,通過成本分析,可以發現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環節,進而提出減少浪費、提高效率的方案,並對實施效果進行考核,確保成本控制措施的落實。
③ 在成本會計中你是如何認識成本的
一、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二、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
三、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