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責任成本法
責任成本是以具體的責任單位(部門、單位或個人)為對象,以其承擔的責任為范圍所歸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責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所謂可控成本指在責任中心內,能為該責任中心所控制,並為其工作好壞所影響的成本。確定責任成本的關鍵是可控性,它不受發生區域的影響。責任成本是按照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以責任單位為計算對象來歸集的,所反映的是責任單位與各種成本費用的關系。
責任成本法按可控原則把成本歸屬於不同責任中心,誰能控制誰負責,不僅可控的變動製造費用要分配給責任中心,可控的固定間接費也要分配給責任中心。
11.封閉式管理向開放式管理轉變
市場經濟是開放式經濟,WTO的游戲規則更是開放式經濟的具體表現,而責任成本法的企業運作也要求企業經濟形態是開放的,由於它有充分的市場介面界面,能充分發揮其子系統的活性,同時,責任成本法的企業運作,使其責任主體成為企業的相對獨議運作的子系統,實時都在與其他系統或關聯層面進行資源性的多向交流。因此,企業責任成本管理運用不存在封閉點。
12.物本位管理向人本位管理轉變
知識經濟時代正在改變企業的物本位管理理念,積極探索企業人本管理方式,控制企業的資源要素。當前不少的企業針對知識資源的無形性、使用價值的間接性、共享性、增白險創造性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技術水平,以量化管理為目標,以質變為動力、實現企業管理技術的高新化,以確立企業人本位管理的主導地位,實現企業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管理領先和優勢地位。責任成本法作為企業較為成熟的管理控制技術,在吸收了企業的一些新創管理控制技術精華的基礎上,要求企業全員參與企業所有管理層面的控制計劃包括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實施,對企業管理控制對象實施人的主體影響力,全面細化和廣化企業員工的管理控制的參與度,其核心就是開發和挖掘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郭煥書 馮麗麗.責任成本法在公路施工企業的應用.財會通訊.2009年第6期
羅凌峰.淺析責任成本法的企業管理需求.上海鐵道科技.2001年4期
② 請問責任成本是什麼怎麼樣做好責任成本的管理呢
責任成本的按照責任者的可控程度所歸集的應由責任者負擔的成本。就是按照誰負責,誰負擔的原則,責任成本是以責任中心為對象進行歸集的有關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不負責。它的核心是責任。
一、完善責任體系,深化成本管理
根據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特點,工程項目一般是通過公司投標後進入的,因此,工程造價的構成和發生成本的區域就不同,建立應以工程項目部及職能部門等為責任中心,以可控成本為對象的管理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按照責任成本的原則,建立和完善項目施工目標成本管理體系,主要有兩個方面:1、圍繞項目管理,調整和理順內部運行體制;2、合理編制責任成本預算,按可控原則分解經營目標和可控成本。
(二)深化項目管理環節,加大管理力度,採取措施,使責任成本落實到實處應加強項目經費環節中的管理、項目資金使用環節中的管理和施工環節過程中的成本控制。
二、完善成本分析制度
(1)項目要加強和深化成本分析,建立成本分析制度,通過分析找出項目管理中的漏洞,做到項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以便對責任成本措施管理考核,對預算成本和責任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作出評價,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2)定期進行全面分析,建立以每月成本核算為基礎,每季度對成本費用全面分析的全面管理制度。(3)建立成本費用分析責任制,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財務、計劃、施工技術、保障、辦公室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提供資料,共同搞好成本費用分析工作。(4)建立成本分析信息庫,以便對本期預算執行情況落實責任、進行評價與考核,為下期預算的編制提供有關信息,形成整個項目從開工到完工有始有終的考核與評價信息資料提供。
三、工程項目完工後責任成本情況考核
在單項工程項目完工後應給予責任成本實施成果考核並注意有關問題:
(一)責任成本的成果要給予考核和評價。結合施工項目責任預算分析所核定的工程量進行驗收,本著公平合理的原則,對責任預算執行情況,人員收入,工程產品中的安全、質量給於綜合性評價,從中找出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並據此給每個責任成本中心兌現經濟效益,以有利於進一步加強管理,改進工作,提高項目經濟效益。通過對責任成果的考核與評價,可以為編制下期責任預算提供依據,從而使項目能編制出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責任預算,推進項目責任成本預算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二)單項工程項目完工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項目工程收入是否從業主那裡得到確認,沒有得到業主承認有效憑證不能記收入,在建工程、預提和待攤不能留余額,應全部列入成本。及時核對業主間的往來,對預收和應收工程款應與甲方核對一致,防止在預收、應收或在建工程隱藏問題,造成成本不實或留下遺留問題。(2)各種材料消耗做到完工料清。對沒有用完的材料,有項目部作價處理沖減成本。無法處理的,應由項目部承擔項目成本,不得以賬面數移交下一個項目。(3)對分包合同按合同逐一清理,搞清楚合同完成總價款、已付數、代墊付款、應付賬款,對超付合同價款的必須查明原因,落實責任。(4)清理各種往來款項,分清性質處理。通過以上措施做到項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以便對項目責任成本進行考核,作出正確評價,按合同進行獎罰。
四、完善責任成本管理工作
(1)改革成本管理機構和管理職能。項目設立要圍繞成本管理,全過程開展責任成本核算工作,成立成本核算責任中心,負責「責任成本管理中心」全過程管理,建立管理體制,設立專職成本員,對項目中的成本預測、成本計劃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職能到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全面系統工作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機制及管理職能。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如何切實成本管理工作,還需要扎扎實實的作好大量工作,通過成本管理工作總結,對成本管理中的各項制度進行補充和細化,建立健全成本資料歸集、傳遞和報送所要求的程序及相關制度,根據各責任成本中心考核的需要設立賬簿、憑證報表和分析資料。
(3)工程項目主管會計實行委派制。工程成本分析、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報表、考核等均需會計人員來完成、參與,如果財務人員受項目主管直接領導或聘用,可能受項目利益驅動,不能按照會計制度來報賬、編報報表,這樣對項目綜合效益考評和實際項目效益就不能作出正確的認可。
(4)提高財會人員業務素質。推行責任成本核算管理、與財務人員業務素質高、決策能力強的財務隊伍是分不開的,因此,在項目管理中,財會人員在經營管理中是起著重要作用的。加強財會人員培訓,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以適應進一步、完善和加強責任成本核算管理的需要。
③ 請問:標准成本與責任成本有什麼區別
責任成本,是企業內部中的一種強化管理手段,他為來達到一定目的而設定的內部一種考核機制,企業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接近目的,對項目實施單位或負責單位及個人設定的一種責任考核制度,為此付出的費用叫責任成本。
標准成本:從某程度上講是一種理論理想成本,它是根據產品工藝定額,技術文件等相關資料理論計算出來的。所以要求生產成本必須符合或者接近標准成本。以上是標准成本與責任成本的區別概念。
④ 責任成本是什麼意思,責任成本和計劃成本有什麼區別請高手指教!
責任成本:是以具體的責任單位(部門、單位或個人)為對象,以其承擔的責任為范圍所歸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責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http://ke..com/view/938517.htm
計劃成本(Planned Cost):是指根據計劃期內的各種消耗定額和費用預算以及有關資料預先計算的成本。它反映計劃期產品成本應達到的標准,是計劃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標。http://ke..com/view/967782.htm
⑤ 什麼是承包責任成本額實際成本額降低額降低率
以100萬的工程為例,上交公司10%,因此承包責任成本額為90萬,而實際成本額僅為85萬,從而獲得5萬的盈利。
假設計劃成本為85萬,但實際成本僅為80萬,那麼降低額即為5萬,降低率則是5除以85。責任成本是指特定責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其關鍵在於可控性,即該責任中心能夠控制的成本,並且這些成本受到該責任中心工作好壞的影響。
存貨應以取得時的實際投入和實際應支付的金額作為其入賬金額。除了購買價格外,入賬成本還包括包裝費、運費、保險費、挑選整理費、倉儲費以及流轉稅(增值稅除外)等附帶成本。然而,在商品流通企業中,商品種類繁多,企業在購入商品時發生的附加成本可能涉及多種存貨,甚至可能與銷售費用相關。因此,難以准確分配到特定的存貨上,通常將其記入「營、12費用」中處理。
對於存貨的領用或發出,企業可採用個別計價、先進先出、後進先出、加權平均或移動加權平均等成本流轉假設來計算存貨的發出成本。實際成本法遵循歷史成本原則,數據客觀可靠,但對存貨業務收發頻繁的企業而言,存貨計價的工作量極其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