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控制產品成本屬於哪個策略
擴展閱讀
石油專業學費多少錢 2024-11-15 17:18:43
降低物料成本要注意什麼 2024-11-15 16:56:58

控制產品成本屬於哪個策略

發布時間: 2022-01-30 19:17:36

1. 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1、財務領域控制

提高資金運作水平,首先要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其次要對資金實施跟蹤管理,加強資金調度與使用;第三要降低存貨比例,加強存貨管理。通過以上措施減少資金佔用,優化資金結構,合理分配資金,加速資金周轉,降低籌資成本。

財務人員要抓好成本事前、事中、事後的工作,事前要抓好成本預測、決策和成本計劃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後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應從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獲取效益的潛力。

2、策略管理領域控制

技術創新,尋求新出路。在成本降低到一定階段後,企業只有從創新著手來降低成本,從技術創新上來降低原料用量或尋找新的、價格便宜的材料替代原有老的、價格較高的材料;從工藝創新上來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損耗量、提高商品率或一級品率;

從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創新上來提高勞動生產率、設備利用率以降低單位產品的人工成本與固定成本含量;從營銷方式創新上來增加銷量、降低單位產品營銷成本,只有通過企業不斷創新,用有效的激勵方式來激勵創新,從創新方面著手,才是企業不斷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

3、采購領域控制

一般來說,采購部門要根據企業生產計劃來編制,而企業生產計劃是根據銷售計劃來制定的,這樣環環相扣,只要銷售計劃不出大的偏差,采購計劃就大體上是合理的。商等資源共享。

4、生產領域控制

提高設備的利用程度,合理組織安排生產,避免設備忙閑不均;加強設備的維修保養,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合理安排班次,增加設備實際工作時間,實行專業化協作等等,這樣可以減少單位產品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優化工作流程,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最終產品或服務為止,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等物資費用的定額;嚴格健全計量、檢驗和物資收發領退制度;健全產品、產量、品種、質量、原材料消耗、工時考勤和設備使用等原始記錄為財務統計部門提供有效、系統、准確的信息。

5、銷售領域控制

控制銷售成本,銷售部門在擴大銷售成果,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同時,要強化銷售費用的使用效率,相對降低成本。

首先,銷售部門要研究、推進銷售、服務的營銷體系,以規模經營降低成本;其次,銷售部門要認真研究國家、各地方的稅收政策,合理進行分公司的稅收策劃;第三,銷售部門要利用經濟決策方法,降低運輸成本;第四,銷售部門要利用成本最優決策,提高廣告費的使用效率。

(1)控制產品成本屬於哪個策略擴展閱讀

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以下幾點:

1、工廠企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經濟利益,以取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那麼就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必須精打細算,加強成本管理控制,努力尋求各種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2、工廠企業的經營管理離開不兩件事:提升營業額,降低成本。企業要發展,離不開銷售,按理說,銷售越好,營業額越高,企業的發展就越大,事實上,銷售好,營業額高,還需重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的控制。

3、一般情況下,成本降低的幅度,要比利潤增加的幅度要大,即成本降低10%,利潤可能增加20%甚至更多。所以說進行成本管理是勢在必行的關鍵工作。它影響著產品的設計成本、采購成本、質量成本、銷售成本、工作流程、資金佔用、減少庫存各個階段。

4、良好的成本控制管理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生產能力和資源利用率,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有利於企業的持續發展和改進,最終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2. 產品成本和生產成本如何控制

