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為什麼教育能力與成本呈負相關
擴展閱讀
三星s6手機什麼價格 2024-09-20 05:36:53
宣傳禮品價格怎麼樣 2024-09-20 05:36:51
鉑金到鑽石多少顆星 2024-09-20 05:23:45

為什麼教育能力與成本呈負相關

發布時間: 2022-01-26 03:12:16

㈠ 在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率分析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間接成本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兩個構成要素,一個是來自學生方面的成本,一個是來自非學生方面的成本。
一、教育成本的主體是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又稱為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力資源的引進成本、開發成本和人力資源的使用、管理、維護成本等方面的內容。按照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的觀點,就一般意義上講,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類在教育、保健、為取得良好的就業機會而進行的國內遷移所花費的支出,以及接受教育的成年人、接受培訓的工人所放棄的收入和其他提高人力質量的投入的總和。
教育機構及其各級各類管理和維護人力資源險、工資、福利、使用、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員成本占成本的絕大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與資本密集型產業相比,其生產率的增長一般較慢,並且是有極限的。以汽車產業為例,從過去年產幾千輛汽車,到現在年產幾百萬輛,生產效率提高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率的提高不可能像汽車那樣。盡管班級授課制產生之後,教育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但其幅度是有限的。而且從目前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降低生師比,縮小班級規模似乎是一種改革的趨勢,其結果是教育所耗費的人力成本不斷上升。
二、教育成本管理不以盈利為目的
教育部門的成本管理與企業的成本管理不同。企業消耗的成本必須能夠盈利,並且要以最少的費用獲得最大的利潤為目的,一個企業沒有盈利,很快就會破產和倒閉。而學校是非營利性機構,教育成本管理不以盈利為目的。即使私人提供教育經費,興辦學校也不應以盈利為目的,收費可以高些,但也只能略高於投資,這同經營普通產品不一樣。就是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也沒有一個國家把教育當作營利性事業。
三、教育單位成本呈遞增趨勢
從教育本身來看,教育是一個單位成本遞增的事業,教育單位成本遞增有其必然性。所謂遞增,就是教育培養每一畢業生的平均費用是不斷增長的。這是因為:
1.教育投資,主要用於支付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學生的助學金、獎學金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須支出更多的教職員工的工資、福利等費用,學生的助學金、獎學金也會隨經濟發展而增長。
2.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培養質量更高的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必然要有更多的耗費。此外,教育產業與一般產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多數為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也正是其他部門和行業所需的人才,教育部門與其他行業的人才競爭更為激烈,教育部門的勞動力成本自然要上升。
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環境和條件必然要不斷改善,儀器設備也要不斷更新,這也就需要更多的投入。所以,教育的單位成本必然要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而增長。這同物質產品的生產不一樣。物質產品的生產發展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其單位成本就會降低。而教育的單位成本則是遞增的。
4.不斷深人的教育改革強調教育要增加學生的體驗機會,增加學生對知識創新方法與過程的掌握,重視學生主體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作用。這樣一種教育改革趨勢也會增加教育的單位成本。教育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教育的單位成本應當是遞增的,在校學生人均教育費用應逐年增長。

㈡ 「四角吞金獸」,為什麼現在的教育成本越來越高

題主說的沒錯,現在養育、教育一個孩子的成本非常高,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還出生起,作為父母就想盡最大的能力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和成長環境。孩子的膳食營養,衣著服飾、生活用品、玩偶玩具,無一不精,無一不細,什麼都想要最好的,什麼都想要最安全的。

孩子上了大學後,開支要比初高中多幾倍,有些孩子大學畢業還繼續讀研、讀博、留學,費用就更大。

一個孩子從出生一直到大學畢業,沒有200萬是根本拿不下來的。因此上說,現在孩子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投入真的是越來越高。

