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庫存商品怎麼結轉成本
庫存商品怎麼結轉成本
計算出已銷售產品的數量和存貨單價,然後算出成本總額
進貨時: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
材料出庫: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損益: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帳戶,用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記已銷售商品\產品\勞務供應等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帳戶的數額,結轉後應無余額.該帳戶也應按產品類別設置明細分類帳戶.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庫存的各種外購商品、自製商品產品、存放在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發出展覽的商品,以及存放在外庫或存放在倉庫的商品等.為進行庫存商品的核算主要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商品流通企業還應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庫存商品過期報廢稅務怎麼處理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非正常損失是指為生產經營過程中正常損耗外的損失,包括自然災害損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竊、發生霉爛變質等損失、其他非正常損失.
企業產品過了保質期沒有售出,不屬於自然災害損失,也不屬於管理不善的損失,因此,不屬於非正常損失.
很多地方稅務部門在具體執行中,對貨物因超過保質期而變質的稅務處理作了明確的規定,如《青海省國家稅務局關於增值稅有關業務問題的通知》(青國稅函〔2006〕113號)規定,有保質期的貨物因過期報廢而造成的損失,除責任事故以外,不屬於《增值稅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規定的非正常損失,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其進項稅額.雲南省也曾以雲國稅增字〔1996〕3號文作過類似規定.
因此,根據上述規定,該制葯企業對其超過保質期應毀銷的已售或庫存的葯品,不同於"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霉爛變質",不屬於非正常損失,不需要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庫存商品怎麼結轉成本?根據我們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企業在進行賬務處理的時候,企業銷售產品取得收入的時候,同時需要結轉企業的成本,是將企業的庫存商品轉入企業的營業成本中,具體的會計科目請大家參考我們上面文章中的介紹.
B. 怎麼結轉成本
結轉成本的過程涉及會計科目之間的借記與貸記操作,具體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這一操作反映了企業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過程中,將已售商品或勞務的成本從庫存商品科目中轉出,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這一步驟是企業會計核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確保了成本與收入的匹配原則。
結轉損益則通過以下步驟完成: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該操作表示企業將一定時期內主營業務的成本轉至本年利潤科目,這是為了計算企業當期的經營成果,進一步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
主營業務成本是一個損益類賬戶,主要用於核算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成本。借方登記已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數額,結轉後應無余額。為了詳細反映不同類別的產品成本,該賬戶還應按產品類別設置明細分類賬戶。
庫存商品科目是企業用於核算庫存各種商品的實際成本的賬戶。它涵蓋企業庫存的外購商品、自製產品、存放在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發出展覽的商品以及存放在外庫或倉庫的商品等。為准確核算庫存商品的成本,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並根據實際業務需要,可能還需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