一、成本控制通俗的講就是「把錢花得恰到好處 」
麥肯錫曾這樣評價中國企業:「成本優勢的巨人卻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其實,成本控制是一門花錢的藝術,而不是節約的藝術。如何將每一分錢花得恰到好處,將企業的每一種資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這是中國企業在新的商業時代共同面臨的難題。
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以企業是否節約為依據,片面從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費用的發生入手,強調節約和節省。而國際公司則認為,以節約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業只是土財主式的企業,他們除了剝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現代企業應有的成本控制戰略及方法。企業要想有長期效益,就只能從戰略的高度來實施成本控制。換句話來說,不是要削減成本,而是要提高生產力、縮短生產周期、增加產量並確保產品質量
單純地削減成本,把成本的降低作為唯一目標,並不能得到有遠見的企業家的贊同。單純地追求削減成本,一般簡單的做法都會考慮降低原材料的購進價格或檔次;或者減少單一產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慮降低工藝過程的工價,從而達到削減成本的目的。這樣是十分危險的,會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企業勞力資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經擁有的市場。
二、成本控制需要建立科學機制
要做到合理控製成本,該如何做呢?我們來看看跨國企業是如何建立成本控制體系的:
第一步:戰略目標指導成本控制目標
方向正確等於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樣。成本控制的目的是為了不斷的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所以,制定目標成本時首先要考慮企業的贏利目標,同時又要考慮有競爭力的銷售價格。由於成本形成於生產全過程,費用發生在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情、每一項活動上,因此,要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
1.企業項目分析
各個部門以營銷目標導向,進行年度工作的項目立項,列出為實現目標所需要做的各類項目,同時對項目進行任務分解,再對時間、成本、性能每個環節進行分析,對比成本與收益。比如市場部明年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需要完成多少市場宣傳及推廣的項目,項目逐一分解成任務後,對每個任務所需要的費用進行合理預算,同時對產生的收益進行估算。
2.進行行業價值鏈分析
行業價值鏈:是企業存在於某一行業價值鏈的某個點,包括與上、下游與渠道企業的連接點,如供應商產品的包裝能減少企業的搬運費用,改善價值的縱向聯系也可以使企業與其上、下游和渠道企業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優勢。3.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分析
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本企業價值鏈在行業價值鏈中處於平行位置,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可以測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然後,自己企業與之相比較,就找出了與競爭對手在任務活動上的差異,揚長避短,爭取成本優勢。
第二步:成本控制四步執行法
1.減少目標不明確的項目和任務

在企業目標清晰的情況下,每個項目及任務都是為實現目標所服務的。項目立項分析後,可以把目標不明確的項目與任務削減掉。
2.明確各部門的成本任務
實行「全員成本管理」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先測算出各項費用的最高限額。然後橫向分解落實到各部門,縱向分解落實到小組與個人,並與獎懲掛鉤,使責、權、利統一,最終在整個企業內形成縱橫交錯的目標成本管理體系。
3.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
沒有數字進行標准量化,就無從談及節儉和控制。伴隨著成本控制計劃出台的是一份數字清單,包括可控費用(人事、水電、包裝、耗材等)和不可控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原料采購、利息、銷售費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財務匯總後發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異常的數據就用紅色特別標識。在月底的總結會議中,相關部門需要對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釋。為了讓員工養成成本意識,最好建立《流程與成本控制SOP手冊》。手冊從原材料、電、水、印刷用品、勞保用品、電話、辦公用品、設備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製成本的方法。當然,有效的激勵也是成本控制的好辦法,所以,成本控制獎勵也成為員工工資的一部分。
4.成本管理的「提前」和「延伸」
「提前」就是加大技術投資,控制采購成本;「延伸」就是將上下游整合起來。當今的市場競爭,是實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競爭,也是成本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成本決定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業逐步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途徑,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企業管理者要轉變傳統狹隘的成本觀念,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現代的先進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強企業的競爭力,迎接各方的挑戰。

