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做好自己的采購成本
擴展閱讀
光威9米手竿什麼價格 2025-04-04 17:55:28

如何做好自己的采購成本

發布時間: 2025-04-04 00:04:55

① 論述如何控制采購成本

1、供方控制,選擇供方時,要認真調查,保證價格和質量;
2、價格控制,貨比三家(比價、比質、比距),可能買不到最低的,但不能賣到最高,應當買到最合理的;
3、質量控制,采購時比質控制(同質同價,高價高質),到貨驗收嚴格控制。
當然,采購成本控制還應當注意:運輸、儲備、人員數量控制等。

② 如何做好一個采購

有成旦晌本意識、有計劃性、充分了解市場、會談價格。
1、何謂成本意識,結合採購行業來講,成本意識是:你必須做到用盡可能低的采購成本去完成采購工作。當然,降低成本可並不等同於低成本但質量不計。這里的成本意識的前提是,保證產品的質量。2、一定要有計劃性,要做到統籌兼顧,並且能夠合理的安排采購的時間就是要對市內的采購要有明確合理的采購計劃,並合理的安排時間,要盡可能的減少採購的次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就是節約資源。需要了解市場的信息,並且加強自己對市場信息的模者鋒收集能力。3、采購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貨比三家這個道理。采購前一定要多看幾家,多談幾家,學會進行對比,要將每家的質量,價格進行對比,需要尋找到性價比較高的供商。4、在簽訂合同買賣的時候,一定要能明確各項嫌段保護我方利益的條款,需要明確有可能會產生的一些糾紛問題,明確雙發的糾紛和責任。采購員需要跟蹤合同後的事項在合同簽訂之後,也要對付款,發貨,接貨等等繼續跟蹤。

③ 采購成本控制的6個方法

采購成本控制的6個方法

采購成本控制的6個方法。在職場上,我們采購某樣東西的時候是需要進行采購成本控制的,這樣才能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大的利益。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詳細的了解下采購成本控制的6個方法的相關內容。

采購成本控制的6個方法1

1、定額成本法

2、標准成本法

3、目標成本法

4、作業成本法

5、價值工程法

6、減少浪費法。

成本管理是企業的永恆主題,成本是企業的牛鼻子,成本控制是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管理課題。產權改革、期權激勵等等時髦的措施都代替不了強化管理、降低成本這個「傳統」工作,它是企業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但成本管理並不是為了節約而節約,也並不等同於降低成本,而應該是為了建立和保持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採取的一種措施。

采購成本控制的6個方法2

采購成本控制有6個策略

1、選擇供應商策略

選擇供應商策略:選擇供應商一般應包括以下步驟,建立專家評估組明確供應商選擇范圍、建立指標體系、逐項評估、綜合評分且確定供應商。

2、物料品質策略

所謂物料品質是指在一定生產標准范圍內,滿足買方的使用需求目的物料品質構成要素包括材料、功能、壽命、穩定性、安全性、流行性.約定物料品質的過程是指設計過程、製造過程和使用過程中的物料品質約定。

3、采購價格策略

采購價格是指物料的成本和采購過程中所耗用的各種費用總和.采購價格直接影響采購企業的利潤.采購價格的組成包括采購成本、采購過程成本、驗收成本、運輸及搬運成本、物料成本。

降低采購價格的基本途徑.①選擇物料供應商.②合理使用采購方式及方法.③對原有物料設計作重新修正或改進.④尋找原有物料的替代品.⑤選擇合理運輸方式.⑥加強采購過程標准化管理.⑦運用網路技術。

4、采購時間策略

采購時間是指從采購物料至物料檢驗入庫所花費的時間.一般包括處理訂購單時間、供應商製造物料時間或提供物料時間、運輸交貨時間、檢驗入庫時間等。

5、采購批量策略

可以有高、中、低三種.這三種物資對庫存資金佔用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採用的采購策略不能完全一樣.高價值的物資一旦出現積壓,對庫存資金的佔用就會增大,影響流動資金的使用,一般採用按需訂貨的原則.

中價值的物資從降低每次采購成本考慮,採用最小批量的原則,在制定最小批量時,要考慮均衡生產時的常規消耗量.低價值的物資由於該物資的存儲對庫存佔用資金的影響不大,採用固定批量或者經濟批量原則,批量的大小要考慮物資消耗的速度和采購成本之間的平衡。

6、供應鏈模式的采購策略

基於供應鏈管理模式的采購策略與傳統采購策略的差異主要有為訂單而采購,非為庫存而采購;從一般買賣關系轉向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變多源供應為少源供應;變大批量少批次采購為小批量多批次采購。

如何降低采購成本

1、學會核價:不管采購任何一種物料,在采購前要熟悉它的價格組成,了解你的供應商所生產成品的原料源頭價格,為自已的准確核價打下基礎。以此為基礎有目的.的談判,做到知已知彼,百戰百勝。

2、信息來源要廣:現今的社會是一個電子化的設備,作為采購人員要由不同的方面收集物料的采購信息,地域差別等。

3、選擇適合自已公司發展的供應商:中國有句子古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開發供應商亦如此,一個好的供應商能跟隨著你共同發展,為你的發展出謀劃策,節約成本,管理起供應商很省心;不好的供應商則為你的供應商管理帶來很多的麻煩.(判斷一個好的供應商我覺得主要從其質量\價格\服務\技術力量\應變能力等多方考慮)。

4、采購人員的談判技巧亦控制采購成本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談判高手至少會給你的采購帶來5%的利潤空間),這亦要建立在采購員的德上。

5、批量采購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懂得道理,批量愈大,所攤銷的費用愈低。采購計劃人員需把好此關。

6、建立企業的采購信譽。條款必須按合同執行,如付款你可以拖一次、兩次,但你決不能有第三次。失去誠信,別說控製成本,可能貨都不會有人給你供。

7、建立月度供應商評分制度(從質量、價格、服務三方面入手),實行供應商配額制度,會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8、建立采購人員的月度績效評估制度。不但可以激勵采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是防止采購員賄賂的一個有效手段。

9、有效的控制采購庫存。避免停轉產的風險及積壓物資的風險,無形中控制自已企業的采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