㈢ 為什麼教育成本越來越高,熊孩子卻多了

現在的孩子都難管 有主見,個性又強 可以試試表揚的方式教育 比如他把垃圾丟到垃圾桶 你就說寶貝 知道把垃圾丟到垃圾桶了,表現的真棒。 等上了幼兒園慢慢就改變了俗語說「自家孩子自家養」。家長們不妨轉變一下思路,如果是別的孩子來你家不守規矩,你會怎麼辦?如果沒有規矩,沒有看管,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是更可怕嗎?
允許「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作為大人應允許孩子有「熊」的行為,但不能沒有限度。孩子在「熊」時,也在觀察大人的底線,如果一味溺愛放縱,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養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轉移孩子注意力
面對熊孩子們,我們究竟該怎麼辦?當孩子要表現出熊的一面時家長應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壞物品,也免除了與孩子的正面沖突。對於孩子,無論是打罵說教或許都會給他造成不良影響,要盡量避免。
需要循序漸進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可急於求成,切不可因為孩子的出格舉動當眾嚴厲訓斥或體罰,應該將其帶到沒人的地方再進行耐心教育。孩子雖小但是自尊心很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至深,或許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要想讓熊孩子真正有所轉變,需要平時長期的訓練。
家長要賞罰分明
其實熊孩子所表現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對他們過於苛求,要想讓熊孩子真正轉變成人見人愛、乖巧聽話的萌孩子,需要平時長期的教導。家長必須賞罰分明、言出必行,平時給孩子訂好規矩、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將正能量傳遞給孩子,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
給孩子立個規矩
要給熊孩子立個規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紮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准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如何避免做「熊」家長?認真對待孩子犯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則更容易犯錯誤了,對於孩子犯錯誤,很多家長是採取暴力的態度,責罰孩子,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還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卻認為自己孩子干什麼都是對的,採取無限溺愛的態度,從而讓孩子一錯再錯,「熊孩子」就是這樣煉出來的。俗話說,「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怎樣避免做一名「熊」家長呢?私以為,認真對待孩子犯錯是最好的方式。
0~2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犯錯,都是無意的,因為孩子還分不清楚是非,也難以分辨對錯,所以及時孩子犯錯也是必然的,所以作為家長不能隨意責罰孩子。否則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犯錯,要採取積極引導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才能避免孩子犯錯。
2~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是非觀念,正確和錯誤已經有了一個小小的認知,如果孩子犯錯,那麼家長可以清楚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教育要順其自然,不能採取責罰的態度。
5~12歲:孩子5歲以後,是非觀念都比較明確了,如果犯了錯,他也有意識到是自己錯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告訴孩子這些規則是不能違背的,並且告訴孩子犯錯了是要承擔責任的,幫助孩子樹立責任感。

㈣ 經濟學問題:比較市場數量與最優數量的大小,從效率(總剩餘)角度說明為什麼常常出現教育不足

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稀缺性(scarcity)
最優研究的問題和經濟物品都是以稀缺性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給定的時間內,相對於人的需求而言經濟資源的供給總是鈈足的,也就是資源的有用性與有限性人類消費各種物品的慾望是無限的,滿足這種慾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而隨意取得,稱之為自由物品如陽光和空氣;但絕大多數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為世界上的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是有限的這種囿限的、為獲取它必須付出某種代價的物品,稱為「經濟物品」正因為稀缺性的客觀存在,地球上就存在著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的慾望與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經濟學最優的一個重要研究任務就是:「研究人們如何進行抉擇,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產性資源(土地、勞動、資本品如機器、技術知識)來生產各種商品並把它們分配給不同的社會成員進行消費。」也就是從經濟學 最優角度來研究使用有限的資源來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
2.經濟學 最優(economics)
最優是研究如何將稀缺的資源有效地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以使人類的慾望得到最大限度滿足的科學時下經常見諸國內報刊文獻的「現代西方經濟學 最優」一詞,大多也都在這個意義上使用。
3.效率(efficiency)
效率指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的產出與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與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效率與產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與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說,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須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產出 4.平等(equity)
平等指人與人的利益關系及利益關系的原則、制度、做法、行為等都合乎社會發展的需要,即經濟成果在社會成員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平等是一個歷史范疇,不存在永恆的公平在不同的社會中,人們對平等的觀念是不同的平等觀念是社會的產物,按其所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平等又是一個客觀的范疇,盡管在不同得社會形態中平等的內涵不同,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對平等的理解不同但平等具有客觀的內容,平等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觀性。
5.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機會成本指將一種資源用於某種用途而未用於其他用途所放棄的最大預期收益。…
所以,教育本身並不提高一個人的能力…基於這種考慮就會投資不足,出現所謂的無效投資問題。受字數限制,供參考。

