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什麼是成本控制的目標
擴展閱讀
中石油加油卡200元怎麼用 2025-01-20 03:46:33

什麼是成本控制的目標

發布時間: 2022-01-31 15:55:58

Ⅰ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什麼

成本管理的目的: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系統而全面、科學和合理,它對於促進增產節支、加強經濟核算,改進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義。成本管理是由成本規劃、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四項內容組成:

1、成本規劃是根據企業的競爭戰略和所處的經濟環境制定的,也是對成本管理做出的規劃,為具體的成本管理提供思路和總體要求。

2、成本計算是成本管理系統的信息基礎。

3、成本控制是利用成本計算提供的信息,採取經濟、技術和組織等手段實現降低成本或成本改善目的的一系列活動。

4、業績評價是對成本控制效果的評估,目的在於改進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動和激勵約束員工和團體的成本行為。

(1)什麼是成本控制的目標擴展閱讀:

基本內容:

1、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同時也是成本計劃的基礎,是編製成本計劃的依據。沒有成本預測,成本控制計劃,也就必然是主觀臆斷。這種計劃,以及建立這種計劃基礎上的預算也沒有作用。

2、成本決策

成本決策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本管理的思路、方法都得由成本決策確定。

3、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據。

4、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通過對成本的確認、計量、記錄、分配、計算等一系列活動,確定成本控制效果。其目的是為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提供准確的信息。

5、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主要是運用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通過同行比較和關聯分析。

6、成本考核和獎懲

成本考核和獎懲是把成本的實際完成情況與應承擔的成本責任進行對比,考核、評價目標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

Ⅱ 目標成本控制的原理及特點是什麼

目標成本控制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按照預先制定的成本計劃來調節影響成本費用的各種因素,以達到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種耗費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從而達到使企業降低成本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目標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
目標成本控製法起源於日本,現在已在世界上許多行業中被廣泛應用。賓士、豐田、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松下、夏普電子公司,康柏、東芝等計算機公司,中國的邯鄲鋼鐵公司,美菱集團等均運用了目標成本法進行成本控制和績效管理,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標成本控製法首先以市場營銷和市場競爭為基礎確定產品市場銷售價,然後以具有競爭性的市場價格和目標利潤倒推出產品的目標成本,體現了市場導向。目標利潤則是企業持續發展目標的體現,因此,目標成本控製法是將企業經營戰略與市場競爭有機結合起來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統。
目標成本的計算公式為:目標成本=用戶可以接受的價格—目標利潤—稅金
在這種目標成本制中,新產品的成本不再是產品設計過程的結果,而是成為該過程的一個開端。產品設計的任務是設計出功能和質量滿足客戶要求,可以目標成本進行生產,能使公司賺到預期利潤的產品。
目標成本控制的特點:
(1)全過程式控制制。目標成本控制貫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從市場預測與調查研究、產品策劃、設計開發、樣品試制到加工製造、材料采購、產品銷售和售後服務等各個階段、各個環節。所以,通過全過程所有環節的成本控制,以達到目標成本值,是目標成本控制的主要特點之一。
(2)全員參與。目標成本控制必須依靠企業的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人人都樹立起降低成本、節約開支的概念,使成本控制建立在可靠的群眾基礎之上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3)前饋性控制。目標成本控制的關鍵在於事前對成本耗費進行有效的控制,使浪費不致發生,使目標成本得以實現。如果消耗已經形成,並且相去甚遠,則補救莫及、難以挽回。所以,目標成本控制應在產品形成過程中對各項預訂的消耗標准進行嚴格控制,一般不允許脫離標準的超支發生,將一切浪費消滅在萌芽狀態。
要使目標成本控制有效,必須遵循目標成本控制的原則。
其一是全面性原則;
其二是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的原則;
其三是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其四是職能控制的原則,它要求按成本目標衡量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並糾正成本計劃執行中的偏差,以確保成本目標的實現;
其五是目標管理的原則,它要求成本控制以目標成本為依據,對企業的各項成本開支進行嚴格地限制、監督和指導,力求以最少的成本耗費,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Ⅲ 什麼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 )
成本控制的過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和壯大。
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為控制的手段,通過制定成本總水平指標值、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製成本的責任等,達到對經濟活動實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與過程。
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故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還包括統籌安排成本、數量和收入的相互關系,以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成本的相對節約,因此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於滿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2.5.10條)。滿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滿足顧客、最高管理者、相關方以及法律法規等對組織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對象是成本發生的過程,包括:設計過程、采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銷售過程、物流過程、售後服務過程、管理過程、後勤保障過程等所發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結果應能使被控制的成本達到規定的要求。為使成本控制達到規定的、預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須採取適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業、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術和方法。如VE價值工程、IE工業工程、ABC作業成本法、ABM作業成本管理、SC標准成本法、目標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戰略成本管理、質量成本管理、環境成本管理、存貨管理、成本預警、動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開展成本控制活動的目的就是防止資源的浪費,使成本降到盡可能低的水平,並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
成本控制反對「秋後算賬」和「死後驗屍」的做法,提倡預先控制和過程式控制制。因此,成本控制必須遵循預先控制和過程方法的原則,並在成本發生之前或在發生的過程中去考慮和研究為什麼要發生這項成本?應不應該發生?應該發生多少?應該由誰來發生?應該在什麼地方發生?是否必要?決定後應對過程活動進行監視、測量、分析和改進。
成本控制應是全面控制的概念,包括全員參與和全過程式控制制。
成本控制和成本保證的某些活動是相互關聯的。

