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最低化原則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怎麼賣車賣個好價格 2025-04-24 22:46:46
技術類發票屬於什麼費用 2025-04-24 22:46:36

成本最低化原則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5-04-24 19:24:17

1.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原則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原則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原則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和核心,施工項目經理部在對項目施工過程進行成本控制時,必須遵循那些原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成本最低化原則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促進不斷降低施工項目成本,以達到可能實現最低的目標成本的要求。在實行成本最低化原則時,應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一方面挖掘各種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變為現實;另一方面要從實際出發,制定通過主觀努力可能達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全面成本控制原則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業、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亦稱“三全”管理。項目成本的全員控制有一個系統的實質性內容,包括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網路和班組經濟核算等等,應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責,人人不管。項目成本的全過程式控制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隨著項目施工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時緊時松,應使施工項目成本自始至終置於有效的控制之下。

3動態控制原則

施工項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應強調項目的中間控制,即動態控制,因為施工准備階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內容確定成本目標、編製成本計劃、制訂成本控制的方案,為今後的成本控製作好准備;而竣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由於成本盈虧已基本定局,即使發生了糾差,也已來不及糾正。

4目標管理原則

目標管理的內容包括:目標的設定和分解,目標的責任到位和執行,檢查目標的執行結果,評價目標和修正目標,形成目標管理的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即PDCA循環。

5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部各部門、各班組在肩負成本控制責任的同時,享有成本控制的權力,同時項目經理要對各部門、各班組在成本控制中的業績進行定期的檢查和考評,實行有獎有罰。只有真正做好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項目成本控制措施

降低施工項目成本的途徑,應該是既開源又節流,或者說既增收又節支。只開源不節流,或者只節流不開源,都不可能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至少是不會有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控制項目成本的措施歸納起來有三大方面: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

延伸閱讀:項目管理的施工系統

項目管理的施工系統包括技術、社會、經濟三個分系統,這三者是施工項目系統的三個不同的側面,三者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1)技術系統。技術系統是三個分系統的核心,因為施工項目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向業主交付低成本高質量的工程產品。施工活動關鍵是技術性活動,只有採取先進的技術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產出,並創造優質產品。確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與施工工藝是技術系統的重要內容。(2)社會系統。施工項目是由人來操作的,故必然產生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即為社會系統。項目管理,人是第一要素。工程施工項目的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除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具有較全面的施工技術知識、具有較高的組織領導工作能力,而這組織領導工作能力高低的體現關鍵就在於能否充分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這也是順利實現項目目標的關鍵所在。(3)經濟系統。經濟系統是項目管理施工系統的關鍵分系統,是“目標分系統”之一。工程施工是一種生產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經濟活動過程。工程施工勢必投入“人、材、機”及資金,投入太多會造成浪費,投入不足又會影響施工進度與工程質量。

經濟系統是與技術系統、社會系統相伴隨而發生的,是一個投入和產生的系統。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進行投入產生分析,搞好責任成本管理,對所有資源要素按時間節奏進行動態優化組合,以保證以最低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生,也就是說,工程 項目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就要進行項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過程與施工生產過程同步進行,在時間上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項目成本核算的准確性和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項目成本控制。

項目成本控制,指在項目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督、調節和限制,及時糾正半要發生和已經發生的偏差,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的范圍之內,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於降低項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

2. 醫院全成本核算原則

醫院全成本核算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成本最低化原則

    • 在確保診療護理質量的前提下,制定實際可實現的最低成本目標。
    • 追求成本最低化需兼顧社會效益和技術效益,經濟利益以社會效益為先。
    • 考慮實際條件的相對性,根據醫院和科室部門的具體情況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徑。
  2. 全面成本管理原則

    • 實行全院、全員、全過程的管理,覆蓋醫院各個層次及診療、技術、經營、後勤服務等各個環節。
    • 通過計劃、決策、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方法,計算每個環節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
  3. 成本責任制原則

    • 以分級、分工、分人的成本責任制為基本保證。
    • 明確各層級、各環節的責任界限,包括院長、診療護理管理部門、物資供應部門、財會部門及業務科室的責任范圍。
    • 對成本管理造成嚴重後果者按章處理,確保責任落實。
  4. 成本核算有效化原則

    • 追求最小投入獲取最大產出,注重效益和效果。
    • 通過最少人力、財力物力實現全面成本核算目標,確保成本花費轉化為病人疾病診治的成效和質量。
  5. 成本管理科學化原則

    • 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和方法,對成本管理進行目的性、相關性、整體性、集合性及環境適應性分析。
    • 通過定性-定量分析、決策分析和價值工程等管理方法,實現成本目標管理,確保醫院診療護理工作技術適宜、經濟合理、成本最小、效益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