㈤ 教育與社會關系的原理

教育與社會發展
一、有關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
(一)教育獨立論
1、代表人物:蔡元培於20年代提出
2、主要觀點:
(1)、教育應獨立於政治和宗教,全權交給教育家
(2)、教育行政獨立
(3)、教育思想獨立
(4)、教育內容獨立
(二)、教育的國家再生產理論
1、代表人物:葛蘭西
2、主要觀點:
(1)、教育研究應分析國家政權與意識形態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
(2)、國家既通過學校滿足經濟活動的需要,又通過經濟的(社會勞動)、意識形態的(民主權利)和心理的(幸福、美滿、閑暇)的手段贏得勞工階級對國家政策的「同意」和「擁護」,從另一個方面實現國家霸權
(3)課程內容的選擇和實施反映了國家霸權的需要,國家利益被設定為課程合法性的絕對基礎
(三)、人力資本理論(60年代)
1、代表人物:舒爾茨於60年代提出
2、主要觀點
(1)、「人力資本」是與「物力資本」相對應的概念,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及其所表現出來的能力
(2)、人力資本投資包括個人在教育、衛生、醫療、為了獲得就業機會進行遷移所付出的費用以及為了接受教育所放棄的費用,其中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最主要的部分
(3)、人力資本投資的作用大於物力資本投資的作用,人力資本的形成是當代經濟中最突出的特徵
(4)、人力資本的增長速度比物力資本的增長速度快得多
(5)、當代經濟生活中資本積累的重點從物力資本轉移到人力資本
(四)、篩選假設理論
1、代表人物:邁克爾·史潘斯於1973年提出
2、主要觀點:
(1)、其本前提假設:僱主由於不了解求職者的生產能力,因而僱用的決定便成為一種不確定的投資,成為一種風險投資。但僱主可以通過個人屬性和特徵間接地了解求職者的生產能力
(2)、信號和標識:求職者的個人屬性可分兩類:信號與標識。標識:可觀察到的但不能改變的個人屬性,如年齡;信號:可觀察到的隸屬於個人並且可以改變的屬性。信號和標識可以表明一個人的生產能力
(3)、教育成本與能力呈負相關:每個人的能力是固有的而且是不同的,教育不能提高一個人的能力,但卻能反映一個人的能力,支付同樣的成本,能力較高的人能夠獲得較高的教育水平,能力較低的人只能獲得較低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是反映一個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號,是僱主鑒定求職者能力,篩選求職者的裝置
(4)、工資與教育信號關系的調整與均衡:能力高的人,在職培訓所需的成本較低,但生產率卻較高,因而僱主支付他們較高的工資;由於教育水平反映了求職者的能力,因而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僱主付給他們的工資也越高,反之亦然。
(五)、教育的文化再生產理論
1、代表人物:布迪厄
2、主要觀點:
(1)、學校傳遞的文化與統治階級的文化密切相關,其作用在於賦予並證明統治階級文化的合理性
(2)、教育的手段是「符號暴力」,即統治階級通過文化符號影響的微妙作用來達到階級控制的目的
(3)、學校的課程是「霸權課程」,這種課程依靠政治利益來決定課程知識的取捨
二、教育的社會制約性
(一)、生產力對教育發展制約性的表現
1、生產力制約著人才的質量和規格
2、生產力制約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3、生產力制約著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選擇
4、生產力制約著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
(二)、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發展制約性的表現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權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內容
(三)、文化對教育制約性的表現
1、一定的民族文化傳統對教育觀念的影響
2、一定的民族文化對教育內容的選擇的影響
3、一定的民族文化對教育需求的影響
4、一定的民族文化對教育管理體制的影響
5、一定的民族文化對教育方法選擇和組織形式的影響
(四)、人口對教育制約性的表現
1、一定數量的人口是教育得以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2、人口質量制約和影響教育的發展
3、人口的年齡結構、就業結構影響著教育的發展
(五)、科技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科學技術能夠有力的改變教育者的教育觀念,提高他們的教育能力。
2、科學技術對教育對象也有影響
3、科學技術還會滲透到教育資料的所有環節中去,為教育資料的更新和發展提供新的手段。
三、教育的社會功能
(一)教育的經濟功能
1、教育為經濟發展准備新的勞動力
2、教育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職業培訓
3、教育通過科學技術的普及提高全體人民的素質
4、教育通過人文環境的建設和人文精神的培育為經濟活動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礎
5、高等教育是知識、工藝和技術創新的源泉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育一定階級統治所需要的人才,同時對普通大眾進行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教育
2、教育可以為政治的穩定和變革製造一定的輿論
3、教師和學生是任何一個時代政治穩定和變革的中堅分子
4、學校本身肩負著對公民進行政治教育的責任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創新功能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能提高人口質量
2、教育能提高民族素質
3、教育能控制人口數量,調整人口結構
