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錶里為什麼要裝鑽石,鑽石是不是越多越好
手錶中的「鑽」指的是機芯中含有寶石的軸承,通常這些零件運轉頻率很高,如果採用普通的軸承,這些零件很有可能一兩年便損耗的無法正常工作了,而寶石軸承運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依然可以保持很高的精度。
「鑽」是否越多越好?-----不是的
通常機芯的鑽數是根據機芯的構造設定的,簡單的機芯鑽數就少,復雜的機芯鑽數就多,通常簡單的手動機芯只有12-19顆、簡單的自動機芯20-28顆,復雜的看具備什麼機構,一般稍復雜的35-40顆,一些頂尖復雜的機芯內含上百顆。當然也有一些品牌為了顯示自己的細膩,即使無需寶石軸承的部位也使用了寶石軸承,這樣以來比起相同復雜度的其他機芯,會多出數十顆鑽數。
B. 手錶中的18k diamond是什麼意思
18k diamond的中文:18k鑽石。
下面呢,仔細講一下k的意鬧握思:
K是代表含金量的,數字越高說明含金量越高。
每開(英顫彎此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茄迅金量為4.166%,
18k=18*4.166%=74.998%,
24k=24*4.166%=99.984%
24K含金99%,22K含91。7%,
18K含75。1%,
14K含58。5%,
12K含50%。
所以呢,18k就是含有75.1%黃金的(不是純黃金吶~~)
C. 手錶21鑽是什麼意思
手錶里有21粒鑽石。鑽石,原來是指金剛石,也就是金剛鑽。後來,人們把其他一些堅硬的寶石也叫做鑽石。手錶里許多小齒輪。
齒輪不停地轉動,帶動秒針、分針和時針准確地向前移動。支架齒輪的軸承必須經受住無數次的磨擦而很少損耗變形,才能保證鍾表報時的准確。
這堅硬、耐磨的軸承是由人造紅寶石做成的。鍾表裡有多少個這樣的寶石軸承,就標明是多少鑽。
手錶的鑽數越大,質量越好。一般25鑽就夠了,再多就是裝飾物了。
21鑽沒有停秒功能,25鑽有停秒功能。
(3)手錶上的鑽石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手錶鑽石的用處:
鑽數是手錶中裝有碧兆迅寶石的粒數,鑽數的多少是衡量表機質量的標志之一。所謂的鑽,也就是紅寶石(人工合成的寶石),一般用在易磨損的軸承以及擒縱叉處。
手錶機芯鑽石的分布:二輪、三輪、秒輪、擒縱輪;普通手錶要求17鑽~19鑽,自動表要求25鑽~30鑽,並不是鑽數越高越好,非工作部位表鑽對表的性能和質量影響不大,只是起到裝飾作用。
2X4=8鑽擺輪上下防震器各二鑽;
2X2=4鑽擒縱叉、叉瓦各用二鑽;
2X2=4鑽圓盤頂一鑽;
1鑽這是標准基礎機芯的17鑽。
在上述標准配置下,要是給條盒輪加二鑽就是19鑽,自動系統再加四或六鑽,就是21鑽、23鑽。
自動加日歷系統猜巧再悔此加2鑽,就是25鑽。
以上都是功能鑽,其作用無非就是耐磨,降低摩擦系數,兼有蓄油等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鍾表寶石和鑽數
D. 一般手錶會寫16鑽, 35鑽,那是什麼意思指手錶的什麼東西呢
手錶上標明的鑽是指機芯中的寶石。它主要有四類:一類是作為軸眼用的,俗 稱「鑽眼」,它鑲嵌在一定部位上,使輪軸和鑽眼相接觸;另一類是作為蓋板用的,俗稱「托鑽」,它相當於機械中的軸承,可限止軸榫的上下晃動;再一類是做擺釘用的圓形鑽石;最後一類是做卡子瓦或騎馬腳的長方柱形鑽石。功能鑽是作為手錶機芯中輪系的軸承、圓盤釘、叉瓦等摩擦頻繁運動件的最佳材料。
E. 表裡面的鑽石是真的嗎
一般手錶里所謂的「鑽石」並不是磨埋真正的鑽石。它鏈渣是人工製造而成的紅寶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鈉,這是一種比金屬更硬的物質。國外生產的手錶盤上標著「17Jewelsl「,Jewel」,這些是寶石的意思,並不能籠統的翻譯為鑽石。手錶上用的這種人工製造而成的瞎喚螞鑽石,一般大數是用在機械表中,因為機械表軸承與齒輪之間的摩擦會不斷的磨損。為了減少和廷長機械表的壽命。於是製表匠人把軸承改用紅寶石,以提高耐用性和保持運動准確性。
