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鑽石的等級分別是什麼
鑽石按照色澤劃分等級
鑽石顏色從無色到黃色或者黃褐色可以分為D、E、F、G、H、I、J等23個等級。
D級:D級是鑽石色澤等級中最高級別,代表鑽石完全透明,這種鑽石極其稀有,因此價格不菲。
E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看,顏色接近於無色,往往只有鑽石鑒定專家用專業的設備才能檢查出少量色素,也屬於比較稀有的鑽石。
F級:該級別鑽石的顏色也接近於無色,仍屬於品質較高的鑽石。
G—H級:G—H級別的鑽石直接用肉眼觀察是看不出任何顏色的,但是當把它們和色澤比較好的鑽石放在一起對比時,可以發現它們顏色有輕微的變化。
I—J級:I—J級別的鑽石顏色已經開始偏向黃色,如果用肉眼仔細觀察時的話,可以看出輕微的顏色。
K—M級:這類鑽石顏色黃色偏向比較多了,消費者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有輕微的黃色,不建議購買。M—Z級:M級以後的鑽石內部黃色已經很明顯了,鑽石品質比較差,沒夠購買的必要。
鑽石按照凈度劃分等級
鑽石的凈度鑽石表面及內部含有的瑕疵和內含物的大小。凈度級別印由高到低詳細可分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 I1,I2,I3等11個等級。
無瑕級(FL):FL是鑽石凈度最完美的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沒有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瑕疵,十分稀有。
內無瑕級(IF):IF等級的鑽石內部沒有任何內含物,但是表面有些微小的瑕疵,可藉由磨光去除。
極輕微內含級(VVS):VVS等級又分為VVS1、VVS2兩個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可以看到鑽石內部有微小的瑕疵,但是極其輕微,不易被察覺。
輕微內含級(VS):VS等級又分為VS1、VS2兩個等級,VS等級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的瑕疵可見,但非常比較微小。
微內含級(SI):SI等級又分為SI1、SI2兩個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鑽石有清晰可見的瑕疵。
內含級(I):這類鑽石瑕疵已經很明顯了,在10倍放大鏡觀察下清晰可見,肉眼也可以看到,一般不建議選擇這類鑽石。
『貳』 鑽石的種類
鑽石晶體在生成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攙雜其他元素,甚至在鑽石晶體中還會攙雜地幔礦物,這些地幔礦物均以包裹體的形式存在,例如石榴子石(Garnet)和橄欖石(Olivine)等。在鑽石晶體中最常見的攙雜元素是氮,極少數鑽石晶體中攙雜有硼。氮和硼元素與碳元素的化學性質最為近似,在鑽石晶體生長過程中可替代碳元素。攙雜氮元素者呈現黃色;攙雜硼元素者呈現藍色,並且使得鑽石成為電的半導體。根據鑽石晶體中是否含氮元素,鑽石可分為兩種類型:Ⅰ型鑽石,含氮;Ⅱ型鑽石,不含氮。鑽石中是否含氮可以由紅外光譜來確定:兩種鑽石在紅外波長范圍具有特徵吸收峰,Ⅰ型鑽石在1400~1000 cm-1范圍具有氮的吸收峰,Ⅱ型鑽石因為不含氮而不具有氮的吸收峰。
圖1-6 天然Ⅰa型黃色鑽石晶體和刻面黃色鑽石(Robert Weldon/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Ⅰa型鑽石的黃色是由聚合氮原子引起的
鑽石又根據含氮的狀態不同分為Ⅰa和Ⅰb型。
1.Ⅰ型鑽石