(五)、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是繼承、傳播、普及科學技術的最佳手段
2、教育是培養科技人才的搖籃
3、教育是創新技術成果的最佳方式
教育與人的發展
一、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特徵與教育
(一)、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特徵
1、發展的順序性
2、發展的階段性
3、發展的差異性
4、發展的不平衡性
(二)、人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對教育的制約
1、發展的順序性對教育的制約
2、發展的階段性對教育的制約
3、發展的差異性對教育的制約
4、發展的不平衡性對教育的制約
二、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關於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素的主要觀點
1、單因素論與多因素論
(1)、單因素論,也稱單一因素決定論,認為人的發展是某一種因素決定的。常見的有內發論(遺傳決定論、生物預定論、預成論)、外鑠論(環境決定論、教育萬能論)
(2)多因素論,多因素論是與單因素論相對的一種學說,主張人的發展受遺傳、環境、教育以及在此影響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個人的已有發展水平和主觀能動性的制約
2、內發論與外鑠論
(1)內發論,又稱為自然成熟論、預成論、生物遺傳論等,該觀點認為人類個體的心理發展完全是由個體內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預先決定的,心理發展的實質是這種自然因素按其內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現的。外部條件只能影響其內在的固有發展節律,而不能改變節律。
(2)、外鑠論,又稱為環境決定論、外塑論或經驗論,該觀點與內發論相反,認為個體心理發展的實質是環境影響的結果,環境影響決定個體心理發展的水平與形式。
3、內因與外因相互作用論
又稱二因素輻合決定論、雙因素論、遺傳環境決定論。主要有兩種觀點:
(1)、一種觀點認為人的發展既不單由遺傳決定,也不單由環境決定,而是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人的發展不是遺傳和環境之和,而是二者的乘積,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吳偉士。
(2)、另一種觀點認為遺傳從懷孕起就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出生後環境的影響無時無處不在。遺傳和環境在人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作用始終是交織在一起的,很難明確區劃分,代表人物是德國心理學家施太倫。
(二)、遺傳素質及其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1、何謂遺傳素質
遺傳素質是指個體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外在的和內隱的解剖生理特徵,如機體的構造、形態、神經類型、感受性等等。遺傳素質細分起來還可以分為由基因所攜來的與由生命誕生和分娩時的外部環境所帶來的永久性影響
2、遺傳素質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是個體發展的生物學前提,影響了個體後天發展的差異性和可能性,對人的生理發展、心理發展和社會性發展都起著重大的作用
(三)、環境因素及其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1、何謂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指那些對人的發展產生影響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會世界兩個相互聯系的部分
2、環境因素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比較遺傳素質而言,環境因素特別是社會因素是更為根本的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社會的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等,每一種因素又可以劃分為制度層面、觀念層面、關系層面、物質層面等等。它們提供人的發展所需的物質和社會條件;構成人的發展的巨大動力;影響了人的發展的價值方向;影響了人的發展的內容;對人的發展本身具有一種廣義的教育作用。不過,由於環境因素自身的復雜性,環境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影響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
(四)、學校因素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1、何謂學校因素
學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制度組織起來的促進學生發展的特殊環境。學校因素是指那些影響學生發展的目的、制度、內容、人員、環境、手段等因素
2、學校因素在人的身心發展的作用
學校因素在人的發展中起綜合的作用,既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把人的遺傳素質與社會影響綜合起來,提出適宜的發展目標,設置適宜的課程體系,採用適宜的教育手段、方法和評價形式,從而促進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的最大發展。比較遺傳素質和社會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來說,學校因素的影響有以下特點(1)、提出明確的發展目標;(2)、遵循個體發展的規律;(3)、專門以促進學生的有價值發展為己任;(4)、有專門的教師和管理人員;(5)、有豐富的發展資源和發展反饋手段。因此,學校是人的發展的主渠道

