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房地產成本的分配方法有哪些
擴展閱讀
戒指d100ct是什麼鑽石 2025-04-08 09:43:11

房地產成本的分配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4-08 05:38:45

『壹』 房地產企業土地成本及其他成本如何分攤

房地產企業開發成本、土地成本、公共配套的分攤方法
1.將「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按照實際佔用土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在可售與不可售的房地產之間進行分配。
2.將「前期工程費、建築安裝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公共配套設施費、開發間接費用、房地產開發費用、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國家規定的其他扣除項目」,按照建築面積占總建築面積的比例,在可售與不可售的房地產之間進行分配。
3.屬於全體業主共有或者無償移交給政府、公共事業單位用於非營利性社會公共事業的公共配套設施費,一般按照可售面積分攤各期、各項目應負擔的成本。

『貳』 房地產企業成本分攤方法整理(附案例分析)

房地產企業成本分攤方法整理與案例分析

建築面積法

建築面積法是按已動工開發成本對象建築面積占開發用地總建築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的成本分攤方法。具體操作分為一次性開發與分期開發兩種情況。以老王計劃在老家宅基地修建的兩層門房為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共花了75000元,計算每平方米的單位造價為375元。在房地產企業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時,計算單位成本是必經步驟。靈活運用建築面積法,結合實例案例進行解析。

預算造價法

預算造價法是按期內某一成本對象預算造價占期內全部成本對象預算造價的比例進行分配的成本分攤方法。通過滾動開發三幢樓的案例,解釋如何計算1#樓各年利息成本,並強調預算造價法在分攤利息成本時應注意時間節點,以及其適用於支付未支付的拆遷補償費、未建設或未竣工決算的公配、基礎設施等場景。

佔地面積法

佔地面積法是按已動工開發成本對象佔地面積占開發用地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的成本分攤方法。以某房地產企業建設項目土地10000㎡,土地成本10000萬元,A、B項目基座佔地分別為4000㎡和3000㎡,綠化面積3000㎡為例,計算A項目的土地成本。通過案例解析佔地面積法的運用過程,包括扣除綠化面積的土地成本、剩餘面積中計算A項目佔地成本等步驟。

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按期內某一成本對象的直接開發成本占期內全部成本對象直接開發成本的比例進行分配的成本分攤方法。通過商住一體建築主體中不同成本的直接歸集案例,解釋如何直接歸屬於計稅成本對象的成本,無需採取建築面積法、佔地面積法等其他方法進行分攤。

層高系數法

層高系數法通過利用層高系數來均衡分攤由於層高不一樣而影響的建築成本。以老王計劃修建的兩層門房為例,通過計算層高系數、層高系數面積、單位成本和商業總成本,解析層高系數法的運用過程。注意層高系數法考慮縱向成本不足以及僅適用於開發成本---建築安裝費的局限性。

其他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部分省市根據地域政策創新了其他成本分攤方法。包括成本加成方法、實際合理方法、銷售收入比例法和售價系數法等。這些方法需要與當地稅務機關積極協調與溝通。通過分析寧夏、安徽、江西和南通等地的政策,了解不同地區在成本分攤方法上的創新與實踐,為企業提供參考。

『叄』 房地產開發企業成本如何分配

一、成本費用的歸集方法8 1、對當期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按其性質、經濟用途及發生的地點、時間區進行整理、歸類、並將其分為應計入成本對象的成本和應在當期稅前扣除的期間費用。 2、對應計入成本對象中的各項實際支出、預提費用、待攤費用等合理地劃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共同成本,並按規定將其合理的歸集、分配至已完工成本對象、在建成本對象和未建成本對象。 3、對前期已完工成本對象應負擔的成本費用按已銷開發產品。未銷開發產品和固定資產進行分配。其中應由已銷開發產品負擔的部分,在當期納稅申報時進行扣除;未銷開發產品應負擔的成本費用待其實際銷售時再予扣除。 4、對本期已完工成本對象分類為開發產品和固定資產並對其計稅成本進行結算,其中屬於開發產品的應按可售面積計算其單位工程成本,據此再計算已銷開發產品計稅成本和未銷開發產品計稅成本。對本期已銷開發產品的計稅成本,准予在當期扣除;未銷開發產品計稅成本待其實際銷售時再予扣除。 5、對本期未完工和尚未建造的成本對象應當負擔的成本費用,應分別建立明細台帳,待開發產品完工後再予結算。 二、成本費用的分配方法 企業開發、建造的開發產品應按製造成本法進行計量與核算。其中,應計入開發產品成本中的費用屬於直接成本和能夠分清成本對象的間接成本,直接計入成本對象;共同成本和不能分清負擔對象的間接成本,按收益原則和配比的原則分配至各個成本對象,具體可分別選擇以下方法進行 1、佔地面積法。 (1)一次性開發的,按某一成本對象佔地面積佔全部成本對象佔地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 (2)分期開發的,首先按照本期全部成本對象佔地面積占開發用地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然後再按某一成本對象佔地面積占期內全部成本對象佔地總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期內全部成本對象應負擔的佔地面積為期內開發用地佔地面積減除應由各期成本對象共同負擔的佔地面積。 2.建築面積法。 (1)一次性開發的,按某一成本對象建築面積佔全部成本對象建築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 (2)分期開發的,首先按照期內成本對象建築面積占開發用地計劃建築面積比例進行分配,然後再按某一成本對象建築面積占期內成本對象總建築面積的比例進行分配。 3.直接成本法 按期內某一成本對象直接開發成本占期內全部成本對象直接開發成本的比例進行分配。 4.預算造價法 按期內某一成本對象預算造價占期內全部成本對象預算造價的比例進行分配。 幾項特殊成本費用的分配方法 (1)、土地成本,一般按佔地面積法幾項分配。如果確需要結合其他方法進行分配的,應經稅務機關同意 土地開發同時連結房地產開發的。屬於一次性取得土地分期開發房地產的情況,其土地開發成本經稅務機關同意後可先按土地整體預算成本進行分配,待土地整體開發完畢再行調整。 (2)單獨作為過渡性成本對象核算的公共配套設施開發成本法應按建築面積法進行分配。 (3)借款費用屬於不同成本對象共同負擔的,按直接成本法或按預算造價法進行分配。) (4)其他成本項目的分配法由企業自行確定。 總之,房產開發去會計人員在日常按照去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對成本費用進行管理與核算時,應當按照上述規定歸集和分配成本費用,以提高所得稅核算的准確性,從而降低納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