當鑽石剛生成時,晶體內的氮元素是以單原子的離散狀態存在。在漫長地質年代的高溫高壓作用下,鑽石晶體內的單個氮原子逐漸聚合在一起形成氮原子的聚合體。氮原子的聚合體可能是2個、3個或4個氮原子的聚合體,也可能更多。具有氮原子聚合體的鑽石屬於Ⅰa型鑽石。Ⅰa型鑽石占天然鑽石的絕大部分,約佔98%。Ⅰa型鑽石的顏色與含氮量有關,含氮量極低時,鑽石為無色,含氮量越高黃色的飽和度越高。圖1-6所示為一顆亮圓形切工的彩黃色鑽石和一顆天然黃色鑽石晶體。
(1)Ⅰa型鑽石
Ⅰa型鑽石中存在諸多種類的氮聚合體,對鑽石顏色產生貢獻的是由3個氮原子組成的聚合體,其餘氮聚合體在可見光范圍不產生吸收,對鑽石的顏色沒有貢獻。3個氮原子組成的聚合體是一個顏色中心(簡稱色心),記作N3色心,是鑽石中最重要的色心。
Ⅰa型鑽石晶體中的2個氮原子聚合體被稱為A 聚合體,4個氮原子聚合體為B聚合體。Ⅰa型鑽石晶體中的A 聚合體和B聚合體的比例不盡相同。根據A 聚合體和B聚合體的比例,Ⅰa型鑽石又可細分為幾個次類型:①當Ⅰa型鑽石中只有A 聚合體時,為ⅠaA型;②當只有B聚合體時,為ⅠaB型;③當Ⅰa型鑽石中同時具有A 聚合體和B聚合體並且比例相近時,為ⅠaA B型;①當Ⅰa型鑽石的A 聚合體多於B聚合體時,為ⅠaA> B型;⑤當A 聚合體遠遠多於B聚合體時,為ⅠaA>>B型;⑥當Ⅰa型鑽石的A 聚合體少於B聚合體時,為ⅠaA< B型;⑦當A 聚合體遠遠少於B 聚合體時,為ⅠaA<<B型。Ⅰa型鑽石的次類型可以由A 聚合體和B聚合體的紅外吸收峰強度加以確定。
(2)Ⅰb型鑽石
Ⅰb型鑽石所含的氮元素以單原子的狀態隨機分布在鑽石的晶體中,這些單個氮原子被稱為離散氮原子。Ⅰb型鑽石的含氮量很低,氮原子在鑽石晶體之間的距離較大,即使在很長地質年代的高溫高壓作用下也不能聚合在一起。Ⅰb型天然鑽石極少,只佔天然鑽石的0.1%。未經高溫高壓處理的合成鑽石幾乎都屬Ⅰb型。Ⅰb型鑽石的顏色也與含氮量有關,含氮量越高黃色的飽和度越高。當Ⅰa型鑽石和Ⅰb型鑽石的含氮量相同時,Ⅰa型鑽石的顏色飽和度要遠小於Ⅰb型的飽和度。
2.Ⅱ型鑽石
Ⅱ型鑽石不含氮元素,或含有可忽略不計的氮,但可能含硼元素,又分為Ⅱa型和Ⅱb型。
(1)Ⅱa型鑽石
Ⅱa型鑽石的氮元素含量小於10×10-6,不含有硼元素。Ⅱa型鑽石約占天然鑽石總量的2%。若Ⅱa型鑽石沒有任何晶體缺陷,則顏色為無色。許多Ⅱa型鑽石呈現粉紅色、紅紫色和棕色,主要是由於晶體缺陷塑性變形所造成的。Ⅱa型棕色鑽石經高溫高壓處理後可變成無色鑽石或較淺的棕色及其他顏色。
圖1-7 天然Ⅱb型藍色鑽石(Tino Hammid/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北極光鑽石集第7號,0.27ct; Ⅱb型鑽石的藍色是由攙雜硼元素造成的
(2)Ⅱb型鑽石
Ⅱb型鑽石含有微量的硼元素,呈現藍色,如圖17所示。Ⅱb型天然鑽石十分罕見,價格相當昂貴。因硼原子外層有3個電子,在鑽石晶體內產生1個電子空穴。這一電子空穴在鑽石的能級中生成1個受子能帶,可以吸收長波可見光,也可使 Ⅱb型鑽石變成半導體。
鑽石的簡單分類如表1—l所列。Ⅰa型鑽石大約佔全部天然鑽石的98%,顏色為無色到黃色。Ⅰb型鑽石只佔全部天然鑽石的0.1%,顏色為無色到黃色。Ⅱa型鑽石佔全部天然鑽石的2%,顏色為無色。Ⅱb型鑽石只含硼不含氮,極為稀少,顏色為藍色。
表1-1 鑽石的簡單分類
3.鑒定特徵
不同類型的鑽石具有不同的紅外吸收光譜,圖1-8所示為典型的不同類型的鑽石紅外吸收光譜。Ⅰa型與Ⅰb型鑽石紅外吸收光譜的主要在1400~1000cm-1的波數區間有所區別:Ⅰa型鑽石在1282cm-1處11有一A 聚合體的吸收峰,在1175cm-1處有一個B聚合體的吸收峰;Ⅰb型鑽石在1344和1130cm-1處具有兩個離散氮原子的吸收峰。Ⅱa型鑽石在1400~1000cm-1的區間沒有吸收峰。Ⅱb型鑽石特徵吸收峰位於2930,2800,2455和1300cm-1處。實際的鑽石紅外吸收光譜可能比圖1—8所示的典型的鑽石分類光譜要復雜得多,主要是由於鑽石的類型可能有混合,另外,其他各種鑽石晶體缺陷也可能產生紅外吸收。
圖1-8 不同類型鑽石的紅外光譜圖
由於不同形式的氮可以同時存在於鑽石之中,氮和硼也可能同時存在,鑽石的類型也可以混合。當鑽石中同時具有聚合氮和離散氮時,其類型為混合型Ⅰa+Ib。如果鑽石中同時含有離散氮原子和硼原子,其類型應為Ib和Ⅱb的混合型Ib+Ⅱb,人工合成綠藍色鑽石常有這種混合類型。