3. 配送成本控制都有哪些策略及主要措施

配送成本控制的策略:
對配送成本的控制就是要在滿足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配送成本,或者是在一定的服務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一般來說,要想在一定的服務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可以考慮以下策略。
(一)混合策略
混合策略是指配送業務一部分由企業自身完成。這種策略的基本思想是:由於商品品種多變、規格不一、銷量不等,採用純策略的配送方式超出一定程度不僅不能取得規模效益,反而還會造成規模不經濟。而採用混合策略,合理安排企業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完成的配送,能使配送成本最低。
(二)差異化策略
差異化策略的指導思想是商品特徵不同,客戶服務水平也不同。當企業擁有多種商品線時,不能對所有商品都按同一標準的客戶服務水平來配送,而應按商品的特點和銷售水平來設置不同的庫存、不同的運輸方式及不同的儲存地點。
(三)合並策略
合並策略包含兩個層次:一是配送方法上的合並,另一個則是共同配送。
1、配送方法上的合並
企業在安排車輛完成配送任務時,充分利用車輛的容積和載重量,做到滿載滿裝,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
2、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一種產權層次上的共享,也稱集中協作配送。它是幾個企業聯合集小量為大量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設施的配送方式,其標准運作形式是:在中心機構的統一指揮和調度下,各配送主體以經營活動(或以資產為紐帶)聯合行動,在較大的地域內協調運作,共同對某一個或某幾個客戶提供系列化的配送服務。
(四)延遲策略
延遲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對產品的外觀、形狀及其生產、組裝、配送應盡可能推遲到接到客戶訂單後再確定。一旦接到訂單就要快速反應,因此採用延遲策略的一個基本前提是信息傳遞要非常快。
一般來說,實施延遲策略的企業應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一是產品特徵,即生產技術非常成熟,模塊化程度高,產品價值密度大,有特定的外形,產品特徵易於表述,定製後可改變產品的容積或重量;二是生產技術特徵,即模塊化產品設計、設備智能化程度高、定製工藝與基本工藝差別不大;三是市場特徵,即產品生命周期短、銷售波動性大、價格競爭激烈、市場變化大、產品的提前期短。
實施延遲策略常採用兩種方式:生產延遲(或稱形成延遲)和物流延遲(或稱時間延遲),而配送中往往存在著加工活動,所以實施配送延遲策略既可採用形成延遲方式,也可採用時間延遲方式。具體操作時,常常發生在諸如貼標簽(形成延遲)、包裝(形成延遲)、裝配(形成延遲)和發送(時間延遲)等領域。
(五)標准化策略
標准化策略就是盡量減少因品種多變而導致的附加配送成本,盡可能多地採用標准零部件、模塊化產品。採用標准化策略要求廠家從產品設計開始就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考慮怎樣節省配送成本,而不要等到產品定型生產出來了才考慮採用什麼技巧降低配送成本。
配送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1)加強配送的計劃性。在配送活動中,臨時配送、緊急配送或無計劃地隨時配送都會大幅度增加配送成本。為了加強配送的計劃性,需要建立分店的配送申報制度。在實際工作中,應針對商品的特性,制定不同的配送申請和配送制度。
(2)確定合理的配送路線。採用科學的方法確定合理的配送路線是配送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確定配送路線的方法很多,既可採用方案評價法,擬定多種方案,以使用的車輛數、司機數、油量、行車的難易度、裝卸車的難易度及送貨的准時性等作為評價指標,對各個方案進行比較,從中選出最佳方案,又可以採用數學模型進行定量分析。
(3)進行合理的車輛配載。各分店的銷售情況不同,訂貨品種也不一致,一次配送的物品可能有多個品種。這些物品不僅包裝形態、儲運性質不同,而且密度差別較大。密度大的物品往往達到了車輛的載重量,但體積空餘很大;密度小的商品雖達到車輛的最大體積,但達不到載重量。實行輕重配裝,既能使車輛滿載,又能充分利用車輛的有效體積,會大大減少配送費用。
(4)量力而行建立計算機管理系統。在配送作業中,分揀、配貨要佔全部勞動的60%,而且容易發生差錯。如果在揀貨配貨中運用計算機管理系統,應用條形碼技術,就可使揀貨快速、准確,配貨簡單、高效,從而提高生產效率,節省勞動力,降低配送成本。
(5)制定配送成本標准。配送成本標準是配送成本控制的依據,配送成本標准包括配送成本預算中規定的各項指標。但配送成本預算中的一些指標都比較綜合,還不能滿足具體控制的要求,所以必須規定一系列具體的標准。
(6)監督配送成本的形成。要根據配送成本控制標准對配送成本形成的各個項目進行經常性檢查、評比和監督。不僅要檢查指標本身的執行情況,而且要檢查和監督影響指標的各項條件,如設備、工作環境等。所以,配送成本日常控制要與配送作業控制結合起來進行。
(7)及時糾正偏差。對於配送成本差異發生的原因,要查明責任者,查清情況,提出改進措施,加以貫徹執行。

