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大家一個問題。發現上個季度主營業務成本做錯了,要怎麼辦
如果是發現上季度的主營業務成本做多了,就把上季度的主營業務成本多的部分進行紅沖,當然在這個憑證後面附一個說明,便於以後查帳時明白是雜個回事,月末時做結轉,相反,如果少做了主營業務成本,就補充做主營業務成本,同樣,在月末時做結轉分錄,這樣就調轉來了,不影響年度利潤。至於所得稅預繳的,到年末時要進行匯算,也不是好大的問題。
❷ 發現去年的一張會計憑證做錯了,該如何處理
發現以前年度記賬憑證中有錯誤(指科目和金額)並導致賬簿登記錯誤的,應當用藍字填制一張更正的記賬憑證。更正由於錯誤對會計產生的影響。例如:發現去年有一張管理費用支出憑證的金額本應是5600元,記賬時誤記6500元,則導致利潤減少900元。此時更正分錄是:
借:現金(或其他科目)
貸:以前年度利潤調整
(2)去年的成本做錯了如何調整擴展閱讀:
一、年度內錯賬調整
年度內發現的錯賬,可通過編制與原錯誤分錄相同的紅字分錄,對錯賬予以沖銷,再編制正確的藍字分錄進行調整等即可。但是,應注意其錯誤是否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如果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則不宜編制紅字分錄,而應根據其錯誤差額編制調整分錄予以調賬。
二、跨年度錯賬調整
跨年度的錯賬,即是上年度決算已經報出,下年度發現其錯誤,對該錯賬的調整,一般要調整上年利潤總額和利潤分配,可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進行調整。如某項開支經查明不能列為成本支出,則應從成本中剔除。如果在年度內調賬,則只需調成本賬。
如果在下年度內調賬,就不能追溯到成本的形成過程,不能調成本,而應該調整利潤和所得稅,即從後果上來考慮調增上年利潤總額和利潤的分配。
和總分類帳是否一致,存貨的產權是否全部為企業所有,是否有被抵押的物資,是否有提前入帳或推遲入帳的發票。存貨應在會計報表上得到恰當的反映,存貨總數應該與有關科目的總數相符。
工業企業應按"材料采購"、"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異"、"委託加工材料"、"自製半成品"、"產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項目總數填列,凡是有關存貨計價方法上的變動、存貨質量上的問題以及存貨成本上的重大變動,均應在附註中說明。
❸ 其他業務收入去年記錯,跨年度調賬怎麼調
按照我的理解,去年編制的會計分錄將其他業務收入科目錯記為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那麼,由於未涉及損益調整,今年無需就此出錯進行會計調整。
但是,如果牽涉到以營業收入為計算基數的相關法定計繳事項,那麼,應進行相應賬務調整。
例如,有的地方需要計繳堤圍防護費的,其計算基數是營業收入,如果經檢查確認去年未足額計繳堤圍防護費的,應就少計繳金額進行如下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其他應付款(堤圍防護費)
借: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另外還需要對因此而涉及到企業所得稅進行賬務調整,同時應對上年度企業所得稅作納稅調整: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未分配利潤
拓展資料:
本項指標應按企業集團各成員企業相加匯總的數據填報簡單的說,就是企業工商營業執照中注冊的主營和兼營的項目內容.主營的業務內容就是主營業務收入,兼營的業務內容就是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它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⑴固定資產盤盈
⑵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
⑶非貨幣性交易收益
⑷出售無形資產收益
⑸罰款凈收入
⑹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賬款
⑺教育費附加返還款。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除商品銷售以外的其他銷售及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它包括材料銷售、技術轉讓、代購代銷、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等非工業性勞務收入。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出售無形資產損失、債務重組。
建造合同收入:
1.建造合同與建造合同收入
⑴建造合同是指為建造一項資產或者在設計、技術、功能、最終用途等方面密切相關的數項資產而訂立的合同,包括固定造價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⑵建造工程合同收入包括合同中規定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變更、索賠、獎勵等形成的收入。
⒉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應採用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相關的合同費用。
⒊在完工比例法下,應採用下列公式計算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
⑴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總收入×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收入
⑵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合同總收入-合同預計總成本)×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毛利
⑶當期確認的合同費用=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以前會計年度預計損失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