由於含攙雜元素的種類和濃度的不同,不同類型的鑽石對紫外和可見光的吸收也不同。Ⅰ型鑽石在紫外波長范圍的截止波長為330nm,Ⅱ型鑽石的紫外截止波長為220nm。Ⅰ型鑽石紫外截止波長較長的原因是由氮元素造成的,硼元素並不改變紫外截止波長的位置。另外,鑽石攙雜氮的濃度對截止波長沒有影響。
『叄』 最常見的鑽石形狀都有哪些 不同鑽石的形狀有什麼意義
圓形鑽石:圓型鑽石是最流行的一種,有58個刻面,能夠完美對稱、均勻的展現了亮光、火光及閃光。
不同鑽石形狀的意義
圓形鑽石:保守規矩、秀外慧中的鄰家女。適合善良、隨和、對家庭有著強烈的責任感,重視感情值得依賴的你。
橢圓形鑽石:鑽石show中的氣場女王,適合性格獨立的你,從不人雲亦雲,有堅韌的毅力,將自己的獨特想法付諸行動,在事業上能表現得極為出色。
方形鑽石:方形鑽石看起來比較嚴謹,喜歡方型鑽石的你,比較自律,考慮問題周詳而理性,富有領導才能。
祖母綠鑽石:高大上的秀恩愛利器,凸顯高貴氣質。
心形鑽石:粉色浪漫的少女小甜心,比較適合想像力豐富,相信直覺,浪漫的你。
菱形鑽石:佩戴菱形鑽石的你,喜好家居生活,對有興趣的事物孜孜以求,決不輕言放棄。
梨形鑽石:柔情似水美嬌娘,此款比較適合活潑開朗,明媚嬌俏的你。
『肆』 鑽石的晶體結構是什麼
鑽石的的晶體結構是碳。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 (C)元素構成,具有立方結構的天然白色晶體。
鑽石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懼,同時又把它視為勇敢、權力、地位和尊貴的象徵。現在已成為百姓們都可擁有、佩戴的大眾寶石。鑽石的文化源遠流長,也有人把它看成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
物理性能:是天然礦物中的最高硬度,其脆性也相當高,用力碰撞仍會碎裂。源於古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是公認的寶石之王。也就是說,鑽石其實是一種密度相當高的碳結晶體。
(4)資產型鑽石是什麼擴展閱讀
鑽石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
其成份與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環境(通常來說就是一種缺氧的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鑽石(無色)。
自從鑽石在印度被發現以來,就有人在河邊、河灘上撿到鑽石,這是由於位於河流上游某處含有鑽石的原岩,被風化、破碎後,鑽石隨水流被帶到下游地帶,比重大的鑽石被埋在沙礫中。
另一種含有鑽石的原岩稱鉀鎂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種過鹼性鎂質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輝石、橄欖石等礦物,典型產地為澳大利亞西部阿蓋爾(Argyle)。
『伍』 什麼是鑽石體系
鑽石體系的四大特質
答案系於一個國家的四大特質,這些特質各自獨立,又能系統性地組合成國家優勢的鑽石體系。在組成此一鑽石體系的各領域中,各國可據以建立其產業,並加以經營。這些特質分別是:
1.生產要素條件該國生產要素的地位,例如熟練的勞工或基礎建設,這些是產業必備的競爭要素。
2.需求條件本地市場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本質。
3.支援產業與相關產業該國是否具備這項產業的支援產業與相關產業,及這些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
4.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狀態支配企業如何創建、組織與管理的國內條件,以及該國的國內競爭性質。
