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什麼叫不能核算成本
擴展閱讀
西藏智慧園區費用如何 2025-02-21 20:27:57
武漢水資源是什麼 2025-02-21 20:27:45
鑽石綉顏色暗怎麼辦 2025-02-21 20:08:57

什麼叫不能核算成本

發布時間: 2025-02-19 19:09:42

⑴ 一家公司能不能有兩種成本核算方法

不可以。

這樣是違背存貨計價原則的。

⑵ 什麼叫:不能正確核算成本費用的企業適用核定徵收

不能正確核算成本費用,意味著企業在財務管理上存在不真實與不合規的核算問題。這涉及到兩方面的主要內容:一是不真實核算成本費用,二是成本費用憑證不符合規定。

不真實核算成本費用,通常指的是企業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如避稅、誇大利潤等,故意在成本費用的計算和記錄上做出不實操作。比如,虛增或者虛減費用、將非成本費用項目計入成本等行為。這些做法嚴重違反了財務會計的基本原則和相關法律法規,可能導致企業財務數據失真,影響其決策和管理,甚至引發法律責任。

成本費用憑證不符合規定,則涉及企業在成本費用記錄時,使用的憑證如發票、收據等不符合國家稅務部門制定的規范和標准。這可能包括憑證內容不完整、信息不準確、無法追溯等問題。憑證作為成本費用入賬的依據,其規范性直接影響到企業所得稅的准確計算。不符合規定的憑證在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時可能會被稅務部門質疑其真實性,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和繳納。

在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時,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會根據企業的實際收入和核定的利潤率進行。對於有真實業務的白條入賬,雖然在一些特定的稅收制度下,如核定徵收制度中,可能存在對於部分非正規交易或無法取得正規發票的業務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或簡化處理的情況。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可以隨意忽視成本費用的規范核算。即使在採用核定徵收方式的稅收管理中,企業也應當確保其財務核算的合規性,以避免潛在的稅務風險和法律責任。同時,企業應積極改進財務管理,加強內部審計和控制,確保所有成本費用的記錄和計算準確無誤,以維護企業的長期健康運營和發展。

⑶ 不能准確核算成功本和費用的小規模納稅人收入額超過500萬所得稅怎麼交

這個提問,有兩個要點需要向你說明:

一、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方式,應該由主管稅局核定,按規定,不能准確核算成本費用的,但可准確核算收入額的,可採取定率徵收。

所謂定率徵收,就是給你核定一個利潤率,用收入乘利潤率做為利潤總額再乘以所得稅率。

二、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增值稅繳納方式,按簡易計算方法,進項不能抵扣,徵收率為3%。但是稅法同時規定,製造企業連續12個月超過50萬,商貿企業超過80萬,營改增的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超過500萬,必須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也就是說不允許不能准確核算成本費用。

成為了一般納稅人,自然企業所得稅就按查賬徵收方式了。

如果收入額超過500萬仍不能准確核算成本費用,則按一般納稅人計算增值稅銷項,按小規模納稅人不準抵扣進項,則該企業增值稅損失慘重,甚至有可能無法生存,還談什麼所得稅怎麼交。

供參考

⑷ 什麼不能作為費用核算

不可作為費用核算的內容包括:企業的非相關支出或非經營性支出。以下進行詳細解釋:


一、非相關支出


非相關支出指的是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支出。這些支出可能是偶然發生的、不規律的,並且與企業的主要業務沒有直接聯系。例如,企業遭受自然災害的損失、意外事故導致的損失等,這些支出不屬於費用核算的范圍。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應當將這些支出單獨列示,而不是將其納入費用核算中。這樣做是為了更准確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財務成果。


二、非經營性支出


非經營性支出指的是企業在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中產生的支出,這些支出與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無關。例如,企業購買固定資產的支出、投資活動的中介費用等,這些都不能作為企業的費用核算內容。因為費用主要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為獲取收入而產生的各種耗費和資源消耗,而非經營性支出並不直接關聯企業獲取收入的過程。對這些支出的會計處理應該依據其性質單獨處理,比如納入投資成本或作為籌資費用處理。


三、資本性支出


資本性支出也不能作為費用核算的內容。資本性支出是指企業為了獲得長期效益而進行的投資性支出,例如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支出等。這些支出在會計核算上應被納入企業的長期資產賬戶中,而不是作為費用處理。因為這些支出形成的資產將在未來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而不是直接反映在當期的利潤表中。因此,資本性支出的核算需要遵循特定的會計准則和方法進行處理。簡而言之,不是所有的支出都可以作為費用核算,需要根據支出的性質、用途以及會計核算準則來判定是否可以納入費用核算的范圍。

⑸ 什麼叫成本核算怎樣核算成本

成本核算是指「在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對所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並按規定的方法計算成本的過程」。成本核算分為傳統成本核算和作業成本核算。
註:成本核算主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計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建立並嚴格執行材料的計量、檢驗、領發料、盤點、退庫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動力、工時等消耗定額;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成本核算的組織方式。
通過成本核算,可以檢查、監督和考核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反映成本水平,對成本控制的績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進行檢查和測量,評價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處可以降低成本,進行持續改進。

⑹ 請問會計中成本核算的原則是什麼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即已計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應由以後各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

(6)什麼叫不能核算成本擴展閱讀

對一個企業來講,要計算企業的主要產品成本,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生產組織方式選擇採用一種最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但這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並不一定能滿足該企業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企業的情況錯綜復雜,要全面考慮具體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生產步驟,根據企業的規模和水平,科學合理地安排成本計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結合運用,達到最佳的成本計算和最優的成本控制。

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

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