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響社會物流成本都有哪些因素
影響社會物流成本的因素:
國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物流相關政策、進行區域物流規劃、建設物流園區等措施來推動物流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降低宏觀物流成本。按現行統計口徑,社會物流成本由運輸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構成。因此,影響以上的因素最終都會影響社會物流成本。可以從微觀和宏觀上兩方面分別觀察一下影響社會物流成本的因素。
1、微觀層次
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社會物流成本,如企業產品、物流環節、物流服務、物流運作方式、信息手段的使用等。
企業的產品是企業的物流對象。因此,企業的產品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首要因素。不同企業的產品,在產品的種類、屬性、重量、體積、價值和物理、化學性質方面都可能不同,這些對企業的物流活動如倉儲、運輸、物料搬運的成本問題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物流環節的多少,經歷時間的長短將直接影響著物流成本的大小,隨著物流環節的增加,相應的運輸、裝卸搬運等的成本就會增加。
物流服務對企業物流成本也是有影響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服務越來越成為企業創造持久競爭優勢的有效手段。更好的物流服務會增加收入,但同時也會提高物流成本。
企業的物流運作方式分自營物流和外包物流兩種。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物流運作方式從最初的所有物流業務全部自營,逐漸發展為部分物流業務的外包直至全部外包。其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通過外包尋求企業物流成本的降低。
企業對互聯網、衛星等現代信息手段的運用對物流成本也有影響。這種影響有很多方面,比如減少空車資源,我們現在專門有這種網站,減少迂迴運輸,減少貨物庫存,減少倉庫,變物流為信息流。
當然,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因素還有很多,這需要我們在物流管理中不斷發現和完善,最終為社會物流成本的降低做出貢獻。
2、宏觀層次
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國家政策、經濟發展水平、科技進步程度等幾個方面:
(1)國家政策
一個國家的政策法規對物流有重大影響,限定了物流的方式以及影響了物流的費用,如國家規定的各項附加費用;我國的西部開發政策吸引廠商就地建廠銷售,降低了物流的成本;我國關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等重大戰略,它對使得物流形態改變、共同設施改變,由水渠代替道路,由運水代替運糧,由電線代替道路,由送電代替運煤,每一個大政策對我們社會物流成本的影響都很大。2009年3月,我國十大重點振興產業,物流行業也是其中之一,可以預見它對我們未來的社會物流成本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2)經濟發展水平
社會物流成本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的指標。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整個社會的產品交易更為頻繁,交易空間不斷擴大,對產品保管、包裝及運輸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一切因素都促進了社會物流成本的提高。
首先,我國經濟發展的總水平還很有限,社會經濟的二元特徵決定了我國物流發展在總體上不可能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其次,我國多層次經濟發展水平並存,決定了物流發展階段的多層次性,高效的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並存,以現代科技為基礎的發達物流與以人力為基礎的簡單物流活動並存,這些都決定著社會物流成本。
(3)經濟體制
國家的經濟體制都會不同地促進和制約社會物流的發展。我國是一個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現代的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由於我國採取的是漸進主義的改革路線,這就使得計劃經濟的某些特徵和功能只能是逐步退出。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兩種體制的不協調甚至沖突是難以避免的,從而使宏觀體制環境很難產生協同效應。這在整體上對社會物流成本綜合協調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社會經濟體制和觀念的變化中,國有體制的加快改革大大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
(4)科學技術
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物流技術也沒有很好地運用,這里的科學技術可以泛指一切影響物流的技術,如通信技術、製造技術等,我們主要討論的是現代物流技術,現代物流技術在現代物流企業中扮演一個支柱性的作用。例如,物流信息化系統技術、機械自動化技術等,這些技術的運用可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從而最終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5)地理環境、人口分布情況和公共基礎設施
一個國家的地理環境、人口分布情況對社會物流的影響是無法迴避的,是難以通過物流管理降低的,例如交通條件。交通發達使產品運輸半徑延長,交通越發達,運輸成本越低,產品輻射的半徑越長。交通改變區域間的產業分布和產品的市場分布,公路交通的發展,使中心輻射狀的物流變成網狀的物流,這會降低社會的物流成本。
除了以上這些因素,國家產業布局等因素也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社會物流成本。
⑵ 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有運輸成本及倉儲成本,產品因素,物流服務等。
3、物流服務。
物流服務對企業物流成本也是有影響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服務越來越成為企業創造持久競爭優勢的有效手段。更好的物流服務會增加收入,但同時也會提高物流成本。例如:為改進顧客服務水平,通常使用溢價運輸,這對總成本的影響是雙方面的:運敬賣輸成本曲線將向上移動以反映更高的運輸費用。
⑶ 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匿名用戶
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
1. 競爭性因素。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充滿了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除了產品的價格、性能、質量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優質的客戶服務是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客戶的服務水平又直接決定物流成本的高低,因此物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日趨激烈的競爭而不斷發生變化的,有以下影響因素
(1)訂貨周期。企業物流系統的高效必然可以縮短企業的訂貨周期,降低客戶的庫存,從而降低客戶的庫存成本,提高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庫存水平。存貨的成本提高,可以減少缺貨成本,即缺貨成本與存貨成本成反比。庫存水平過低,會導致缺貨成本增加;但庫存水平過高,雖然會降低缺貨成本,但是存貨成本會顯著增加。因此合理的庫存應保持在使總成本最小的水平上。
(3)運輸。不同的運輸工具運輸能力大小不等,成本高低不同。運輸工具的選擇一方面取決於所運貨物的體積、重量及價值大小,另一方面又取決於企業對某種物品的需求程度及工藝要求。
2. 產品因素
產品的特性不同也會影響物流成本,主要有
(1)產品價值。
一般來講,產品的價值越大,對其所需使用的運輸工具要求越高,倉儲和庫存成本也隨著產品價值的增加而增加。高價值意味著存貨中的高成本,以及包裝成本的增加。
(2)產品密度。產品密度越大,相同運輸單位所裝的貨物越多,運輸成本就越低。同理,倉庫中一定空間領域存放的貨物也越多,庫存成本就會降低。
(3)易損性。物品的易損性對物流成本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易損性的產品對物流各環節如運輸、 包裝、 倉儲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質量的產品可杜絕因次品、廢品等回收、退貨而發生的各種物流成本。
(4)特殊搬運。有些物品對搬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如對長大物品的搬運,需要特殊的裝載工具;有些物品在搬運過程中需要加熱或製冷等,這些都會增加物流成本。
3. 空間因素。空間因素是指物流系統中企業製造中心或倉庫相對於目標市場或供貨點的位置關系。進貨方向決定了企業貨物運輸距離的遠近,同時也影響著運輸工具的選擇、進貨批量等各方面。 若企業距離目標市場太遠,則必然會增加運輸及包裝等成本;若在目標市場建立或租用倉庫,也會增加庫存成本,因此空間因素對物流成本的影響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