這些關鍵要素創造出國家環境,企業在其中誕生並學習如何競爭。鑽石體系的每個點,以及體系本身,都會影響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獲得成功的基本條件。
鑽石體系如何運作:義大利瓷磚產業
1987年時,義大利瓷磚生產業年產值100億美元,是名副其實的瓷磚生產和出口王國。義大利瓷磚廠商主要集中在艾米利亞—羅馬涅省(Emilia-Ro-magna)的薩索洛鎮(Sassuolo)。當地生產的瓷磚佔全球產量的三成,國際市場的六成,並為義大利帶來1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薩索洛鎮的瓷磚生產,源自13世紀當地陶器與瓦器的製造業。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當地從事瓷磚製造的廠商依然屈指可數,也只限於本地市場。
戰後的義大利,瓷磚的需求出現戲劇性的成長。因為重建計劃需要大量建材,義大利本地對瓷磚的需求尤其強勁,原因是瓷磚滿足氣候,本地品味和建築技術的需要。和義大利其他地區相比,薩索洛鎮的經濟條件小康,當地人以小額資本加上必要的組織技術,就開始建立瓷磚工廠。1955年,當地共有14家瓷磚廠商,到1962年,數目增為102家。
義大利瓷磚產業發展之初,黏土與生產技術完全依賴國外。20世紀50年代,瓷磚的材料是白色高嶺土(Kaolinclays),薩索洛當地並沒有這種材料,必須由英國進口。窯爐由德國、美國和法國進口,磚板平軋機是由德國進口。即使最簡單的上釉機,也是依賴進口。
由於設備製造商與瓷磚生產商幾乎毗鄰而居,他們之間也有異常緊密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中期,義大利大約有200家瓷磚機械製造商,60%匯集在薩索洛地區。為了本地的商機,他們彼此競爭激烈,瓷磚廠商采購設備的價格通常低於外國競爭者,並能提早取得最先進的設備。
隨著薩索洛地區瓷磚產業集中,形成簇群,這個產業的工程師、生產技師、維修工人、服務技師、設計人員等專業人群體也在持續成長。這種地理集中性,鼓勵了模具、釉料、包裝材料、運輸服務等其他支援和相關產業的形成。小型專業化的咨詢顧問公司也應運而生,提供瓷磚業者在工廠設計、物料管理、財務、廣告和營銷等方面的服務。
整個20世紀60年代,義大利可能是全球瓷磚人均消耗量最高的國家。義大利瓷磚市場也是全球最精緻高級的市場。義大利的消費者會率先使用新設計與新性能的產品,瓷磚生產商則持續創新以改善生產方式,並推出新造型,形成雙向互動的良性循環。
這種獨特而精緻的國內需求特質,也延伸到零售領域。20世紀60年代,義大利開始出現瓷磚專賣店;1985年,這類專賣店的數目將近7600家,並掌控近八成的國內銷售量,比例遠高於其他國家。1976年,皮耶姆公司(Piemme)首選推出由著名設計師設計的瓷磚產品,旨在增加銷售渠道,並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品牌形象。這些創新得力於義大利設計服務產業,因為義大利的設計服務業全球數一數二,每年出口值超過1000億美元。
國際化的轉機
義大利瓷磚市場在1970年進入飽和,停滯的國內市場迫使廠商更勤快地擴展海外市場。在瓷磚外銷上,相關與支援產業也助上一臂之力。瓷磚廠商通常會在國內外專業建築雜志上刊登廣告,而義大利的室內設計與裝潢雜志,原本就擁有大量海外建築師、設計師和消費者訂戶。雜志的優勢連帶強化義大利瓷磚的形象。另外,義大利的大理石、建材、衛浴設備、燈飾、室內用品等產品都是世界一流,這些產業的形象有助於瓷磚業的外銷。
1980年,義大利瓷磚產業公會在美國成立產品促銷據點;德國與法國的促銷據點則分別在4年和7年後成立。它舉辦的商展從義大利博洛納到美國的邁阿密,同時大量刊登精美的廣告促銷義大利瓷磚。整個1987至1989年間,這個組織對美國市場促銷的經費,大約有800萬美元。
