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四大鑽石
世界四大鑽石指的就是「攝政王」、「南非之星」、「藍色希望」和「光明之山」四顆鑽石。經過琢磨的鑽石光彩奪目、燦爛無比,歷來被譽為「寶石之王」
「攝政王」的英文名稱為Regent,重140.5克拉,無色,古墊形琢刻形狀,原產於印度,在世界著名鑽石中排第十五位,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阿波羅藝術館。
傳說,在1701年,印度的一個奴隸找到一顆重約400克拉的金剛石,他為了把寶石帶出礦山,忍痛割破自己的大腿,將寶石藏在皮肉之中,然後纏上綁帶,逃出了礦區,但後來他在出海的船上被船長搶走寶石後葬身大海。船長又將這塊寶石賣給了商人。經過幾次轉手寶石落到了英國總督手中,但幾次戰爭之後,寶石最終落戶於法國。這顆特大型金剛石就是現在的世界著名巨鑽——攝政王。
「南非之星」的英文名稱為Star of South Africa,重47.55克拉,無色,梨形琢刻形狀,原產於南非,是一顆極優質的凈水鑽,原鑽石重83.5克拉。
1866年,南非金伯利城的一個女孩拾到一顆巨大的金剛石,把它送給了獵人尼科克。後來經過幾次轉手,金剛石以當時的價值12500英磅賣給利立非公司。金伯利城有金剛石的消息像閃電一樣迅速震動了整個南非,並傳遍了全世界。於是世界各國的覓寶者,經商的棄商,務農的棄農,蜂擁而至金伯利尋找金剛石。曾有人在鴨嗉子里發現了金剛石,結果全城的鴨子一天之內都被殺光。後來人們發現金伯利附近的河流的沖積物里有金剛石,就順河追索,最後在附近發現了金剛石原生礦,從此南非成為世界鑽石的主要產地。
「南非之星」於1974年在日內瓦拍賣。
「藍色希望」的英文名稱為Hope Blue,重44.53克拉,深藍色,橢圓型琢刻形狀,原產於印度西南部,是極其罕見的稀世珍品,現存於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博物館。
大約在公元1642年,有人在印度的基斯特的砂層中發現了一顆大金剛石,重112克拉,把它鑲在了神像上,以求神靈保佑。
「光明之山」的英文名稱為Koh-I-Noor,重108.97克拉,無色,橢圓形琢刻形狀,原產於印度戈爾康達,在世界著名鑽石中排名第三十三位。
② 世界上著名的四大鑽石是什麼「四大鑽石」有何特別之處
世界上著名的四大鑽石分別是“攝政王”、“南非之星”、“藍色希望”和“光明之山” ,這四枚鑽石各自有他們的特別之處。上面所說的四枚鑽石是公認的世界四大鑽石,它們每一顆都非常的燦爛奪目,被人們稱為鑽石之王。
“光明之山”的重量是108.97克拉,雕刻的形狀是橢圓形,英文名字叫Koh-I-Noor。這枚鑽石被發現於印度,現在在世界著名鑽石排行榜中排名地三十三位。據說這枚鑽石原石的重量為800克拉,後來經過多次的雕刻成為了現在的一百多克拉。
③ 鑽石的主要產地是那個國家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缺喚伏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鏈配個國家的鑽石產伏攜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
(3)鑽石的四大產地是哪裡擴展閱讀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鑽石美麗、稀有,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代表永恆不破的愛情。
2017年5月16日,蘇富比拍賣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春季珠寶拍賣會,一對彩色梨形鑽石耳墜以大約5740萬美元、約合3.95億元人民幣的總價,創下拍賣史上的新紀錄。這對梨形耳墜產自南非,除顏色不同,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分別重約16克拉。
其中,深粉色鑽石名為「阿泰米斯」,拍出1550萬美元(1.067億元人民幣),另一顆鑽石為深湖藍色,名叫「阿波羅」,由於顏色比粉鑽更罕見,價格是粉鑽的兩倍多。
④ 鑽石的主產地在什麼地方
非洲、澳大利亞、俄羅斯,主產地非洲。
⑤ 中國鑽石產地在哪裡
中國鑽石礦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部,自北向南分別為遼寧的瓦房店、山東的蒙陰,還有湖南的沅江流域。另外,在河南、湖北、寧夏、山西、四川、河北也有發現過鑽石,但品質和質量都沒有達到開採的要求。
1、遼寧瓦房店鑽石礦
遼寧瓦房店鑽石礦是亞洲最大的鑽石礦床,主要為金伯利岩原生礦,目前遼寧瓦房店鑽石礦探明的鑽石儲量約1320萬克拉。瓦房店市被譽為東方鑽石城,金剛石儲量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54%,多呈8面體和12面體,質地優良,晶形完整,色澤晶瑩剔透,首飾級含量佔70%,在國際市場上屬一流。
2、山東蒙陰-臨沭
山東的鑽石礦床規模雖然沒有遼寧瓦房店的大,但是產出的鑽石質量相對較好,在中國發現的很多50克拉以上的大鑽石,幾乎都產自於山東。這個地區亦曾開采出多顆上百克拉巨型鑽。
3、湖南沅水流域
湖南沅水地區是我國最早的鑽石開采地。在清朝道光年間(1820-1850)湖南西部農民先後在桃源、常德、黔陽一帶發現鑽石,當時鑽石主要用作補瓷器用的鑽頭。1952年湖南省成立金剛石找礦勘探隊,1958年在湖南常德建立中國第一家金剛石開采企業601礦。湖南的礦床主要為砂礦,產量相對較少,年產量2-3萬克拉,最高達5萬克拉。但該礦床所產出的鑽石中,寶石級鑽石比例相對較高,大約佔到60-80%,其中發現最大的鑽石重62克拉。
⑥ 鑽石的產地有哪些地方 鑽石的產地有什麼地方