4. 控制采購成本的策略的論文怎麼寫

企業物資采購成本探析 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如何加強和規范企業物資管理,是每個企業經營管理者共同探討的焦點問題,如何有效地控制采購成本,也是當今企業比較關心的一個緊迫話題。本文就影響物資采購成本的因素、物資采購流程式控制制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降低物資采購成本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企業物資采購;因素;流程式控制制;措施

一、影響物資采購成本的因素

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從企業持續經營的整個期間來看,收入減去成本就是利潤,成本是決定企業利潤的重要因
素。采購成本構成具有多樣性和動態性的特徵,影響采購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影響采購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采購價格因素
是企業成本和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采購成本高低的決定因素。
2.采購數量因素
建立在批量生產和科學合理的物品核算定額和儲備定額基礎之上,經濟批量的采購方式和數量是影響采購成本的重要因素。
3.物品市場信息因素
在全球經濟和網路經濟時代,及時、全面、准確地掌握分析物品市場信息,諸如物品的性能、質量、價格是影響采購成本的關鍵因素。
4.物品的運送方式因素
以最短的里程,最低的費用和最短的時間及時、准確、安全、經濟地完成物品在空間的轉移是影響采購成本的重要因素。
5.物品儲備方式因素
先進合同的物品儲備方式對節約人力和運費以及少佔用資金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6.采購策略因素
在廣闊的全球經濟中,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具有預見性和靈活機動的采購策略是影響采購成本的重要因素。
7.員工的素質因素
良好的采購工作,是決定企業產品開發,產品質量,采購成本的關鍵,也是決定流通企業銷售狀況的關鍵,因為采購策略事先就決定了物品暢銷與否,而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具備一定科學知識、業務能力和豐富經驗的采購和倉庫管理員工,隨著經濟全球化,采購活動遍布全球,則更是如此。

二、企業物資采購流程式控制制

物資采購流程管理的優與劣關繫到整個企業成本管理的成敗,對物資采購流程的控制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1.采購計劃的制定
采購計劃階段是整個采購運作的第一步,至關重要。采購計劃的制定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具有豐富生產經驗、計劃經驗、采購經驗等復合知識人才才能勝任,並且要和確認訂單等部門協作進行。
2.供應商的選擇
采購渠道的選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是物資采購控制的重要一環。對任何一個采購項目來說,供應商的多少,決定著供應商競爭力的激烈程度,參與的供應商越多,不僅采購項目在其性能、規格等方面有較多的選擇餘地,而且在供應價格上也將得到更大的優惠,在售後服務的承諾措施上也將更加完善、周到。
3.采購價格的確定
采購價格的確定,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成本,是物資采購控制的重中之重,在確定采購價格時,弱化采購人員與領導的個人行為,注重產品市場價格調查。一方面,在調查市場價格時充分利用網路平台,對采購物資的價格進行市場信息收集,可以通過上互聯網了解產品的網上報價,發郵件了解其他地區報價,還可以查詢部分廠商和專業人士了解其內部報價,著重了解和掌握商品的成本價,摸准不同銷售商的利潤構成,以消除腐敗隱患。另一方面,充分認識競爭決定價格這一規律,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積極採取與各投標單位開展競爭性談判方式,利用各投標單位急於中標的心理,在保證他們合理利潤的前提下,促使價格下調到認可的空間。
4.嚴把入庫驗收關
物料的接收是會計中確認資產、費用和負債是否存在與發生的重要依據,是買賣交易中的重要環節,為達到控制目的,驗收人員必須由獨立於計劃、采購和財務部門的人員來承擔,它應根據采購單上的數量和質量要求獨立地檢驗收到的貨物。
5.建立科學的資金使用程序
隨著企業生產能力的不斷擴大和職工收入不斷增長,企業的流動資金嚴重不足,企業往往依靠拖欠供應商的貨款緩解資金壓力。但是,任何單位包括供應商的經濟活動都是以利潤為目標的,無限制的將資金壓力轉嫁到供應商頭上,一方面會嚴重影響企業在市場中的誠信地位,減少企業賒購物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供應商為減少其負債風險和壓力,會以抬高供貨價格的方式來彌補,造成企業未來負債越來越大。而且由於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及供應商情況復雜性,財務部門無法保證付款政策的一致性。在此條件下,財務部門付款政策的執行就存在較大的隨意性,長期
以往,會導致財務部門付款過程中沒有監督而產生財務部門有關人員以職謀私情況的產生。因此采購部門和財務部門要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采購欠款付款政策,做好不因領導層的變動而中斷。

