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醫院運行成本核算項目有哪些
擴展閱讀
毛利和成本如何計算售價 2025-02-25 08:43:26
車的價格和型號怎麼看 2025-02-25 08:41:05
八方資源什麼意思 2025-02-25 08:33:47

醫院運行成本核算項目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2-25 04:51:52

㈠ 醫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方法

醫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方法如下:

一、醫院成本核算的流程

1.確定成本核算的對象。醫院成本核算的對象包括葯品、醫療設備、醫療人員等,這些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和計算方式都不同,因此需要先確定核算對象。

2.收集成本數據。醫院成本核算的數據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與某個醫療服務直接相關的成本,如葯品費、檢查費、治療費等;間接成本是指與某個醫療服務間接相關的成本,如管理費、維修費、設備費等。這些數據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收集和整理。

3.進行成本核算。根據不同的成本對象和成本數據,採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和計算公式,計算出醫療服務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4.分析成本構成。對醫療服務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知識拓展:

醫院一詞來自拉丁文,原意為「客人」,因為一開始設立時,是供人避難,還備有休息間,使來者舒適,有招待意圖,後來,才逐漸成為滿足人類醫療需求,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機構,收容和治療病人的服務場所。

㈡ 醫院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內容

醫療成本定義:
指在醫療經營過程中耗費的物化勞動價值(C)和勞動消耗中
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V)的貨幣表現;也就是醫院在醫療經
營過程中耗費資金的總和。
這是醫療成本的經濟實質。

醫療成本開支范圍包括:
.實際消耗的醫技材料、輔助材料和燃料的原價、運輸、裝卸
等費用
.為醫療活動所耗費的動力
.醫院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補助和其他工資性支
出;以及職工福利費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等
.固定資產折舊(提取修購基金)、租賃費、修理修繕費和低
值易耗品的攤銷
.醫療過程中消耗的葯品費
.醫院為開展醫療活動和管理組織醫療而支付的辦公費、取暖
費、水電費、差旅費

醫療成本不包括:
Ø資本性支出
辦公設備購置費
專用設備購置費
交通工具購置費
圖書資料購置費
Ø對外投資的支出
Ø被沒收的財物
Ø各種罰款、醫療糾紛賠償、贊助和捐贈支出
Ø有經費來源的科研教學等項目開支
Ø在各類基金中列支的費用
Ø國家規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

1、醫院成本核算的種類:
成本核算按成本計算對象分類一般有醫院總成本,科室
部門成本,醫療項目成本和病種成本。

醫院總成本:
Ø醫院總成本是指醫院在醫療經營過程中耗費資金的總和。它可總
括反映醫療成本狀況,評價和考核醫院的經營水平,也是用於對
外和向上級報告的財務成本。如財務會計報表反映的醫療總成本。
Ø在總成本中可劃分為門診總成本、住院總成本、醫療總成本、葯
品總成本。
公式:醫院總成本= 醫院醫療總成本+ 醫院葯品總成本
科室(部門)成本:
科室、部門成本是按責任會計理論方法對責任單位的成本核算,
是責任單位在醫療經營過程中所耗費的資金。科室、部門成本主要
是對責任單位並對科室的經營做出預測和決策,在醫院的管理中有
著重要作用。

醫療項目成本:
醫療項目成本是針對每個醫療項目所核算的成本,反映了醫療
項目所耗費的資金。項目成本主要作用在於考核醫療項目的盈虧作
為補償和定價的依據。
病種成本:
病種成本是反映在治療某病種所耗費的資金總和。可以做為對
治療過程的綜合評價,為病種收費提供依據,為醫保的結算開辟新
的途徑。

醫療成本核算的定位:
醫療成本核算應定位在最終醫療成果上。能夠反映最終
醫療成果是門診醫療的各科室和住院臨床的各科室。只有
這些科室才體現了醫療經營的全過程,其它醫技科室只是
醫療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最終醫療產品。

醫院成本的作用
1、醫療成本是補償醫療耗費的尺度,也是劃分生產耗費和醫院
收益的依據。
2、醫療成本是反映醫院治療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3、醫療成本是制定醫療價格的一項重要因素。
4、醫療成本是醫院進行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

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
1、完全成本法
2、分項逐級分步結轉法
3、成本項目的選擇
四級分攤流程及方法
第一級分攤: 公用成本分攤
u 定義:針對不能夠直接計入科室的當期成本(以下簡稱「公
用成本」)進行分攤。
u 包含以下項目:
1.人員成本:退職生活費、社會保障費、合同工養老金、離退
休人員成本、福利費.
2.煤水電費等。
3.交通工具消耗費: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
費等。
4.折舊費:固定資產記提折舊
5.房屋修繕、零星工程(此項建議醫院採取待攤方式處理)
u 分攤方法:
人員比例、面積比例、服務當量

四級分攤流程及方法
第二級分攤: 管理成本分攤
u 定義:將全院管理類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計入管理科室成本
和公用成本分攤部分)進行分攤
u 科室范圍:
行政、管理科室
u 分攤方法:按人員(原值或調整值)比例
可以定向分攤

四級分攤流程及方法
第三級分攤:內部服務成本分攤
u 定義:將醫療輔助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計入醫療輔助科室成本、
公用成本分攤部分、管理成本分攤部分之和)進行分攤。
u 科室范圍:
後勤服務職能科室、供應科室、洗衣房、營養食堂、掛號室、
收費處等
u 分攤方法:
後勤服務科室:誰受益誰承擔原則
門診醫輔科室:按門急診人次定向分攤各個門診科室
住院醫輔科室:按住院床日數定向分攤各個住院科室
沒有工作量的醫輔科室:定向分攤到指定的醫技或直接醫療科室
固定成本:人員數量、面積
變動成本:門診人次、住院床日數、收入比例