Ⅳ 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標及核心是什麼

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標:
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標:培植企業核心能力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一詞最早由美國學者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1)於2O世紀9O年代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核心能力是指「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於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能的學識」。它包括下列五層深刻內涵:
(1)是一種競爭的能力,是相對於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2)是一種處於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業其他能力的統領;
(3)是企業所獨具的能力,是競爭對手無法模仿的;
(4)是長期起作用的能力,一般情況下不隨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質的變化;
(5)是長期積淀而形成的能力,深深紮根於企業之中。因此,核心能力具有價值性、獨特性、不可仿製性、不可交易性和延展性。
可見企業核心能力是企業競爭力的源泉,而以培植企業核心能力為目標的全面成本管理比傳統成本管理更加關注企業獨特的知識與技能、管理體制和員工價值觀念對企業競爭能力乃至核心能力培植和提升的影響。
圍繞這一目標,全面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也包括了財務(financia1)、顧客(customers)、企業內部業務流程(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和企業學習成長(1earningandgrowth)四個方面:
1、財務。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利潤依然是企業財務目標;但鑒於利潤作為財務目標的缺陷以及企業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其財務目標的不同,必須輔之以現金流動會計;此外,對效益的評估也延伸至對無形、間接效益的評估。
2、顧客。如何使顧客滿意,關鍵在於質量。全面質量管理指出顧客是質量概念的核心。關注顧客、關注質量就是必須關注質量成本、產品生命周期成本及環保成本;
3、企業內部業務流程。它們通常包括研究開發過程、經營過程和售後服務過程。從這一企業內部價值鏈出發,就應當關注研究開發能力評估及作業成本管理;
4、企業學習與成長。在組織的背景下,競爭力以不同的方式發展。許多企業越來越藉助於學習工具來更快地培植核心能力。企業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變化的環境中不斷成長。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人力資源成本,運用人力資源價值會計、行為會計,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與管理報酬計劃。
在以培植核心能力為目標的全面成本管理框架中,財務是最終目標,顧客是關鍵,企業內部業務流程是基礎。企業學習成長是核心。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有助於衡量、培植和提升企業核心能力。
全面成本管理的核心:價值鏈分析
1、價值鏈體系
全面成本管理立足於長遠的戰略目標,致力於培植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了解並運用價值鏈這一有效的戰略性分析工具。價值鏈是一系列由各種紐帶連接起來的相互依存的價值活動的集合。在這里,價值是指買方願意為企業提供給他們的產品所支付的價值,價值活動是企業所從事的物資上的和技術上的界線分的各項活動。波特教授將其劃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大類:前者如內部後勤、生產作業等,後者如采購、人力資源管理等,二者皆可進一步劃分為若干顯著不同的具體活動。
可見,價值鏈並不是獨立活動的匯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動構成的一個系統。在這一系統內各項活動之間相互聯系,即某項活動進行的方式影響其它活動的成本與效率。聯系的普遍存在意味著僅僅考察一項活動本身並不能全面理解這項活動的成本性態,同時為降低相互聯系的活動的總成本創造了機會,企業可以通過協調或優化這些聯系來創建其整體成本優勢。
2、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分析是一種戰略性分析工具,它可以識別和利用內部和外部聯系,目標是強化企業的戰略地位,能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控製成本動因而創造出一種競爭優勢,進而形成或加強企業核心能力。由於企業成本的發生與其價值活動有著共生的關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夠分攤到每一項價值活動之中,價值鏈分析可以衍生出企業的發展戰略,並且該戰略將會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產生重大影響。