三、降低物資采購成本的措施

1.制定采購預算與采購計劃
制定采購預算的行為,就是對組織內部各種工作進行稀缺資源的配置。預算不僅僅是計劃活動的一個方面,也不僅僅是組織政策的一種延伸,它還是一種控制機制,起著一種比較標準的作用。制定采購預算,是在具體實施物資采購行為之前對物資采購成本的一種估計和預測,是對整個采購資金的一種理性的規劃。它不單對物資采購資金進行了合理地配置和分發,還同時建立了一個資金的使用標准,以便對采購實施行為中的資金使用進行隨時地檢測與控制,確保采購資金的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浮動。有了采購預算的約束,能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率,優化采購管理中資源的調配,查找資金使用過程中的一些例外情況,有效控制采購資金的流向和流量,從而達到控制物資采購成本的目的。
2.經濟合理地選擇供應商
供應商是物資采購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物資采購時,應該本著「公平競爭」的原則,給所有符合條件的物資供應商提供均等的機會,一方面體現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則,另一方面也能對采購成本有所控制,提高物資采購實施的質量。因此,在供應商的選擇方面就有如下兩方面的問題值得關注。
(1)選擇供應商的數量
供應商數量的選擇問題,實際上也就是供應商份額的分擔問題。從采購方來說,單一渠道增加了采購資源供應的風險,也不利於對供應商進行壓價,缺乏采購成本控制的力度。而從供應商來說,批量供貨由於數量上的優勢,可以給采購方以商業折扣,減少貨款的支付和采購附加費用,有利於減少現金流出,降低采購成本。因而,在進行供應商數量的選擇時既要避免單一渠道,尋求多家供應,同時又要保證所選供應商承擔的供應份額充足,以獲取供應商的優惠政策,降低物資的價格和采購成本。這樣,既能保證采購物資供應的質量,又能有力地控制采購支出。一般來說,供應商的數量以不超過3—4家為宜。
(2)選擇供應商的方式
選擇供應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開競爭性招標采購、有限競爭性招標采購、詢價采購和直接簽訂合同采購,四種不同的采購方式按其特點來說分為招標采購和非招標采購。在物資采購中,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可以利用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來壓低物資價格,幫助采購方以最低價格取得符合要求的物資,並且多種招標方式的合理組合使用,也將有助於提高采購效率和質量,從而有利於控制采購成本。
3.充分利用物資采購環境物資市場供求關系的外部環境對采購策略的制定、采購計劃的實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外部環境包括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
