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學三大成本是什麼
1.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簡稱MC或MPC)是指生產額增加一單位產品時,總成本的增加量。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通常表示為MC(Q) = △TC(Q) / △Q。通常情況下,隨著生產量的增加,總成本會遞增,但邊際成本卻呈現下降趨勢,這反映了規模經濟效應。
2.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企業為了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者在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放棄的經營活動可能帶來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從事活動的機會成本。企業應當選擇那些實際收益超過機會成本的經營項目,以確保有限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3. 沉沒成本(Sunk Cost),亦稱沉落成本、沉入成本或旁置成本,指的是與當前決策無關的以往發生的費用。沉沒成本可以表現為時間、金錢、精力等多種形式。它通常用於比較可變成本,因為可變成本可以調整,而沉沒成本則無法改變。
拓展資料:
一、機會成本的特點
1. 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以選擇的項目。如果某個機會不是決策者可以選擇的,那麼它就不屬於機會成本的范疇。例如,如果一個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他的機會。
2. 機會成本是指放棄的收益中最高的那個項目。也就是說,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如果一個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選擇一項,而三者的收益關系是養牛>養豬>養雞,那麼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都是養牛,而養牛的機會成本僅僅是養豬。
3. 機會成本與資源的稀缺性有關。在資源有限的世界中,選擇一種東西意味著放棄其他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就是所放棄物品或服務的價值。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條件下,選擇一種產品生產時所放棄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益。
二、邊際成本的作用
邊際成本的作用在於研究成本的變化規律,並結合邊際收入來計算邊際利潤。
1. 當邊際收入減去邊際成本(即邊際利潤)大於0時,該方案是可行的。
2. 當邊際收入減去邊際成本(即邊際利潤)小於0時,該方案是不可行的。
3. 不過,教材中沒有涉及邊際收入和邊際利潤的概念,這是其不足之處。
三、邊際成本的變化規律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都是先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不過,邊際成本達到最低點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和平均變動成本的最低點要小,而在平均總成本和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