㈥ 為什麼償債能力與資本結構負相關

本文用滬深A股2002-2005年間共4312條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面板數據,分析了償債能力及成長性對資本結構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償債能力與資本結構負相關,而成長性與資本結構不相關的結論與原假設不一致。於是引入資本結構啞變數(資產負債率是否超過50%),把樣本分成高資產負債率和低資產負債率兩組,研究發現:低資產負債率公司的風險較小,所以成長性與資本結構正相關;而當資產負債率超過50%時,債權人對這類公司風險的評價出現了較大分歧,所以成長性與資本結構的相關性並不顯著。天津眾 維原畫設計提供

㈦ 為什麼現在教育成本那麼高

搜狐教育出了一期話題「育兒算出驚心賬,大城市養孩子一百萬」。養大一個孩子50萬打底,而教育經費則佔到了八成。很多家庭在房奴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孩奴」。在農村,孩子的教育支出佔到了百分之六十的比例,在大城市要不這個數目更高,一個白領或者公務員除了在衣食上給孩子穿最好的外,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還得給孩子上早教班,孩子上中小學後還要補課,並且學習一門特長比如音樂、鋼琴、美術等,所有這些都佔到了家庭相當一部分支出,大多數家庭在孩子出生到結婚前幾乎都不敢花錢。子女的教育費用甚至超過了養老和住房。

為什麼現在孩子的教育成本這么高?一個原因是政府對教育投入還是過低,很多的教育成本轉移到家庭上,所以政府應該增加教育投入,繼續進一步完善完善獎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儉學、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等制度,加大基礎教育設施的投資力度。另外一個原因是家長思想觀念,現在很多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小時候不讓孩子開闊視野,增加閱世能力從而增強見識,將來在社會上很容易吃虧,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富養」,有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可是很多家長忽略一點就是「富養」可能導致現在很多孩子的獨立性很差、不懂得感恩、從小就向錢看的問題。所以除了政府外,作為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小心這種對孩子的愛變成一種「害」。
編輯於 2017-10-11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㈧ 為什麼現在的教育成本那麼高

首先,應該明確義務教育免費的有哪些項目 :九年義務制教育免費指的是三免一補,即免除作業本費、免除學雜費、免除書費,並對家庭情況有困難的學生的住宿費用進行補助。其實這些已經使廣大人民收益多多,就拿學雜費來說,如果是國家全部收取的話就拿一個小學生在學校上學的費用沒有幾千塊錢是下不來的,可以對比某些私立學校,一個小學生。在學校費用基本上都是1萬元以上,因為學校要配備老師,要進各種各樣的教學設備,老師的工資來講,如果讓學生去分攤就是一次很大的費用,所以在舊社會,只有極少的一部分的富人家庭才能上的起學。作為新中國的公民,國家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我們應該知足。
第二,除了學雜費,書本費免除以外,學校還要收取學生的服裝費,學生的意外保險和醫療保險。是不在義務教育免費的范疇之內的,學生的意外保險和醫療保險,對學生是一個保障。而且學生意外保險和醫療保險國家已做了很大的補貼,在此個項目中,學生也是受益良多。
再有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所要用到的,各種各樣的文具,各科的課外書,學校組織活動的一些活動用具都需要學生家長自己購買!
第四,家長把學生參加校外輔導班的費用也算到了教育支出當中去,家長讓孩子參加校外輔導那是自己自願的行為,不是國家統一的行為,國家不可能為你的輔導支出買單!
第三,學生生活的成本增加,也被家長送的教育的費用中。就拿午飯來說,學生在外就餐,以前可能兩元錢就解決問題了,現在孩子都不差,一般都十幾元。來一個月是要好幾百元錢的。家長把這個費用也放到了教育的支出當中去。其實你孩子不上學這些費用也是要花的。
其實國家對於學生的教育投入已經很大了,每個家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受益,只是有些人沒有深入去分析,仔細想想,本來生活的費用都算到了教育支出當中去產生了誤解。