Ⅳ 什麼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定議不就不講了,字面也能理解,問題是怎麼控製成本.成本控制大體來講就先要有一個成本目標,如生產鋼筆的企業,一支鋼筆賣5元錢,哪么這5元錢的價格是如何的定的呢,很明顯是根據成本加利潤定的,如成本是4元,利潤是1元.哪么一支鋼筆的成本就要控制在4元錢以內才能保證1元錢的利潤.成本分為固定成本(管理人員工資,固定資產折舊等不隨產量變化的成本)變動成本(原材料等隨產量變化的成本).對於固定成本的控制方法是制定計劃(如財務科本年的辦公用品消耗為500元、招待費為1000元。辦公室的辦公費本年為1000元,差旅費500元等),變動成本的控制方法是制定定額(如一支鉛筆的鐵皮消耗定額為0.05KG/支,一支鉛筆的人工定額為0.02工時/支等),還要有個計劃產量.在年初時財務部門就要根據以上數據定製成本目標.只要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就能保證本年利潤的實現.很顯然,財務部門權力是有限的,就象你說的"財務人員哪來這個控制的權力呢?",財務部門從根本上來講是一個信息部門,對內對外提供有用的信息,財務部門控製成本的方法就是提供信息,成本控制是全體員工共同來控制的事,而不是財務部門一個部門事,我只向有關部門有權領導提供目標、和實際運行進程中與目標的放生的偏差,由他們來考慮如何校正偏差。所謂控制就是事中對偏差的不斷較正,就如導彈一樣我是提供信息的部門,但如何較正我們說的不算,按鈕不在我們手裡。

Ⅵ 成本控制的目標包括什麼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標是提供信息、參與管理,但在不同層面又可分為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兩個方面:
1、成本管理的總體目標是為企業的整體經營目標服務,具體來說包括為企業內外部的相關利益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種成本信息以供決策和通過各種經濟、技術和組織手段實現控製成本水平。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中,企業成本管理系統總體目標的表現形式也不同,而在競爭性經濟環境中,成本管理系統的總體目標主要依競爭戰略而定。
在成本領先戰略指導下成本管理系統的總體目標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絕對降低,而在差異化戰略指導下成本管理系統的總體目標則是在保證實現產品、服務等方面差異化的前提下,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進行管理,實現成本的持續性降低。
2、成本管理的具體目標可分為:成本計算的目標和成本控制的目標。
成本計算的目標是為所有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包括外部和內部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主要是關於資產價值和盈虧情況的,因此成本計算的目標是確定盈虧及存貨價值,即按照成本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財務成本,滿足編制資產負債表的需要。而內部信息使用者利用成本信息除了了解資產及盈虧情況外,主要是用於經營管理,因此成本計算的目標即通過向管理人員提供成本信息,藉以提高人們的成本意識,通過成本差異分析,評價管理人員的業績,促進管理人員採取改善措施;通過盈虧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管理成本信息,有效地滿足現代經營決策對成本信息的需求。
成本控制的目標是降低成本水平。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成本控制目標經歷了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浪費來降低成本,通過提高成本效益比來降低成本和通過保持競爭優勢來降低成本等幾個階段。到現在在競爭性經濟環境中,成本目標因競爭戰略而不同。成本領先戰略企業成本控制的目標是在保證一定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內部成本,表現在對生產成本和經營費用的控制。而差異化戰略企業的成本控制目標則是在保證企業實現差異化戰略的前提下,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實現持續性的成本節省,表現為對產品所處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發生成本的控制,如對研發成本、供應商部分成本和消費成本的重視和控制。