宏觀環境是指能對物資采購組織怎樣及如何采購產生影響的外部變化,包括市場季節性的變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國家財政金融政策的調整等各種因素。而微觀環境則是指采購組織的內部環境,包括采購組織在采購中可能採取的組織政策、方式和程序,即實施采購的過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觀環境原則的前提下,一個好的物資采購策略應當充分利用外部市場環境為采購部門帶來利益。充分利用采購環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熟悉市場情況、了解市場行情、掌握有關所需要物資多方面的市場信息。4.強化供應商的管理
基於長期的降低采購成本的理念,在物資采購管理中應該貫穿供應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是把對供應商的管理納入物資采購管理的一個部分。這樣,既可通過長期的合作獲得可靠的物資供應和質量保證,又可在時間長短和購買批量上獲得采購價格的優勢,對降低物資采購的成本有很大的好處。有以下兩點值得注意:
(1)與供應商建立直接的戰略夥伴關系
對於采購方來說,一旦確定了可以長期合作的供應商,應該與供應商之間建立直接的戰略夥伴關系。雙方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建立一種雙贏的合作關系,使采購方在長期的合作中獲得資源上的保證和成本上的優勢,也使供應商擁有長期穩定的大客戶,以保證其產出規模的穩定性。這種戰略夥伴關系的確立,能給物資采購方帶來長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2)供應商行為的績效管理
在與供應商的合作過程中應該對供應商的行為進行績效管理,以評價供應商在合作過程中供貨行為的優劣。比如:建立供應商績效管理的信息系統對供應商進行評級,建立量化的供應商行為績效指標等等,並利用績效管理的結果衡量與供應商的後續合作,增大或減少供應份額、延長或縮短合作時間等,對供應商以激勵和獎懲。這樣能促使供應商不斷改善供貨行為,保證優質及時地供貨,從而有效地降低物資采購的總成本。
5.物資采購全成本控制
在探討物資采購管理中降低成本的問題時,應該確立物資采購全成本控制的概念。我們所應該關注的是整個物資采購過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對總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單一的針對采購物資的價格。獲得了低價的采購物資固然是成本的降低,但獲得優質的服務、及時快捷的供貨、可靠的貨源保證等也無疑是獲得了成本上的利益。同時,降低采購成本不僅指降低采購物資本身的成本,還要考慮相關方面的利益。成本就像在U形管中的水銀柱,壓縮這邊的成本,那邊的成本就會增加。單獨降低某項成本而不顧及其他方面的反應,這種成本降低是不會體現在物資采購管理的效益之中的。
所以,需要建立全過程成本的概念,來達到對整個物資采購管理總成本的控制和降低。不應僅僅只看到最直接的成本降低,還應該從物資采購的全過程來衡量成本上的收效,從項目采購的全過程來探求降低總成本的有效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在采購過程中發掘無處不在的降低成本的機會,從而實現減少資金支出、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溫香芹:結合企業實際降低采購成本[J].河北企業, 2007(1).
[2]薛 敏:加強材料采購的控制與管理探討[J].會計之友(B版).2005年07期.
[3]趙秀雲 孫風娟 王連勝:如何加強企業的物資管理[J].遼寧經濟.2006年07期.

