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判斷廠商平均成本
擴展閱讀
手機怎麼倒出鑽石 2025-04-09 07:54:21
依萊曼產品多少錢一套 2025-04-09 07:48:42
資源三號衛星有什麼用 2025-04-09 07:41:00

如何判斷廠商平均成本

發布時間: 2025-04-05 01:23:39

A. 如何求廠商的平均成本函數

該函數求取步驟如下:
1、確定廠商的長期總成本函數(LTC)。這個函數描述了廠商在長期內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需支付的總成本。LTC通常被表示為產量(Q)的函數,反映了廠商在長期內為生產不同數量的產品所面臨的成本。
2、找出廠商的長期邊際成本函數(LMC)。這個函數表示在長期內,廠商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它是長期總成本函數的導數,即LMC=dLTC/dQ。
3、推導出廠商的長期平均成本函數(LAC)。這個函數表示在長期內,平均每單位產量的成本。它是長期總成本函數和產量的比值,即LAC=LTC/Q。

B. 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是如何得到的其中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與變動要素的平均產量和

廠商的短期成本函數是通過廠商的短期生產函數推導出來。邊際量與平均量之間存在邊際拉動定律,且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相交於平均成本的最低點,邊際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相交與平均可變成本的最低點。
短期成本函數是指反映在企業諸種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種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變的條件下產量與成本之間關系的數學函數。
平均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圍和一定時期內成本消耗的平均水平。平均成本總是指某一產品或服務的成本。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的平均成本在一定時期內的變化,往往反映了成本管理總體水平在一定范圍內的變化。不同時期的平均成本可能變化很大。通過對比分析,可以了解成本變化的總體水平,為深入分析指明方向。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是指新生產的產品(或購買的產品)每單位所帶來的總成本增量。這一概念表明,每單位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數量有關。例如,只生產一輛車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車的成本要低得多,生產第10000輛車的成本甚至更低(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當生產一輛新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更有用,所以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最多的汽車,從而增加邊際利潤。邊際成本被縮寫為MC或MPC。
拓展資料
一、邊際成本的作用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用邊際收益計算邊際利潤。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邊際利潤> 0時,方案是可行的。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 0時,方案不可行。
二、邊際成本變化規律:
邊際成本的變化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化規律相似,隨著產出的增加,邊際成本先下降,達到一定規模後再上升。然而,最低點的產出要小於平均總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當平均總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三、邊際成本的計算:
邊際成本的計算方法有很多,但課本中採用的方法並不是最好的,也不符合概念。但是從考試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掌握它。教材邊際成本的計算:新融資的加權成本為邊際成本。

C. 平均成本、平均可變成本的關系

關系是:
1.假設總成本為TC(totalcost),總產量為Q(quantity),則平均成本AC=TC/Q。在短期內它等於每單位產品的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變成本。假如用AC(averagecost)、AFC(averagefixedcost)、AVC(averagevariablecost)分別表示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則:AC=AFC+AVC。
2.平均可變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是廠商在短期內平均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可變成本,即平均可變成本是總可變成本除以產量。字母表示為:AVC(Q)=TVC(Q)/Q。起初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可變成本減少;但產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平均可變成本由於邊際產量遞減規律而增加。因此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形曲線,表明隨著產量增加先下降而後上升的變動規律。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可變投入要素的邊際成本先遞減後遞增也即邊際生產率先遞增後遞減的結果。
3.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圍和一定時期內成本耗費的平均水平。
4.平均成本總是針對一定的產品或勞務而言的。一定時期產品生產或勞務提供平均成本的變化,往往反映了一定范圍內成本管理總體水平的變化。不同時期的平均成本可能會有很大變化,通過比較分析,能了解成本變化的總體水平和為深入分析指明方向。
拓展資料:
社會平均成本它是指部門內不同企業生產同種商品或提供同種服務的平均成本,是商品和服務的定價成本,按社會平均成本定價是價值規律的要求。商品和服務的社 會價值是由商品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的社會必要勞動耗費決定。所謂社會必要勞動耗費,是指這個商品或這項服務在生產提供過程中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由於生產同種商品和提供同種服務的各個經營者在生產條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商品和服務的個別價值也就有高有低。但是同種商品和服務的社會價值卻是相同的,只要是相同的商品和服務,不論它花了較多的個別勞動時間,還是只花了較少的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對它們只能給予同樣的評價,具有同等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