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在產量增加時,平均成本AC與平均可變成本AVC越來越近
AVC(Q)=TVC(Q)/Q,因為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成本越來越小,而平均可變成本是不變的,所以越來越接近。
例如:某產品在產量為100時,不變成本為1000元,可別成本為2000元(單位成本為20元),平均單位成本為30元;當產量增加到200時,不變成本仍為1000元,而可變成本則為4000元,平均單位成本為25元。
(1)手機產量多少可以接近成本擴展閱讀:
平均可變成本變動的規律:起初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可變成本減少;但產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平均可變成本由於邊際產量遞減規律而增加。因此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形曲線,表明隨著產量增加先下降而後上升的變動規律。
平均可變成本AVC曲線形狀為U型,表明平均可變成本隨產量增加先遞減後遞增。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可變投入要素的邊際成本先遞減後遞增也即邊際生產率先遞增後遞減的結果。
平均成本總是針對一定的產品或勞務而言的。一定時期產品生產或勞務提供平均成本的變化,往往反映了一定范圍內成本管理總體水平的變化。不同時期的平均成本可能會有很大變化,通過比較分析,能了解成本變化的總體水平和為深入分析指明方向。
㈡ 說明為什麼在產量增加時,平均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越來越近
因為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成本越來越小,而平均可變成本是不變的,所以越來越接近。例如:某產品在產量為100時,不變成本為1000元,可別成本為2000元(單位成本為20元),平均單位成本為30元;當產量增加到200時,不變成本仍為1000元,而可變成本則為4000元,平均單位成本為25元。
拓展資料
1.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圍和一定時期內成本耗費的平均水平。平均成本總是針對一定的產品或勞務而言的。一定時期產品生產或勞務提供平均成本的變化,往往反映了一定范圍內成本管理總體水平的變化。不同時期的平均成本可能會有很大變化,通過比較分析,能了解成本變化的總體水平和為深入分析指明方向。
2.平均成本分為行業平均成本和企業平均成本。行業平均成本也稱社會平均成本,是一個行業內,對生產同種產品的所有企業按照加權平均數方法所計算的平均成本。
3.企業平均成本是由企業的總成本除以企業的總產量所得的商數。 等於總成本除以產出的單位數。
4.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單位產品所分攤的成本。假設總成本為TC(total cost),總產量為Q(quantity),則平均成本AC=TC/Q。在短期內它等於每單位產品的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變成本。假如用AC(average cost)、AFC(average fixed cost)、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分別表示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則:AC=AFC+AVC。
5.個別成本是指單個企業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實際生產費用。
6.個別成本是相對於平均成本而言。相對社會平均成本和行業平均成本,企業的成本便是個別成本。相對於企業平均成本,企業中每項具體產品的成本便是個別成本。所以,個別成本概念是相對而言,隨著比較整體的不同有很大的變化,然而個別水平的高低,永遠是構成平均成本水平高低的基礎,不斷降低個別產品和個別企業的成本,對於降低整個企業和整個社會的平均水平,提高總體經濟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個別成本與平均成本有著密切的關系,兩者缺一不可。
企業的個別成本是產品的實際耗費,也是企業編制計劃、制定各項耗費定額,控制支出標準的重要依據。通過個別成本的比較和分析,不但能了解本企業與同行業及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更能促使企業努力挖掘企業的內部潛力,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㈢ 手機越來越便宜的根本原因
手機硬體成本的下降是其價格越來越便宜的根本原因。以處理器為例,如今的處理器性能已經遠遠超過了大部分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可以說大部分高端處理器的性能是過剩的。當然,最好的配件價格依然高昂,但在國外,旗艦機的價格區間從三四千到五千以上不等,這給了國內手機廠商很大的選擇空間。為了降低成本,國內廠商可以採用稍微低一檔次的配件,而這些配件性能上的差距並不大,但價格卻大幅下降。
國內各大手機品牌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品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打起了價格戰。這種競爭促使手機價格不斷下降,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對於消費者來說,這種競爭意味著他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性能相近的手機。
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製造工藝也在不斷提升。工藝的進步使得生產效率提高,成本也隨之降低。例如,屏幕、電池等關鍵部件的製造工藝不斷改進,使得這些部件的成本有所下降。這進一步推動了手機價格的下降。
而且,隨著全球供應鏈的完善,原材料價格逐漸穩定,這也為手機價格下降提供了有力支持。手機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如玻璃、金屬等,其價格在過去幾年中趨於穩定,這使得手機廠商能夠降低采購成本,從而降低手機價格。
最後,智能手機市場的普及使得規模效應顯現。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的不斷增長,手機廠商的產量大幅增加,這有助於降低單位成本。大規模生產帶來的規模效應,使得手機廠商能夠在保持產品質量的同時,將成本控制在較低水平。
綜上所述,手機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在於硬體成本的降低、激烈的市場競爭、製造工藝的改進、原材料價格的穩定以及規模效應的顯現。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動了手機價格的持續下降。
㈣ 手機的生產成本究竟多少錢那些4、5000的手機為什麼賣那麼貴。
手機的生產成本各有不同,就拿那些200到300的山寨機成本也就100左右,而賣4,5千的那些智能手機成本就很高了,當然人家的價格高也是因為有許多其他一般手機沒有的功能而且各個方面的性能都高於其他手機,關鍵在於人家有核心的技術,這是別人沒有的,所以賣的高其中的一些利益就是科技技術帶來的,蘋果為什麼這么價格高,但是為什麼有人還要搶著買是一個道理,人家有的功能其他手機沒有質量也沒有人家好的原因,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