『陸』 鑽石是什麼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鑽石美麗、稀有,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代表永恆不破的愛情。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常含有0.05%-0.2%的雜質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們的存在關繫到鑽石的類型和性質。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四面體及它們的聚形。純凈的鑽石無色透明,由於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體。熱導率為0.35卡/厘米/秒/度。用熱導儀測試,反應最為靈敏。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擊,重擊後會順其解理破碎。一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鑽石具有發光性,日光照射後 ,夜晚能發出淡青色磷光。X射線照射,發出天藍色熒光。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鹼,酸鹼不會對其產生作用。
2017年5月16日,蘇富比拍賣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春季珠寶拍賣會,一對彩色梨形鑽石耳墜以大約5740萬美元、約合3.95億元人民幣的總價,創下拍賣史上的新紀錄。這對梨形耳墜產自南非,除顏色不同,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分別重約16克拉。其中,深粉色鑽石名為「阿泰米斯」,拍出1550萬美元(1.067億元人民幣),另一顆鑽石為深湖藍色,名叫「阿波羅」,由於顏色比粉鑽更罕見,價格是粉鑽的兩倍多。
2018年1月,在非洲國家賴索托的礦區中,挖掘出一顆重達910克拉D色澤IIa型的鑽石,相當於2顆高爾夫球大小,名列鑽石史上第5大。
『柒』 鑽石的等級分別是什麼
等級劃分:
1、鑽石按照色澤劃分等級。鑽石顏色從無色到黃色或者黃褐色可以分為D、E、F、G、H、I、J到Z等23個等級。
2、鑽石按照凈度劃分等級。鑽石的凈度鑽石表面及內部含有的瑕疵和內含物的大小。凈度級別印由高到低詳細可分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 I1,I2,I3等11個等級。
3、鑽石按照切工劃分等級。鑽石切工等級可以分為完美Excellent (EX)、優秀Very Good(VG) 、良好Good (GD)、一般Fair、差Poor等5個等級。
形成原理
鑽石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其成份與我們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環境(通常來說就是一種缺氧的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鑽石(無色)。
『捌』 鑽石的等級分別是什麼
鑽石按照色澤劃分等級
鑽石顏色從無色到黃色或者黃褐色可以分為D、E、F、G、H、I、J等23個等級。
D級:D級是鑽石色澤等級中最高級別,代表鑽石完全透明,這種鑽石極其稀有,因此價格不菲。
E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看,顏色接近於無色,往往只有鑽石鑒定專家用專業的設備才能檢查出少量色素,也屬於比較稀有的鑽石。
F級:該級別鑽石的顏色也接近於無色,仍屬於品質較高的鑽石。
G—H級:G—H級別的鑽石直接用肉眼觀察是看不出任何顏色的,但是當把它們和色澤比較好的鑽石放在一起對比時,可以發現它們顏色有輕微的變化。
I—J級:I—J級別的鑽石顏色已經開始偏向黃色,如果用肉眼仔細觀察時的話,可以看出輕微的顏色。
K—M級:這類鑽石顏色黃色偏向比較多了,消費者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有輕微的黃色,不建議購買。M—Z級:M級以後的鑽石內部黃色已經很明顯了,鑽石品質比較差,沒夠購買的必要。