5. 產品成本和生產成本如何控制

1、控制經費
包括勞務費、材料費、保全費等。把降低經費成本當成例行的公事,用制度去保證它,盡量為其創造良好的實施環境。經常召開了成本會議,逐漸把改善成本活動納入正常化、規范化、制度化,並確立了按型號來改善成本的方法。
2、改進生產工藝
控制不同工序所耗費的資本,包括鑄造工序、機械加工工序等。隨著新建企業的增多,企業之間出現了可比性,於是,天行健管理咨詢建議企業設立了「企業間比較委員會」,以推動各家企業之間的降低成本活動。通過這種方法,各企業之間同一道工序經過比較,互相取長補短,從而找出改進工藝、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
3、注重從細節上節約成本
企業降低成本的做法還體現在一些很不起眼的小事情上,例如,盡量減少了不必要的會議,有人曾指出,很多企業的各類會議,一開就是兩三個小時,有些會議的實際內容不多,而且常常不能按預定的時間開始,預定出席人也到不齊,結果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可以使用日事清的會議管理模塊,提高會議效率,對這種既費時費人還浪費錢的會議進行了精簡,會議也由此節省了大約10%的時間。
4、通過生產不同類型的產品達到控製成本的目的
企業按照不同的品種、相同的項目進行比較,然後規劃出能滿足顧客需求的產量,以便在製造過程中實現目標成本。之後,再確定總的指標額,在廣泛徵求意見、與有關部門進行協商的基礎上,向各個部門分配應負擔的數額,即根據各部門的預算額、生產額等按比例進行分配。此後,各部門再把自己的負擔額逐級分解下去。

6. 請問什麼叫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管理概述成本領先是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戰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管理課題。企業無論採取何種改革、激勵措施都代替不了強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這一工作,它是企業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重視的問題,抓住它就可以帶動全局。 成本控制管理的內容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與成本控制兩大環節。成本分配解決如何歸集、分配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問題,其核心內容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使企業達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業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l. 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即是將間接成本、共同成本或聯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門、工序或產品中。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驟: (1)確定成本對象。企業必須確定向什麼部門、產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對象常常是企業中的分部。如果企業中的一個分部被授予一些決策權,並成為成本對象,那麼會計系統將對該分部進行業績評價。 (2)歸集共同成本並分配到成本對象中。 (3)選擇成本分配基礎。成本分配基礎是與將要分配計人成本對象的共同成本有關的作業指標。共同成本通常是通過成本分配基礎分配計入成本對象。成本分配基礎能夠大致反映成本對象對共同資源的消耗方式。 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運用以成本會計為主的各種方法,預定成本限額,按限額開支成本費用,以實際成本和成本限額比較,衡量經營活動的業績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乃至超過預期的成本限額。 成本控制管理目標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管理目標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 此外,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是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採取偷工減料、冒牌頂替或粗製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否則,不但坑害了消費者,最終也會使企業喪失信譽,甚至破產倒閉。 成本控制管理的原則1.競爭是成本控制的基準。 2.全員全過程式控制制。 3.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最終目標。 4.精細管理,從細節人手。 5.整合優化內外部資源。 企業實施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1.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直接服務於企業目標; 2.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3.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7. 控制列印成本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紙,越薄的越便宜。
雙面列印省紙。
黑白激光列印機列印成本最低,但你要選耗材便宜的品牌。
過了保修期去外面加墨粉,比原裝的耗材便宜得多,雖然列印質量比不上原裝的。
使用低濃度方式列印,字跡會淡一些,但省墨。

8. 為了控製成本,對於規模小,技術含量不高的供應商,在付款方式上會採用什麼策略

選C,規模小、技術含量不高的供應商由於易於替代,議價能力往往較弱,此時應當利用我方較強的議價能力盡量延長付款周期,佔用更多資金,補充流動性或者取得資金的時間價值,最終達到控製成本的目的。

9. 降低產品成本的途徑包括(

是通過預算控制標准、差旅報銷標准,幫助企業確定合理有效的費用支出控制策略,包括剛性控制和柔性控制、總額控制和單項控制、分期控制和累計控制等。

同時梳理分享費用支出的控制流程,建立更多的基於業務和活動的事前控制流程,強化業務管理層。

(9)控制產品成本屬於哪個策略擴展閱讀:

嚴格控制、節約費用開支。企業應遵守財務管理制度,堅持勤儉辦廠,反對鋪張浪費,盡量降低製造費用,節約生產費用,嚴格控制期間費用,壓縮非生產費用。

尤其是企業必須嚴格執行《會計法》、《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准則》及《企業財務會計制度》;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和經濟核算,強化企業內部審計和完善內較經濟責任制。嚴信執行國家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和費用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