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產品和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玉門石油什麼年代開產 2025-02-22 13:12:18

產品和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5-02-21 14:54:46

⑴ 產品的成本及出廠價是怎麼算出來的

產品的成本及出廠價一般是根據每個不同的產品算出不同的成本的。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資產減值損失: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損失):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或損失):企業以各種方式以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利潤總額 = 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

營業外支出: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⑵ 如何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產品總成本/該產品入庫數=(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員工資、設備折舊攤銷等等間接成本)/產品總數(不包括未完工產品)

1、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用完工產品總成本除以該種產品的完工總產量即可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2、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未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產品在產品的總成本。

其中屬於各種規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計入相關規格產品的成本;其他間接成本,比如車間主任工資、車間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產設備折舊攤銷等製造費用,按一定比例分攤到各個規格的產品成本中去。

確定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產工時,或者直接按各規格產品的數量比例。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2)產品和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總成本又稱「壽命周期成本」。指產品從研製、生產、使用、直到淘汰整個時期的成本。一般用C來表示。壽命周期成本包括製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製造成本包括產品從用戶提出需要開始研製起,經過設計、試制到生產這一階段所消耗的費用,用G來表示。

使用成本包括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維修費用,管理費用等使用階段所消耗的費用,用c2表示。總成本c則等於c1±c2。價值工程的著眼點,是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

因此,不僅要注意降低生產製造成本,同時也要重視降低使用成本。只有產品的總成本降低了,才能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和體現出對整個社會提供更多的積累。

⑶ 如何計算成本價

成本價計算方法:
1、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費用。
2、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包括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
3、 期末成本=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4、 產品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產品總量。
5、 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的出廠價格×(1-稅率)-利潤目標/預測產量。
6、 產品單位成本=(固定成本總額÷產品總量)+單位變動成本=產品總成本÷產品產量。
7、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產量×分配率。
8、 股票成本=買入股票的價格+券商的手續費用+印花稅+過戶費用。
拓展資料:
1、成本價原指商家購入商品的價格,成本價並不是出廠價,成本價中含有一定的手續費用,有時還會加上其他費用,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有運費的話還會加上運費,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2、但是在股票市場中,成本價指的是實際買入股票的價格,股票的成本價是買股票的價格和券商的手續費以及印花稅和過戶費的集合。股票中的成本價格是指用戶在購買股票時花費的一部分。大陸的股市規定用戶買入時不需要收取印花稅的,只有手續費。無論投資者投入多少費用,只要有產生交易,就會產生成本。股票購買和商家購買商品是不一樣的,商品的價格不會出現快速的變動,但是股票價格會在短時間內產生波動。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
3、相關性原則;
4、分期核算原則;
5、權責發生制原則;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
7、一致性原則;
8、重要性原則。

⑷ 產成品成本計算方法公式

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公式為:生產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
同時,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就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帆拿品成本,具體公式態告搭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生產費用-期末在產品成本。生產成本就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者是為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友畝生產費用。生產成本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分別為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⑸ 產品成本核算方法

1、間接費用的歸集分配
有幾個爸爸車間,供電供水供氣維修(輔助車間),我熄火你們都別想干,雖然給每個兒子盡心盡力奉獻,但是計算的時候先扯皮:
直接分配法 : 爸爸們和氣,不考慮對方占沒占自己便宜,給兒子們按份分一分就行。(輔助車間用的,其他部門分)
交互分配法 : 都是爸爸,那就親兄弟明算賬,先搞清楚對方用了多少,把錢總一總,分一分,具體是哪個爹用了多少,再去給兒子算賬(進行兩次分配,分配結果准確但是麻煩)(輔助車間用的先扯清楚,「注意:總額是不變的」,輔助車間以外的部門分)
你爸爸掏了24塊錢買了8個蘋果,你媽媽掏了48塊錢買了8個梨;蘋果3塊錢一個,梨子6錢塊錢。
很清晰的直接分配法,爹娘吃的都算兒子頭上,算下來蘋果4塊錢一個,梨子8塊錢一個,明顯不準確。
第一次分配,弄明白這兩個到底用了多少錢,他爸花了24付出了兩蘋果吃了倆梨,就說6塊錢。(單價是總的耗用量除以提供的總量)

第一次分配結果(待分配費用) 26 46
第二次分配,把第一次分配的結果分配到輔助車間以外的其他部門。比直接分配更准確。
二、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
做好了的花錢了,做了一半的也花錢了,用各種方法准確計算出各自花了多少錢的過程。
倒擠法(先確定在產品成本再計算產品成本)+分配法(計算分配率分配)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 忽略在產品
2、在產品成本固定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在產品成本的年初數滾動存續,不影響當期費用
3、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 根據定額和在產品數量計算在產品成本
4、約當產量法——1、加權平均法(月初和本月發生的合起來在月末在產品約當和完工產品間分配),2、先進先出法(本月發生的費用在月初在產的追加投入約當+完工產品+在產品約當間分配)。 把在產品按照給出的要求計算完工程度轉換成相當的完工產品數量
5、定額比例法 通用公式,以定額作為分配標准
6、在產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算 直接材料按照耗用材料計算分配率,其他費用按照「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方法計算,在完工產品之間分配。
注意:需要單獨考慮「直接材料」,注意題目的提醒,是一次性投入,分步驟投入,還是陸續投入,可能需要單獨算分配率。
三、聯產品和副產品的成本分配
一鍋出來兩個菜,是不是得分別算成本。
1、副產品——附帶生產的非主要產品
簡化處理先找出起成本,然後從總成本裡面扣除
2、聯產品——同時生產的主要產品
分兩塊,一是同時加工成本,二是分開後的成本
同時加工的也還是通用公式,分離點法就是分離點的售價作為分配標准,可變現凈值法就是分離點時的可變性凈值作為分配標准
四、產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計算對象不同分為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掌握不同方法的適用范圍,優缺點)
分步法:
大量大批多步驟(相對品種法需要分步驟計算)
也就是分品種、分步驟、分是否完工。看到就覺得麻煩,就是要考,計算麻煩,但是掌握了這個的計算,這章基本沒啥計算上的問題了。
分步法-逐步結轉法:需要計算各個步驟的半成品成品。 依次結轉,順序累計,直至最後一個步驟。(每個步驟的半成品如果對外銷售的話,我們能准確知道這個步驟下半成品的成本)
綜合結轉分步法——分步驟的料工費以半成品作為整體結轉,完工後如果需要知道產品的實際料工費構成需要再逐步的成本還原(按照本月所產的半成品成本構成進行還原)。
分項結轉分步法——分步驟的按料工費分項進行結轉,完工後能及時准確的知道產成品的料工費構成。
平行結轉分步法——不計算半成品成本,直接各步驟結轉到最終產品。注意分為完工產品、本步驟在產品、本步驟完工產品(本步驟之後步驟的在產品和完工產品對於本步驟來說都是本步驟完工產品),三個數量要考慮到,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使用約當產量或者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