鑽石按照凈度劃分等級
鑽石的凈度鑽石表面及內部含有的瑕疵和內含物的大小。凈度級別印由高到低詳細可分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 I1,I2,I3等11個等級。
無瑕級(FL):FL是鑽石凈度最完美的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沒有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瑕疵,十分稀有。
內無瑕級(IF):IF等級的鑽石內部沒有任何內含物,但是表面有些微小的瑕疵,可藉由磨光去除。
極輕微內含級(VVS):VVS等級又分為VVS1、VVS2兩個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可以看到鑽石內部有微小的瑕疵,但是極其輕微,不易被察覺。
輕微內含級(VS):VS等級又分為VS1、VS2兩個等級,VS等級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的瑕疵可見,但非常比較微小。
微內含級(SI):SI等級又分為SI1、SI2兩個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鑽石有清晰可見的瑕疵。
內含級(I):這類鑽石瑕疵已經很明顯了,在10倍放大鏡觀察下清晰可見,肉眼也可以看到,一般不建議選擇這類鑽石。
『玖』 鑽石什麼級別的好,是怎麼劃分的
理想切工Excellent、非常好切工Very Good、好切工Good、一般切工Fair、差切工Poor;
最後一個鑽石重量級別,這個就比較簡單,自然是越大的鑽石重量級別越高。
『拾』 鑽石凈度級別
什麼是鑽石凈度
鑽石凈度又稱鑽石純度,因為鑽石是天然礦物,而且其特質構造一般呈透明狀,所以多少會包含有一些其他礦物或裂紋等天然瑕疵,這些內部的包裹雜質越少鑽石就越稀有,價值就越高。所以GIA(美國寶石研究院)就發布了關於鑽石內部包裹體的大小、數量、顏色、位置等特性劃分的等級標准,鑽石4C之一——鑽石凈度(Clarity)。
鑽石凈度(Clarity)
GIA將鑽石分為無瑕級、內無瑕級、極輕微內含級、輕微內含級、微內含級、內含級這6種大類,還可以將其劃分為11個詳細的小級別:無暇級(FL),內無瑕級(IF),極輕微內含級(VVS1和VVS2),輕微內含級(VS1和VS2),微內含級(Sl1和Sl2),內含級(l1、l2和l3)。不一樣的鑽石凈度等級中,鑽石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其中最高級別是無瑕級(FL)。
鑽石凈度等級劃分
極少會出現完美凈度的無瑕級(FL)鑽石,基本上都會存在雜質,只是數量和大小的不同。鑽石雖然有雜質,但有些雜質不僅不影響鑽石的美麗,反而會使其更具有不同的美感,恰恰是這些雜質構成了鑽石凈度的標准。
鑽石凈度等級細分
對於無瑕級(FL)級別的鑽石凈度,如果出現,當然會是最受歡迎的,而且也會是最為昂貴的,這種凈度級別的鑽石極其罕見,或許只能在珠寶拍賣會上才能見到。
鑽石凈度等級差異
正常情況下,幾乎所有鑽石的內部都有一些內含物(Inclusion),如劃痕、礦物質痕跡和其他各種微小的雜質,這些都是會減損鑽石凈度的等級。國際上各種寶石鑒定協會,如GIA、HRD和NGTC等編輯規定了一系列詳細的規則和標准來概述鑽石內含物類型。
GIA(美國寶石研究院)的鑽石凈度等級標准對於VS1和VS2等級的鑽石凈度定義是這樣的:
VS1鑽石:有極小內含物,極難看到(肉眼不可見);
VS2鑽石:有極小內含物,難看到(肉眼不可見);
鑽石凈度等級差異細分
VS1和VS2級別的差異是極小的,所以除了GIA之外,很多鑒定協會的鑽石凈度鑒定標准對VS1和VS2是不做具體分級的。至於VS1和VS2的價值差度有多大,這得具體看鑽石的其他標准了(切工、顏色、重量),其他鑽石4C標准越高,兩者的差價就越大
所以說,鑽石凈度固然重要,但還是需要結合其他的鑽石4C標准才能衡量鑽石的應有價值。