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精益六西格瑪咨詢公司如何關注企業質量成本
精益六西格瑪咨詢公司關注質量成本,一切防止質量缺陷、評估維護產品打到質量標准以及質量問題的支出,都將引發質量成本。將其分為三個方面來講解:
第一,預防性的質量成本
一個產品的誕生需要經歷設計、開發、生產、運輸、庫存、銷售等各個環節,預防性質量成本是企業規劃中明確的計劃性支出,用以明確和避免產品在交付與服務過程中出現失誤。它需要企業對員工進行培訓,引入持續的質量改善工作,以減少產品生產階段出現的質量問題。這需要配合以流程式控制制、檢測以及維護等手段,通過對產出的產品做出調查和分析,預測流程以及質量改善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第二,評估性的質量成本
產品在交付與服務過程中,企業通過對產品或者服務進行監測評估,對不合格的產品或者存在問題隱患的服務進行調整。在這個過程中,檢查、產品審核、庫存清點、薪資等因素都將導致評估性質量成本的產生。
第三,補救性的質量成本
當預防性質量成本與評估性質量成本產生了問題產品,就會引發新的質量成本的產生,這就是補救性質量成本。如果交付於顧客的服務或者產品出現問題引發顧客滿意度降低,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問題,而解決這種問題的方式有兩種:
當產品還未交付,顧客已經發現存在的質量問題,那麼就會產生企業內部的質量成本,產品需要報廢或者返工,甚至引發一系列對於某類產品的整體重新設計。它所表現出的產品問題很可能是單個產品的問題,也有可能是整個產品類型的問題,但由於沒有與顧客接觸,所以質量成本相對較低。
另一方面,當產品已經與客戶接觸並反映出問題,企業需要承擔相應的產品補救性質量成本。豐田汽車世界范圍內的返廠事件就真實說明了這個問題。它所引發的產品問題同樣有可能是單件產品的質量問題,也有可能是整個產品類型存在的缺陷或者問題。
為產品質量投入企業資本是必然的,這並不代表企業的劣質成本。但企業戰略與質量成本策略如果沒有實現很好的結合,產生的隱含流程問題或者浪費,就會產生企業的劣質成本,這就需要解決。
從傳統的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戰略與質量成本策略不可能實現完美的融合,企業戰略對質量成本策略的影響並不完全,而質量成本策略所反映出的企業問題也不明顯。也就是說,劣質的企業資本在企業管理中是無法消除的。
通過引入數據的量化方法,將質量成本所反映的問題直接應用於質量改善,可以有效地解決這種問題。這種方式對產品或服務流程進行了改善並影響產生相應變革,通過預防或者減少流程中所隱含的質量問題,持續減少企業補救性質量成本直至消除。
這也就否定了一種觀念,通過增加評估性質量成本影響並減少補救性質量成本的合理性。評估性質量成本無法產生直接的企業價值,不應該被鼓勵或者誇大,而且通過對預防性質量成本的調整,可以影響評估性質量成本以及補救性質量成本,如果預防性質量成本能夠解決所有質量問題,那麼評估性質量成本與補救性質量成本是不存在,當然現有的企業狀態中,這幾乎是無法實現的。
當然,將質量成本放在市場中進行審視,外部質量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產品將會與顧客直接接觸並使顧客產生使用以及體驗感受,而這又會直接影響現有顧客、潛在顧客、未來顧客可能的購買行為,不僅如此,還會對企業形象產生直接影響。
不同的問題所產生的反應也不同,即使產生質量成本的根本在於源頭,企業仍要以顧客滿意度作為第一要素。在關注質量源頭的同時,我們對所引發的顧客滿意度問題在第一時間做出有效反應,進而給所要解決的問題確立優先權,支持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