㈨ 為什麼受教育程度跟死亡率呈現負相關

人的壽命和受教育程度沒有啥關系 學歷高證明你智商高 智商高思考事就復雜 耗費精力就比智商低的高 壽命自然就短 當然 你要是學的是佛學 心空一切 壽命也是很長的

㈩ 關於教育成本的解釋

"教育成本" 英文對照 ecational cost; "教育成本"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1、為了培養一定熟練程度的勞動後備力量和專門人才,以及提高現有勞動力素質而耗費的教育費用。教育成本包括:(1)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以及學校支付的教育費用。(2)學生或學生家庭支付的教育費用。如學雜費、學慣用品費、往返學校的交通費以及其他與就學有關的費用。(3)學生達到法定離校年齡後,因繼續就學而放棄的勞動收入。(4)學...... 查看全文 "教育成本"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教育成本是教育經濟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但截止目前教育界對於教育成本如何定義及分類尚未達成共識,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定義是:教育成本是指用在教育上的投入的經濟價值 文獻來源 2、教育成本是指一定時間內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而發生的用於培養學生的各種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的總和.對於教育界,社會公眾呼喚教育成本,強烈要求知道學生所付出的學費中,真正用於培養學生的支出有多少,實際耗費·57·水平有多高 文獻來源 3、(3)學校教育,它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而教育成本是指學習者直接用於教育的費用和學生上學期間所放棄的收入 文獻來源 4、廣義的教育成本是指培養一名合格人才,由國家、社會和家庭耗費的全部費用,包括社會成本、個人成本和學生求學引起的機會成本.狹義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培養每個學生所耗費的全部費用 文獻來源 5、廣義教育成本是指全社會為培養高級專門人才而花費和消耗費用的總和.即社會完全教育成本.促進社區事業發展的教育活動和過程 文獻來源 6、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一定時期內為培養學生所發生的各項耗費.教育成本的直接指標是教育事業支出,其相對指標是生均教育費用,按教育成本與被培養對象(學生)之間的關系,可將其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部分 文獻來源 7、教育成本是指企業所花費的培訓教育的支出通過教育可以增加企業職工的工作能力、技術水平及熟練程度為企業增加未來的收益 文獻來源 8、在幾年的實際工作中,我個人認為,教育成本是指學校為培養學生所直接消耗的教育費用,在我國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文獻來源 9、這既是指人們對該學說的了解不是直接閱讀翻譯的原文,而以間接介紹為主.也是指該學說的傳人途徑主要不是直接來自於歐美諸國,而是轉道於日本.(l)按成本收費.教育成本就是指培養一個學生所消耗的全部費用 文獻來源 10、從教育經濟學的角度而言,所謂教育成本,是指培養學生所耗費的社會勞動,包括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如日本的原則,將教學過程延伸到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中去,讓學生在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中去學習科學知識 文獻來源 11、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消耗掉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以及培養對象自身耗費的價值總合.我校可以兼聘一些其他重點高校的高層次人才、科學院研究人員、大企業中有學術造詣的人才、國外大學的專家學者等,為我所用 文獻來源 12、教育成本是指用於培養學生所耗費的教育資源的價值,或者說是以貨幣形態表現的,培養學生有社會和受教育者個人和家庭直接或間接支付的全部費用 文獻來源 13、1 教育成本的涵義按教育經濟學的觀點,成本是指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人、財、物的費用.教育成本就是指在教育活動中為培養學生所耗費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價值總和 文獻來源 14、教育成本是指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耗費的資源的價值,它既包括以貨幣支出的教育資源的價值,也包括因資源用於教育而造成的價值損失 文獻來源 15、同理教育為培養學生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即培養學生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的總和稱為教育成本.在計劃經濟時期由於教育主要靠國家撥款投入且宏觀經濟處於政府的強有力的調控之下人們無需去考慮教育成本 文獻來源 16、教育成本具體是指培養1個大學生從入校到畢業所需的教育費用,是衡量學校辦學經費使用效益的重要指標.通過對不同年度教育成本這一指標的比較,能反映出一所學校縱向的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水平 文獻來源 17、教育成本就是指培養一個學生所消耗的全部費用.它可以指一個人一生的教育成本,也可以指某一階段的教育成本.按成本收費,在這里取後一種意義 文獻來源 18、教育成本是指學校為培養高級專門人才而開支的費用.它是確定收費標準的基礎.(答案:D)10、價格社會監督是指()對價格行為進行的監督 文獻來源 與"教育成本" 相關的學術圖片 圖1個人智力、受教育程度與教育成本關系圖 更多>> "教育成本" 在工具書中的參考閱讀 教育 教育成本-收益分析 與"教育成本" 相關的文獻總量年度變化規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