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水產飼料原料成本佔多少
擴展閱讀
成本低怎麼去除氨氮 2025-04-06 10:11:43
飛車鑽石奪寶什麼時候出 2025-04-06 10:06:18
凱里房開資質費用是多少 2025-04-06 09:17:38

水產飼料原料成本佔多少

發布時間: 2025-04-05 21:23:34

① 牛蛙養殖一畝多少成本牛蛙養殖利潤分析

隨著國家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監管加強,許多地區的牛蛙養殖業遭遇發展停滯,主要因為未能滿足國家的養殖標准。牛蛙養殖的價格波動讓許多養殖戶保持謹慎。那麼,養殖一畝牛蛙需要多少成本?其利潤情況又是如何呢?讓我們深入探討。
一、牛蛙養殖成本分析
當前牛蛙市場供過於求,養殖戶追求利潤時需提高牛蛙售價。據專業人士指出,目前牛蛙市場價格為每斤4.2至4.3元。養殖戶每畝地的養殖成本包括:地租費用約1000元,建造水池及養殖環境的控制資金約6000元,每畝養殖500隻牛蛙的蛙苗成本2000元,人工成本3000元。在幼蛙期間,牛蛙需要投喂蛋黃粉,隨著成長,飼料成本約為2000元,再加上水電費和設備維修費等1000元,因此,養殖牛蛙一畝地總成本約為15000元。可見,養殖牛蛙的成本並不低。養殖戶在做出決策前應全面考慮各種因素。
二、牛蛙養殖利潤評估
目前,牛蛙市場價格並不理想。從養殖成本來看,只有當牛蛙價格達到每斤7-8元時,養殖戶才能獲得較好的效益。牛蛙的市場流通速度較慢,價格透明度越來越高,養殖牛蛙的利潤空間相對較小。由於牛蛙與青蛙存在市場競爭,青蛙的大量上市可能導致牛蛙價格持續下降,進而影響養殖利潤。總的來說,養殖戶若想通過牛蛙養殖獲得利潤,必須進行周密的規劃,減少市場競爭,以提高牛蛙養殖的效益。

② 水產飼料此輪漲價的原因是什麼

水產養殖網稱:特殊的2020,一場疫情讓所有行業受到沖擊,水產養殖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現在國內市場在慢慢恢復中,部分品種的行情在回暖,養殖戶的壓力有所緩解,但有些品種情況還是很糟糕,養殖戶壓力巨大;國外就是疫情繼續惡化,其中美國確診已經突破50萬人了,全球病例達到了150萬人以上,全球經濟受到的沖擊不用多說了。國外疫情的惡化也導致我國水產料原料價格上漲,飼料廠扛不住就漲價,從3月23日開始到現在,華中華南華東都先後上漲,目前據說有些區域的飼料廠大佬已經第二次碰頭商議漲價的事情了,一旦多數廠家仍然扛不住,在主養區還會二次漲價。

從表面上看,最近消費市場慢慢在恢復,一些品種銷量跑的挺好、價格也在持續上漲,養殖戶要細算賬,現在成品的魚蝦蟹出塘利潤情況到底怎麼樣,有錢賺就可以賣掉重新再放苗養下一輪;如果你感覺現在的行情不理想,想繼續等價格,就面臨一個風險,以後的價格是不是確定能漲,而且考慮到飼料漲價的因素,以後出塘價格上漲的速度能不能超過飼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增加速度,要不然等價就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現在出塘的話,下一輪養殖同樣要用料,也一樣面臨飼料成本上漲的問題。目前只是第一輪全面漲價,如果4月底或者5月份再來一波漲價的話,是不是所有的養殖戶都能扛得住。這些都是不確定的因素,如果你過分自信的話,那就是盲目,甚至說是在賭博,現在的水產養殖業,光靠膽子大去賭,意義不是很大了,重要的還需要你從如何規避風險和壓力。

在水產養殖行業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在目前水產料全面漲價和市場消費緩慢恢復的局面下,想管好你的一畝三分就更需要技術和耐心了。

第一、養殖水產品需要持續投資。短的三四個月就能上市了,長的要一兩年才能上市,一般平均周期的話就是一年上市。在養殖過程中如何確保自己的資金不斷掉,能讓自己的養殖場正常運轉。在水產養殖行業里不是所有人全程依靠自己的現金搞養殖的,要麼是跟朋友借錢,要麼是跟銀行貸款,或者從經銷商那裡賒賬拿葯用料,這些錢遲早都是要還的,養的好的話很順利,養的不好的話就麻煩了,玩得轉的能拆東牆補西牆,玩不轉的可能就卡住了。實在扛不住的就玩起老賴或者跑路了。

第二、不同季節的塘口管理壓力。養殖品種很多,魚蝦蟹貝等等等,光是魚就有淡水魚海水魚,中高低檔都有,不同的養殖模式管理方式差別很大,尤其是一些品種的密度很高,春夏秋三個季節發病風險都很大,如何做好提前預防工作越來越重要,等到發病再去治療,一方面是消耗更多的成本,另一方面能不能治好也是個問號,就算治好了也需要治病的時間過程,可能十天半個月基本不長規格,這就是雙重成本增加,所以病害預防的意識一定要到位。

第三、政策風險。這兩年水產養殖-行業面臨的政策風險其實很多的,網箱拆除、溫棚拆除、禁野風波等等等。網箱拆除那一撥已經過去了,那也是讓很多養殖戶痛徹心扉的一個時間段;溫棚拆除的話仍在進行,之前甲魚溫棚已經拆了很多,現在主要就是一些省份在拆牛蛙大棚;禁野風波主要就是像目前的青蛙虎紋蛙等品種的命運仍然懸而未決,養殖戶不知道下一步幹啥。在政策面前,有的養殖戶很慘,尤其是那些新入行的人,剛開始啟動就被叫停。

第四、災害風險。水產養殖面臨的災害很多,沿海的台風,長江中下游的高溫、洪水,冬天的北方低溫等等。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災害的預防已經有一套系統了,尤其是天氣預測越來越先進,可以給養殖戶提供很多參考,提前做好預防。災害看起來是破壞性很大的,但是只要做好一定的預防,都會減少損失的,另外還有很多養殖保險可以投,養殖戶要逐漸樹立保險的意識,根據情況對養殖品種進行投保,增強對災害的抗風險能力。

2020年很考驗整個水產養殖行業,只是具體到不同的品種面臨的壓力不一樣,具體到不同的養殖戶壓力也不同。水產養殖網了解到,目前大多數品種的市場消費還在恢復中,和去年同期相比,不少品種的價格是便宜的,養殖戶要更理性一些,不能盲目地按照去年的行情走勢來安排今年的養殖計劃。飼料廠漲價對所有養殖戶都是公平的,而且飼料廠漲價的原因也很直接,「原料漲價扛不住了」,飼料廠不會虧本運營的,所以原料漲價最終都會很大程度轉到養殖戶的身上,今年叫苦的養殖戶會很多,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的。

2020年是多事之秋,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決定了養殖戶最好「穩」字當先,盡量不要轉換品種,可以在模式上做調整,來抵禦潛在的市場風險。平穩過度整個2020,待到未來形勢逐漸明朗了再做大的調整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