Ⅶ 請問什麼叫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管理概述成本領先是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戰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管理課題。企業無論採取何種改革、激勵措施都代替不了強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這一工作,它是企業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重視的問題,抓住它就可以帶動全局。 成本控制管理的內容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與成本控制兩大環節。成本分配解決如何歸集、分配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問題,其核心內容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使企業達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業所做出的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 l. 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即是將間接成本、共同成本或聯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門、工序或產品中。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驟: (1)確定成本對象。企業必須確定向什麼部門、產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對象常常是企業中的分部。如果企業中的一個分部被授予一些決策權,並成為成本對象,那麼會計系統將對該分部進行業績評價。 (2)歸集共同成本並分配到成本對象中。 (3)選擇成本分配基礎。成本分配基礎是與將要分配計人成本對象的共同成本有關的作業指標。共同成本通常是通過成本分配基礎分配計入成本對象。成本分配基礎能夠大致反映成本對象對共同資源的消耗方式。 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運用以成本會計為主的各種方法,預定成本限額,按限額開支成本費用,以實際成本和成本限額比較,衡量經營活動的業績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乃至超過預期的成本限額。 成本控制管理目標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管理目標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 此外,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是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採取偷工減料、冒牌頂替或粗製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否則,不但坑害了消費者,最終也會使企業喪失信譽,甚至破產倒閉。 成本控制管理的原則1.競爭是成本控制的基準。 2.全員全過程式控制制。 3.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最終目標。 4.精細管理,從細節人手。 5.整合優化內外部資源。 企業實施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1.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直接服務於企業目標; 2.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3.成本控制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Ⅷ 成本控制的目標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類產品的性能、質量相差無幾,決定產品在市場競爭的主要因素則是價格,而決定產品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則是成本,因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產品的價格。

成本管理控制目標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

(8)什麼是成本控制的目標擴展閱讀:

控制內容

產品設計成本,加工工藝成本,物資采購成本,生產組織方式,材料定額與勞動定額水平等。這些內容對成本的影響最大,可以說產品總成本的60%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質量。

這項控制工作屬於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動實施時真實的成本還沒有發生,但它決定了成本將會怎樣發生,它基本上決定了產品的成本水平。

Ⅸ 成本管理的控制目標是什麼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類產品的性能、質量相差無幾,決定產品在市場競爭的主要因素則是價格,而決定產品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則是成本,因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產品的價格。成本管理控制目標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此外,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要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是要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採取偷工減料、冒牌頂替或粗製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否則,其結果不但坑害了消費者,最終也會使企業喪失信譽,甚至破產倒閉。
(一)成本動因不只限於產品數量。
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就必須先了解成本為何發生,它與哪些因素有關,有何關系對於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其成本動因是產品的產量,按產量進行這部分的分配是毫無疑問的。如何有效地控製成本,使企業的資源利用達到最大的效益,就應該從作業入手,力圖增加有效作業,提高有效作業的效率,同時盡量減少以至於消除無效作業,這是現代成本控制各方法的基礎理念,其他各種概念都是圍繞其開展的,因而也是本文的立足點。
(二)成本的含義變得更為寬泛
傳統的產品成本的含義一般只是指產品的製造成本,即包括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應該分攤的製造費用,而將其他的費用放入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中,一律作為期間費用,視為與產品生產完全無關。因此,廣義的成本概念,既包括產品的製造成本(中游),還包括產品的開發設計成本(上游),同時也包括使用成本、維護保養成本和廢棄成本(下游)的一系列與產品有關的所有企業資源的耗費。相應地,對於成本控制,就要控制這三個環節所發生的所有成本。
(三)成本節省到成本避免
傳統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過成本的節省來實現的,即力求在工作現場不浪費資源和改進工作方式以節約成本將發生的成本支出,主要方法有節約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標方式采購原材料或設備,是企業的一種戰術的改進,屬於降低成本的一種初級形態。高級形態的成本降低需要企業在產品的開發、設計階段,通過重組生產流程,來避免不必要的生產環節,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一種高級的戰略上的變革。
(四)時間作為一個重要的競爭因素
在價值鏈的各個階段中,時間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行業的各項技術的發展變革速度已經加快,產品的生命周期變得很短。企業能將產品及時地送到顧客手中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對顧客的意見採取及時的措施,使顧客價值最大化。這樣既可以獲得市場,又可以隨時掌握市場的動態。

