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看待材料成本差異借方記超支貸方記節約為什麼表示什麼意思
材料成本差異是企業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價格來核算時所采運用的帳戶,用來調整實際價格的帳戶。
當實際采購價大於計劃成本價格時,會產生材料成本差異借方數:
借:原材料(計劃價)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價-計劃價)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帳款(若末付款)
當實際采購價小於計劃成本價格時,會產生材料成本差異貸方數:
借:原材料(計劃價)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帳款(若末付款)
材料成本差異(計劃價-實際價)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它又是具有雙重性質的科目,當它反映超支差異時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這時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調整賬戶;如果它反映的是節約差異,這時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備抵調整科目了。
工業企業原材料采購採用計劃價格核算,把實際價格和計劃價格的差異結轉到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
(1)怎麼看成本差異擴展閱讀:
(一)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按應付的價款,貸記本科目。
企業購物資時,因供貨方發貨時少付貨物而出現的損失,由供貨方補足少付的貨物時,應借方記「應付賬款」,貸方轉出「待處理財產損益」中相應金額
(二)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未付款項,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採用售後回購方式融資的,在發出商品等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
回購價格與原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應在售後回購期間內按期計提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購回該項商品等時,應按回購商品等的價款,借記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㈡ 材料成本差異檢查辦法
在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材料存貨的企業中,"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設立是為了記錄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價格之間的差異。當外購存貨時,會計算出存貨成本差異分配率,以此調整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為實際成本。針對材料成本差異的檢查,可以從以下幾個關鍵點進行:
首先,檢查外購材料成本差異的結轉。要關注未收到發票賬單、貨款未支付或未開具承兌匯票時的企業做法,需對比材料采購明細賬與專用發票、收料憑證,確保賬證相符,確認各期收入材料成本差異額的正確結轉。
其次,檢查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企業需按規定分攤材料成本差異,避免一次性計算。審計時,需審閱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的貸方,確認是否及時確認並按領用部門和用途進行歸類和計算。同時,要核實是否按照正確的差異率分攤成本,通過復核"材料增減及成本差異計算表"等原始憑證,確保分攤額的准確性。
再次,檢查非生產領用材料的成本差異處理。對於基建工程和福利部門領用的材料,需檢查差異額是否在相關賬戶中進行了調整。要審查"原材料"、"包裝物"等賬戶的貸方,確保差異額的正確處理。
最後,確認材料成本差異計算方法的一貫性。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應根據當月的實際差異率計算,不得隨意變動。通過查看"材料成本差異計算表",確保差異率計算方法的一致性。
舉例來說,某企業在2002年5月的材料成本差異檢查中,發現企業少分攤了節約額,導致多結轉了材料成本,影響了利潤和所得稅。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調整"材料成本差異"賬戶,並相應調整"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和"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
總的來說,材料成本差異的檢查涉及到多個方面的細致核對,以確保企業的會計處理符合規定,准確反映實際經營狀況。通過以上檢查,可以及時發現並糾正成本差異處理中的問題。
(2)怎麼看成本差異擴展閱讀
「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超支額), 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節約額)以及已分配的差異額。(節約用紅字,超支用藍字)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