1. 非洲:非洲南部是世界上主要的鑽石產地。世界上最大的砂礦鑽石位於非洲西南部的納米比亞,其中95%以上是寶石級鑽石。
2.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鑽石產量最大的國家,佔世界儲量的26%,包括約5%的寶石級。
3.俄羅斯:主要分布於西伯利亞雅庫特地區金伯利岩。粒度雖小,但有很多優質透明的。
4. 加拿大:1990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北極圈附近的湖泊帶發現金伯利岩型原生礦。
5. 亞洲與中國: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鑽石的地方,曾生產過“莫卧兒皇帝”、“藍女王”等古老而著名的大鑽石,但產量很低。1950年,中國在湖南沅江流域首次發現了具有經濟價值的鑽石砂礦,質量較好,寶石品位佔40%±,但品位較低,分布分散。
⑦ 鑽石的產地是哪裡
鑽石的產地有澳大利亞、剛果(金),波札那,俄羅斯,南非等。
世界各源消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剛果(金)、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
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鑽石理化特性:
鑽石源於古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常含有0.05%-0.2%的雜質元素,譽裂李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們的存在關繫到鑽石的類型和性質。
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四面體及它們的聚形。純凈的鑽石無色透明,由於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體。熱導率為0.35卡/厘米/秒/度。
用熱導儀測試,反應最為靈敏。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擊,重擊後會順其解理破碎,一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鑽石具有發光性,日光照射後 ,夜晚能發出淡青色磷光。
X射線照射,發出天藍色熒光。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鹼,酸鹼不會對其產慶遲生作用,鑽石具有親油疏水的特性,因此在鑽石首飾的保養中,強調避免將鑽石處於重油的環境下,影響鑽石首飾的火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鑽石
⑧ 鑽石一般分布在什麼地方
產地有南非、蘇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納米比亞、迦納、獅子山、者謹賴比瑞亞、安哥拉、中國粗盯及南美的巴西、委內瑞拉等地區,歷史上第一批鑽石產地是印度,始於2000千年前的戈爾康達王朝。特點最富的金剛石(鑽石)原生礦產在南非,二戰後,西方開采量的98%出自南非。獅子山以產最優質金剛石而著稱,主要產於沖積砂礦中,安哥拉也出產優質金剛石,扎伊爾、津巴布維也主要是金剛石砂礦床。巴西的金剛石也有較重要的位置,不少著名特大的金剛石,如「瓦加斯總統」和「科雅斯」等鑽石就來自巴西,這里的金剛石也主要產在沖積秒岩嫌和礦之中。
⑨ 有誰知道鑽石的產地有哪些具體點,謝謝
目前世界上共有27個國家發現鑽石礦床,大部分位於非洲、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非洲:南部非洲是世界主要鑽石產區(南非、納米比亞、波札那、扎伊爾、安哥拉等)。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砂礦在西南非納米比亞,平均售價高於300美元/克拉,而且95%以上為寶石級。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筒(Mwai)以盛產寶石級大鑽石聞名於世,它位於坦尚尼亞。而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原生鑽石礦床在南非(Premier),出產了許多世界著名大鑽石,如庫利南(3106克拉)、高貴無比(999.2克拉)、瓊格爾 (726克拉)。波札那是另一個重要鑽石產地,其鑽石收入占國家出口收入的70%以上,1999年其產值保持全球第一。扎伊爾、波札那、南非、納米比亞、安哥拉、坦尚尼亞、獅子山(寶石級佔60%以上,平均售價173美元/克拉)、迦納等非洲國家擁有的鑽石儲 量為全世界鑽石總儲量的56%,寶石級平均為31%。
澳大利亞:1979年在澳大利亞鉀鎂煌斑岩中首次發現鑽石,這是鑽石礦床學方面一個突破性進展,隨後在西澳北部發現了150多個鉀鎂煌斑岩體,其中含有一定數量的色澤鮮艷的玫瑰色、粉紅色、少量藍色鑽石,屬稀世珍寶,平均售價高達3000美元/克拉,有一顆高凈度玫瑰 色的鑽石重3.5克拉售價達350萬美元。阿爾蓋是當今世界含鑽石最豐富、儲量最大的岩體。澳大利亞是目前鑽石產量最多的國家,其儲量佔全球的26%,其中寶石級約5%。
俄羅斯:主要分布於西伯利亞雅庫特地區的金伯利岩中,雖然粒度小,但優質透明者多。
加拿大:1990年在加拿大西北靠近北極圈的湖泊地帶所發現的金伯利岩型原生礦,世界鑽石史上又一大突破,也對De Beer 的壟斷經營構成了威脅。
