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怎麼計算,且有借有貸
營業成本的組成部分有:
一、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二、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利潤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兩種:單步式利潤表和多步式利潤表.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後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② 怎麼從會計報表中看出成本
1)損益表:主營業務成本,指當期(本年累計)銷售產品轉出的銷售成本
2)資產負債表:產成品本期余額+1項數字-期初余額=當期產成品生產成本
③ 請問主營業務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主營業務成本是全部銷售的商品數量(加工產品數量)×成本價格(加工費價格)之和。
公式:∑銷售(加工)數量×成本價格(加工費價格)
成本價格=庫存商品某明細帳余額/本明細帳科目庫存商品數量
會計分錄: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各明細)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
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3)損益表中的主營業務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主營業務成本不屬於成本類賬戶。
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就是「產品銷售成本」,是從「產成品」、「自製半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生產成本」等科目結轉過來的。
主營業務成本強調主要業務的成本,服務業不同,主要業務不同,因此主營業務成本也不同,例如:
1、酒店業成本:工資(含獎金、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等攤銷、水電費、修理費、取暖費、房租等。
2、餐飲業:工資(含獎金、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等攤銷、水電費、修理費、取暖費、房租、購買的米面肉菜等。
3、代理業:工資(含獎金、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等攤銷、水電費、修理費、取暖費、房租、代理費用等
4、會計師事務所等:工資(含獎金、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等攤銷、水電費、修理費、取暖費、代理費用、房租等。
④ 損益表中毛利率、利潤率、成本率、凈利潤率的計算
毛利率=(總收入-總的支出的成本)/總收入
利潤率=利潤額÷收入凈額
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
凈利潤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銷售成本是指損益表中的主營業務銷售成本
⑤ 損益表公式怎麼做
損益表是財務報表中重要的一環,用於展現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收入與支出情況。製作損益表公式,主要涉及計算收入、成本、毛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等關鍵指標。公式設計需依據企業的具體業務模式和會計政策。
首先,收入部分通常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主營業務收入公式可以表示為:主營業務收入 = 主營業務量 × 單價。其他業務收入可能包括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
成本部分則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主營業務成本 = 主營業務量 × 單位成本。這里單位成本可能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等。
接下來,計算毛利潤,公式為:毛利潤 = 主營業務收入 - 主營業務成本。毛利潤體現的是企業在未扣除營業費用前的盈利能力。
營業利潤的計算需要考慮營業費用,通常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公式為:營業利潤 = 毛利潤 - 營業費用。
凈利潤則是最終的利潤指標,它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扣除所得稅後得出。公式為:凈利潤 = 營業利潤 - 所得稅。
在財務軟體中,這些公式通常可以設定並自動計算,簡化財務報表的製作過程。但部分特殊情況下,可能需要手動調整公式以適應特定業務需求。
當整個財務軟體系統與賬務系統集成時,損益表的生成更為方便。系統會自動收集數據,通過預設的公式進行計算,並生成報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損益表公式的制定需要依據企業的實際業務流程和會計准則。合理設計公式,結合財務軟體系統,可以高效、准確地完成損益表的生成,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⑥ 損益表中的成本應該怎麼樣算
營業成本=銷售數量*庫存加權平均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