更多關於表裡面的鑽石是真的嗎,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bb168161582190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F. 手錶中所指的17鑽是什麼意思手錶
手錶中的鑽
如果你戴過機械表,你是否注意到在它的表盤上,有"17鑽"或者"19鑽"等字樣。這是表示,手錶里有17粒或19粒鑽石。鑽石,原指金剛石,也就是金剛鑽。後來,人們把其他一些堅硬的寶石也叫做鑽石。國外生產的手錶盤上標著"17 Jewels ,也有用diamond的"Jewel"和"diamond都是寶石的意思。 顯然,從字面就可以知道,手錶的鑽數越大,質量越好。一般的鬧鍾沒有鑽數,標明"5鑽"、"7鑽"的鍾就是上品了。鍾表裡為什麼要用寶石呢?拆開鍾表,你會看到它的主要的定時結構是由許多小齒輪及支架軸承組成。齒輪不停地轉動,帶動秒針、分針和時針准確地向前移動。支架齒輪的軸承必須經受住無數次的磨擦而很少損耗變形,才能保證鍾表報時的准確。這堅硬、耐磨的軸承是由人造紅寶石做成的。鍾表裡有多少個這樣的寶石軸承,就標明是多少鑽。 自然界的寶石十分珍貴。它們都是在特殊的地質、壓力和溫度條件下生成的晶體。它們十分稀少,又晶瑩瑰麗,堅硬非凡.金剛石的摩氏硬度是10--礦石硬度的上限,素有寶石之王之稱.所以金剛石採掘起就非常困難,在礦區,往往要劈開兩噸半岩石,才可能獲得1克拉金剛石(注: 克拉,原是一種植物,其種子有一奇異的特性,恰好0.2克,所以最初用作重量寶石單位,後來演變成鑽石的專有單位 )。1979年全世界挖到的金剛石僅一千多萬克拉,一輛卡車即可載走。名貴的金剛鑽價值連城,成為稀罕的珍寶。金剛鑽用在工業上,是無堅不摧的"切割手"。"沒有金剛鑽,莫攬瓷器活"已成為民間俗諺,如此說就是因為玻璃刀上有一小粒金剛石,切割玻璃全靠它。金剛石車刀削鐵如泥,金剛石鑽頭鑽探速度高,進尺深。鑲嵌了金剛石的牙鑽能劃刻牙齒,成為牙醫的必備工具.通常閃爍著星光的紅寶石和藍寶石並非金剛石,而是摻雜了微量有色金屬的三氧化二鋁,也叫剛玉寶石。真正的金剛石是由純碳元素組成. 隨著做手錶需要的鑽石及寶石在其他工業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人們在想:能不能做人造寶石呢?金剛石的組成很簡單,但人工製造絕非易事(如果那樣從廉價的石墨合成金剛石,化學家早都成為巨富,呵呵),1892年法國化學家莫瓦桑從在隕石中發現微量金剛石的事實受到啟發,在高溫高壓(加聯接)下合成了金剛石的微晶.製造剛玉(紅寶石或藍寶石)則相對簡單一些,剛玉的化學成分是極普通的三氧化二鋁。我們腳下的泥土裡就含有不少三氧化二鋁。不過,紅寶石、藍寶石是純凈的三氧化二鋁摻雜了微量的鉻或欽使它顯出漂亮的鮮紅色或者蔚藍色。於是,人們從鋁礬土中提煉出純凈的三氧化二鋁白色粉未,再將它放在高溫單晶爐里熔融、結晶,同時摻進微量的鉻鹽或者氧化欽,這樣就得到了人造紅寶石和藍寶石。人造紅寶石除了作手錶里的"鑽",精密天平的刀口和電唱機里的唱針外,還是激光發生器的重要材料,常用的紅寶石激光器中就有紅寶石,以產生深紅色的激光。最古老的裝飾品、稀世的珍寶最終發展成為科技產品、現代工業的重要材料。化學正是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著.
高溫高壓 在1892年要獲得合成金剛石所需的溫度和壓強極其困難,而莫瓦桑通過一種很巧妙的方法實現了試驗條件.他們先把生鐵塊熔化,摻進碳後,讓其迅速冷卻,這樣,由鐵的熔融得到高溫,鐵冷卻收縮獲得高壓,通過這樣一個巧妙的方法, 莫瓦桑合成了金剛石,轟動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