亞洲及中國: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地方,且出產了古老而有名的大鑽「莫卧兒大帝」、蘭女皇」等,但目前產量很低。中國1950年首次在湖南沅江流域發現具有經濟價值的鑽石砂礦,品質好,寶石級佔40%±,但品位低,分布零散。60年代在山東蒙陰找到的原生鑽石礦品位高、儲量大,但質量差,寶石級佔12%左右,且色澤偏黃,多用於工業上。70年代初在遼寧瓦房店發現了鑽石原生礦床,儲量大、質量好,寶石級約佔50%以上,成為中國也是亞洲最大的原生鑽石礦山(每年開采10萬克拉以上)。目前最大的一顆重65克拉,每克拉鑽石平均售價120美元,而澳大利亞的鑽石售價大多數僅數美元。
據最新資料世界上產量最高的排名依次為:
澳大利亞(4000萬克拉)、扎伊爾(2000萬克拉)、波札那(1600萬克拉)、俄羅斯(1200萬克拉)、南非(900萬克拉),這五個國家佔世界總產量的95%。另外,納米比亞、安哥拉也是重要鑽石產出國。
⑩ 哪裡是鑽石的主要來源
1、出產鑽石的國家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鑽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2、 出產最好鑽石的國家
對於鑽石的毛坯和寶石級鑽石所佔比例來說,最好的鑽石來自於納米比亞沖積礦床中開采出來的鑽石。這些鑽石經歷的自然風化搬運到海邊,路程長達1000英里。經過這段旅程鑽石中脆弱部分都分離。在特定沉積環境中鑽石按不同粒級不同形狀一定規律分布於岩層中。該礦區寶石級鑽石英鍾最高達到97%。對切磨好的鑽石戒面,很難分辯出產自哪個國家和礦區。
任何礦區產出的鑽石都有好、中、差。拿礦區中最好的鑽石與納米比亞產出最差的鑽石比,納米比亞沖積礦床的鑽石也不一定就好。
3、 鑽石產地的變遷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但目前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至1725年巴西鑽石的發現及開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為當時全球鑽石的最重要產地。
1867年以後,南非發現了沖積砂礦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其產量長期處於世界前列,並由此開創了鑽石業的新紀元。1905年,在南非阿扎氏亞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普列米爾岩筒,並在此發現最大的鑽石(庫利南鑽石)。目前,南非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且最現代化的維尼蒂亞鑽石礦。南非鑽石顆粒大,品質優,50%的金剛石均是可切割的,其產量雖不及澳大利亞等國,但產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鉀鎂斑岩中含有金剛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寶石級僅占其產量的5%。澳大利亞鑽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爾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蓋爾(argle)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波札那盛產優質金剛石,寶石級佔50%,其產值居世界首位。波札那的鑽石來自露天開採的金伯利岩,巨大的礦山有orapa岩筒(1967年)、letihakena岩筒(1977年)和jwaneng鑽礦(1982年),三個礦的總產量在1989年超過1500萬克拉。
俄羅斯的鑽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中部雅庫特地區,該區找到有一百多個含金剛石金伯利岩筒,1988年,俄羅斯在靠近歐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鑽石礦。目前,俄羅斯鑽石產量在1200萬克拉左右,一半為寶石級。多年來俄羅斯形成了獨立的鑽石開采加工銷售體系,其鑽石數量大、質量優、均勻性好,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前幾年報道加拿大北部地區發現大量金伯利岩,幾年後鑽石產量可佔全世界產量的10%。
中國鑽石資源與產地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鑽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中國於1965年先後在貴州和山東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鑽石原生礦床。1971年遼寧瓦房店找到鑽石原生礦床。目前仍在開採的兩個鑽石原生礦床分布於遼寧瓦房店和山東蒙陰地區。鑽石砂礦則見於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廣西以及跨蘇皖兩省的郯廬斷裂等地。
目前我國鑽石主要產地有三個: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臨沭,湖南沅江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礦.其中遼寧的質量好,山東的個頭較大.
目前我國現存發現的最大鑽石為常林鑽石,於1977年12月21日發現於山東,由常林大隊魏振芳發現,故而得名「常林鑽石」,現藏銀行國庫中。常林鑽石重158.786克拉,呈八面體,質地潔凈、透明,淡黃色。
另據傳,中國最大的鑽石曾是金雞鑽石,也發現於該地區,重281.25克拉,但在二戰期間被日軍掠走,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