Ⅹ 如何制定成本控制目標

一些企業要做到科學的控製成本,首先就是要正確地認識「成本」的意義,進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製成本。
一、成本控制在於把錢花得恰到好處
麥肯錫曾這樣評價中國企業:「成本優勢的巨人卻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其實,成本控制是一門花錢的藝術,而不是節約的藝術。如何將每一分錢花得恰到好處,將企業的每一種資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這是中國企業在新的商業時代共同面臨的難題。
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以企業是否節約為依據,片面從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費用的發生入手,強調節約和節省。而國際公司則認為,以節約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業只是土財主式的企業,他們除了剝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現代企業應有的成本控制戰略及方法。企業要想有長期效益,就只能從戰略的高度來實施成本控制。換句話來說,不是要削減成本,而是要提高生產力、縮短生產周期、增加產量並確保產品質量。
單純地削減成本,把成本的降低作為唯一目標,並不能得到有遠見的企業家的贊同。單純地追求削減成本,一般簡單的做法都會考慮降低原材料的購進價格或檔次;或者減少單一產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慮降低工藝過程的工價,從而達到削減成本的目的。這樣是十分危險的,會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企業勞力資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經擁有的市場。
二、成本控制需要建立科學機制
要做到合理控製成本,該如何做呢?我們來看看跨國企業是如何建立成本控制體系的:
第一步:戰略目標指導成本控制目標
方向正確等於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樣。成本控制的目的是為了不斷的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所以,制定目標成本時首先要考慮企業的贏利目標,同時又要考慮有競爭力的銷售價格。由於成本形成於生產全過程,費用發生在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情、每一項活動上,因此,要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
1.企業項目分析
各個部門以營銷目標導向,進行年度工作的項目立項,列出為實現目標所需要做的各類項目,同時對項目進行任務分解,再對時間、成本、性能每個環節進行分析,對比成本與收益。比如市場部明年為了達到既定的目標,需要完成多少市場宣傳及推廣的項目,項目逐一分解成任務後,對每個任務所需要的費用進行合理預算,同時對產生的收益進行估算。
2.進行行業價值鏈分析
行業價值鏈:是企業存在於某一行業價值鏈的某個點,包括與上、下游與渠道企業的連接點,如供應商產品的包裝能減少企業的搬運費用,改善價值的縱向聯系也可以使企業與其上、下游和渠道企業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優勢。
3.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分析
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本企業價值鏈在行業價值鏈中處於平行位置,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可以測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然後,自己企業與之相比較,就找出了與競爭對手在任務活動上的差異,揚長避短,爭取成本優勢。
第二步:成本控制四步執行法
1.減少目標不明確的項目和任務
在企業目標清晰的情況下,每個項目及任務都是為實現目標所服務的。項目立項分析後,可以把目標不明確的項目與任務削減掉。
2.明確各部門的成本任務
實行「全員成本管理」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先測算出各項費用的最高限額。然後橫向分解落實到各部門,縱向分解落實到小組與個人,並與獎懲掛鉤,使責、權、利統一,最終在整個企業內形成縱橫交錯的目標成本管理體系。
3.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
沒有數字進行標准量化,就無從談及節儉和控制。伴隨著成本控制計劃出台的是一份數字清單,包括可控費用(人事、水電、包裝、耗材等)和不可控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原料采購、利息、銷售費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財務匯總後發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異常的數據就用紅色特別標識。在月底的總結會議中,相關部門需要對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釋。為了讓員工養成成本意識,最好建立《流程與成本控制SOP手冊》。手冊從原材料、電、水、印刷用品、勞保用品、電話、辦公用品、設備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製成本的方法。當然,有效的激勵也是成本控制的好辦法,所以,成本控制獎勵也成為員工工資的一部分。
4.成本管理的「提前」和「延伸」
「提前」就是加大技術投資,控制采購成本;「延伸」就是將上下游整合起來。當今的市場競爭,是實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競爭,也是成本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成本決定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業逐步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途徑,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企業管理者要轉變傳統狹隘的成本觀念,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現代的先進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強企業的競爭力,迎接各方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