四級分攤流程及方法
第四級分攤:醫技科室成本分攤
u 定義:將醫技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計入醫技科室成本、公用成本
分攤部分、管理科室成本分攤部分、醫療輔助科室成本分攤部分
之和)進行分攤。
u 科室范圍:
醫療技術檢查科室、手術室、葯品科室,但科研教學科室不再
參與分攤。
u 分攤方法:
有收入的醫技科室: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則
沒有收入的醫技科室:定向分攤到指定直接醫療科室
固定成本:人員數量、面積
變動成本:門診人次、住院床日數、收入比例

1、加強財務管理和規范會計核算是做好成本核算的前提
財產物資要清查,保證帳實、帳帳相符
對全院各科室房屋面積重新核實
統一核算口徑。把經濟管理辦公室科室核算和成本核算的科室口徑
統一,數據來源也要統一口徑,避免數出多門
嚴格會計期間成本核算的期間和會計核算保持一致
會計核算和成本核算都堅持權責發生制當期成本和費用在當期核算
堅持月末的對帳。會計和各財產管理部門、會計和成本核算的數據
都要進行核對,保證數據一致無誤
制定消耗定額,內部服務價格等各項標准工作

醫院成本核算與財務會計的關聯
2、成本核算是對財務會計的補充和完善
真正剖析了全院各科室的成本狀況,明晰了盈虧的科室或項目,為調整
收入結構和補償提供了依據。
通過對成本結構和成本項目的分析、清楚了不同結構、不同項目對成本
的影響,找到了成本的控制點,分別不同情況有的放矢的加以解決。
改變了原來只能在會計核算後由醫院高層做事後控制的被動局面,從而
使各科室能夠分別控製成本,形成全面進行成本管理的局面。
醫療成本核算的實現、體現了財務管理職能的延伸和加強。實現了責任
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單軌制核算,使財務管理也延伸到經濟管理的各項工作,
加強了對科室的考核和成本的控制,更強化了財務管理的作用。
指導收入結構的調整。減少和避免亂開葯、亂檢查等問題,使收入的增
加更加理性。
完善了指標評價體系。可以對科室的考核和評價更加全面和完整。

醫院成本核算與財務會計的關聯
3、醫院成本核算和會計核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
醫院成本核算是財務會計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應保持與會計核算理論的
一致性。醫療成本核算也遵循了衛生部、財政部共同頒發的「醫院財務制
度」和「醫院會計制度」,會計核算方法、會計科目等均保持了一致。
成本核算原則與會計核算原則保持了一致。如:權責發生制原則、會
計分期原則、實際成本原則、重要性原則、相關性原則、配比性原則等在
這些原則下組織核算。
數據來源相同。成本核算和會計核算的數據來源是相同的,無論是單
位內還是外部的數據來源保持一致。
產出結果是一致的。成本核算產出的是成本指標,會計核算產出的是
支出指標,我們成本核算達到了各醫療科室成本之和與預算總支出是保持
了一致(減除不應列入成本項目的支出)

醫院成本核算與財務會計的關聯
3、醫院成本核算和會計核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不同點
醫療成本核算中把預算支出中的屬資本性支出的內容不列為成本核
算的內容。如購置費等不計入成本項目中去。在報表中反映的是醫療成
本加不列入成本項目等於預算總支出。
成本的歸集分配方法與會計核算有區別。會計核算中規定管理費用
分配按人員比例分配。而在成本核算中僅用這種方法分配顯然不能反映
成本對象受益情況,因此在成本核算中採用多種不同的分配方法。如有
的按面積分配,有的按工時分配,有的按工作量分配等等,更好的體現
了成本的合理性和真實性。

北京方正眾邦數字醫療系統有限公司 市場拓展部提供

[email protected]

㈢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規范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規范

一、明確答案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規范是指對公立醫院進行經濟核算的一系列規定和標准。其主要目標是確保醫院的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並能真實反映醫院的運營成本。通過成本核算規范,醫院可以更好地管理其資源,制定合理的收費標准,優化醫療服務的提供,從而實現醫院的高效運營。

二、成本核算規范的解釋

1. 成本核算體系建立

公立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包括明確核算對象、核算周期、核算方法等。核算對象通常包括醫療項目、病種、科室等,核算周期一般與醫院的財務報告周期相一致。核算方法應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選擇,常用的有作業成本法、直接成本法等。

2. 成本核算內容

成本核算內容主要包括人力資源成本、物資成本、設備折舊、管理費用等。人力資源成本包括醫護人員的工資、獎金、社保等;物資成本包括葯品、耗材等的采購費用;設備折舊是醫療設備按年折舊計算的成本;管理費用則包括醫院管理層的工資等。

3. 成本控制與效益分析

成本控制是成本核算規范的核心內容之一。醫院需要通過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效益分析則是對醫院的經濟活動進行效益評估,以確定醫院的運營狀況和發展方向。例如,通過對不同科室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確定哪些科室盈利較高,哪些科室需要改進。

4. 成本核算結果的應用

成本核算結果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醫院制定收費標准提供依據,確保收費合理;二是為醫院的預算管理提供參考,幫助醫院制定合理的預算;三是為醫院的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如設備采購、科室擴建等。

三、成本核算規范的實施與監督

為確保成本核算規范的有效實施,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一方面,醫院內部應設立專門的成本核算部門或崗位,負責成本核算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另一方面,外部監督部門如衛生行政部門、審計部門等也應對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同時,醫院還應定期對成本核算結果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四、結語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規范是確保醫院經濟活動合規、真實反映運營成本的重要依據。通過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明確核算內容和應用方式、加強實施與監督等措施,公立醫院可以更好地管理其資源,優化醫療服務提供,實現高效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